這「實用面積」是單位圍牆內所包含的面積,按實際情況量度至外牆的外表面或與相鄰單位共有的分隔牆的中線。 該單位與光井、升降機槽或任何類似直槽、或公用地方的分隔牆,應視作外牆處理,它的整個厚度應包括在內。 「實用面積」的定義,是根據香港測量師學會於一九九九年三月制訂的《量度作業守則》作為標準。 在新的試行機制下,我們將價低者得的招標方式,改為統一定價的公開抽籤方式。
近期比較有知名度的例子,就是尖沙咀香檳大廈一址,被地產商成功收購,未來或搖身一變,成為高檔商廈或商場。 物業成交價之高低,由自由市場根據供求來定奪;那麼「收購價」又是如何決定? 這視乎誰是收購者:政府市建局,抑或是私人財團(如發展商)。 至於合資格的住宅佔用人,無論他們接受現金補償或安置建議,均需辦理有關手續,以領取搬遷津貼╱特惠補償,或參與配屋的安排。 按照本局的物業收購準則,本局會依據物業的佔用許可證(慣稱入伙紙)訂明的用途(即住宅或非住宅兩類),評定和計算物業的收購價。 對於天台頂樓連天台的物業,本局會向業主提出一個收購價,包括頂樓連天台的業權。
市區重建局收購: 【日新月異】ChatGPT改變世界 學者憂慮西方價值觀滲透香港青年 建議政府主動引入內地強勁AI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市建局會估算物業的市值交吉價,再加一筆補助津貼,大約為自置居所津貼的 25% 至 75%,視乎業主擁有多少物業及其佔用狀況而定。
- 有關注基層組織今(30日)稱,自重建消息公布後接獲10多個基層租戶求助,大多是被業主威逼利誘「迫遷」,要求在10月底遷出單位,亦要求租戶不要進行「人口凍結登記」,疑是無良業主望營造自住假象,吞取賠償。
- 市建中介公司將會代表參與業主委聘該核准項目的有關顧問(包括但不限於律師、估價顧問、拍賣顧問等),並會協調及監督有關顧問工作,以及游說尚未參加的業主參與該核准項目。
- 對於顧問報告建議改變重建模式,考慮盈利及商業效益,蘇慶和不認為顧問報告引起市區重建局內部反感,強調自己處事一直追求效率和效益,清者自清,不會受到其他噪音影響,他會盡好主席之份。
- 估價顧問公司是經由獨立外界人士以公開抽籤方式,從市建局登記名冊內的估價顧問公司中選出。
他們可選擇該三個重建項目原址所興建的任何一個新發展項目內的「樓換樓」單位或煥然壹居「樓換樓」的單位。 不管是選擇哪一種補償計劃,所有業主都有60日時間考慮市建局的收購建議。 2017年3月,由於當局/市區重建局未完全收購第5發展區——裕民坊內的全部業權,為了讓項目可如期完工,當局建議將第4及5區分拆發展。
市區重建局收購: 啟德道沙浦道重建收購價每呎$1.7萬元 項目2031年完成
家住啟明街的邱先生買了住宅後,一直是自住的,直到兒子長大,邱先生才在馬頭圍道另置單位,並將原單位給兒子居住,亦是兒子的唯一的居所。 然而,市建局在前期登記時卻將他的房子登記為「空置」,而「空置」與「自住」則相差了一半的補償金。 所以,不少在重建計劃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的住戶,近來都紛紛寫信給市建局表達意見。 有些住戶希望市建局改變自己業主的狀態,有出租的業主則希望可以適當的增加補貼。 九龍城區議員林博接受《龍週》訪問時指出,該區內將住宅用於出租的業主大概佔了區內的八成。
補助津貼一般為自置居所津貼的百分之二十五至七十五,視乎業主擁有多少物業及其佔用狀況。 在訂定重置單位的呎價時,本局會委託測量師搜集並分析重建項目區內的物業成交個案,以訂定以七年樓齡為基礎的重置單位呎價。 市區重建局收購2025 測量師將假設重置單位位於樓宇中層、座向一般和並不享有海景,並以此原則就物業成交時間、樓齡、座向、樓層、質素、面積、交通及環境等因素進行調整,以訂定重置單位呎價。 在簽署正式轉讓契前,市建局職員會再到收購物業單位內拍照、覆核有關租約及所有居住資料。 市建局交付收購價餘款及與業主進行交收鑰匙等手續後,物業的收購工作便正式完成。 根據調解先導計劃進行自願性質調解的長者小業主,可以向聯合調解專線辦事處申請資助,有關資助可應付首15小時的調解會議費用(包括不超過3小時的初步調解會議)。
市區重建局收購: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要視乎天台業權性質,如屬 獨立業權,會向其業主收購其天台業權;如屬 頂層單位業權,會向頂樓連天台物業業主收購;如屬 大廈所有單位共同擁有,需要待當局購入整幢大廈業權或政府收地後,才能以正式法律地位處理。 市建局表明,重建計劃之中,當局的職責重點在於土地規劃,而非提供公營房屋。 回顧過去的重建項目,不難發現十居其九皆是呎價奇高的高尚住宅,近期例子有如逸瑆、一號九龍道、凱滙、Downtown 38、瑧尚、愛海頌等等,最低入門呎價平均為 1.2 萬元至 3.4 萬元,絕非一般上車族所能負擔。
市區重建局收購: B. 強制售賣的程序
此外,商場除覆蓋5G無線網絡及免費提供Wi-Fi 6高速上網服務外,亦引入多項智慧科技設施,包括人工智能空調系統、防疫消毒設施機械人、整合實時商場洗手間及育嬰室使用狀況的電子顯示屏等。 2014年8月5日,市建局宣佈邀請十家符合要求的發展商,按已修訂的條款重新入標競投。 招標條款中,刪去80億元的入場費,由財團自行出價;至於項目的單位類型,亦可以與市建局商討,增加細單位的比例,以便符合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亦有財團指出,市建局要求發展商必需在56個月內,為該局建好包括商場及公共交通交匯處等的2層平台設施,之後才興建住宅部分過短,所以今次市建局延長興建平台的時間至72個月。 由於今次市建局為項目「開綠燈」,市場預期項目會獲不俗的反應。
市區重建局收購: 政府何時會提出補償建議,或邀請提出法定補償申索?
市建局今日(2日)公布向受中西區皇后大道西/賢居里發展計劃所影響的業主提出收購建議,當中以實用面積每平方呎24,051元收購,並向合資格的自住業主提供「樓換樓」單位,包括項目原址興建的新發展項目及「煥然壹居」內的預留單位。 按照市場慣例,市建局與有關業主在簽訂買賣協議時,市建局會向業主支付一成的訂金。 一般來說,雙方會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一個月左右,簽署正式物業轉讓契。 若果業主有特別困難,希望本局在交吉期方面作特別安排,他們可向本局提出要求,本局會按個別情況酌情處理。
市區重建局收購: 市區重建局
另外,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樓價大市確有回落的趨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間,下調了約4%。 市建局指,將以項目原址所興建的新發展項目內的「樓換樓」單位(「新發展項目」)或啟德煥然壹居項目內的「樓換樓」單位,作為給住宅自住業主現金補償及特惠金以外的選擇。 假設單位呎價按照一向沿用的機制,經公開抽籤委託7間獨立顧問公司進行評估而訂定,相關評估於本月9日進行,由獨立顧問公司的測量師選擇及比較過去6個月,在項目所屬的「龍城」區及附近地區內,物業特點及交通方便程度與本項目類近的物業成交個案。 對於並沒有接受首次收購建議的業主,市建局會在首次收購建議限期完結後的一段時間,因應實際情況再考慮向他們提出修訂收購建議。
市區重建局收購: 發展計劃
市區重建局今(19日)向九龍城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的物業業主提出收購建議,當中收購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7,698港元,為同一地區7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的單位呎價(「假設單位呎價」)。 方法是收集整楝樓宇最少80%的業權,而地盤面積最少有700平方米,即可向市建局申請「需求主導」重建計劃,市建局會調查樓宇狀況,評估是否屬於「失修」或「明顯失修」。 初步審批成功的話,市建局會發出有條件的收購建議,向所有業主提出一個賣樓/賣舖的價錢,在90日內若不少於八成的業主接受及簽署具法律約束力的買賣協議,基本上便成事了。 市區重建局收購 倘若不是所有業主皆肯簽署,只要超過八成願意,也可以申請強拍。
市區重建局收購: 申請程序
上述項目建於1959年,樓高9層,不設電梯,樓宇普遍缺乏維修,且有不少劏房單位。 受影響業權涉及約120個街號,估計受影響業權約1,000個,該區現有樓宇平均樓齡為58年,估計受影響住戶約1,600個,估計受影響地舖商戶約140個。 而日後擬建的項目發展將會有約4,350個中小型單位,單位的實用面積約400平方呎,屆時更會有約4.7萬平方米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約1.04萬平方米地面綠化空間;以及約2.53萬平方米非住宅樓面面積。 市建局發言人稱,公務員合作社在「散社」前,公務員是以社員身分,承租公務員建屋合作社的單位居住,並不擁有該單位的註冊業權。 市區重建局收購 在現行規管合作社樓宇轉讓業權的機制下,社員必須先解散合作社、完成單位轉讓契約、向政府補回地價以取回單位的業權,才能成為有關物業的註冊業主,考慮市建局的收購建議。
市區重建局收購: IX. 業主面臨的恐嚇手段
他指出,過去不少有蓋交通總站的抽風系統設計欠佳,使站內空氣無法流通。 他又稱,市建局規劃中的商場平台高逾4層,在觀塘道路面上望如一幅巨型牆壁,使地面空氣難以流通。 長春社主席何少芳則表示,8倍地積比率過高,將使市中心變成將軍澳翻版,不但通風受阻,亦使社區剩下只有名店進駐的豪華商場,失去原有社區生活。
市區重建局收購: 發展項目
儘管市建局可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為進行重建而申請收回土地,但市建局在推行每個發展項目時,都會於政府收地前以協商方式盡力向業主提出收購其物業業權。 市區重建局收購2025 市區重建局收購2025 《市區重建局條例》及《收回土地條例》並無就市建局以協商方式收購的業權訂下任何百分比才可申請收回土地。 當市建局認為其收購工作已進入成熟階段及難以作進一步收購,市建局會諮詢區議會聽取地區人士意見,然後要求局長啟動程序,考慮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建議,根據《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有關重建項目所需的土地,以確保集合所有業權,盡早展開遷置及重建工作。
灣仔和昌大押The Pawn只在地下側門及天台貼出告示,表示平台花園開放時間為上午11時至晚上11時,一般市民難以察覺天台是公共空間。 但市建局發言人表示,和昌大押天台屬「 Private Open Space」(私人公共空間),而非「 Public Open Space」(公共空間),食肆開放天台給市民休憩是出於好意,目的是希望公眾可更親密參觀這歷史建築物。 上述計算機制是一個公開、公平及公正的運作方式,已被廣為接納並一直行之有效。
但房屋主要用於出租的業主,則很有可能考慮賣給該家地產公司,畢竟這樣可以獲得高一點的賠償金。 林博希望市建局可以多考慮出租業主的情況,將整個重建計劃的範圍內的所有業主談妥,讓未來的收購及重建計劃順利、快速地進行下去。 邱先生致信給市建局時表示,根據市建局收購物業準則簡章第四條「在確定業主是否符合資格獲得自置居所津貼時,由直系親屬用作唯一居所的物業將被視為業主佔住該物業作為其唯一居所。邱先生說,希望市建局能夠及時了解該情況,改變他的房屋狀態。 因此,錢女士希望能夠市建局可以酌情處理,對其和丈夫張先生放寬申請長者業主體恤津貼的規定,通過其申請,並希望增加收購賠償上的相關津貼。 根據市建局的資料,收購計劃涉及的業主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業主的單位全部用於出租;一半用於出租,一半用於自住;全部用於自住,以及全部空置。 其中全部用於自住的類型收購補償金額最高,一半出租一半自住的補償金額次之,全部出租及空置的補償都最低。
2009年6月26日,市區重建局宣佈位於深水埗順寧道的重建項目,並進行人口凍結登記。 但由人口凍結日當天開始直至往後的3個月內,同區出現不尋常的大型迫遷,至少有13戶住宅租戶被地產業主終止租約及要求收回單位,甚至告上法庭。 2020年10月16日市區重建局啟動旺角山東街╱地士道街項目重建項目,項目涉及旺角山東街1至27號(單數)、地士道街1至23號(單號)、奶路臣街2L至2M號,覆蓋24個街號,約170個業權,包括280戶家庭及有約20間地鋪。 市區重建局收購 市建局會委託七家估價顧問公司就評估七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的價值提供獨立意見,以計算各住宅物業的自置居所津貼。 不論重建項目規模的大小,估價顧問公司會考慮重建項目的特點及採納足夠可資比較的物業成交數據來評估有關物業的市值。
市區重建局成立至2012年,推行了56個重建項目,令到3萬4千戶居民受惠,並且為到房屋市場提供約1萬9千個新住宅單位。 同年9月3日,市區重建局位於深水埗首個「需求主導」重建項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取得突破,逾8成業主在60日考慮期屆滿前同意將其物業出售予該局,是該局歷史上首個落實由業主申請重建的項目。 同年12月,為了協助增加香港土地供應,市區重建局表示於未來5年將會加快重建步伐。 主席張震遠表示,有需要研究將更多的工業大廈更改作為房屋用途,惟現時市區重建項目的速度太慢,每個項目至少歷時7至8年,大型項目超過10年,他直言需要認真探討各個環節是否有加快的空間。 他透露,市區重建局方於未來5年計畫投放250億港元進行重建發展及樓宇復修等,又會逐步接手香港房屋協會的樓宇復修工作,預計涉及6千7百幢樓宇,惠及約23萬個單位的業主。 2006年8月10日,市區重建局根據居民建議,委託建築師顧問公司所提交的三個發展設計概念,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