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神的恩典,開學禮以禱告開始,盼望培道的師生能透過今年主題詩歌<耶穌我感謝祢>,以及神的話語開展新學年的學習。 張校長透過參加東奧的運動員,鼓勵同學倚靠神所加給的力量面對挑戰。 香港培道中學 為了讓同學能深入認識中華傳统禮儀文化、學習人際相處之道,我校邀請了樹仁大學歷史系教授區志堅博士來臨,為我們分享中國古典禮儀文化的源由、特色與意義。 各級為慶祝社辰,分別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包括成長日營、領袖訓練營及主題公園遊樂日。
- 自此“舞动声扬/音乐剧”成为培道每年的庆典,让学生有机会展现演艺才能。
- 本校根据教育局“教学语言微调方案”,由中一开始,5班中有3班为英文班及2班为中文班。
- 1991年實施循環制上課,1992年9月開始兩年制預科班。
- “培道”的意思 是“培”育学生认识及活出神的“道”。
- 9月起,校董会通过学校以“双语教学”为培道的新使命。
- 香港培道使用廣州培道原版校歌的第三段作為該校校歌。
香港有 47 間私立小學,佔整體約 9%;香港有 496 間男女小學,佔整體約 94%;香港有 181 間基督教小學,佔整體約 34%。 有關學費詳情,請參看教育局提供的 收費證明書。 1961年,香港培道中學採用五年完成中學制度,再於1965年參加香港中學會考。 1991年實施循環制上課,1992年9月開始兩年制預科班。 香港培道中學為推動傳統華服,連續兩年邀請海派旗袍大師封有才師傅入校教授同學一年,並舉辦時裝秀讓同學展現自己作品。
香港培道中學: 文憑試 (HKDSE) 成績或其他相關資訊
1945年战争结束,校方一方面迁回广州,接收东山校舍及复课,经历史演变成为现广州市第七中学;另一方面到香港设立分校,租用士他令道浸信会副堂作校舍之用。 1946年香港分校正式命名为“香港培道女子中学”,1947年迁往九龙仔嘉林边道校舍。 1952年向香港政府申请拨地延文礼士道2至8号,由师生筹款兴建校舍。 香港培道中學2025 1954年延文礼士道新校舍完工,敦请香港总督葛量洪爵士夫人主持启钥仪式。 1984年加建培道长廊,连接延校舍与纪念堂两座校舍。 香港培道中學第53屆陸運會於22年9月26及28日順行完成。
1888年,美國南方浸信會女傳道會傳教士容懿美女士(Miss Emma Young)被獲派來華開辦女子教育,因當時的女性大多未有機會進學堂讀書,而且未接觸過基督教。 當時容女士隻身只帶著很少的金錢來華,沒有物資建校,亦沒有可依靠的人,她在廣州五仙門開辦了培道女子中學。 在當時,勸喻女性上學並不容易,因為她們自古被認為無需讀書。 同年3月3日,學校正式開課,當時稱為婦孺班,開學時僅有6名學生,但她仍全心教授她們。 在1907年遷入廣州東山民地的新校舍,於1918年開辦中學、初級師範、小學和幼稚園各級。 至1930年奉准立案,此後純由華人管理[1]。
香港培道中學: ‒ 文憑試 (HKDSE) 資訊
此外,學校透過講座及「科技與生活」課讓學生認識及實踐健康生活。 學生成長組參加了教育局主辦的「學生守護大使計劃」,旨在加強全校師生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和增強朋輩間互相支持、守望的精神。 學生守護大使舉辦了不同正念的藝術工作坊,希望同學能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透過不同藝術手法,紓緩壓力、正視個人情緒、增添成就感,正向面對挑戰。
- 辦學宗旨:「鼓勵、承擔、共成長」:彼此鼓勵,勇於承擔,締造一個師生共成長的群體。
- 中一生每週進行英語戲劇及數理英語運用課程,以助適應教學語言的轉變。
- 為確保復課後同學在健康及安全的環境下學習,師生除了上學前必須呈報體溫及快速抗原檢測結果外,在進入校園時更要踏過消毒地毯、用搓手液搓手及再次量體溫。
- 「中學概覽」內的資料均由各中學自行輸入及核實。
- 全體中三同學及家長出席「中三選科講座」,藉以了解來年的中四科目組合及遴選準則。
- 而在比賽的過程中,同學更會以批判性思考和嚴密的邏輯推理進行辯論,大家都積極投入,表現出堅毅不屈的精神。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香港培道中學的資訊。 辦學宗旨:「鼓勵、承擔、共成長」:彼此鼓勵,勇於承擔,締造一個師生共成長的群體。 培養學生樂於思考、中英兼擅、認識基督、關心世界。 香港培道使用广州培道原版校歌的第三段作为该校校歌。
香港培道中學: 香港培道小學
之後,還有其他師生、家長和校友分享選校歷程及校園生活。 中一迎新日旨在透過不同的活動,讓中一新生與班主任及學姊互相認識,以便順利適應中學生活。 家長亦能藉此機會了解學校的運作,並與班主任會面,共同協助女兒適應新環境,達致家校合一,攜手培育下一代。 全校語文政策:培養學生「中英兼擅」是學校的使命。
香港培道中學: 資助(
而「學生學習發展組」更會舉行論壇、聯課活動及提倡同儕互相學習等,以建立校內「樂於學習」的文化。 恭喜中六級陳采琳同學於2022香港中學文憑試其他語言科目(日語) 中,獲得甲等成績。 是次優異的成績除了增強同學本人對公開考試的信心外,也能鼓勵其他同學學習外語,有助她們探索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擴濶眼界。 (1)學校願景:「鼓勵、承擔、共成長」── 彼此鼓勵,勇於承擔,締造一個師生共成長的群體。 恭喜中六級莊潔同學於2021香港中學文憑試其他語言科目(日語) 中,獲得甲等成績。
香港培道中學: 香港培道中學訪問錄影
恭喜中五級陳寶儀、肖靖薇及中四級彭子睿同學榮獲「明日之星-上游獎學金」。 三位同學一直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生活挑戰,積極學習,努力向上,在學業和個人成長上均有明顯進步。 今次的獎項對她們意義殊深,大力表揚她們在逆境中的奮⾾,足以成為同學的楷模。 香港培道中學2025 中四級地理組同學到長洲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進行以「樹林」為主題的實地考察。
香港培道中學: 歷史
大家一起分享努力成果外,更不忘互相勉勵,要繼續努力,爭奪更輝煌的成績。 香港培道中學 香港培道使用廣州培道原版校歌的第三段作為該校校歌。 校歌顯出學校希望同學無論在什麼環境中生活,都要堅強,做到愛誠貞毅,這亦是培道女兒的特質。
香港培道中學: 教學情況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香港培道中學的班級結構是中一4班,中二4班,中三4班,中四4班,中五4班,中六4班,總計全校共開24班。 培道有自家幼稚園,小學部校長兼任幼稚園部校長。 家長不用周旋在功課上;興趣班安排在課堂時間進行,減少小朋友在課餘時間再參加其他興趣班, 使親子時間大增。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九龍城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油尖旺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絕大部分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香港培道中學: 校舍及设施
活動既使同學有機會舒展身心,亦可增進感情,提升團結和合作精神,並鞏固各級社同學的凝聚力。 中四級譚泳芯同學參加由香港真光中學主辦之「香港真光中學數學邀請賽」榮獲優異獎。 在預備的過程中,同學透過不斷練習,提升了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亦加深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究精神。 全體中三同學及家長出席「中三選科講座」,藉以了解來年的中四科目組合及遴選準則。 相信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下,同學均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取向、就業前景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及裝備自己面對新高中課程。
香港培道中學: 香港培道小學 Pooi To Primary School
除師生關係密切外,設學務長、校友導修小組計劃等,鼓勵同學間互相建立,彼此支持。 香港培道中學的中一入學資訊,要注意是學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學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香港培道中學 (1)學業(校內成績及教育局提供的成績次第排名) 香港培道中學 40%;(2)操行 20%;(3)服務、獎項及課外活動表現(包括體、藝潛能)20%;(4)面試表現 20%。
香港培道中學: 校歌
自此“舞动声扬/音乐剧”成为培道每年的庆典,让学生有机会展现演艺才能。 透过一系列活动为校舍感恩,之后暂在青山道德贞女子中学旧校舍上课。 感謝現任立法會議員郭玲麗校友(1996年山社) 及林素蔚校友(2005年峯社) 關愛之心。 在香港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下,兩位校友向母校捐贈口罩及快速抗原檢測包。 校友們慷慨又適時的捐贈,可為員生提供貼心及適切的幫助,減低感染風險及保護師生健康。
香港培道中學: 教學語言
2022年由中一開始,4班中有3班為英文班及1班為中文班,全級數學科及科學科以英語為教學語言。 而其中3班學生更會以全英語學習歷史科及電腦科,其他科目則有15%以英語學習,以強化中英兼擅之學校方向。 香港培道中學 香港培道中學 踏入一百三十周年的香港培道中學,是一間低調的著名老牌女校。
每年的社辰慶典是為要提升同學對級社的歸屬感及幫助同建立團隊協作的精神。 在各級社辰慶典中,正社長代表同學致詞及介紹社職員,副社長則就校長訓勉、級導師帶領及出席慶典的老師表示謝意。 張美華校長勉勵同學要時刻秉承社訓精神,力求進步、展現才能。 培道135週年校慶,是感恩的日子,是見證神透過培道中學建立年青一代的日子。 這天,不單培道人歡聚一堂,更獲教育局局長蔡若蓮, JP 蒞臨主禮,各界關心培道的來賓出席祝賀,實在令我們感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