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會介紹一些有特色景觀而不算難行的路線,為大家提供「家樂徑」以外的選擇。 萬宜水庫英文名為High Island Reservoir, High Island中文名則是糧船灣,本來是一個島。 建造水庫時把糧船灣的西北端以現在的西壩與元五墳連接,及把糧船灣的東北端以現在的東壩與獨孤山下的標尖角連接,把海水抽出成為水塘。
- 原先決定走簡單的路線,後好友看見天氣很好,怕我走太輕鬆的路線,辜負了大藍天會不開心,所以早上決定改去大蛇灣。
- 如前所述,萬宜水庫東面的堤壩也設有主壩及副壩兩壩,主壩用作水塘圍欄,而副壩則保護主壩,以防止海浪沖擊及侵蝕。
- 這幾年,都刻意避開周末或公眾假期才敢去西貢。
- 石澳區其他登記寮屋的情況------------ 地政總署早前表示除了調查東丫背村的情況,亦會檢視石澳區一帶的登記寮屋。
今天由往北丫指示牌起步,行約30分鐘至北丫村。 原先決定走簡單的路線,後好友看見天氣很好,怕我走太輕鬆的路線,辜負了大藍天會不開心,所以早上決定改去大蛇灣。 好友為我設想當然感動,但最緊要舒服不要有負擔。 今天聽著好友分享九月初的一些經歷,膽小的我,邊聽邊驚又邊問又邊制止她。 感謝她對我的一些肯定及鼓勵,確是有些啟發,但……我還是會驚的,哈。
東丫村: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不過,當天仍看到可能是原村民的男人們在天台聊天,又有幾個人在草地紮營,這兒成了他們的寧靜樂園。 ㈢ 本篇遊記其中一名同伴水哥,是2007年在一個高素質網誌平台TravellerEyes.com (簡稱TE) 認識的。 顧名思義,網誌內容一般是旅遊或遠足,不單只圖文並茂,且水準甚高。 在網誌平台貼文是會員制,瀏覽則完全公開,會員主要是港澳台居民。 網誌平台另一吸引人之處是把會員根據網誌點擊率分等級。 網誌平台把相片縮小到800×600,但沒限制上載相片數量。
水庫的興建,迫使約10條村落從此淹浸水底,包括萬宜灣村(又稱爛泥灣村)。 東丫村2025 香港電台在2006年派出攝製隊潛入水底拍攝,並製作成《獅子山下》,網上收看可按這裡。 保安業商會前主席,退休前從事保安業逾30載,母校是聖若瑟書院。 40歲後積極做運動減磅,20年裏參加過兩次50公里環島行、兩次半馬、兩次元旦冬泳、3次毅行者、5次渡海泳,當然全是陪跑 (also-ran) 性質。 東丫村2025 希望與各位分享香港境內的大自然景觀,路線選擇偏向有一點挑戰性:可能路程較長,步速要快一點;可能較少人行,要穿過樹叢;可能坡度頗陡,甚或有些攀爬。
東丫村: 香港露營地點一覽
早前傳媒揭發有政府前高官及富商在東丫背村違規改建寮屋成豪宅,當局要求糾正的限期在7月20日屆滿,但其中一間違規擴建仍剩下小部分牆身及瓦礫。 地政總署昨日回覆查詢指,有關佔用人向寮管處表示,餘下未移除部分接近斜坡,施工空間有限,要求多一點時間完成清拆。 寮管處會密切監察清拆情況,如進度不理想,會採取執管行動。 一般路線會教你坐的士從北丫作起點,再經北丫村沿海邊山徑入大蛇灣,需時約 東丫村 4-5 小時。 當然又可向反方向去東丫的海鮮酒家吃大餐,再出發。
- 好友為我設想當然感動,但最緊要舒服不要有負擔。
- 其後寮管處十月再到現場視察,憑觀察懷疑有四間寮屋有擴建的情況,但基於下文(iii)所述的情況,未有作進一步查核。
- 保安業商會前主席,退休前從事保安業逾30載,母校是聖若瑟書院。
若的士司機不熟路,便跟他說往白腊方向走,差不多到白腊前便會看到這個指示牌。 中午時份,終於在從山邊小徑看到景點之一的「企人石」,在附近總會找到一條被開發的爆林小徑可走到海邊,也花了 分鐘才落到海邊。 企人石的後方還有一座白色燈塔,也可到那邊打卡。
東丫村: TUNG AH VILLAGE 東丫村159號
(iii)至於寮屋的用途方面,初步顯示未有違規個案,但由於有個別寮屋未能聯絡到佔用人入內視察,為進一步確定其用途,寮屋管制辦事處會積極跟進。 至於當區的寮屋管制辦事處早前有否延誤處理東丫背村登記寮屋的違規事宜,署方交代如下:(i)由於地方偏遠,地政總署轄下港島及鯉魚門寮屋管制辦事處(下稱「寮管處」)每隔約三個月巡查東丫背村一帶,惟巡查一般針對是否發現進行中的搭建工程及新建的構築物。 (ii)寮管處於二○一五年八月曾收到傳媒查詢東丫背村寮屋的情況,當時巡查發現一個沒有寮屋登記編號的涼亭,經寮管處警告後,佔用人自行將該違規涼亭清拆。 其後寮管處十月再到現場視察,憑觀察懷疑有四間寮屋有擴建的情況,但基於下文(iii)所述的情況,未有作進一步查核。 (iii)根據寮管處當時記錄,大潭灣東丫背村已被納入非發展性清拆計劃(第二類),即該等構築物按土木工程拓展署判斷因靠近潛在不穩定斜坡而在暴雨期間特別易受山泥傾瀉影響,但沒有急切性清拆,應勸喻佔用人自願遷出,惟佔用人亦可選擇留下。
今天較平日熱鬧,但cafe人不多,可以悠閒地吃頓味美午餐才出發,十分寫意和開心。 因好友甩鞋底的關係,所以打消了由沙橋頭行往馬頭環或由東丫上白腊的念頭。 閒遊東丫、北丫和沙橋倒也不錯,風景很好,難得輕鬆。 雖然來回車費要二百多元,但相比鄰近的白腊,這兒清幽寧靜,舒服多了。
東丫村: 西貢萬宜路
比對朱維德先生拍的照片及饒玖才先生的描述,那小白屋應該就是那間以灰泥塑上凸字招牌,22字長的「廣和源油糖米布疋雜貨油柴白鹽薯莨罟線山貨發客」商店,確是開心小發現。 有興趣看舊照片的,可以往圖書館借閱《香港掌故2》。 (3)(4) 薯莨為香港原生植物,可以用來染布;罟線即漁網線。 要留意酒家有幾隻狗,個人覺得牠們只是裝凶而已,若主人在旁就更加不用怕。 乘的士至西貢萬宜路北丫村、東丫村及沙橋的入口。
東丫村: TUNG AH VILLAGE 東丫村156號
根據以往慣例,就在非發展性清拆計劃區域內的登記寮屋,當區寮屋管制辦事處會酌情暫緩採取寮屋管制行動,留待受非發展性清拆計劃影響人士獲配公屋或遷離後,才交由負責該等非發展性清拆的組別進行清拆。 因此,寮管處當時未有即時就懷疑個案採取進一步查核及管制行動。 東丫村2025 加強寮屋管制及改善措施----------- 雖然調查顯示寮管處的人員並沒有因為涉事人的背景而作出選擇性執管,地政總署經檢視東丫背村的情況後,認為目前的寮屋的執管工作有改善空間。 現時大部分沒有寮屋登記編號的非法構築物已被清拆,餘下的多數是圍欄、矮牆等。 對於沒有依照上述法定通知在限期前自行停止佔用的情況,地政總署正整理所掌握的事實及搜集進一步資料(包括確立涉事人)以跟進檢控工作。 為免影響搜證及檢控工作,署方現階段不便透露有關跟進工作的細節。
東丫村: 西貢萬宜路
地政總署計劃移除這些近岸的非法構築物,並正諮詢有關政府部門,以確保拆卸工程妥善進行。 石澳區其他登記寮屋的情況------------ 地政總署早前表示除了調查東丫背村的情況,亦會檢視石澳區一帶的登記寮屋。 根據二○一五年底的記錄,整個石澳區約有1,670間已登記寮屋構築物,過往三年(二○一三至二○一五),寮管處共發出近90次口頭或書面警告,飭令佔用人糾正違規情況或停止非法佔用政府土地,並取消32間寮屋登記及完成清拆30間違規構築物。 除東丫背村外,寮管處會於下一階段對港島石澳區內其它地區(包括爛泥灣、銀坑、土地灣、鶴嘴、石澳和大浪灣)展開新一輪的查核,若發現有違規情况會採取管制行動。 已登記的寮屋不得擴大或加建,亦不得改作與記錄不同的用途,或以未經登記的材料改建。
東丫村: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相信基於相同原因,Yahoo網誌平台亦在2012年關閉。 TE眾同道,又在臉書開設群組專頁,保持友誼。 這兩天看新聞,得知侵侵核心團隊兩名成員,分別在上周末在首都附近區域用膳時被剝削作為顧客的權利。 不由得想起TE同道在2014年秋的分裂,顏色壁壘分明,多年情誼割席絕交。 情況與美帝這幾天的一樣,是某顏色的支持者主動與另一顏色的割席。 民主原來是「排擠異己」、「不包容」的同義詞。
東丫村: TUNG AH VILLAGE 東丫村159號
我們就在企人石岸邊的大石坐下享受午餐,相當寫意。 (2) 西貢區議會:《西貢風貌》,香港:西貢區議會,1995年。 約年半前行過這條路線,當日沒藍天,所以沒紀錄下來。 東丫村2025 每次去行山,我總會為藍天來個評級,我認我對藍天的要求很高,哈。 為了不讓海浪侵蝕,面對大海的主壩對出通常設有一條副壩。 萬宜水庫西面主壩及副壩之間,成為了水上活動中心。
東丫村: TUNG AH VILLAGE 東丫村156號
由鑽石山搭乘96R巴士前往黃石碼頭,由西貢市中心搭乘94巴士前往黃石碼頭,或由港島東搭乘698R號,都會經過這個北潭涌的巴士總站,這裡每逢假日,既有前往宿營的人群,亦有眾多郊遊及行山人士,好不熱鬧。 前往麥理浩徑,可以在此站的下一個站落車,因為距離起點更近。 西貢萬宜路全段屬於水務署管轄範圍,所以除持許可證車輛、的士、公眾假期服務的新界區專線小巴9A號線及政府車輛外,禁止單車及車輛駛入。 東丫村 如前所述,萬宜水庫東面的堤壩也設有主壩及副壩兩壩,主壩用作水塘圍欄,而副壩則保護主壩,以防止海浪沖擊及侵蝕。 和西壩不同的是,東壩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所以對抵御巨浪沖擊的副壩,要求特別嚴格。 下圖的副壩,旁邊排列著一件件的錨形石,加上副壩築得甚高,所以能抵消十數米高的巨浪,錨形石的原理,跟海邊的紅樹林保護岸邊濕地免受衝擊是相同的。
東丫村: 香港露營地點一覽
然後走進叢林小徑,整個山谷小徑兩邊長滿如人高的樹,只有一個人身位的爆林小徑,雖然路線清晰,不過路面偶有石頭,兩邊草叢又會𠝹手,長衫長褲已少不免,也要小心踩石頭扭傷。 東丫村2025 雖然上上落落都不過一百米,但整段路都花了不少時間。 繞過山谷,終於可看到海邊風景,不過路面風化淺坑不少,而且同樣是一個人身位的單線行走。 由西貢市中心轉車到上窰,沿石屎路向萬宜水庫方向出發,路經西壩,碰巧天朗氣清,景色相當宜人。 沿著西壩走,往水上活動中心方向向海邊南下,由石屎路接路邊小徑入口,不留神很容易錯過。
繼續沿山徑前行,不到一小時,終於來到大蛇灣村,除了主建築物高層鎖上了,其他地方都可自出自入。 仍可看到昔日樂園的設施,雖然是斷頭長頸鹿、燒焦猩猩等奇奇怪怪的「吉祥物」,同場又有不少塗鴉、裝置藝術,值得好好欣賞。 查看了水漲時間為下午 3 點,趁還有些時間,又不想繼續悶行山徑,建議綑邊而行,也花了一小時多才到淡水灣。 這不算是輕鬆的綑邊路線,上上落落也花氣力,當中也有海邊蝕洞,也得攀上較高一點的位置才可前行。
換句話說,西貢萬宜路 (麥徑1段) 東壩西壩之間乃原本是海島的糧船灣。 相信不太多人試過大雨中在萬宜路走8公里,在晴天西貢的海完全是藍天碧海,但在烏雲蔽天時海水也反映天色灰冥一片,但萬宜水庫卻不論晴雨,水都是青藍色。 今天原本考慮由沙橋頭行往馬頭環,或從東丫上白腊。 明明跟她說要穿一對較好的鞋來……所以今天只走走東丫、沙橋和北丫。 回到上窰天色染橙黃,幸好黃昏回到車站,來來回回上窰一圈花了 7.5 小時,雖然最後沒有登上才 278 米的大蛇頂,扣除休息、觀光,光是走路也花了 6 個小時,也真的夠累。 來到淡水灣,水位比之前漲了一些,也是時候走回山徑,淡水灣兩條石澗不但有流水,而且非常陡峭,結果我們在附近有雜物安放的位置,找到一個可強行上山徑的路線,或者說是找個山陂爬上去而已。
會員間的溝通也有提及網誌平台沒收會費怎經營? 東丫村2025 東丫村2025 果不其然,於2007年底這個廣受歡迎的網誌平台突然關閉了。 其中相當一部分在2008年初,在當年Yahoo的網誌平台另起爐灶。
東丫村: 香港露營地點一覽
離開涼亭,沿萬宜路繼續走,經過糧船灣洲旁,回望萬宜水庫,庫水一望無際,若不知道這是水塘,還真以為在海邊行走呢。 不經不覺,經過東丫村、北丫村及白腊村的入口,心想原來這裡還有人在居住,真是不可思議。 拿出手機,發覺沒有訊號,似乎元五墳的發射站並不能覆蓋這裡。 原計劃探木棉洞,經白臘仔、七重石灘、觀洞坳、撿豬灣,到岬角看破邊洲,但這些地方部分濕滑時有難度,白等停雨的兩小時本可完成上述至少一半景點。 離開大蛇灣村,繞過洪聖宮,走回山徑,不小心錯過前往北丫頂的分歧路,只好繼續往北丫村進發,沿海邊穿過北丫村來到涼亭,可轉去東丫吃海鮮,但時候不早,我們先作休息,再走段石屎路,接一段樓梯才到達公路,就是一般人坐的士到北丫的起點。 大蛇灣村位於西貢萬宜水庫以南,昔日是一條村莊,又設有碼頭,後來被買下興建樂園,但樂園沒有使當地興盛起來,日子久了,變成了廢墟。
東丫村: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2) 「西貢糧船灣天后誕」,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網上資料 2021年12月28日)。 《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下) - 新界》。 這幾年,都刻意避開周末或公眾假期才敢去西貢。
就石澳大潭灣東丫背村懷疑寮屋違規及政府土地被非法佔用,地政總署今日(六月二十二日)交代署方的調查結果及跟進工作。 登記寮屋---- 登記寮屋方面,署方的調查結果如下:(i)東丫背村現有12間登記寮屋,全部均坐落在政府土地上。 根據一九八二年的寮屋登記記錄,該等寮屋的建築物料均主要為永久性材料(如混凝土、瓦和磚等)及登記作居住用途。 換言之,雖然有關物料並非大部分登記寮屋所用的臨時物料(如木板、鋅鐵),其使用永久物料本身並沒有偏離其登記記錄。 另外,由於這些為一九八二年寮屋登記中獲登記的寮屋,根據寮屋政策於符合規定下(包括物料、尺寸、用途等)獲「暫准存在」於該處的政府土地,故不存在政府「縱容該等寮屋非法佔用官地逾30年」之說。 署方即將發出警告,要求佔用人在28天內糾正違規項目,否則便會取消其寮屋登記編號並清拆整間寮屋。
除位於新界作居住用途的登記寮屋,於符合既定程序和條件下可個別考慮批准重建外,所有登記寮屋均不准重建。 若發現有重建的情況,由於原來的登記寮屋已不復存在會即時取消有關的寮屋登記編號並採取管制行動。 政府亦曾於一九八四/八五年度對住屋用途的登記寮屋進行寮屋人口登記,主要作記錄用途,無給予任何人士佔用土地的權利,現行寮屋管制政策並不規範佔用人的身分。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石澳大潭東丫背村的寮屋違規擴建引起社會關注,地政總署將針對位於東丫背村岸邊的渡頭、燒烤平台及矮牆採取行動,下周初張貼通知,要求佔用人於指定時限前,停止不合法佔用政府土地。 村內三間違規改建寮屋糾正期限屆滿,其中一間違規擴建仍拆剩小部分牆身及瓦礫。
如星期天也可試試運氣搭前往東壩的小巴或的士,再由東壩出發,需時 6 小時。 由於我們怕星期日人多,甚於走更長的路,所以我們在星期六出發,由西貢上窰來回大蛇灣,連同休息和拍照共花了 7.5 小時,真的人也累了。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於1969年開始計劃興建,1971年動工,1979年建成啟用,總儲水量2.8億立方米。 在1960年代,香港正鬧水荒,四天才供水一次,使得政府在1965年,繼船灣淡水湖後,再斥巨資興建萬宜水庫。 西貢萬宜路(英語:Sai Kung Man Yee Road)是香港新界東部西貢區的道路,全長9.65公里,走線沿著西貢半島萬宜水庫的西南岸,是目前全港位處最東面的行車道路。 西貢萬宜路接連大網仔路、西貢西灣路及萬宜水庫東壩,途中會途經西壩、創興水上活動中心路口、糧船灣洲上的北丫村路口、東丫村路口及白腊村路口,也屬麥理浩徑第一段的主要組成部份,故假日會有不少的遊客前往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