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番」呢個詞係「翻倍」嘅意思,因此食糊每多一番,價錢就翻多一倍。 而雙辣同三辣就控制最高注碼喺四番嘅兩倍(正常計算嘅係五番至六番)同四番嘅三倍(六番以上)。 普遍麻雀玩法多以三番起糊,未夠三番之下的雞糊,即是食詐糊。 玩家在開局前,可自訂上限番數,一般多以8番或10番為上限,亦可以不設上限番數。 麻雀計番食糊方式組合多變,若不學會香港麻雀基本打法,便很難糊牌,更有機會吃詐糊,一家賠三家!
- 另外還要兩臺花,通常爲:春、夏、秋、冬;梅、蘭、菊、竹。
- 打牌前要認識下麻雀牌:由萬子、索子、筒子連續三張數字牌組成嘅叫「順子」;由三張同樣嘅牌組成嘅叫「刻子」;東、南、西、北、中、發、白呢7隻牌叫「番子」。
- 若既不喊叫,也不翻開手牌,則視爲放棄該次食糊,並繼續行牌。
- 不過只有莊家先可以食到,因為只有莊家在一開局有齊14隻牌。
- 包牌規則成立嗰陣,如果以上述牌型自摸嗰陣,其他兩家嘅損失由包牌者負擔。
- 正風正位:打麻雀每一圈都有其名稱,依順序為東圈、南圈、西圈、以及北圈。
傳統廣東麻雀是陪銃制,即如果甲出銃給乙,使玩家乙食糊,甲要支付本身出銃的金額,而丙和丁則須支付甲的金額的一半。 全銃制就是出銃者要同時替其他玩家支付應付款額,即甲要支付自己、丙和丁的款項給乙。 不過,不論是陪銃制還是全銃制,在一些指定的情況下會設有「包牌」的懲罰制度,即個別玩家(不一定是出銃者)需要為該局結果負全責,即替所有玩家支付應付款項給勝出玩家。 傳統廣東麻雀是陪銃制,即如果甲出衝給乙,使玩家乙食糊,甲要支付本身出衝的金額,而丙和丁則須支付甲的金額的一半。
香港麻雀計番: 槓上自摸
例如「一二蚊」上限八番(即出銃八番玩家要付256元、其餘玩家要付128元)來計,玩家乙食出甲出銃的牌,但後來發現乙的牌是詐糊,那麼乙要向甲賠償八番的款額即256元,同時要向丙和丁賠償128元。 若玩家乙是「自摸」詐糊,則要向甲、丙和丁各支付128元。 香港麻雀計番2025 陪銃制之下,食詐糊的玩家須向「出衝」玩家賠償最高番數的金額,並向其餘兩家賠償該金額的一半;如玩家「自摸」詐糊,則須賠償其餘三家最高番數的自摸金額。 例如「一二蚊」上限八番(即出衝八番玩家要付256元、其餘玩家要付128元)來計,玩家乙食出甲出衝的牌,但後來發現乙的牌是詐糊,那麼乙要向甲賠償八番的款額即256元,同時要向丙和丁賠償128元。 但現時一般不承認雞糊;打較大上限番數時,食糊最少要有三番稱為「三番起糊」。
過莊時,玩家會把圈風器移給下一家,把它放在該局擔任莊家的玩家前方,但不會移動起莊牌(因爲起莊的位置沒有改變)。 若沒有任何玩家得勝(即是流局),或者莊家自己勝出了,則要「连莊」(又稱「冧莊」),他會繼續擔任莊家,進行東圈東局的第二戰,各人的門風也不會變,圈風器也不用移位。 部分自訂規例為食詐糊的玩家不論是其他玩家「出銃」還是「自摸」詐糊,均只須向其餘三個玩家支付最少三番的金額。 香港麻雀計番2025 超過三番的詐糊需要支付相應番數的金額,如玩家食清一色詐糊,其需要向其餘玩家支付清一色番數(7番)的金額。 舉例說,一局當中玩家乙是萬子九張落地,而另一玩家甲之後沒有再上、碰或槓牌。
香港麻雀計番: 清一色
從例子中可見,順子是三張順序的同門數字牌,刻子是三張相同的牌,槓子是四張相同的牌,眼爲兩張相同的牌。 在組成食糊牌型或計算番數時,除了特別規定須爲槓子才有效(例如「十八羅漢」這牌型)外,一般情況下槓子可視爲刻子的一種。 打牌前要認識下麻雀牌:由萬子、索子、筒子連續三張數字牌組成嘅叫「順子」;由三張同樣嘅牌組成嘅叫「刻子」;東、南、西、北、中、發、白呢7隻牌叫「番子」。 香港麻雀計番2025 香港麻雀計番2025 麻雀計分 2022 Apps|在 Omicron 變種陰霾下,今年農曆新年大家都減少外出拜年,但困在家中都要有點消遣,傳統的麻雀應該都是其中一個多人選擇。
- 若玩家乙是「自摸」詐糊,則要向甲、丙和丁各支付128元。
- 如果你只是玩「$1/番」當然易計,但傳統計法就複雜得多,常見計法為「二五雞」、「五一」及「一二蚊」。
- 以下牌型並非標準「清章」麻雀所有,但根據不同自訂規例,有部分玩家也會接受作有效牌型。
- 詐糊的定義是:打開全部十四隻牌但是食不到糊[30]。
- 而在過去的年代,多以「雞四」為主流,亦即是雞糊(零番)作為起糊,四番封頂。
食糊時,若玩家是單吊的話就可以食「出衝」或「自摸」;若是雙眼 (即兩對對子) 對碰的話,就必需要靠自摸才能被視為坎坎糊。 集齊「一萬、九萬、一索、九索、一筒、九筒、東、南、西、北、中、發、白板」,再加其中一隻牌組成一對眼。 每一隻都要玩家自己摸返嚟,十三么亦係唯一可以搶其他玩家暗槓嘅牌。 食糊嘅牌中除咗「東、南、西、北、中、發、白板」呢7隻牌,其餘需全部為同一花色,即萬子、筒子、索子,計三番。
香港麻雀計番: 麻雀計番|新手入門必學玩法!教你香港麻雀食糊組合+番數計錢
圈風器再次走到起莊牌的位置,顯示的文字會由「東」變成「南」。 順序完成了南圈南局、南圈西局、南圈北局後,則進入西圈,餘此推類。 直至北圈北局完結,即完成了四圈對戰後,這才算結束一雀。 於是,莊家(東位)得從北位(上家)的牌牆開門。 他必須在北位牌牆中,由開始處順時針數起,跳過8棟牌開門,由第9棟開始拿起,進行配牌。 要留意的是,從牌牆數牌、摸牌的順序是順時針方向,與行牌次序剛好相反。
詐糊是指一個玩家打開手上的所有牌後,不能組成合為任何可以食糊的組合。 可能出現的情況包括大相公或小相公、牌序或組合出錯(例如眼一三三萬看成了一二三萬)。 香港麻雀計番 有些牌型,玩家或會自行修訂不同規例,改變所計算的番數,則加以附註。 香港麻雀本身可無番食糊稱為「雞糊」,以前多數打「雞四」,亦即是雞糊「零番」來做起糊,四番就封頂。
香港麻雀計番: 大三元
如果拿到超過第18棟(無花牌時則超過第17棟),則銜接到上家的牌牆,保持順時針方向繼續配牌。 接着,莊家就會跳牌,在牌牆頭頂拿一張,跳過一棟,再拿一張,之後每位閒家拿一張。 選擇座位的做法有多種,較簡單的做法就是在麻雀牌中拿出風牌「東、南、西、北」各一張向下放置,讓四名玩家每人抽一張,並按結果坐在其「風位」(又稱「門風」)上。
香港麻雀計番: 香港蔴雀食糊牌型
天糊即一開局就食糊,天糊即使係雞糊都可以食,補完花都可以食。 不過只有做莊先食得到,因為一開局得莊先會有14隻牌,其餘玩家得13隻牌。 若玩家喺其中一次補摸牌後摸到花牌,需補牌先食到糊,咁唔算「槓上槓自摸」,只係計一番嘅「槓上自摸」。 香港麻雀計番 香港麻雀計番2025 配牌時,每人會一次拿兩棟,即四張,然後到下家配牌,直到每人都有12張為止。
香港麻雀計番: 十三番(例牌)
不過傳統遊戲也可以加入智能元素,尤其麻雀最麻煩的「記數」,近年就有大批智能手機 香港麻雀計番2025 Apps 可以代勞,讓大家在竹戰之時可以專心打牌、不需因記著贏輸數目而分神。 香港麻雀,傳統「三三制」計算的番數不大(小三元只計三番)、番種也少很多。 但現時從其他地區(廣東、台灣、日本等)的麻雀引入了新番種,如坎坎糊、九子連環、十八羅漢等。 加上封頂番數變得較大(八番或以上),如小三元現時便計五番了。
香港麻雀計番: 香港麻雀常用番種
正風正位:打麻雀每一圈都有其名稱,依順序為東圈、南圈、西圈、以及北圈。 若玩家位處於東圈時能夠碰或槓「東」的話,即有一番 (正風),若玩家於東圈時坐正東位,即再加一番 (正位)。 食糊前係無碰、上或槓過牌,成副牌都係自己摸返嚟,就加一番。 不過留意,如會打有花牌嘅麻雀,一般都無得玩門前清。
香港麻雀計番: 十三番(例牌 – 上限番數)
詐糊是指一個玩家打開手上的所有牌後,不能組成合為任何可以糊牌的組合。 可能出現的情況包括大相公或小相公、牌序或組合出錯(例如將一三三萬看成了一二三萬)。 平糊:只有順子,即3張順序的同門數字牌(如 一萬、二萬、三萬),沒有刻子,即3張相同的牌(如 一萬、一萬、一萬)的食糊牌型。 全銃制之下,食詐糊的玩家不論是其他玩家「出衝」還是「自摸」詐糊,均須向其餘三個玩家支付最高番數的金額,例如以上述例子,乙須向丙和丁賠償256元。
香港麻雀計番: 混一色
換言之,如果玩家甲在乙宣布九張落地後仍然上、碰或槓牌,玩家甲要為出銃給乙及丙而包輸。 香港麻雀計番 同樣,如果甲手上有乙和丙不要的牌,而甲仍然打牌出銃給丙食出指定牌型,甲仍然要包輸。 換言之,如果玩家甲在乙宣佈九張落地後仍然上、碰或槓牌,玩家甲要為出衝給乙及丙而包輸。
香港麻雀計番: 香港麻雀胡牌列表
有些規則中,在同巡裏,若放棄了其他玩家所打出的食糊牌子,接下來有其他玩家打出同一搭子的其他組合牌子,也不可以食糊。 例如自己手上已有二萬、三萬,正在叫一萬及四萬。 若有其他玩家打出一萬而自己選擇不食糊,則再有其他玩家打出一萬或四萬,皆不可以食糊,直至自己摸牌或上、碰、槓牌為止。 不過,若另一玩家打出的牌會令自己獲得較多的番數,則不在此限。 而過去新界村落的玩家沿用傳統「二二制」往往只計花糊做兩番。
詐糊嘅定義:打開咗所有牌(未必係14隻,可能夠會大小相公)之後唔能夠糊出[31]。 香港麻雀計番 例如打開咗一副唔能夠糊嘅牌型,或者係唔夠起糊嘅番數(通常係三番)。 賭得比較大嘅人會選擇打無限番,呢個時候例牌亦都按普通番種計算番數(例如大四喜複計混一色對對糊或者字一色,加起嚟就超過十三番例牌);所以「天糊」同「地糊」等奇牌,一定要事先說明例牌番數。 有啲玩家更會使用無截糊嘅準則(多喺打全銃制中使用),打出一張牌多家可同時食糊,叫做「一炮多響」或者「炮炮響」嘅玩法,即係每家食糊通通有效。
香港麻雀計番: 香港麻雀食糊列表
打麻雀第一圈叫東圈,第二圈係南圈,第三圈係西圈,第四圈係北圈。 玩家喺東圈,碰或者槓咗東,會加一番,即係「圈風牌」。 第一步就是要規定「幾多番起糊」,普遍玩法都是三番起糊,所以要注意打三番起糊的話,未夠三番之下的雞糊,即是食詐糊。
以下牌型並唔係標準「清章」蔴雀所有,但根據唔同自訂規例,有部分玩家亦都會接受作有效牌型番數。 有啲牌型,玩家或者會自行修訂唔同規例,改變所計算嘅番數,就加以附註。 香港麻雀計番2025 食得糊嗰陣,玩家應該即刻嗌「食糊」、「食」或者「糊」,然後將手牌全數翻開(現時亦有唔嗌只翻開全數手牌),證明佢已經湊成有效嘅食糊牌型。 如果佢既唔嗌,亦都唔翻開手牌,就視爲放棄嗰次食糊,並繼續行牌。 蔴雀係一種源自中國嘅策略遊戲,喺廣東同香港非常普及,本表列出香港蔴雀(即係「清章」或者「舊章」)嘅食糊準則同牌型。
香港麻雀計番: 麻雀計番表|香港麻雀攻略!對對糊/出銃/自摸/每番幾多錢?
另外玩家可以於開局前,自訂上限番數,8番或10番都得,亦可以不設上限番數。 香港麻雀計番 正如上文提到,麻雀分數紀錄Apps 真的可以用「泛濫」來形容,《香港01》科技玩物記者在過去幾年亦曾經推介若干,而且功能、介面多為大同小異。 如果由開局到食糊都沒有摸過花牌,就可以加1番! 如果摸到屬於自己位置的正花(例如莊家是東風位,即1號,摸到春花牌及梅花牌就為正花),食糊時就可以加1番。
如果要查詢純粹「新章」嘅食糊牌型,請睇廣東蔴雀食糊牌型。 香港麻雀是麻雀的其中一種玩法,雖然與廣東麻雀差不多,但番種少很多,實際上是屬於較傳統的「清章」(一說「舊章」)打法,有別於新章的廣東麻雀。 全銃制之下,食詐糊的玩家不論是其他玩家「出銃」還是「自摸」詐糊,均須向其餘三個玩家支付最高番數的金額,例如以上述例子,乙須向丙和丁賠償25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