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 木 廊 」 內 設 置 各 類 以 樹 木 為 主 題 的 展 板 、 立 體 模 型 、 電 腦 資 訊 台 、 互 動 遊 戲 區 及 錄 像 播 放 等 。 訪 客 可 透 過 專 題 展 覽 認 識 樹 木 的 功 能 、 樹 木 的 價 值 、 愛 護 樹 木 、 樹 木 與 昆 蟲 的 關 係 及 樹 木 四 季 之 變 化 。 互 動 遊 戲 區 則 以 生 動 有 趣 的 模 式 如 猜 成 語 、 配 對 題 等 活 動 來 加 深 訪 客 對 樹 木 的 了 解 。 「 香 港 仔 樹木 廊 」 開 放 時 間 是 逢 星 期 六 、 日 及 公 眾 假 期 , 上 午 九 時 三 十 分 至 下 午 四 時 三 十 分 ( 農 曆 新 年 年 初 一 及 初 二 休 館 ) 。 由 香 港 仔 水 塘 道 進 入 , 沿 著 引 水 道 而 上 就 可 到 達 健 身 徑 , 旅 遊 人 士 可 以 看 見 不 少 有 趣 的 健 身 設 施 。 可 以 選 擇 在 不 同 高 度 的 桿 上 嘗 試 引 體 上 升 , 又 可 以 在 高 高 低 低 的 木 柱 上 練 習 一 下 平 衡 力 。
絕 對 是 老 少 皆 宜 的 健 康 玩 意 。 離開警隊博物館後,返回灣仔峽道公園,沿香港仔水塘道一直往下走,途中會經過松鶴亭,約再行5分鐘,經過燒烤場後看到分叉路口,往左邊香港仔上水塘方向繼續前行,便可到達水壩。 沿路環境清幽寧靜,早上會遇到不少晨運客,有些還會主動和你打招呼,感覺很窩心。 而 公 園 內 常 見 的 鳥 類 和 動 物 則 包 括 有 : 毛 雞 、 畫 眉 、 喜 鵲 、 家 八 哥 、 普 通 翠 鳥 和 松 鼠 等 等 。 旅 遊 人 士 如 想 近 距 離 觀 看 這 種 猛 禽 , 黃 昏 時 份 會 是 最 佳 時 機 。 今次介紹呢條輕鬆路線16個月至6歲的小朋友都行到,香港仔水塘係一條好出名的親子行山路線,因為全程簡單易行,又可以觀賞法定古蹟嘅上/下水塘水壩同石橋。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灣仔自然徑 香港仔水塘
由上水塘走往下水塘的路徑較難行,先要從上水塘旁陡峭的樓梯向下走,不過這裡有欄杆讓大家攙扶,接著便會走到石塊與水泥混合的小路。 走出公園,它的旁邊有一條小路,沿著小路走,就能看到香港仔水塘郊野公園的入口處。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2025 放心吧,最艱辛的路在灣仔峽已走完,郊野公園的路都是下坡路和平路,所以接下來的路會比較輕鬆。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2025 休息過後,登上斜路繼續走,沿途雖然沒有絕美景色,但不時可看到城市的建築群,而且兩旁枝葉茂密,陽光從樹葉隙縫灑落在身上,十分溫暖舒服。 假如還有「腳骨力」的話,再行半小時即可達下水塘,沿路落山可到香港仔漁光邨,全程不用兩小時,而且多為平路或落斜,一點都不辛苦。
水塘共有四項設施被列為法定古蹟,分別是上水塘的石橋、水壩、水掣房和下水塘的水壩[1]。 香港仔下水塘的前身為一私人水塘,由大成紙廠所擁有。 該水塘建於1890年,當時水塘除了供水予紙廠外,同時亦為香港仔和鴨脷洲一帶居民提供食水。 1929年,政府推行「香港仔計劃」(Aberdeen scheme)以增加香港仔谷的儲水量。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路線
辛苦度:★★★☆☆ 靚相度:★★★☆☆ 備註:帶備蚊怕水及足夠的飲用水。 走出灣仔地鐵站,步行數分鐘,來到舊灣仔郵局,由這裡開始,徒步上山。 不得不說,這條長斜路對於我這種不太運動,體力欠佳的人來說,真是一大挑戰。 走了一會兒已上氣不接下氣,不時要停下來歇一會兒。
- 若能稍作改善,將可讓輪椅使用者遊覽餘下的一個古蹟(註:未知該段梯級是否屬於古蹟的一部分)。
- 這條路不像之前一段全舖石屎,部分路段是由相間石塊砌成,但絕對不算難行。
- 暗渠入口由網狀紋砌石塊建成,並裝有鋼門和裝飾性鐵閘。
- 香 港 仔 郊 野 公 園 是 香 港 最 早 開 拓 的 郊 野 公 園 之 一 , 早 在 一 九 七 七 年 已 被 政 府 劃 定 為 郊 野 公 園 。
- 香 港 仔 樹 木 研 習 徑 全 長 二 點 五 公 里 , 沿 香 港 仔 水 塘 道 設 立 , 橫 跨 香 港 仔 郊 野 公 園 至 灣 仔 峽 出 口 。
- 「 香 港 仔 樹木 廊 」 開 放 時 間 是 逢 星 期 六 、 日 及 公 眾 假 期 , 上 午 九 時 三 十 分 至 下 午 四 時 三 十 分 ( 農 曆 新 年 年 初 一 及 初 二 休 館 ) 。
在漁光道巴士站下車後,回頭走至香港仔水塘道右轉上走。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經過林道的閘口後,續沿傷健樂園側的香港仔水塘道微微上升,再接平坦的引水道走至分岔路口(即香港仔健身徑)。 及後沿路折返至漁光道,再沿著車道下降至石排灣邨,經過屋邨的停車場入口後,再在碧銀樓乘搭石排灣商場的電梯前往地下(LG3)的巴士總站。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灣仔峽公園 隱世童話屋
由灣仔峽公園離開,經灣仔峽道一直下山,30分鐘左右就會在舊灣仔郵政局旁的小路回到市區。 雖然路段十分陡斜,斜度達11度,不過幸好全是下斜及石屎路,都算輕鬆。 警隊博物館前身是警察歷史紀錄委員會,搜集了不少警隊歷史有關的文物,包括百多年來警隊的制服、裝備、槍械變化,也展示過往本地三合會歷史和模擬的舊式製毒工場,以及1915年曾咬死兩名警員後遭警員射殺的「上水之虎」頭顱標本等,了解香港過去的歷史。 香港仔傷健樂園提供了不少無障礙設施,如燒烤場、健身設施及解說牌等,但曾在假日行走園內的輪椅徑,竟是杳無人跡。 個人認為無需將郊遊活動規限在一個特定園區或範圍之內(詳見隨筆「郊野無礙」),因此也沒把北潭涌或香港仔傷健樂園納入專題的路線內。
沿途也有很多人在此跑步運動,看到有些姨姨用「Z」型的步行方法,好像沒那麼費力,於是,我也學著他們,採用這種步行方式,果然,真的比較省力,走起路來也沒有剛起步時那麼累了。 當然,人多的時候,可先讓其他人走過,避免阻礙到別人。 前往之前要留意,警隊博物館於公眾假期休息,不能入內參觀,但仍可看到館外展示的60年代使用的交通指揮亭和18世紀由東印度公司設計的大炮等。 由中環乘坐15號往山頂巴士,於灣仔峽道站落車,轉個彎便可看到灣仔峽遊樂場,經過右邊的甘道兒童遊樂場和停車場後,就是警隊博物館。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香港仔上下水塘水壩【上水塘壩底】
當時未有主要幹道縱貫港島南北,它與鄰近的黃泥涌峽道是港島的交通要衝。 時移世易,今天峽道雖不是交通要衝,但它轉換了另一個身分來服務大眾:灣仔自然徑,為一眾居民提供一條輕鬆易走的郊遊路線。 香港仔水塘是香港島第四個興建的公共水塘,總容量達9,100萬加侖。 上水塘於1931年落成,由當時港督貝璐主持啟用儀式。 下水塘的前身是大成紙廠的私人水塘,早於1890年興建。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歷史
旅 遊 人 士 沿 途 都 可 以 見 到 一 些 傳 意 牌 , 令 他 們 更 了 解 周 遭 的 自 然 環 境 。 香 港 仔 樹 木 研 習 徑 全 長 二 點 五 公 里 , 沿 香 港 仔 水 塘 道 設 立 , 橫 跨 香 港 仔 郊 野 公 園 至 灣 仔 峽 出 口 。 沿 途 共 有 20 種 樹 木 的 介 紹 , 讓 旅 遊 人 士 學 習 更 多 郊 野 中 的 林 木 , 了 解 這 些 林 木 的 特 徵 。 花 朵 由 五 至 六 塊 苞 片 , 像 鱗 片 般 互 相 重 疊 組 成 。 由 於 花 的 外 形 像 吊 鐘 , 而 且 體 積 較 大 , 所 以 又 名 「 吊 鐘 王 」 。 香 港 仔 郊 野 公 園 是 香 港 最 早 開 拓 的 郊 野 公 園 之 一 , 早 在 一 九 七 七 年 已 被 政 府 劃 定 為 郊 野 公 園 。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香港仔上下水塘水壩【香港仔上水塘主壩】
在下水塘水壩後原路折返至剛才通往下水塘水壩的指示牌,向前直行另一個打卡位——香港仔上水塘主壩。 沿著香港仔自然教育徑行,可以俯瞰南區景色,在自然教育徑末段可找到俗稱「天花墩」的舊式量雨器。 由下水塘一路走,就可以到達香港仔上水塘,這裡人比下水塘多,少了那裡的清靜,因為上水塘有條十分出名的石橋,歐陸式建築風格配合流水,取景拍攝一流。 路徑的初段是平坦的水泥徑,緊接著的是稍窄、略帶崎嶇的泥徑,再往後則是石級,輪椅無法通行。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香港仔水塘 (姻緣石)
從寶雲道再走大約半小時,可以抵達灣仔自然徑的終點站:灣仔峽公園。 該公園又名「八爪魚公園」,因為該處為一迴旋處,四通八達。 東接司徒拔道,北接山頂道、南接中峽道及香港仔水塘道;若要離開的話附近也有巴士站。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即使灣仔是個鬧市,但也有行山的好地方,而且交通相當方便,行程又不長,風景亦不賴,更有昔日香港歷史故事,是週末輕鬆出行,給自己心靈休息的好選擇。 由灣仔鬧市起步至皇后大道東,及後於灣仔舊郵局轉入灣仔峽道,一條延伸至灣仔峽的長命斜路,由山腳走到山腰的寶雲道,大約需要半個小時。 半個小時,可以由繁華的灣仔市街,上升至林蔭處處、綠意盎然的自然環境,這就是香港島郊遊徑最引人入勝的一面。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香港仔水塘|第一站:舊灣仔郵政局
除了向大城紙廠回購該私人水塘外,政府更計劃興建上水塘,以紓緩港島西區的食水問題。 香港仔上水塘於1932年建成,下水塘則於1932年完成水壩重建工程。 現時兩座水塘共有四項設施被列為法定古蹟,分別是上水塘的石橋、水壩、水掣房和下水塘的水壩。 今時今日看到公園內綠蔭處處,其實都是於香港重光之後再重新種植的。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除了自然景觀外,東龍島亦存在歷史的痕跡,有古代石刻、康熙時代的砲台等。 雖不至於人間仙景,東龍島卻是一個讓人避世靜心的好地方。 最後,坐車到上環,來到南洋冰室,以一頓港式下午茶為此趟旅程畫上完美的句號。 這家冰室的奶油脆豬十分香脆好吃,朋友點的多士也相當不錯,值得一試。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 香港好去處搜尋
亮點在公園入口附近有個林中小木屋,它的門前長滿矮樹和花草,就像隱身在大自然中的童話小屋一般。 春天來臨,公園內花朵盛開,色彩繽紛,也是拍照的好地方。 灣仔峽公園內有飲水機、廁所、涼亭、小賣部等,可作完成郊遊後的休息地。 是次主打景點香港仔水塘原先由大成紙廠私人擁有,後來才由政府買入,再發展為上、下水塘,而被列入法定古蹟的主壩,充滿歐陸建築風格。 起點的下水塘建於1890年,是個過百年的歷史建築。 一路上,一邊聽著鳥叫蟲鳴,一邊吹著柔和的風,甚是愜意。
循斜路上走,走至分支(左方可上走返回灣仔峽)右轉,途中可觀賞看回望山頂的風光。 看著聶高信山南坡的山林,很快便會走至中峽,即布力徑。 在此右轉,經過聶高信山的山腰走至港島徑第四段終點黃泥涌峽道。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2025 下水塘建於1890年,前身為大成紙廠的私人水塘,為鴨脷洲居民有限度提供食水,後來被香港政府收購並改建成公用水塘。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香港仔水塘道
香港仔郊野公園內的兒童研習徑,還能各種昆蟲的小知識。 如覺得玩夠,可沿路回程,但就落斜變上斜,會有點吃力。 這條路不像之前一段全舖石屎,部分路段是由相間石塊砌成,但絕對不算難行。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途中可停下來,近距離欣賞水塘風光,感受一下寧靜氣息。 大約行半小時,便抵達下水塘水壩,跟上水塘水壩同樣屬法定古蹟。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香港仔水塘|第三站:灣仔警隊博物館
灣仔峽道又名「灣仔自然徑」,是一條讓你從繁華都會走到翠綠林蔭的步道。 走入寶雲道便會看到姻緣石,據說此九公尺高的大石能使人「求配偶得配偶,求子嗣得子嗣」,農曆七月初七「七姐誕」前來膜拜的善信更是人山人海。 你亦可在這裡一覽跑馬地、銅鑼灣一帶的天際線景色。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 港島徑第四段
在舊灣仔郵政局旁,有條被途人忽略的小路,沿著小路走,便可以由繁忙的市區走入清靜的山徑。 灣仔峽道十分陡斜,斜度達 11 度,不過幸好全是石屎路,就算著普通波鞋都行到。 這條石橋被列為法定古蹟,橋身成平圓拱形,由花崗石礅升起,建有厚平台樓板,石橋兩旁均有古式扶欄。 暗渠入口由網狀紋砌石塊建成,並裝有鋼門和裝飾性鐵閘。 香港仔水塘道於1920年代建成,配合香港仔水塘的啟用,但當時道路的中文名稱是音譯為「押巴甸水塘道」,直至1984年3月9日當局才刊憲改為現稱。 東龍島又名東龍洲,帶來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有無際的海、壯觀的崖、翠綠的草;東龍島可以遠足,可以露營,可以看海,可以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