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註 1],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19]。 及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空調巴士日漸普及,但當時短身的雙層空調巴士數量不足,因此於1999年8月16日起加開空調特別班次217P,以富豪十一米空調巴士行走,袛於平日繁忙時間行走,行走與本路線相約路線,但不經常富街。 九巴275x2025 九巴275x 踏入廿一世紀,兩軸普通巴士開始大量淘汰,加上九巴大量引入短身雙層空調巴士,本線於2002年4月26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217P線亦於同日取消。 但由於仍受常富街路面限制影響,只能採用9.9米丹尼士巨龍(ADS)及10.6米低地台三叉戟(ATS)行走,直至2003年6月29日起,新何文田巴士總站啟用,由於可容納更長車身的巴士行走,本路線才能得以加入十二米雙層空調巴士行走,以提高載客量,同日起改為袛於往觀塘方向才繞經何文田巴士總站。
如乘客遺失物品超過一日,巴士將由總站駛返車廠,行內稱呼或引起誤會。 由於行內人士稱呼位於荔枝角興華街西100號的巴士車廠為「美孚」,或令人誤以為九巴將返回美孚巴士總站,遂到上址尋失物。 今日(26日)凌晨1時許,一名59歲姓張坐輪椅婦人,乘九巴87D線前往沙田馬鞍山錦英苑。 婦人下車後,發現遺失一個黑包環保不織布袋物品,折返巴士站時,巴士已經駛走。 她到達紅磡總站後,職員卻告知該巴士已駛返美孚巴士車廠,即荔枝角興華街西100號。 婦人兜兜轉轉去多個地方均撲空,懷疑因而不滿,涉襲擊九巴一名44歲姓林女站長,職員報警,輪椅婦被捕。
九巴275x: 行車時間
九龍巴士275R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大埔墟站和烏蛟騰的假日旅遊巴士路線[1][2],而新娘潭及烏蛟騰本身位於北區,故此本路線屬跨區路線[3]。 麗晶花園一帶另有九龍專綫小巴46線競爭,加上居民步行至太子道東近彩虹交匯處可有更多路線選擇,此路線客量大受打擊。 直至2013年配合啟晴邨及德朗邨落成入伙而按計劃[31]繞經該帶,成功吸納兩邨客源。 2014年,加入Enviro200 Dart 10.4米(AAU27 / PZ7537、AAU28 九巴275x / PZ9554)。
- 1998年,九龍巴士開始在旗下空調巴士安裝上海凱倫廣播報站系統,該系統由車長控制,在車頭的電子顯示屏顯示站名,並以粵語、英語、普通話報出站名,並於2005年開始推廣至旗下非空調巴士。
- 每兩名繳付成人車費的乘客,可攜同一名12歲以下小童或65歲或以上長者免費乘車;而攜同合資格殘疾人士登車並以現金繳付車資的乘客,亦可享半價優惠[23]。
- 2011年,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自行改為全空調服務,故此路線有時甚至全以空調巴士行走,直至2011年9月11日,原有字軌始重新獲派非空調巴士行走,包括於退役次序位列尾二的11米非空調利蘭奧林比安(S3BL469/FZ5653)。
- 屯門車廠(U)派出利蘭勝利二型(G)、利蘭奧林比安9.6米(BL)及梅斯特斯平治O305(ME);九龍灣車廠(K)派出丹尼士喝采(N)與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甚至派出在屯門區非常罕見的丹尼士統治者(DM),行走一段頗長時間。
- 今日(26日)凌晨1時許,一名59歲姓張坐輪椅婦人,乘九巴87D線前往沙田馬鞍山錦英苑。
- 2023年1月,因應中港通關,所有Enviro500 MMC 12米改為前屬龍運巴士的仍配置行李架版本,以應付乘客需要。
九巴為提升此路線競爭力,改為全空調服務兼改派低地台空調巴士取代富豪奧林比安,當時派出配歐三引擎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2020年8月換入AVW,翌年6月起更全線使用該車款)及丹尼士三叉戟行駛,部份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也曾調派到此路線行走。 現已停辦的70X線,以往是北區唯一一條全日往返九龍東的巴士路線,但其定線迂迴曲折,由上水開出後須繞經聯和墟、粉嶺南及大窩西支路才駛上快速公路,單是區內繞路已耗時近40分鐘;其後更取道獅子山隧道、黃大仙和新蒲崗往返觀塘區,令行車時間超過100分鐘,班次亦頗為疏落。 由於70X線同時肩負上水和粉嶺節節上升之通勤客源,服務漸見供不應求,加上1991年大老山隧道通車,九巴宣佈服務大埔的同類型路線74X、75X即時改經該隧道,但對70X線卻按兵不動,自此該線「一線走天涯」的問題開始飽受批評,廣為北區往東九龍通勤的乘客詬病。 2004年加入低地台服務,用車以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為主。 2005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加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AVW)及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行走。 2011年加入配置歐盟五型引擎的富豪B9TL12米(AVBWU)行走。
九巴275x: 使用車輛
此路線客源集中在大埔至九龍灣一段,故由觀塘碼頭縮短至啟業,方便大埔前往九龍灣商貿區上班的乘客;客量卻仍然持續偏低。 九巴於2014年建議取消此路線[16],卻遭區議會反對被迫擱置。 73X線開辦初期使用利蘭勝利二型(G),1990年改經城門隧道時改派利蘭奧林比安(S3BL,包括數輛「坦克蘭」)、都城嘉慕威曼都城(S3M,大部分配康明斯引擎)及丹尼士巨龍(S3N,包括俗稱「E蛇龍」之巨龍巴士和配置康明斯引擎之水塘龍)11米三軸巴士。
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於2003年將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派往此路線,以提供低地台服務,亦有從265B線調來的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行走。 2008年改派原271線的九輛丹尼士三叉戟(主要為1998年出牌的前龍運巴士,俗稱「過檔龍躉」,配置歐盟二型引擎)。 2012年,此路線原有的丹尼士巨龍全數調走,並先後改派富豪奧林比安(3AV,已撤離)、Enviro500 12米(ATE)取代之。 1997年,耗資100億港元興建的青嶼幹線正式通車,5月至6月期間吸引大量市民前往觀光。
九巴275x: 巴士意外
1987年更改編號為73A後,改派五輛利蘭勝利二型(G,1994年自沙田車廠(S)加入派車時也派出同款巴士)行走。 當該車款退役後,上水廠改派梅斯特斯平治O305(ME)行走,沙田車廠則改用丹尼士喝采(N);此外,利蘭奧林比安兩軸巴士(BL[18])亦曾行走此路線。 九巴275x 因應此路線由觀塘碼頭縮短至啟業,於2012年2月18日起改派四輛單層巴士,包括兩輛丹尼士飛鏢(AA)、一輛斯堪尼亞K230UB 12米(ASC)及一輛富豪B7RLE 九巴275x 12米(AVC),以取代四輛丹尼士巨龍。
2018年12月,改派富豪B9TL 12米(AVBWU,已撤離)及Enviro500 MMC(ATENU),為首次加入低排放巴士行走,同時全線直梯化。 現時此路線使用6輛單層巴士行走,亦可視乎乘客需求調派一輛雙層巴士。 九巴275x 下午由大美督總站開出往大埔墟站之短途班次則較常派出12米雙層巴士行走。 此路線取消前主要用車包括1輛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雙層空調巴士及2輛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雙層空調巴士。
九巴275x: 使用狀況
2001年1月起增派Neoplan Centroliner巴士行駛。 本線能夠直達九龍主要心臟地帶,而不需繞經葵興及葵芳,同時亦能直達荃灣東南部橫龍街一帶的工業區;但由於本線在荃灣的服務範圍不廣,在非繁忙時間客量只屬一般。 故荃灣區內一直有聲音建議此路線繞經楊屋道,以增加客量,但長期被荃灣區議會海濱選區區議員鄒秉恬反對而未能成事。 之後九巴曾提出補償方案,開辦238S線繞經楊屋道及大窩口站取代客量低微的38P線,於2010年7月12日生效,但終因客量不高而於2016年10月17日起取消服務。 238X開辦時由於九巴訂購中的雙層巴士未能趕及抵港,加上當時全空調路線不多,面對海濱花園陸續入伙,遂向雅高巴士租用25輛日野RK176K豪華巴士(AH)應急,並分別掛牌本線、212線、30X線,其中19輛更是2+2座位豪華高背座椅,比機場巴士更豪華。 EA9323(AH1)、EB1077、EB1603、EB1801、EB2567、EB2749、EB3009、EB3247、EB4195、EB4409、EB4780等均曾效力本線。
九巴275x: 巴士站
在2022年2月11日,此路線因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而暫時停駛[7]。 同月,運輸署在《2022-2023年度巴士路線計劃》指出202線自開辦起客量持續偏低,並建議於當年第三季取消此線的服務,由31B線增設南行分段收費、以及新增由2號線及18線的轉乘優惠所取代[8]。 即使此線於4月21日恢復平日繁忙時間有限度服務[9],並於5月3日起恢復提供每天全日服務[10],但取消服務的建議仍獲得落實[11],原本擬於同年7月中實施,但因受到地區人士提出異議而需要延遲[12],最終於同年8月14日起停辦此線[13][14]。 九龍城區跟其他市區相比,欠缺大型商場或消遣地方,只有多幢舊式樓宇,人口亦漸趨老化,導致此路線客量不及大埔區其他對外路線。 惟因此路線途經黃大仙、鑽石山及新蒲崗等人流較高的地區,故在九龍城區來往新界的路線中,班次較為頻密,客量亦較高。
九巴275x: 巴士轉乘優惠
九龍巴士車務總監霍彩福表示,新制服以綠色為主調,體現注重環保的精神。 前線員工的上衣為綠灰二色恤衫,配以同色背心、風衣或外褸,下身則配以深灰色西褲。 九巴275x 2015年9月21日,九龍巴士首部設有低地台設備及首部以香檳金色為車身顏色的雙層巴士(車隊編號ATR1)退役,並獲九龍巴士保留。 2009年2月,九龍巴士引入第一輛歐盟四型單層巴士,型號為斯堪尼亞K230UB,巴士於2月中抵港,並於4月出牌,於5月投入服務。 2005年8月19日,九龍巴士首部試驗成功及以白色為車身顏色的雙層空調巴士(車隊編號AL1)退役,並獲九龍巴士保留。
九巴275x: 途經
2011年3月,九龍巴士及流動軟件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九巴龍運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於蘋果公司App Store應用程式商店發佈[6][7]。 1999年,九龍巴士曾經與商業電台合作,在巴士上安裝收音機設施,播放商業二台節目,後期則改播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 九巴275x2025 1998年,九龍巴士開始在旗下空調巴士安裝上海凱倫廣播報站系統,該系統由車長控制,在車頭的電子顯示屏顯示站名,並以粵語、英語、普通話報出站名,並於2005年開始推廣至旗下非空調巴士。 1990年,九龍巴士荔枝角新總部啟用,取代於1979年啟用、位於葵涌車廠(現九龍貿易中心)的總辦事處。 1975年,九龍巴士為吸引駕車人士改搭巴士,推出豪華巴士路線服務。 九巴275x 九巴275x2025 九龍巴士在七、八十年代營運的豪華巴士路線,例如:200(啟德機場↔中環,後分拆為A2及A3)及201(啟德機場↔尖沙咀,後改稱A1)等,但其後各路線分別被取消或改組,只有208線一直營運至今。
九巴275x: 九龍巴士238X線
此路線獲派11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亦有來自6號線之柯打。 此路線北行班次用車到達九龍坑(北行站)後,會私牌到和興路的「和興村」站待命,直至接近編定時間才駛回「九龍坑」南行站載客。 由本路線(西行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寶馬山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啟業方向轉乘本路線(東行方向),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現時此路線與73線合共獲派1輛斯堪尼亞K230UB 12米(ASC)單層巴士及10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
九巴275x: 服務時間及班次
其後在1978年10月,為了區分大埔、北區以及沙田區路線,將70至89範圍分成兩部分,使原稱84號線的路線改號74、原稱74號線的路線改號64,從此用上80至89範圍的九巴路線都是沙田區路線。 2022年7月,全線用車為統一為Enviro500 MMC 12米(ATENU)。 九巴275x2025 翌月,陸續重新加入富豪B8L 12米(V6B)行走,翌年5月,更加入同款車輛的12.8米版本(V6X)行走。 荔枝角車廠(L)於2022年10月25日再次負責此路線之派車,用車為香檳金色車身的富豪B9TL 12米(AVBWU),於翌年6月,改派富豪B8L 12米(V6B)行走。
九巴275x: 服務時間
2012年8月5日,根據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年滿65歲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每程收費只需HK$2。 2011年7月19日,九龍巴士在記者會上表示,受到燃油價格高企、載客量持續下跌、鐵路網絡擴展及重組路線遇上重大障礙等因素影響,六成巴士線處於虧蝕,九龍巴士預計上半年度的業績將會錄得虧損,其母公司載通國際亦發出盈利警告。 [8][9][10]在該年度,九龍巴士的每日平均載客量為256萬人次,較2010年下跌1.1%。 九巴275x 載客量下跌,主要是由於鐵路網絡不斷擴展,與九龍巴士服務範圍內的多條巴士線重疊,吸納了更多乘客流向鐵路服務。 九巴275x 九巴275x2025 九巴275x 這情況導致巴士的使用量日漸下降,及國際油價顯著上升,錄得虧損的巴士路線數目亦不斷增加。
九巴275x: 收費
64K線未受較快捷的公共小巴元朗至大埔線影響客量,現時更是少數班次較頻密的新界郊區專營巴士路線之一,最密為6分鐘一班。 九巴275x 截至2023年10月21日,九龍巴士擁有服役中的載客巴士數目為4083輛,是全球最大型的私營公共巴士公司之一,全數為可供輪椅使用者乘搭的低地台空調巴士。 九巴275x 2020年3月,為進一步加強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威脅,九龍巴士宣佈為旗下200部雙層巴士上、下層各加裝兩個橫趟式通風車窗,[28]乘客可自由選擇開窗以增加空氣流通。 車窗通風口長約59厘米,闊16厘米,並貼有提示,提醒乘客不要將手伸出窗外,經改裝車窗的雙層巴士會行駛載客量較高的市區巴士線,未來視乎乘客反應決定是否加裝更多通風車窗,通風車窗參考了倫敦等地巴士的設計。 九巴275x [29][30][31][32]通風車窗在5月中開始一度封上,至7月初重開。 2017年7月6日,九龍巴士最後一部丹尼士巨龍9.9米巴士,在晚上8時行走8號線作告別班次,其後回廠退役,九龍巴士同時亦標誌着所有白色車身的巴士已退出載客行列,而且九龍巴士開始進入全低地台時代。
九龍巴士275X線是75X的特別班次,來往大埔(富善邨)及紅磡(紅鸞道(粤语:紅鸞道)),由75X線的特別班次更改編號而成,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九巴275x 58M線在開線初期採用利蘭勝利二型行走,輕鐵通車後才開始用三軸巴士作主力,以承接61A停辦後所遺下的車隊,建生邨入伙後勝利二型漸漸退出本線車隊,直至1996年全面撤出屯門公路為止。 58P線則使用同廠其他高載客車輛行走,它們在全冷前,基本上以利蘭奧林比安(S3BL/AL)為主,輔以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S3M)及丹尼士巨龍(S3N/AD)巴士行駛。
2000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則轉用丹尼士巨龍(AD、3AD)及富豪奧林比安(AV、3AV)。 自從13X線於2007年2月9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後,此路線一度成為唯一一條仍有普通巴士行走的九龍市區特快路線,也是途經啟德隧道及觀塘繞道的巴士路線中,唯一一條仍提供普通巴士服務。 2013年,上水車廠改派丹尼士巨龍(3AD)取代富豪奧林比安(3AV)行走。 同年因70X線取消,大部分原屬該路線的低地台巴士(包括丹尼士三叉戟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前者於同年9月1日全數被調離)均過檔至此路線行走。 九巴首輛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1/GB2607)曾為此路線的掛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