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港鐵亦為方便乘搭荃灣綫或東鐵綫前往九龍區或新界區的乘客,故在車站大堂及月台加設數部名為「過海易」的顯示屏,而屏幕上會顯示月台實時模擬影像以及列車班次資料。 南港島綫(東段)工程於2011年5月動工,港鐵在原有車站以東的夏慤花園地底興建供南港島綫使用的轉車大堂及月台,並以扶手電梯連接原有的大堂及月台,而擴建部分會與東鐵綫共用。 最終於2016年12月完成,新路綫命名為南港島綫,並於同月28日啟用。 1985年5月31日,當金鐘站成為地鐵荃灣綫及港島綫的轉車站之後,車站的月台地板是採用兩種不同的顏色原料設計。 荃灣綫月台地板顏色為灰白色;而港島綫月台地板顏色則為深灰色,因此在同一層月台設有兩款不同的地板顏色亦是金鐘站的一大特色。 但是由於其月台地板開始呈現老化,因此港鐵決定將金鐘站的月台地板更換。
- 至於來往堅尼地城站嘅乘客想喺呢個站轉車,就要坐電動扶梯,往來上下兩層,到啱月台。
- 以新界專綫小巴77A線為例,官方資料指出該路線為15-20分鐘一班,但據2012年的調查顯示實際上往往要40分鐘或以上才有一班車,致使乘客卻步,改乘其他路線,最終更於2022年3月6日取消。
- 2011年5月18日,行政會議通過南港島綫(東段)的財務安排。
- 灣仔站大堂設於修頓中心地底,車站設有10條扶手電梯連接大堂及月台以及50多部出入閘機。
- 工程接連延誤,港鐵董事局決定,日後向管理層發放與表現掛鈎的薪酬時,會將嚴重事故列為考慮因素。
- 在敲定南港島線(西段)的鐵路方案前,政府會按既定程序就方案細節諮詢公眾。
- 不過當時正在籌備重建計劃的海洋公園卻大唱反調,形容不少前來海洋公園遊覽的遊客均因為交通嚴重擠塞,而需要在路上經過一番折騰才能抵達海洋公園。
另外,金鐘站L1層大堂近B出口位置亦設有港鐵旅遊及失物及學生乘車優惠計劃辦事處,乘客分別可在該處購買紀念品、車票、辦理學生個人八達通或失物認領。 2020年4月21日,該名女示威者承認一項襲警罪,並於同年5月5日被判監禁14天。 2020年3月,港鐵於車站2號月台(往堅尼地城方向月台)近扶手電梯位置加設了長約150米的大型攝影裝置《這是灣仔》,作品由倫敦藝術家Jevan Chowdhury構思,並邀請40多名首席舞蹈員、獨舞員、群舞領舞員及市民參與。 而現時灣仔站大堂及月台均設有免費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同時於車站1號月台的行人通道亦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 在灣仔站上層大堂設有便利店及麵包糕餅店等商店提供零售服務方便乘客。 此外,灣仔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
南港島綫(西段): 服務詳情
訊號系統的功能有限,令信號系統的電腦無力分辨機場快綫及東涌綫該享優先權駛入之後路段,有時更令機場快綫列車在九龍站、青衣站、欣澳站路軌等待正在上落客的東涌綫列車駛走後才能開出。 乘客如乘搭超過一程車,多數情況下都只需付出車費最高的一程車資,其前後的各一程車都被視為接駁用途(需符合如車費上限及時間的限制),不另收費。 港鐵發言人對此事件不置可否,只解釋西港島線是上環站向西延伸的路段,港鐵有必要進行接駁路軌工程,工程通常會通宵進行,一切細節仍在規劃中。 最後,港鐵於2011年5月3日宣布,上環站將於同年8月5日至8月8日停運,比傳聞提早了兩個月實行。 南港島綫(西段)2025 路線服務質素差劣,例如經常脫班,或者營辦商採取放棄態度營運。 以新界專綫小巴77A線為例,官方資料指出該路線為15-20分鐘一班,但據2012年的調查顯示實際上往往要40分鐘或以上才有一班車,致使乘客卻步,改乘其他路線,最終更於2022年3月6日取消。
她表示,如獲財委會批准撥款,運房局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展開研究,以期在2020年完成。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指出,現時屯門公路塞車情況嚴重,急需解決,希望政府在研究時,要考慮元朗和屯門新發展區的新增人口,盡快完成研究,展開工程。 南港島綫(西段)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昨日以14票贊成、8票反對,通過支持政府向財務委員會申請8,770萬元撥款,就興建連接元朗至北大嶼山的十一號幹線展開可行性研究。 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如須於尖東/尖沙咀車站轉乘,須先購買往尖東/尖沙咀站的車票,出閘後購買另一張單程票繼續車程。 不過,文件顯示南港島綫東段列車的啤鈴箱和齒輪箱,分別超出上述限界最多達46.8毫米(mm)及25.8毫米。
南港島綫(西段): 通車日期
然後該列車會由該站荃灣綫的4號月台駛進該站的金鐘側綫進行調頭及調度。 之後列車會駛進車站的港島綫3號月台接載乘客或不載客前往柴灣車廠;相反,當須從港島綫調動至荃灣綫的列車於抵達金鐘站時港島綫的2號月台時會通知乘客,同時於該月台西端的紅藍訊號燈上的黃色「SD訊號燈」將會亮起。 南港島綫(西段) 南港島綫(西段) 然後該列車會由該站港島綫的2號月台駛入金鐘側綫進行調頭及調度。 之後,該列車會由金鐘側綫駛進車站的荃灣綫1號月台接載乘客或不載客前往其他市區綫的車廠,而所有駛入金鐘側綫的不載客列車在抵達及離開金鐘站時也會響號。
- 南港島綫東段已經喺2016年12月通車,而西段就未確定幾時通車。
- 2020年11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指,港鐵將於年底向政府提交南港島綫(西段)項目的建議書,有關部門會隨即進行研究,適時推展項目。
- 而在2013年的「我們未來的鐵路」研究顧問再次指出可考慮興建車站服務田灣。
- 早於1980年代,香港政府已將南港島綫列入長遠交通發展計劃。
- 南區區議員徐遠華表示,政府並無派官員到場解釋南港島線(西段)的落實時間表,而回覆文件中只是含糊地表示會「適時」向港鐵邀請提交意見書,他擔心交通配套未能與華富重建交接,「現在開始興建也會超時,銜接必然滯後。」他批評有關舉措破壞了當局與區議會之間的互信。
- )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軒尼詩道與柯布連道交界地底,屬於港鐵港島綫的鐵路車站,上蓋物業為商廈修頓中心以及住宅修頓花園。
為配合「鐵路2.0」新一代鐵路網,港鐵在2016年3月開始為車站月台牆身及天花板進行翻新工程,包括將原有的藍色紙皮石牆身主部更換,包含站名的牆身更換為焗漆板配玻璃,其他則改為仿麻石牆柱,類似香港站及九龍站的設計,而荃灣綫月台亦增加大型書法字。 而在2017年,港鐵更將原屬「工地圍板設計」的「蓝白間條」配以玻璃外層作為牆身,讓仿麻石柱及焗漆板兩種建材融合在同一月台樓層。 自2016年南港島綫啟用後,金鐘站成為三綫轉乘樞紐車站,轉乘人流因而進一步增加,在平日繁忙時間乘客須等候兩班列車或以上才能上車的情況亦非罕見,並且月台亦經常出現擠迫情況。 金鐘站自1985年港島綫通車以來,一直是人流最多的車站之一。 每次平日繁忙時間轉乘人流極高,乘客往往要輪候多班列車才能登車,月台擠迫情況非常嚴重。
南港島綫(西段): 西港島綫及南港島綫(東段)首輪建議
另外,由於本線離開金鐘站後下一個站即為海洋公園站,為前往海洋公園的本地居民提供一個便宜、直接的途徑,因此在本線客量之中,有不少皆為前往海洋公園的遊客。 南港島綫(西段) 不過在2019年下半年起,香港受反修例運動影響,訪港旅客大幅減少,令前往海洋公園的遊客減少,本線客量開始回落。 其後在2020年1月下旬香港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海洋公園更多次暫停對外開放,同時政府實施嚴格出入境管制措施,訪港旅客近乎絕跡,本線失去前往海洋公園的遊客,整體客量進一步回落。
南港島綫(西段): 南港島綫(西段) 本文重定向自 南港島綫(西段)
而金鐘站由四大聯營工程公司(法國濬海及公共建築工程公司、何迪富公司、成德工程公司、金門(香港)有限公司)負責興建,車站於1980年2月12日隨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中環至尖沙咀段通車而啟用,而金鐘站與中環站是當時在香港島僅有的兩個地鐵站。 南港島綫(西段)2025 由於在建設金鐘站時已經計劃該站成為港島綫的轉車站,所以初期的金鐘站已經設立一組兩層的側疊式月台,並預留一側上下層月台供承建商在1981年12月進行港島綫工程之用。 南港島綫(西段) 1982年5月10日荃灣綫通車,金鐘站也被納入荃灣綫的一部分。
南港島綫(西段): 港島綫
但書法體的「堅尼地城」四字在網上亦引起爭議,有網民質疑港鐵「堅」字採用了簡體字,因書法體的堅字與簡體字一樣。 南港島綫(西段) 港鐵決定斥資8000萬元購入隧道鑽挖機,旋轉切割頭直徑約6.5米、機身約長70米,需要分拆成組件運送至西湖里工地內之豎井裝嵌。 鑽挖機在2011年9月30日啟動,首先開挖西營盤至上環一段592米長的列車隧道,每日分5次鑽挖1.2米,共開鑽6米,然後分拆成組件運返西湖里,換上新旋轉切割頭及機身,再以同一方向作217米長的下行隧道鑽挖。 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認為,華富、數碼港及薄扶林一帶山勢起伏,西段鐵路設計及建造難度大。 若鑽挖地下車站,深處或出現複雜的地質問題,造價較高;若設高架路段則會影響當區住宅景觀。
南港島綫(西段): 鐵路系統及車務資訊
其中時任城巴及新巴董事總經理李日新表示,在西區與南區經營專利巴士服務只能取得輕微利潤。 若建造擬議西港島綫及南港島綫,兩間專利巴士公司在兩區多條巴士路線勢必嚴重流失乘客,對巴士公司收入與業務構成嚴重影響,屆時將有多達300輛巴士須停止服務,並有超過三千名員工被裁員,乘客最終亦會因為可供選擇的公共交通工具有所減少而蒙受損失。 李日新認為政府當局必須審慎檢討地鐵公司聲稱就西港島綫及南港島綫乘客量所作的預測,是否切合實際情況。 路政署回覆區議會,指除了要考慮華富一帶實際發展,以及運輸需求等因素,華富邨亦須騰出空間作鐵路施工用途,薄扶林南部五幅政府土地用途改劃工作已於2018年完成,相關土地可發展公營房屋;而政府最近刊憲建議於薄扶林南進行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南港島綫(西段): 車站及行車路綫
而在港島綫通車初期列車不足,亦是透過此渡綫調頭服務至太古側綫。 2019年3月20日凌晨,該次意外涉事的兩列列車亦被拖往金鐘側線暫時停泊,並已於同年3月24日-5月19日期間分階段由該側綫拖往九龍灣車廠進行復修工作。 金鐘站是荃灣綫及港島綫唯一的跨月台轉車站,兩綫月台均設於車站L2、L3層,港島綫的乘客可以走到對面月台直接轉乘荃灣綫之列車前往目的地,反之亦然。 由於荃灣綫路軌位於夏慤道及海富中心地底,港島綫路軌位於德立街地底,故由於地理環境所限,為方便港島綫路軌在德立街往灣仔站方向伸延,故月台及L1層大堂由西至東則呈長度遞增現象的「八」字,而月台候車空間亦因而寬闊,並為金鐘站一大特色。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東涌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均為85%(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奧運站至九龍站之間。 雖說如此,由於本綫班次較疏(因部份路段需與機場快綫共用路軌,繁忙時間班次也不能比3.5分鐘一班更密),因此即使載客率相對較低,繁忙時間乘客逼滿本綫車站月台和車廂的情況依然常見。
南港島綫(西段): 列車服務
而警方稱有人呼籲在集會使用暴力,教唆示威者使用汽油彈等,因此確保公衆安全,避免有人帶危險品參加集會。 2004年1月5日,一名65歲老翁於當日早上約7時30分至9時期間在荃灣站登上一列往中環站方向的荃灣綫列車,當列車離開尖沙咀站後駛進維多利亞港下的隧道路段前往金鐘站時,該名老翁在車廂內用火機燃點一瓶盛有稀釋液的膠瓶。 當時任職政務主任的乘客季詩傑即時喝止對方,但膠瓶成功被點燃,火勢順易燃液體迅速蔓延,並產生大量濃煙。 為配合南港島綫及沙中綫工程,金鐘站曾進行車站擴建及多項改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