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大堂位於地面,月台設喺大堂之上,而同車站相連嘅獅子山鐵路隧道沙田一端嘅通風設施就設喺車站南端。 顯徑站 為配合相連遊樂場嘅景觀,車站設計採用大自然概念,包括首次以循環再造嘅木屑同塑膠廢料製成嘅「再用塑料木材」建造木色外牆遮陽板,垂直同車站頂綠化。 顯徑站樓高2層,樓面面積約為9,200平方米,是沙中綫項目中唯一的架空車站。 車站大堂位於地面,而月台設於大堂之上,而與車站相連的獅子山鐵路隧道亦設有通風設施。 為了配合相連遊樂場的景觀,車站設計並採用大自然概念,包括首次以循環再造的木屑及塑膠廢料製成的「再用塑料木材」建造木色外牆遮陽板,垂直與車站頂部綠化。 居民早在興建階段已一直爭取興建行人天橋連接車站與其相對的設施。
居民早在兴建阶段已一直争取兴建人行天桥连接车站与其相对的设施。 顯徑站 而时任立法会议员刘慧卿曾在2013年向时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反映,但政府认为车公庙路的人流不多,不需要增设人行天桥[17]。 在2015年7月7日,沙田区议会亦通过兴建连接显径商场接驳显径站人行天桥的动议[18][19]。
顯徑站: 車站位置
設計上亦把車站大堂和月台的出入口位置最大化,促進自然交叉通風,從而減少機械通風以達致節能。 外牆均裝有由百分百循環再造物料「再用塑料木材」建造的被動遮陽板,以減少車站內部(尤其是月台)的太陽熱能吸收從而提高了候車乘客的舒適度。 全長十七公里的港鐵沙中線,連接多條現有鐵路綫貫通新界東西。
- 同时因应反修例运动关系,站内加设特别保护措施,其中八达通读卡机以防火厚胶板覆盖,智能客务中心的墙身改为采用聚碳酸酯[2]。
- 而餐廳就在顯徑街內,步行約3分鐘,過2個分岔口之後的右邊地舖。
- 但是,在最后的兴建方案中,则取消建造显径站,仅在此处预留较长越位轨道作日后扩展之用。
- 此外,體育館每月均舉辦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時任沙田(顯嘉)公民力量區議員林松茵認為增設車站後,當區居民可節省往大圍站轉車到市區的時間及金錢,同時可以吸引沙田區居民使用顯徑區內的體育館及游泳池。 2009年1月13日,政府正式表示將會在沙中綫加設顯徑站。 以往要乘鐵路到顯徑,唯一方法是從大圍站下車,再走約10分鐘路程。 而今次開通的顯徑站貼近民居,位於舊有漁農自然護理署新界南動物管理中心及沙田植物檢疫站,就近顯田遊樂場。 2009年1月13日,政府表示将会在沙田至中环线加设显径站。 因为显径邨一带有足够的人口及社区设施,而且额外兴建显径站的成本不高。
顯徑站: 路線數目
另外,显径站月台虽采用自然通风设计(实际上月台顶部仍装设小型风扇组,在夏天开启以加强空气流动),但装设月台幕门,而港铁其馀采用自然通风车站月台均仅安装月台闸门或不设月台幕门/闸门。 於1990年4月20日配合城門隧道通車而投入服務,途經隆亨邨、新翠邨、美林邨、城門隧道、梨木樹、葵涌及荔景。 顯徑站位於沙田新市鎮南端,進出站內大多係顯徑邨、嘉田苑、嘉徑苑、顯耀邨、顯田村、徑口村住客,亦有附近學校嘅學生使用車站搭屯馬綫。 本站大堂的「智能客務中心」外圍貼紙上印有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是首批非屬於原地鐵系統而印有書法字的車站,但月台上並沒有印上書法字。 停車場設有390個車位和39個電單車位,商場1樓設有1.3萬方呎單車停車場,提供330個單車停車位,為全港最大。 [2][3]單車停車場已經在2022年12月20日對外開放。
- 车站大堂位于地面,而月台设于大堂之上,而与车站相连的狮子山铁路隧道亦设有通风设施。
- 除了綠化屋頂系統,沿屋頂邊緣還進行垂直綠化,種有攀緣植物和藤蔓,以進一步增強綠化概念。
- 外牆均裝有由百分百循環再造物料「再用塑料木材」建造的被動遮陽板,以減少車站內部(尤其是月台)的太陽熱能吸收從而提高了候車乘客的舒適度。
- 1980年代初,政府在大圍闢建大量公營房屋,顯徑邨是其中之一,並作為26座問題公屋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為了興建顯徑邨,政府將原有顯田村遷移至東面現址。
- 顯徑站只有一個出入口,位於車公廟路西面,而住宅區位於車公廟路以東,所以乘客進出車站需要橫過車公廟路。
- 新的鐵路線亦能提供一條替代路線,以紓緩東鐵線,觀塘線及荃灣線的交通擠塞,以及紓緩紅磡海底隧道附近的道路交通情況。
但是,在最後的興建方案中,則取消建造顯徑站,只會在此處預留較長越位軌道作以便日後擴展之用。 在1996年12月,路政署曾就包括馬鞍山鐵路在內的東鐵延線計劃委聘顧問公司進行研究,並初步建議將馬鞍山鐵路的南端終點站定於此站[5]。 但是,在最後的興建方案中,則取消建造顯徑站,僅在此處預留較長越位軌道作日後擴展之用。 顯徑站 顯徑商場位於大圍車公廟路69號,分為A、B兩翼,樓面面積95,699呎。 顯徑站 B翼有7-Eleven便利店、香港賽馬會投注站、大家樂、體育館、匯豐日夜理財中心和兩間小食店。 由於車站位置被丘陵和樹林等自然地形所環繞,該站的設計也把新建建築和自然景觀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顯徑站: 設計資訊
而港鐵其餘採用自然通風車站月台都只係安裝月台閘門或者不設月台幕/閘門。 顯徑站(粵拼:hin2 顯徑站 ging3 zaam6;英文:Hin Keng Station)係港鐵屯馬綫一個車站,2020年2月14號隨住屯馬綫一期開通而啟用。 車站耗資12億港元興建,由五洋建設負責承建,2015年4月30號舉行平頂儀式,於2018年11月30號完工交付。 不過由於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通車日期多次延遲,車站到2020年2月14號先至啟用[3][4],車站或會有助分流大圍站目前擠迫情況。
顯徑站: 車站票務
出入口設喺地面大堂,並設有上下客區方便乘客,以及運送機械同貨物到商舖,同維修物料去大圍車廠越位軌道。 但係車輛進出需要得到車站職員同意,先至會開啟車閘。 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在2008年10月30日於立法會上,原則上認為在設計及需求上有理據增設顯徑站,並會以此為方向進行規劃[7]。 顯徑站 而沙田區議員林松茵亦認為增設車站後,當地居民可節省往大圍站轉車到市區的時間及金錢,同時可以吸引沙田區居民使用顯徑區內的體育館及游泳池[7][8]。
顯徑站: 路線資料
另外,显径站站台虽采用自然通风设计(实际上站台顶部仍装设小型风扇组,在夏天开启以加强空气流动),但装设高站台门,而港铁其余采用自然通风车站站台均仅安装低站台门或不设高站台门/闸门。 在1996年12月,路政署曾就包括马鞍山铁路在内的东铁延线计划委聘顾问公司进行研究,并初步建议将马鞍山铁路的南端终点站定于此站[5]。 但是,在最后的兴建方案中,则取消建造显径站,仅在此处预留较长越位轨道作日后扩展之用。 車站出入口兩旁劃作商店,合共有10間,已經開業嘅包括HKTVmall、鴻福堂、OK便利店、山崎麵包、唐記包點、恒生銀行自動櫃員機同日本原創單剪專門店QB HOUSE。
顯徑站: 車站象徵
居民早在兴建阶段已一直争取兴建行人天桥连接车站与其相对的设施。 而时任立法会议员刘慧卿曾在2013年向时任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反映,但政府认为车公庙路的人流不多,不需要增设行人天桥[17]。 在2015年7月7日,沙田区议会亦通过兴建连接显径商场接驳显径站行人天桥的动议[18][19]。 同时因应反修例运动关系,站内加设特别保护措施,其中八达通读卡机以防火厚胶板覆盖,智能客务中心的墙身改为采用聚碳酸酯[2]。 於2013年3月24日投入服務,取代原有九龍巴士81M線及九龍巴士88M線,途經秦石邨、新翠邨、名城、顯徑邨、隆亨邨及獅子山隧道,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顯徑站: 車站結構
當時顯徑邨一帶的人口只有3萬多人,低於設立車站所需的5萬人。 在原先的計劃,顯徑站不會在沙田至中環綫興建時設立,而是會作出預留,以供日後建站。 然而沙田區的居民組織公民力量在2008年2月8日表示,顯徑站可以緩解大圍站轉車站的壓力,建議分階段興建沙中綫,並先行興建大圍至鑽石山一段,當中包括顯徑站[6]。 出入口設於地面大堂,並設有上落客區方便乘客進出,以及運送機械及貨物到商舖,及維修物料至大圍車廠越位軌道。 另外,顯徑站月台雖採用自然通風設計(實際上月台頂部仍裝設小型風扇組,在夏天開啟以加強空氣流動),但裝設月台幕門,而港鐵其餘採用自然通風車站月台均僅安裝月台閘門或不設月台幕門/閘門。 顯徑站 顯田遊樂場(英語:Hin Tin Playground),位處於香港新界沙田大圍車公廟路,是康文署轄下的遊樂場,設施包括1個兒童遊樂場、1個草地足球場、4個網球場、洗手間及更衣室[1]。
顯徑站: 啟用日期
而時任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曾在2013年向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反映,但政府認為車公廟路的人流不多,不需要增設行人天橋[17]。 顯徑站2025 在2015年7月7日,沙田區議會亦通過興建連接顯徑商場接駁顯徑站行人天橋的動議[18][19]。 車站將設有2個月台,採用側式月台方式排列,並裝設月台幕門,乃各採用自然通風的露天車站月台中唯一裝設月台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