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9世紀的時候,摩爾人將棉花種植方法傳到了西班牙。 中世紀棉花是歐州北部重要的進口物資,那裡人自古以來習慣從羊身上獲取羊毛,所以當聽說棉花是種植出來的,還以為棉花來自一種特別的羊,這種羊是從樹上長出來的,所以德語裡面的棉花一詞直譯是「樹羊毛」。 木棉花介紹2025 木棉花介紹2025 棉花的植株是灌木,是美洲、非洲及亞洲等地熱帶地區或亞熱帶地區的原生植物,在墨西哥有找到差異度最大的野生棉花,其次是澳洲及非洲[1]。
- 花後結橢圓形碩果,約莫在5月時,果實會裂開,內裡的卵圓形種子連同由果皮內壁細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
- 由于它的树身高大粗壮,在华南有把它与英雄相比,又名英雄树。
- 早春2月,正是木棉花開的日子,在一些種有木棉樹的地方,就會陸續開出燦爛的花朵,遠遠望去,一樹的橙紅,顯得格外生機勃勃。
- 木棉主要分佈下兩廣等南方地區,北方的小夥伴可能比較少見木棉樹。
- 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逢木棉花開,筆者常常看到在文明路廣東省博物館圍牆外的木棉樹下,站了不少老人、小孩,他們抬頭仰望,每有一花墜落,紛紛上前爭拾,然後用草繩穿成串,如獲至寶。
花朵大型,花冠五瓣,倒卵形状,两面都有星状毛,橙黄或橙红色,亦有黄色(罕见)。 木棉花可入药,把新鲜掉下来的木棉花晒干,为凉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 花后结椭圆形蒴果,约在5月时,果实会裂开,内里的卵圆形种子连同由果皮内壁细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会随风四散。 棉絮可用以代替棉花来作棉袄的填充料或织成吉布。 种子含20%至25%油份,可榨油制成肥皂及机械油;而榨油后的棉饼可作为肥料或家畜饲料。 在印度,木棉常會在田邊密植用作籬笆[7]。
木棉花介紹: 木棉花花語
花朵大型,花冠五瓣,倒卵形狀,兩面都有星狀毛,橙黄或橙红色,亦有黄色(罕见)。 花后结椭圆形蒴果,約在5月時,果實會裂開,内裡的卵圆形种子連同由果皮內壁細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 木棉花介紹 木棉花介紹2025 木棉花介紹2025 棉花(英語:Cotton)是錦葵科棉花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於亞熱帶,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公尺高,一般為1到2公尺。
修剪適期維洛葉期,但因花開於枝端,不宜大幅度縮短修剪,以免影響春季開花,尤忌截頂修剪破壞樹形。 木棉花之花朵為單生,貌大,花色為紅、橙紅色,如燃燒的花火一般相當亮麗,其花語「熱情」也是由此而來,極有觀賞價值。 花多先於葉開放,簇生於枝頭之上,花梗相當粗壯,為褐色。 木棉树树干直立有明显瘤刺;侧枝轮生作水平方向开展;掌状复叶,叶柄很长。 木棉花介紹2025 木棉外观多变化: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 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和泰諾人除了用木棉木材製作獨木舟外,也作為蜜源食用和藥用,而且也將木棉用於祭祀[6]。
木棉花介紹: 紅色木棉花花語:珍惜眼前幸福
話說在海南島五指山,有位英雄叫吉貝,他多次率領黎族人民抗禦外敵,屢連戰功,得到人民的愛戴。 後因叛徒出賣,被敵人圍困在大山上,身中數箭,仍屹立山巔,身軀化為一株木棉樹,箭翎變為樹枝,鮮血化成殷紅的花朵。 木棉花介紹2025 後人為紀念他尊稱木棉為英雄樹,把木棉花稱為英雄花。 黎族人民為了表示對民族英雄吉貝的懷念與崇敬,每逢男女結婚之日,都要精心種植一株木棉樹。 相傳宋代蘇東坡被貶海南時,當地黎族人民曾經贈他木棉製成的吉貝布衣,蘇東坡以詩致謝:「遺我吉貝衣,海風令夕寒」。
由于它的树身高大粗壮,在华南有把它与英雄相比,又名英雄树。 如估去過機場附近都知,其中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嘅撈稿就係一朵抽象化嘅大紅木棉花放喺寶石藍嘅飛機尾翼嗰邊[7]。 「古貝」同「吉貝」就分別係梵文「Karpassa」同南洋土語「Ceiba」嘅音譯。 之所以唔揀「吉貝」嘅名係因為爪哇島嗰邊有樖嗌爪哇木棉「Ceiba Pentandra」嘅樹,加上個樣差唔多噉,搞到好多人都搞錯嗮。 在中国云南、广西等地, 新鲜木棉花是重要的时令蔬菜;云南东南部、广东、海南岛等地还会将木棉花晒干后泡茶、煲汤[4]。
木棉花介紹: 廣州
相传1284年时,越南皇室琼珍公主在海防市亲手种植了一棵木棉, 为人遮荫并祈求丰收[14]。 2011年这棵树被列为越南遗产树[15]。 此詩句是以景寄情,代表木棉花都已花開花謝,卻還是沒有等到情郎歸來。 如果寫給遠距離戀愛的另一半時,就可以使用,向他闡述你的思念。 木棉花介紹2025 由於木棉常常種植在校園周遭,每到 5、6 月畢業季時,也剛好是木棉花盛開後掉落的時節,就像是莘莘學子們即將離開校園一樣,所以木棉花逐漸被視為代表畢業的花卉。 死後的英雄就化身為他身後的那棵木棉樹,他流下的鮮血也染紅了樹上的木棉花。
木棉花之葉互生,且多叢集於枝條的先端,為掌狀複葉,小葉約五至七枚左右,呈長橢圓至卵狀長橢圓形。 而蒴果都好大吓,好似個橢圓形噉,木質,一般係白色。 而蒴果入面都裝嗮棉花響度,一般到春末夏初嗰時,如估由得佢嘅果喺樹道唔摘佢,佢嘅果啲「棉」同籽一齊,好似蒲公英嘅飛絮噉飛嗮出嚟。 而花一般都喺春末夏初時期[2]結果嘅。 喺廣州,因為呢樖嘢係因為秦朝嗰時,南越國王趙佗落嚟南海郡嗰陣,見到樖樹紅色好似個烽光噉,所以先至改咗噉嘅名。
木棉花介紹: 印度次大陆
花朵大型,花冠五瓣,倒卵形狀,兩面都有星狀毛,橙黃或橙紅色,亦有黃色(罕見)。 木棉花介紹 木棉花可入藥,把新鮮掉下來的木棉花曬乾,為涼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 花後結橢圓形蒴果,約在5月時,果實會裂開,內裡的卵圓形種子連同由果皮內壁細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 棉絮可用以代替棉花來作棉襖的填充料或織成吉布。
木棉花介紹: 不同木棉花語的含意
在中美洲和澳大利亚北部, 木棉常被用于造船尤其是独木舟,以及作为雕刻的原材料[5]。 在亚洲地区(如印度、孟加拉国、中国等地),木棉果絮用于纺织、花食用、木材用于乐器与棺椁, 还具有特殊的宗教和文化寓意,也因此亚洲地区的木棉古树较多[4]。 木棉樹樹幹直立有明顯瘤刺;側枝輪生作水平方向開展;掌狀複葉,葉柄很長。 粵人以木棉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墊,唐代詩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
木棉花介紹: 木棉樹的美麗警告
描寫當時的宰相李德裕被貶官,以木棉花和鷓鴣的景象暗喻被貶之地的荒涼,表現出對李德裕的同情。 木棉花介紹 若想要安慰時運不佳、事業遭逢打擊的親友,不妨用這句詩詞送給他。 耐旱,抗污染、抗風力強,深根性,速生,萌芽力強。 生長適溫20~30℃,冬季溫度不低於5℃,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土壤為宜。
木棉花介紹: 木棉花的資料:關於「英雄樹」的全面介紹
成年木棉樹用作棺槨材料或火葬的柴堆,也用來製作樂器、火柴等[4]。 果實纖維作為枕頭和被子的填充物[7]。 花和樹皮用來染色,花還可以製作成咖喱食用[4]。 木棉在印度傳統醫學中作為藥材使用[8]。 木棉,別名:攀枝花、紅棉、英雄花、烽火樹,學名: Gossampinus malabaricum ;英名 Common 木棉花介紹 Bombax ;屬落葉喬木。
木棉花介紹: 木棉樹是華南地區常見的高聳大樹,有多個別名,如:紅棉、英雄樹、攀枝花等,木棉樹的形象四季多變,春天滿樹紅花,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樹葉枯黃,冬天落葉蕭瑟,在以前農耕社會,木棉樹是很好的季節標記,對農民有指導作用,有說:「木棉紅,耙地不放鬆」。
印度女性還把有木棉生長的地方作為祈禱和求子的場所[9]。 木棉花介紹2025 另一方面,印度部分部落則認為木棉是厄運的象徵, 木棉花介紹2025 被視為「地獄之樹」[10]。 木棉樹是中國大陸廣州市[18]、攀枝花市、崇左市的市花[4]。 由於它的樹身高大粗壯,在華南有把它與英雄相比,又名英雄樹。
木棉花介紹: Pinkoi 木棉花造型小物推薦
木棉樹,別稱攀枝花、莫連、紅茉莉、莫連花、紅棉、斑芒樹,拉丁學名:Bombax malabaricum,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高10~20公尺。 原產地不明,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台灣在1645年引入普遍栽植。 木棉花可入藥,把新鮮掉下來的木棉花曬乾,曬乾了的木棉花有藥用價值,解毒清熱驅寒去濕,用乾木棉煮粥或煲湯。 每年元宵節剛過,廣州的木棉樹就開始開花。 木棉樹產於熱帶亞熱帶諸地,分佈在中國南部廣東、雲南、台灣中南部,以及印度、緬甸、爪哇、蘇門答臘等地。 古代又叫斑枝花、古貝,或有稱攀枝花、吉貝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乃斑枝花、古貝之訛。
木棉花介紹: 木棉花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產國,美國多年以來都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國[3]。 木棉花介紹 美國棉花的單位為標準包(bales),約是體積0.48立方公尺(17立方英尺)及重量226.8公斤(500英磅)[4]。 木棉花介紹 問題是我們的食物來自自然,稻麥也是植物啊!
種子含20%至25%油份,可榨油製成肥皂及機械油;而榨油後的棉餅可作為肥料或家畜飼料。 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通常在早春長出,比樹葉更早出現。 木棉花亦可入藥,把新鮮掉下來的木棉花曬乾,為涼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 花後結橢圓形碩果,約莫在5月時,果實會裂開,內裡的卵圓形種子連同由果皮內壁細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
木棉花介紹: 台灣 10 大常見芒果品種介紹!盛夏限定的芒果蛋糕在這裡
木棉是越南北部乡村的标志性植物, 分布非常广泛[11]。 根據中國东晋文人葛洪在《西京杂记》中的記載,南越王趙佗曾在公元前2世紀向漢朝上进献木棉樹(烽火树)[12]。 木棉花或乾燥木棉花也常用於婚禮或求婚場合的擺設、佈置和配件上,除了它的外型典雅、美麗之外,因為它的花語有「珍惜身邊的那一個人」的意思,當然很適合用於這些場合。 所以說木棉花最適合使用或送禮的場合就是畢業典禮了,也有提醒畢業學生把握光陰,珍惜自己的青春,以及身邊的朋友、同學的意思,可別畢業後就斷了聯繫。
木棉花介紹: 果實
宋鄭熊《番禺雜記》載:「木棉樹高二三丈,切類桐木,二三月花既謝,芯為綿。彼人織之為毯,潔白如雪,溫暖無比。」木棉花還可以做藥,每逢春末採集,曬乾,經揀除雜質和清理潔淨後,用水煎服,可清熱去濕。 現在,棉花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纖維。 它的流行源於它生產較容易及其在紡織產品領域的廣泛適用性。 棉紗價格強烈地依賴於勞動力成本,因此,在已開發國家,由於勞動力昂貴,棉紗價格相對較高。 以前三月初木棉花開,基本上與驚蟄同步(以廣州為參照點,註1),大朵的紅花開在光秃秃的樹枝上,十分耀目搶眼,直到五至十年前左右,香港木棉樹開花時都是這個模樣。 適合全日照環境,生長勢強、生命力旺盛,於冬季落葉期裸根種植亦能良好生長。
木棉種子含20至25%油份,可榨油製成肥皂及機械油;而榨油後的棉餅可作為肥料或家畜飼料。 木棉花介紹2025 由於華南不產棉花,所以歷年當地居民都會在棉絮飄時搜集棉絮,用以代替棉花來作棉襖的填充料或織成吉布。 木棉又名紅棉、英雄樹、攀枝花、斑芝棉、斑芝樹、攀枝,屬木棉科,落葉大喬木,原產印度。
目前中原地區所見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 元代初年,朝廷把棉布作為夏稅(布、絹、絲、棉)之首[7],設立木棉提舉司,向人民徵收棉布實物,據記載每年多達10萬匹[8],可見棉布已成為主要的紡織衣料。 明朝也力徵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術書籍,勸民植棉。 從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知當時植棉和棉紡織已遍布全國。 棉花種植最早出現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公元元年之前,棉紡織品的使用傳到了地中海地區。 公元一世紀,阿拉伯商人將精美的細棉布帶到了義大利和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