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山上四方均有遼闊的景觀,飛鵝山、大老山及慈雲山等九龍群山盡入眼簾,山巔更是觀賞起伏的黃牛山與水牛山的最佳位置;而路線方面只有東洋山的北面山徑較有難度。 因為2008年6月香港暴雨所引發的山泥傾瀉的關係,獅子亭和觀坪路(吊草岩)之間的一段沙田坳道曾暫時封閉,影響到麥理浩徑第五段和衛奕信徑第四段的使用者。 可於黃大仙(盈鳳里)乘搭居民巴士NR806線,並於獅子亭下車,再步行進入十二笏村。 沙田坳 其後沿衛奕信徑第5段步行至W48、W49標距柱附近。
- 東行站方面,城巴於2010年夏季前曾稱之為「新光中心」(Hsin Kuang Centre)。
- 大家可在小食店「恆益商店」補給,如燒賣、魚蛋、馳名的水山豆腐花等。
- 獅子山高海拔495米,位於九龍中心點,交通便利;而獅子山頂的景色開揚、獅子頭亦甚有獨色;獅子山路線分支甚多,可隨個人喜好及體力制定路線。
- 全程路途平坦易行,去程回程交通方便,一家大細都適合的沙田行山好去處。
- 筆架山觀景台前後的路都上得很急,石級很大,所以觀景台也是個休息的理想位置。
這裡連接著多條行山徑如麥理浩徑、衛奕信徑和慈沙古道等,是行山人士往來獅子山的休息補給地點。 沙田坳 恆益除了提供小食和飲品外,還有十分有名的豆腐花和豆漿。 恆益的豆腐花做得十分幼滑,豆味香濃之餘,亦帶薑味,而豆漿亦同樣加上薑汁,味道與平常喝到的豆漿截然不同。 平常喜歡行山的遊客可以選擇到這裡行山,到了半途,在這裡休息一下,享用豆腐花和豆漿,欣賞開揚的景觀,更令人格外心曠神怡。 沙田坳2025 假日去沙田行山,立即看看以下沙田行山路線推薦,包括道風山、獅子山、黃牛山、針山、慈沙古道,行山新手高手均可參考的沙田行山路線。
沙田坳: 衛奕信徑五段|沙田坳至九龍水塘以落山為主 輕鬆欣賞沙田景色
道風山屬於沙田行山好去處之中最簡單的行山路線,全程大約30分鐘便能到達,路程平坦易行。 沙田道風山是著名基督教舊建築群,不少地標如巨型十字架、彩繪瓷畫感恩亭、尖頂聖殿非常有特色。 由沙田港鐵站B出口出發,步行至沙田鄉事委員會後,從旁邊的樓梯即可上山往沙田道風山行山路線。 沙田坳2025 衛奕信徑第五段承第四段於沙田坳獅子亭起步,沿獅子山郊野公園北邊的水泥小徑漫行,經過九龍山健身徑,到達九龍水塘引水道的終點。 這一段都是平緩易走的步道,雖然沿路多個景點位置,可遠觀沙田全景和望夫石,但因為不具挑戰性,反而令人感到沉悶。 建議遠足人士選擇天朗氣清的日子走此路段,便可以享受沿路的景致。
慈沙古道是百多年前香港人來往沙田黃大仙的行山路線。 慈沙古道沙田行山路線由博康村出發,途徑馬鞍山和獅子山郊野公園,最後去到慈雲山。 這條慈雲山沙田行山路線,途中最遠可以看到維港對岸,又可以回望沙田、大圍一帶。 全程路途平坦易行,去程回程交通方便,一家大細都適合的沙田行山好去處。
沙田坳: 沙田㘭道
也可坐巴士直上水泉澳村,省卻由博康邨行上去的路段。 為了省時,也因懶惰,直接乘搭村巴至觀音山花園的路口起行。 在扎山道遇上騎著單車的舊友,奇怪我們竟在如此悶熱天氣下仍來登山,我卻佩服他二度無間斷地爬上又長又斜的上坡路。 像我們這類愛好戶外活動的人,口裡說很熱很辛苦,其實都已經不大介意這種炎熱的天氣了。 東洋山在大老山以東,峰高約540米,共有三道路線可供登山,分別是在衛奕信徑第四段的東南及西南山徑,以及較模糊的北面路線。 編按:吊鐘花是本地原生植物,屬杜鵑花科,花期在每年1月至3月。
- 回歸亭所在的九龍坳是行山人士大休的熱點,從亭外望出去,可鳥瞰九龍景色。
- 博康邨博泉徑水泉澳茅笪沙田坳慈雲閣 路程5.5公里 需時2小時30分鐘 補給點水泉澳廣場及沙田坳士多 (恆益商店) 退出路線乘車前往水泉澳邨起步,可縮短行程。
- 港九新界亦有不少巴士前往,只要乘搭前往博康邨或沙田圍站的巴士就可以。
- 以紅梅谷自然教育徑作起點,經過燒烤場、引水道後,分岔路可選擇直接上獅子山或經望夫石後才上山。
- 從獅子頭側的明顯小徑下走,接回麥理浩徑後左走數步,便到達回歸紀念亭。
- 在士多的後方豎立著一個郊遊地圖牌,沿地圖牌右方的山路下降,經燒烤場後可走抵馬路,再沿路下走至水泉坳街或沙田博康村。
- 接著沿著山路繼續前行,便會離遠看見山頂發射站,不久便到達慈雲山山頂了。
及後往北面下降,遇上分岔路口右轉(左方山徑應石通往沙田路)輕降不久,再於左方覓路下走,接回水泥徑,最後沿水泉坳街一直下走至沙田圍站畢。 點 擊 地 圖 以 找 尋 分 佈 沙田坳 於 郊 野 公 園 的 燒 烤 地 點 / 地 區 地 圖 ( 圖 像 格 式 )。 水泉澳位於沙田水泉澳邨南面的座山峰,高海拔372米。 水泉澳的山上以奇形怪石而聞名,當中「飛來石」是最為著名的石景。 難度3級 [初級路線] 短評由紅梅谷起步登山,離開引水道後的一段衛徑已見吊鐘花蹤影。
沙田坳: 沙田第一城居民教路車主一招可免鎖車!司機嬲爆反擊:你唔好傻啦
略為上斜後,繼續跟隨衛奕信徑的指示牌行,便到達今次路線的最高點。 接下來的路大致平坦,而且明顯有修整過梯級及排水位,令行走時更感舒適,在此不忘感謝所有修葺山路的有心人。 這夏天行山路線難度不高、途中有大量樹蔭、以飽覽沙田一帶美景的蝌蚪坪作結,相信可以滿足不想困在家中,卻又不希望「曬到變燒豬」的山友。 回程時,於鐵絲網欄旁下坡的石屎車路,經沙田坳道離開,一直往下走便會看到去程時看到的小食店。 繼續沿走直到看見於慈沙古道「回頭是岸」的牌後會看見分岔路,兩條路都可以下山至起程的巴士總站。 接著沿著山路繼續前行,便會離遠看見山頂發射站,不久便到達慈雲山山頂了。
沙田坳: 衛奕信徑第6段
每年1月下旬至2月份,近農曆新年期間,一般為吊鐘花的最佳觀賞花期。 吊鐘花往往只會在15至20℃的環境下盛開,在炎夏的天氣下落花,花期維持大約2至3個月,因此若錯過吊鐘花期,就要等待下一年才能欣賞到。 2010年9月16日,香港房屋委員會宣布調整兩個即將落成新屋邨的租金,經調整後的市區最高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58.6元,將適用於沙田坳邨。 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的「整體重建計劃」,舊沙田坳邨於2002年8月完成清拆。 到2007年重建為兩幢41層高住宅大廈,提供1278單位,於2011年落成,並已命名為和田樓及順田樓。
沙田坳: 服務時間及班次
向東行可經過慈雲山山頂,筆者選擇向西行,接上石屎路留意一帶有猴子出沒,要好好保管身上的食物。 這一帶有涼亭休息,小休過後向沙田坳走,有恆益商店補給亦有公廁,及後沿沙田坳道下山,要留意及讓路予上山的車輛,約半小時落到黃大仙完結行程。 根據地圖,由獅子亭再落斜路,不用20分鐘就可以抵達慈雲山。 大家亦可以考慮行多一點點,由獅子亭轉右,上山行麥理浩徑五段,進入獅子山郊野公園,以下教大家一條上山至下山的路線。 在獅子山腳下走動,不難欣賞到望夫石經年在山上守望遠方,路旁更設有介紹講述這段在漁村小港發生的傳說。
沙田坳: 獅子山 (獅尾脊)
中環九記牛腩,向來名人客眾,陳奕迅、梁朝偉、何超蓮等亦是其座上客,加上有米芝蓮推介加持,向來深得內地遊客歡迎。 近月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生意再度火紅起來,即時到晚上8時,門外仍人龍不絕。 不過,日前就在從上海來港的網友,在小紅書炮轟九記牛腩「又貴又難吃」。 登上獅子亭的一段梯級雖然不長,但一開始便要上升,而事前總會忘記熱身,所以每次都感吃力及汗流浹背。 這路線一向都是筆者短遊運動的選擇,因此已經走過多次。
沙田坳: 服務對象
賞花時,切勿錯過從衛徑欣賞伏卧在雞胸山上維肖維妙的貓仔石風景。 2016年3月21日:中午12時許,一名乘搭此路線豐田Coaster(GH3406)的婦人在沙田坳邨總站與司機爭執,過程被婦人拍攝並上傳至YouTube。 現時速昇旗下九龍18M及19系路線合共使用35輛豐田Coaster小巴行走,包括28輛16座位小巴及7輛19座位小巴。 1988年5月18日:配合黃大仙實施新交通管理措施,來回程改經雅竹街及竹園道往返黃大仙道及沙田㘭道,不經龍鳳街以南的一段沙田㘭道。 假日的蝌蚪坪遊人不少,只因景色開揚,任何角度也可拍得沙田馬場、車公廟、城門河、中文大學一帶。 然而可能遊人者眾,令蝌蚪坪上有不少螞蟻,在此呼籲行山人士把所有垃圾帶走。
沙田坳: 針山 | 沙田行山至城門水塘主壩
九巴將此站連同黃大仙巴士總站以及龍翔道東行綫的「黃大仙站」中途站合組成「黃大仙轉車站」,東行站為「A」站,而西行站為「C」及「D」站。 本文介紹的是位於龍翔道的「沙田坳道」巴士站:關於位於黃大仙區的街道-沙田㘭道之概況,詳見「沙田㘭道」。 隨即可再上貓仔山(高258米)和雞胸山(高437米),輕鬆3小時就能連走兩山,可算是「性價比高」的路線。 在士多的後方豎立著一個郊遊地圖牌,沿地圖牌右方的山路下降,經燒烤場後可走抵馬路,再沿路下走至水泉坳街或沙田博康村。
沙田坳: 學校類別
休息完回到主路,拾級而上,不久行山徑上的景色都豁然開朗,俯瞰九龍東,遠眺維港對岸。 沙田獅子亭又名昂堂山獅子亭,從亭中居高臨下,景色十分開揚,能俯瞰到一覽無遺的沙田區景色。 從紅梅谷燒烤區出發沿衛奕信徑五段走,便可到達十二笏。 此處環境清幽,綠樹成蔭,更是香港著名欣賞吊鐘花的地點,每逢農曆新年是吊鐘花開得最為燦爛的時期,吊鐘花懸在長而下垂的花梗上,朵朵白裏透紅,深受愛花人士的愛戴。 紅梅谷自然教育徑全長約1.3公里,因有很多水楊梅而得名。
沙田坳: 沙田好運中心店舖曝光!網民Donki、壽司郎夢碎:裝修完都係垃圾場
除了這裡的士多外,最近幾年,這裡的獅子亭及公廁相繼翻新,除給我們更舒適的「方便」外,坐在亭子內乘涼欣賞九龍景色,再也不用擔心會有石屎剝落了。 十二笏是位於沙田與慈雲山之間的一條客家村落,鄰近沙田坳。 在農曆新年前後,鄰近十二笏的衛奕信徑五段路上,會發現不少野生的吊鐘花,吸引了途人的目光。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18M及19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1年9月14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18M及19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2年9月19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18M及19號線調整車費〉[交通通告],2014年4月14日。
雖門牌和大門均位於慈雲山道,但剛好在慈雲山道和沙田坳道交會處,且就位於慈雲山獅子亭「慈沙古道」九龍區入口、沙田坳道和法藏寺斜對面,故此命名為沙田坳。 沙田坳2025 舊沙田坳邨於1967年10月開始入伙,只有兩座大廈,並已於2002年拆卸,重建為兩幢41層大廈,由其士(建築)有限公司承建,2011年2月入伙。 沙田坳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也是全港最後一個採用非標準型大廈配非標準單位設計的公共屋邨;往後所興建的公屋及居屋皆是採用構件式單位設計。
),又寫作沙田凹,是香港的一個山坳,於雞胸山及慈雲山之間一帶,為昔日來往九龍及沙田的必經之路。 山上地方屬於沙田區,山下地方屬於黃大仙區,以半島獅子園與紫竹亭之間分界。 沙田坳2025 上登獅子山,除了麥理浩徑等官方路線外,當中亦有眾多非官方支線上山(例如石馬脊、獅尾脊、雄獅拉矢脊等),而獅尾脊是當中難度最低的一條。 交通:由大圍站步行或乘搭81C/87B/89B巴士在世界花園落車,步行5分鐘到達紅梅谷自然教育徑入口。 之前曾介紹沙田坳往蝌蚪坪,今次再推介鄰近沙田的行山路線,連走水泉澳和饅頭墩,有興趣更可登上慈雲山。 離開雞胸山後便返回空地的右手邊下山,接上麥理浩徑5段後往左邊方向下山,不久接上沙田坳道,走大約20分鐘便到達黃大仙港鐵站。
沙田坳: 服務概覽
獅子山可由數條路線攀登遊覽:主線是由麥理浩徑第五段近標距柱M104 的石級上攀;其二是從九龍坳的香港回歸紀念亭側的泥徑上攀;其三是由沙田坳道的法藏寺起步,經過俗稱獅尾脊的山徑上達。 在黃大仙乘18M小巴到法藏寺可以避開長命斜,節省十多分鐘。 沙田坳 從小到大我們就聽到香港人有「獅子山精神」,其實只要選對了路線,上獅子山並不是一件難事! 慈沙古道路經的沙田坳是個十字路口,除了通往沙田及慈雲山外,亦可往來飛鵝山與獅子山。
富行山經驗人士,於蝌蚪坪打卡後,繼續前往貓仔山,此段路線比較崎嶇,亦有泥徑,大家要注意安全。 從蝌蚪坪走回剛剛的分叉路的左邊繼續前行,途中看到大石,轉右而上,接上泥徑向上行,沿路會經過發電站,繼續行便會到達貓仔山的三角測量點。 貓仔山高海拔258米,不算太高,景觀被植物阻擋一點,但是仍能隱約看到前方沙田的景色。 在入口沿行山徑登蝌蚪坪,一路上都是慢慢上斜,見到分叉路轉右,便到達「晨運熱點」——蝌蚪坪。 若以這裡為終點的話,是簡易的親子路線,行山初學者可沿路折返。 這吸引了其他的晨運人士,加上附近的觀音廟,使得這一帶每天早上七時許便已頗為熱鬧,亦令我們這些懶洋洋不想起床的人有點慚愧,決意要學習這些長者的好榜樣。
沙田坳: 獅子山與慈雲山之間 海拔437米雞胸山
慈雲山高488米,這裡沒有標高柱,於山頂可以俯瞰四周山的景色,後方可瞰沙田,景色優美,大家可以慢慢欣賞風景、拍照打卡。 小食店隔壁是慈雲山天梯的入口,沿著樓梯上山大約25分鐘便能夠通往山頂。 沿途多樹蔭,途中可以飽覽獅子山、九龍半島的景色,十分壯觀,不少遊客喜歡天梯這個位置拍照留念。
博康邨博泉徑水泉澳茅笪沙田坳慈雲閣 路程5.5公里 需時2小時30分鐘 補給點水泉澳廣場及沙田坳士多 (恆益商店) 退出路線乘車前往水泉澳邨起步,可縮短行程。 最高點水泉澳 難度6級 [中級路線] 短評大年初一,筆者因對試劍石與飛來石的好奇而慕名登山探訪,惟親睹奇石面貌後,略嫌兩石欠缺特色,頓感失望。 可幸山上發現到不少正開得燦爛的吊鐘花,增添了不少新年的氣氛。 登上山頂後,視野廣闊,極目四方,沙田市區和大老山景色均盡收眼簾。 良辰美景當前,心中祈求新一年香港會更好,亦要提醒自己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去發掘多一點山林間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