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紫荊是喬木,可生長至10米高[30],葉片呈心形,洋紫荊的花冠大,有5片花瓣向外展開;而紫荊是灌木,生長的高度在2至5米之間,很少會長到6米,葉片呈三角形,紫荊的花冠細小,假蝶形花冠,通常在主幹或分枝上以2至10朵小花成束[27]。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向維多利亞港一面對開為金紫荊廣場,放有象徵香港主權移交的金紫荊雕像,寓意「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在中國大陸,該物種被稱為「紅花羊蹄甲」,但提及香港市花常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稱「紫荊花」。 鳳凰木是在6月至7月炎夏開花的花卉,與它鮮艷火紅的顔色非常匹配。 鳳凰木在夏天開闊長滿花,呈大傘形樹冠,遠看也非常搶眼。
除了大東山,其實香港還有很多隱世的賞芒草和蘆葦地點,是很推薦的秋天行山路線! 想知更多賞芒草地點立即看【芒草季節】新手輕鬆賞芒草,秋冬行山路線推薦。
香港的花: 香港賞花好去處2023|8. 元州邨
洋紫荊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鋼綫灣由一位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神父發現,並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伯大尼修道院的一帶栽培[3]。 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 (S.T. Dunn) 判定洋紫荊為新物種,並於 《植物學報》(英國及外國) 第46卷,324至326頁 (Journal of Botany)發表有關資料[5]。 由於洋紫荊是混種植物,不能自行繁殖,不過可透過人工繁衍,正是因為當年有惜花之人,後人才能繼續觀賞到洋紫荊的艷麗,因而洋紫荊被認為是「前人種花後人賞」的例子[7]。 洋紫荊在中國大陸別名紅花羊蹄甲或紫荊花(與「紫荊」混淆),在台灣則別名艷紫荊[2],因此經常與兩個同屬品種混淆。 洋紫荊(艷紫荊)是香港及中華民國(臺灣)嘉義市的市花,但出於政治避諱,《香港基本法》中稱其為「紫荊花」,刻意略去洋紫荊的「洋」字,而中國也通常稱香港市花為「紫荊花」,因此洋紫荊與紫荊花出現混淆。 洋紫荊(學名:Bauhinia × blakeana[1]),別稱艷紫荊、香港蘭(英語:Hong Kong Orchid Tree),是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有花植物,於香港首次發現,並獲定為香港市花。
常綠小喬木,盛開時花朵佈滿全樹,花大,頂生或腋生,龍骨瓣有紫紅色條紋,呈豔紫色,因而得名;九七之後,香港特區的旗幟上代表香港的花就是艷紫荊。 洋紫荊 (Bauhinia blakeana),別稱香港蘭(Hong Kong Orchid Tree),是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有花植物,於香港首次被發現,並獲定為香港市花。 2005年,研究証實洋紫荊並非獨立物種,而只是紅花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宫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的混種,因花粉敗育導致受精過程無法完成。 洋紫荊在中國別名紅花羊蹄甲,在台灣則別名艷紫荊。 香港的市花是洋紫荆花,又名红花羊蹄甲,在1965年被选定为香港市花。 花朵颜色为红色或紫红色,花形大如掌,花瓣有5瓣,其中4瓣分列两侧,两两相对,而1瓣则翘首于上方,形如兰花。
香港的花: 吊鐘花(1月至2月)
到訪單車館公園或沙田公園時,你可以在夢幻粉色的羊蹄甲下野餐。 红花羊蹄甲 Bauhinia purpurea 花期一般在秋冬季,而宫粉羊蹄甲 B. 香港的花 × blakeana 则都是全年随时可能开花,绵延时间极长,最盛一般集中在冬末早春,届时一树紫霞盖绿云的场景将是十分壮观的。
- 它們發展出美麗的花朵,主要是希望吸引昆蟲來傳粉。
- 2至3月可觀賞花卉包括:山茶花、鐘花櫻桃(山櫻)、吊鐘花、繡球花,另有洋紫荊、黃花風鈴木、杜鵑等一樣開得非常燦爛。
- 而洋紫荆中央近轴花瓣的中间至基部呈则深紫红色(种加词“blakeana”是为了纪念热爱植物研究的第12任香港总督 Henry Arthur Blake 夫妇,与特征无关)。
- 基本法在1990年公布後不久,便有學者指出其中文版中所用的「紫荊花」一名的謬誤[31]。
鳳眼藍是水生植物,有多個不同品種,花莖高約一呎,紫色小花纍纍滿布,六片花瓣當中有藍色斑點,有如鳳眼和孔雀羽毛,遠看有點像風信子,卻比它更為優雅。 每年3月中開始,各種杜鵑花便在馬鞍山各處盛放,本土的6種原生杜鵑花品種、紅杜鵑、香港杜鵑及華南杜鵑等等,都可以在馬鞍山找到,要數杜鵑花最為盛放之處,必為馬鞍山公園與市中心一帶。 香港的花 香港的花2025 櫻花在園內上區的胡挺生紀念亭,近年園內還增加栽種,園內種植了大量鐘花櫻桃(即是台灣的山櫻花)及梅花,嘉道理農場1月26日在Facebook公布現時鐘花櫻桃的開花指數約百分之九十,遊客可前往胡挺生先生紀念亭欣賞。 基本法在1990年公布後不久,便有學者指出其中文版中所用的「紫荊花」一名的謬誤[31]。 有評論指將「洋紫荊」開頭的「洋」字略去是出於「政治正確」的觀點,香港特區政府頒發的大紫荊勳章(Grand Bauhinia Medal)也以中文「紫荊」與英文「Bauhinia」相對應[28]。
香港的花: 香港賞花2022【12】繡球花
在香港公園、香港動植物公園和大埔海濱公園都很容易看到繡球花開花。 鐘花櫻桃、富士櫻和吉野櫻是主要三種生長於香港的櫻花種類,當中鐘花櫻桃最常見,三個櫻花品種的開花時間亦不同。 鐘花櫻桃的開花時間一般在2月中至尾;而來自日本南部的富士櫻和吉野櫻的花期通常在3至4月。 1980年代,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編寫《基本法(草案)》時在關於區旗及區徽的相關條款的中文版中使用「紫荊花」一名[註 2],而未使用區旗區徽圖案評選委員會在工作報告中使用的「洋紫荊花」一名[註 3][22][23][24]。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在1990年4月通過,其中文版中有關區旗及區徽的第一章第十條依舊使用了「紫荊花」一名,英文版則使用了「bauhinia」一名[註 4][25]。
香港的花: 繡球花(4月至5月)
中國大陸媒體也依照「紫荊花」來宣傳香港區旗和區徽上的圖案[26],導致中國大陸民眾多稱香港市花為「紫荊花」。 而「紫荊花」可以泛指紫荊亞科、紫荊屬或羊蹄甲屬[27],也可以指紫荊(Cercis chinensis)的花。 紫荊和洋紫荊同屬豆科紫荊亞科,但紫荊屬於紫荊屬,洋紫荊屬於羊蹄甲屬,在中文地區造成了兩者的混淆[16][18][28]。 香港的花 在香港,「洋紫荊」是該種植物及花朵的正式名稱,香港政府及媒體在1997年之前便將香港市花的中文名稱為「洋紫荊」[20][21],英文名則多用泛指「羊蹄甲屬」的「bauhinia」。 1990年被公布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和區徽的主體圖案。 香港的花2025 香港宮粉羊蹄甲的賞花期是3-5月,盛開時為樹林添上夢幻淡粉紅色,吸引不少人去賞花。
香港的花: 香港賞花2021常見問題
區旗的洋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中國與香港關係緊密,雖然洋紫荊原為紫紅色,區旗只用紅白兩色,故洋紫荊圖案改成白色。 於1997年7月成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旗及區徽,區旗的洋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中國大陸與香港的關係,雖然洋紫荊原為紫色,但區旗的底色要用紅色,洋紫荊花的圖案因此被改成白色[18]。 1965年1月19日,香港政府公佈接納市政局的提議[3],洋紫荊成為香港市花[4],港府同時表示在1959年頒布的香港紋章仍為香港正式徽號,香港旗的樣式也不會受到宣布洋紫荊為香港市花的影響[13]。 同年4月,港府宣布將會於雨季在路旁、公園及遊樂場等種植樹木及灌木共15萬株,包括香港市花洋紫荊[14]。 英國皇室雅麗珊郡主夫婦在同年9月19日訪港的最後一日行程中到港督府親手種植一顆洋紫荊[15]。 提議及甄選出洋紫荊作為香港市花的市政局也於1973年採用洋紫荊作為局徽及局旗[16],寓意香港這個遠東海港,有如該棵於1880年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一樣彌足珍貴。
香港的花: 香港賞花好去處2023|4. 大埔海濱公園
2005年,研究証實洋紫荊並非獨立物種,而只是紅花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宮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的混種,因花粉敗育導致受精過程無法完成。 具觀賞價值的野花,都是些花大、花多、或顏色艷麗悅目的植物。 它們發展出美麗的花朵,主要是希望吸引昆蟲來傳粉。 在野生植物之中,選取合適的,再加以雜交、馴化,好使得該品種更具觀賞價值或更適合生產栽培。 所以香港区旗上的“洋紫荆”是“Bauhinia × blakeana”,内陆对应的中文名是“红花羊蹄甲”。 市區不少公園都可以賞花,今次就為你介紹香港12處賞花必到地方,想賞花、打卡一次滿足的你就不容錯過了!
香港的花: 香港網上訂花
它可以代表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 比如北京是有月季、菊花、玉兰三个市花;重庆的市花是山茶花;上海是白玉兰;天津的是市花也是月季等等。 香港訂花店提供網上訂花服務,提供多元化的精美花束、花籃及各項禮品等,以別出心裁的設計,為您帶來與別不同的網上花店體驗。
香港的花: 香港賞花好去處2023|12大賞花地點!櫻花/黃花風鈴開花時間
我們在野外遇上這些美麗的花朵,千萬別把它採下,甚或挖掘回家栽種。 這不單只違法,更是缺德,不能讓好花共賞,不能讓蜂蝶為生,更不能讓野花傳宗接代。 因为澳门古称“莲岛”,旧称的“莲花地”、“莲花茎”、“莲峰山”,而且当地居民特别喜爱莲花,所以将其作为澳门市花。 另外,莲花素有纯洁高贵之意,澳门区徽上的白莲花代表其是一个清廉纯洁且高贵的城市。 当中三片花瓣代表着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个地方。 另外,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是一张城市名片。
香港的花: 大埔海濱公園:繡球花(3-5月開花)
除了賞花地點,南昌公園也是很受歡迎的野餐地點,野餐同時賞花的親子好去處。 香港賞櫻花的地點景點包括嘉道理農場、香港單車館公園、鰂魚涌公園等。 各個地點能賞到不同品種的櫻花,詳細可以看【香港櫻花2022】市區/近郊/離島 8個賞櫻地點。
香港的花: 香港的代表花是什么
來大埔海濱公園賞花之餘可以野餐、放風箏等親子活動,又有昆蟲屋和多個主題花園讓小朋友參觀,非常適合親子活動的好去處。 香港的花2025 香港有很多地方,例如行人路邊和校園都能賞到鳳凰木。 如果想賞鳳凰木同時欣賞特色景觀,建議去大埔廣福橋、屯門公園或維多利亞公園。 鳳凰木開花時長滿大埔廣福橋一帶的林村河畔,和古色古香的橋梁設計相映,是鳳凰木賞花影相好去處!
香港的花: 香港賞花2022【4】杜鵑花/簕杜鵑
黃花風鈴木在花期開花時會形成金黃花海,喜歡賞花的你必到。 而洋紫荆中央近轴花瓣的中间至基部呈则深紫红色(种加词“blakeana”是为了纪念热爱植物研究的第12任香港总督 Henry Arthur Blake 夫妇,与特征无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采纳洋紫荆花的元素作为区徽、区旗及硬币的设计图案。 我們提供的產品種類繁多,製作過程採用最新鮮的花,包括玫瑰、百合、蘭花及康乃馨等,迎合不同類型的場合。 無論您希望在情人節給摯愛一個浪漫回憶,或是在祝賀致謝場合送上祝福,我們的產品必定符合您心意,分享喜悅時刻。 城門谷公園櫻花品種為吉野櫻、鐘花櫻桃,有別於粉紅櫻花,顏色偏白至淡粉色。
東涌赤鱲角南路、觀景山山腳種滿廣州櫻花樹,現已盛開變成一片粉紅櫻花大道,並設行人步道近距離賞櫻,彷如置身日本賞櫻。 受每年的氣溫等各種因素影響,花期亦會跟預計的或早或遲,大家可留意官方facebook專頁的開花公布。 最熱門的賞芒草行山地點有大東山、大帽山、馬鞍山昂平等。
1990年2月1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超过2/3票的多数评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1987年,为了给香港特别行政区设计标志,征集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启事在报纸上公布后,分别从香港、台湾和内地征集到了7147幅图案。 香港的花2025 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将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 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花、旗分别采用红、白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 隧道兩旁種滿了簕杜鵑樹,經過連年的生長,不少開滿花的樹枝向橫伸延,跟隧道對面的樹枝愈生愈埋,形成圓拱形的天然建築。
香港的花: 香港賞花2022【16】紅色繡球花
去年櫻花季櫻花盛況的景象令市民以為置身於東京都立公園,因此有人將其喻為港版東京都立公園。 1990年代,香港教育電視中學英文科片頭以花卉系列為主題,其中中學二年級版本為洋紫荊(Bauhinia Series)。 香港繡球花花期是4至5月,開花時變成一團團粉紫、粉紅和粉藍色花球,非常浪漫。 在將軍澳單車館公園、沙田公園和饒宗頤文化館都能欣賞到宮粉羊蹄甲。 宮粉羊蹄甲一開花就會在在樹頂盛放,密密麻麻不疏落。
屯門公園内的一大片的鳳凰木種植在湖邊,圍繞中央湖打造成紅花大道,在綠林之中顯得非常鮮艷。 早在1965年,香港已經採用洋紫荊作為市花,當時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荊為標誌。 1997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的設計圖案。
香港賞木棉花的地點包括鯉魚門公園、龍翔道公園、大坑東遊樂場和石崗軍營木棉路。 元朗石崗軍營木棉路是最密集的香港木棉樹景點,景觀非常震撼! 沿路經過逾50米長的木棉花道,你可觀賞道路兩邊各20棵木棉樹,仿佛去了世外桃源。 香港最著名的賞黃花風鈴木景點必定是深水埗南昌公園。 南昌公園内的小路兩旁開滿黃花,風鈴木整齊地排在小路兩旁,打造成黃花隧道,畫面非常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