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一份人壽保險可助您在按揭供款期內為家庭築起基本安全網。 如果丈夫是有穩定工作和收入來源的按揭借款人,而妻子是一名全職家庭主婦,一旦丈夫在供樓期間突然意外離世,妻子便要獨力承擔餘下的按揭貸款,否則可能因為斷供而被銀行沒收物業抵債。 若然丈夫在供樓前已投保人壽保險,並指定妻子作為保單受益人,那麼她便能受到身故權益的保障,獲得相當於保單投保額的賠償,以解燃眉之急,避免即時斷供的情況。 在市面壽險產品眾多,FWD富衛香港的自主保定期人壽保障計劃(「自主保」3)是其中一個讓您安心投保的選擇。 首置買樓2025 此定期人壽保險旨在讓投保人在身故時向家人給予保障,不含儲蓄成份,在同一保費下,人壽保額相對較含儲蓄成分的終身人壽保險高。 「自主保」3設有5、10或20年續保年期,讓您根據按揭還款期或其他短中期的保障需要而彈性地做出決定,而在每個續保年期4內,保費率5均為平衡及保證維持不變。
若稅局根據物業估值600萬元評估稅收,所需印花稅會是18萬元。 同樣,任何轉售價遠低於600萬元,稅局會認為轉售人故意避稅,並會以市價徵收印花稅。 不過,曹德明說,按揭證券保險公司收取的按揭保險費,其實可向銀行借貸。 以30年供款期造浮息按揭為例,一次付清保險費為佔貸款額的4.35%。 此筆費用可計入按揭貸款內,部分銀行更提供折扣優惠,變相慳更多。 定息按揭非全期定息,主要為貸款期首一至三年,其後便會變回浮息按揭。
首置買樓: 印花稅是什麼?
譬如銀行及按證公司多不願接受「即供付款」的高成數樓花按揭,但如果是建期,則與一般二手物業現樓無異,一般只要符合入息要求,即可以承造高成數按揭。 要留意,在審批按揭申請時,銀行還會一併考慮你有否其他按揭或擔保在身,及你的信貸評級表現等,嚴重不達標者,銀行有權不接受申請。 首置買樓 所以,如果你有置業的打算,請早於半年至1年前查閱自己的信貸報告,確保自己準時償還貸款和清還卡數,同時肯定個人身分沒有被盜用作其他貸款用途,以保持優質的信貸評級,這都有利向銀行爭取較佳的利率優惠。 首置買樓 非香港永久居民及海外買家,購買本港住宅物業,則需繳付稅率為樓價 15% 的買家印花稅。
對心急上樓人士來說,按揭成數愈高,首期金額更少,上樓就更快。 首次置業人士在香港有按揭優惠,在現行政策下,800萬的住宅物業可以做到最高9成按揭,而800萬以上至1,000萬的物業,最高亦可敘造8成按揭。 首置買樓 當然,你要敘造高成數按揭,還要附合若干條件,例如該物業必須自住,必須是現樓等。 由於首次置業計劃屬於政府資助房屋,所以政府也設下轉售及出租限制。
首置買樓: ‧ 測試被抓包!Hyundai將推出「7人座電動休旅」 最快年底亮相
據了解,該名買家最初還價610萬元,及後業主離港,授權父母處理買賣事宜;又因業主3年前買入價約600萬元,計及使費已無減價空間,最後該買家追價9.8萬元,以619.8萬元承接,折合實用呎價14,863元。 許偉業指出,新買家為換樓客,為家人換樓升級,於上周賣出同區自住物業後,在剛過去周六,即一口氣視察8個單位明翹匯、1個盈翠半島單位及4個曉峰園單位,最終決定購入上址自用。 至於原業主在2019年11月599.8萬元一手買入單位,持貨3年多轉手,帳面獲利20萬元離場。 要堵塞這個漏洞,首要是重新界定首次置業的定義,以提高首置門檻,例如夫婦的首置名額設有限制,如夫婦二人其中一人擁有住宅物業,另外一方即使沒有持有物業,都應視為「非首次置業」。 而繳費則視乎物業管理處的安排, 業主可能被要求預繳 2 – 3個月的管理費。 在 2022 首置買樓 年新按保 (即財爺Plan)下,置業人士買 $1000 萬或以上的樓,可借更多按揭成數,但須繳交更高保費,視乎按揭成數及年期,按揭保費介乎貸款額 1.32% 至 5% 不等。
- VAU Residence住客會所,由著名建築及室內設計事務所ARK負責,室內外面積逾4,000 平方呎,設計貫徹現代南歐風格。
- 至於關乎樓宇買賣的印花稅,一般可分為 3 類:「從價印花稅(AVD)」 、「額外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
- 由於在樓花期內,業主非真正居於樓宇當中,發展商亦推出各種付款方式。
- 若物業賣家委託地產代理放盤,賣買家均須向地產經紀繳付佣金。
- 按證公司提供的支付保費有三種,分別是:1)一次過繳交、2)逐年繳交,3)向銀行加借相關金額並一次支付整筆保費。
- 現時大部分以浮息計劃為主,即隨息率改變,每月供款額不同。
- 申請人需要注意一點,由遞交申請表至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當天,申請人及申請表內的家庭成員,必需仍然符合計劃的申請資格。
我們用同樣的物業價格來對比雙倍印花稅(非首次置業)和第二標準稅率(首次置業)的花費,請參考表4。 首置人士除了支付首期和印花稅外,以下費用也要繳交,包括律師費(不逾1萬元)、地產代理佣金(約1%)、管理費等。 9 首置買樓 成按揭(乃至按揭保險計劃)只適用於私人樓宇,當中價值 $600 萬或以下之物業可為樓花,而樓花期須為 12 首置買樓2025 個月內;價值 $600 萬以上的則必須為已落成住宅物業,亦即現樓。
首置買樓: 按揭保險保費點計?
但若買入第二個單位,壓力測試要求更為嚴格,兩關的要求分別下調一成至40%及50%。 值得一提,銀行在計算申請人購買新樓的收入要求時,亦會考慮其現時每月供款額,假若現居物業仍有按揭貸款,亦會計入供款入息比率。 首置買樓 在現時金管局按揭指引的規定下,只要首次置業人士沒有其他按揭在身,主要收入來自香港,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有固定收入,而置業目的為自住,就符合首置按揭的要求,能夠做到9成的按揭成數。 部分銀行還是會要求申請人要通過壓力測試才批核最高按揭成數。 另外,政府亦委託市建局提供更多首置單位,包括安達臣道用地的第二個「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提供近千個首置上車盤。 市建局亦會利用馬頭圍道首置項目的經驗,在未來的市區重建項目中,提供更多首置上車盤或其他資助出售房屋單位。
首置買樓: 申請 9成按揭條件
不論是一手或是二手樓,都會需要繳代管理費、水費及媒氣等雜費按金,亦是絕對不可忽略的買樓開支。 以管理費為例,價錢以每呎計算,視乎物業而言,舊樓二手樓普遍可以每呎$1或低於$1,但如果是新樓,則多半要每呎$4起跳,新樓樓書亦會列明,準買家所需的管理費按金,一般均為3個月。 首置買樓2025 至於水電及煤氣費同樣需要繳交按金,不過合計起來亦約莫為1千元左右。
首置買樓: 首次置業懶人包│新手必睇首置按揭申請優惠比較 9成按揭壓力測試及最佳供款年期
若果非首置人士想申請八成按揭,要向銀行證明新買物業是自用。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非首置人士申請按揭時,需要向銀行解釋先前購買舊有物業的目的。 除了樓價影響按揭成數外,要成功做9成按揭申請的業主亦必須為固定受薪人,主要收入來源均需來自本地。 相反,如果主要收入來自海外,申請人須證明該收入與香港有緊密連繫,如受聘於本地僱主,或有直系親屬現於本港定居,才有機會申請到首次置業9成按揭。
首置買樓: 相關文章
例如現時發展商多會提供「即供」優惠,即在樓花開售後即時開始供款,一般可獲得最多優惠,部份樓盤首輪樓花時,最高即供優惠甚至可達價單價錢的20%。 買樓後,業主須開設水電煤帳戶,或把戶口轉名,當中涉及按金。 水費按金大約$400元,煤氣按金則大約是$600元,而電費金額則不超過60天最高電費金額。 想一文看清各類住宅的首期預算,即讀【買樓首期計算攻略】;想了解自己能敘造多少按揭成數,可參考【按揭成數懶人包】。
首置買樓: 申請資格
相反,與首置盤不同,根據最新規定,居屋買家在首五年內,只要以不高於原價的價錢,就可以將單位轉售予居二市場。 而如果想補地價並在公開市場出售,就要滿15年後才可以。 另外,在申請項目期間,市建局開放示範單位,讓有興趣申請、及已申請人士預約參觀,相信下一個項目亦會提供示範單位作市民參考。
首置買樓: 按揭成數
因此按揭保費將會在首期以外,按揭人士最大一筆的買樓開支。 因此,首置的定義惹來不少爭議,認為這違反了計劃協助首次置業人士的原意,而且有避稅之嫌。 由於自製首次置業並非難事,難免會被買家濫用,筆者建議政府設法堵塞相關漏洞。 目前一手樓花買賣受政府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所監管,有一定的文件及相關程序。
首置買樓: 印花稅(釐印費)
若還在罰息期內,轉讓時要清還按揭負擔,但銀行會視為提早還款,會被罰息以及收回現金回贈。 曹德明提醒,部分貸款人未必獲銀行批核按揭,除有破產紀錄外,最常見的小毛病,是忽略過往有信用卡、手機號碼轉台時的電訊服務商等的尾數未找清,因而會影響信貸評分。 首置買樓 曹德明建議,若計劃借樓按,可考慮申請按揭成功後才轉工;又或在返新工過了三個月試用期後,才申請樓按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