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醫院女員工更稱當日小食是限量提供,每人只能選2款免費小食,並非外界想像般以自助餐形式提供食物。 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形容該活動是「做Show」,顯示管理層已不知還有何方法解決前線問題。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2025 2018年7月,一名三個月大女嬰在今年7月因黃疸問題轉介到屯門醫院,經屯門醫院兒科醫生檢查後,發現女嬰膽紅素上升,於是數天後獲安排在核子醫學科接受膽管同位數掃描檢查,經檢查後屯門醫院排除女嬰膽管完全閉塞的可能性。 但當與威爾斯親王醫院小兒外科會診有關個案時,經該醫院小兒外科醫生檢查後懷疑女嬰患有膽管閉塞,在手術期間更確診女嬰是患有膽管閉塞。
為了紓緩骨科病房的高佔用率所帶來的壓力,A8男骨科病房於九月十日正式啟用,原來在B2病房的骨科病人會轉往A8病房繼續治療。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2025 近年,香港市民愈來愈明白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所參與的運動種類亦愈趨廣泛,野外活動例如馬拉松、潛水、遠足更是廣受新一代歡迎。 隨著各類野運動及外活動的興起,可是市民對運動安全的知識仍較薄弱,令意外頻生。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07-08 – 2017-08-11 – 屯門醫院暑期義工體驗計劃2017 – 陽光天使
2016年5月, 74歲病人在屯門醫院留院期間,因呼吸儀器接駁喉鬆脫,心臟減慢,經救治後回覆心跳。 他及後心臟停頓,經搶救後未能救回,於2016年5月16日死亡。 2010年3月15日,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2025 王女士舊年十二月起大便出血,診斷為第一期直腸癌,被轉介去屯門醫院切除腫瘤。 王女士本月三日接受手術,家人兩日後接到醫院通知,指王女士在洗手間跌倒。
- 屯門醫院物理治療部得到醫院管理局慈善基金的支持,購置機械輔助步行治療系統,幫助病人作步行訓練,加快康復進度。
- 2014年6月, 一名女病人於屯門醫院進行口腔手術,過程中手術室人員曾把其使用過的氣管鏡的前端放進一瓶無菌水中,抽取小部分無菌水作沖洗,之後將抽作沖洗用的無菌水排走。
- 2012年至2013年度《手術成效監察計劃》連續第5年被評級為「表現遜色」,報告認為這是和屯門醫院床位爆滿有關,使用率高達106.4%,為香港唯一一間使用率逾百的醫院。
- 新界西醫院聯網邀請屯門區議會轄下社會服務委員會委員,參觀屯門醫院。
- 基金信託委員會成員於8月1日到訪物理治療部,參觀了有關系統及探訪受惠病人,了解新儀器如何幫助病人,以及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 腫瘤科就在三月為他舉辦了名為「良辰春望」的個人作品展覽,李先生的家人、朋友及屯門醫院的員工共超過五十人一同出席展覽的開幕典禮,更吸引了不少訪客及病友參觀。
- 新界西醫院聯網舉行記者會,由聯網總監盧志遠醫生及博愛醫院行政總監高拔陞醫生主持,除了講述聯網來年的工作重點及服務改善措施外,亦向傳媒介紹今年初投入服務的博愛醫院水療池。
醫院並1995年4月11日增設弱智科,擁有二百張病床,為嚴重智障成年人士提供醫療住宿服務。 新界西醫院聯網於十月十二日舉行了記者會,聯網總監盧志遠醫生、小欖醫院行政總監張復熾醫生及小欖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左思賦醫生向傳媒介紹了聯網的年度計劃重點及新小欖醫院的設施。 記者參觀了天花懸掛病人吊運系統及為病人提供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和義肢及矯形服務的「智悅訓練中心」。 隨著工程的完成,仁愛堂及屯門醫院於11月30日於主座地下大堂舉行了「仁愛堂‧屯門醫院 – 仁間有愛兒科支援計劃」竣工典禮,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醫生及屯門民政事務專員暨仁愛堂諮議局委員劉淦權太平紳士作主禮嘉賓,為該病房及活動室主持揭幕儀式,場面熱鬧。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診所治療中心
其後一名醫生替馬女士打針,到早上十時四十五分才準備替她照X光,但馬女士當時突然翻了白眼,最終,馬女士在約十一時獲安排進入急救室,然而已候診足足兩小時,馬女士至十二時三十八分證實死亡,家人昨獲告知初步化驗顯示死者死於腹腔內出血。 醫院過去在非緊急手術表現最差,曾於2010/11,2012/13,2014/15年度,共3個年度中排「包尾」,手術後病人出現併發症、死亡率的風險,超出標準水平兩至三倍。 醫生士氣極低落,有醫生寧願不升職,並打算離職,甚至有醫生不敢向友儕稱在屯門醫院工作。 大樓各病房樓層均提供專職醫療服務;在設計理念方面,是將康復設施融入病房樓層之中,運用大量玻璃從屋頂採光,大樓的主屬部份,由12樓的玻璃天花滲入自然日光。 將大樓園林化而設有廣闊的花園和庭園,為康復中的病人提供一個舒適現代化的環境。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2025 日間醫療中心樓高10層,於2001年6月開始提供服務,為居民提供多項專科門診服務,代替原本設在仁愛分科診所的專科門診服務。
- 屯門醫院是醫院管理局新界西聯網醫院之一,是一所急症全科醫院,在1990年3月8日正式啟用,服務屯門新市鎮及新界西北區居民。
- 在1991年年底為止,已啟用的病床有770張,急症室的服務時間亦已延長至每日12小時。
- 政府將於屯門大會堂、粉嶺和興遊樂場及沙田大會堂增設三個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由星期一(二月十四日)上午九時起供市民預約服務。
- 其他的輔助社區醫療中心則分佈於區內各主要地點,如公共屋苑及各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達致整套全面而有效的社區醫療模式。
- 城巴於1月31日表示,當天中午起,已暫停向區內商場出售此路線乘車券,傍晚卻澄清未有停售計劃,屬內部溝通誤會,並指過去一年只有7%乘客使用車票換領券乘搭B3X線。
但該院見女病人臨床症狀有改善,安排她同日早上十時半出院,豈料其後在家中死亡。 2016年3月, 60歲男子上月底因大腿骨折,在屯門醫院做普通的盆骨手術後,出現嘔吐及腸梗塞,腹部不斷脹大,家人不滿醫生連日來只做消極的保守治療,最終事主腹脹如十月懷胎,在腹脹第7天突然心臟病發死亡。 2015年7月22日, 屯門醫院發生嚴重醫療事故,該院病理科肝酵素分析儀器錯誤把60歲以上男女病人參考讀數對掉,影響逾4000人。 當中1425位病人因不同原因先後離世,強調今次只是參考數字出錯,對治療沒影響,亦沒跡象顯示病人死亡與事件有關。 2012年5月11日, 李太上周五在屯門醫院照超聲波檢查時,突然被一名未有婦產科專科資格的女醫生指「睇唔到胚胎,唔見胎兒長大」,斷定胎死腹中,安排本周一入院終止懷孕。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沙田綜合社會服務處(駿洋分處)
所有進入輻射應急區的員工均須穿上保護裝置及配備讀數儀以監測輻射水平。 受核輻射污染的病人完成治療後,醫學物理學家隨即檢查現場是否出現二次污染,以及檢查病人物品和棄置之保護衣物是否已妥善貼上標識。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醫院管理局以「醫民攜手 與你同行-防感染 護民康」為主題,於6至10月期間在各醫院聯網舉辦巡迴展覽,向市民介紹醫管局過去多年來於感染防控方面的工作。 屯門醫院於2013年12月2日至8日在主座大堂舉辦了「認識流行性感冒及抗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展覽,藉此提升公眾對流行性感冒及抗萬古黴素腸球菌的認識,並介紹各種預防方法,教育公眾加強個人衞生。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路線全長
新界西醫院聯網邀請屯門區議會轄下社會服務委員會委員,參觀屯門醫院。 委員除了聽取醫院管理層介紹聯網的新服務及新設施之外,亦到訪電子醫學診斷部/綜合內視鏡中心及放射科。 新界西醫院聯網創傷諮詢委員會、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及屯門醫院急症科將於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在屯門醫院合辦「交通安全,你我有責」專題講座,旨在提高市民及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識,從而減少交通意外。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位於屯門大會堂及粉嶺和興遊樂場的接種中心由二月十六日起提供接種服務,而沙田大會堂的接種中心則由二月十八日起開始運作,為期六個星期,為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賽馬會樂華綜合社會服務處
聯網總監盧志遠醫生、骨科部門主管周育賢醫生及部門運作經理謝耀棠先生對醫護團隊的付出表達衷心感激,並勉勵醫護人員為病人提供更好服務。 為了讓長期住院及末期病患兒童,能在家屬的陪伴下,於艱苦治療過程中加添更多家庭溫暖,共享天倫,仁愛堂資助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病房改建一間獨立病房及一間多用途活動室。 屯門醫院的急症科和矯形及創傷科聯同警方、消防及政府飛行服務隊,在屯門稔灣舉行救災演習,模擬在惡劣天氣下出現大型山泥傾瀉意外,導致多人受傷及被困,有傷者更要即場進行截肢手術。 外科部與臨床腫瘤科寧養部合作,因應病人的身心狀況,提供情緒輔導、診斷或痛症治療等。 屯門醫院外科部於A4外科病房,設立了一個紓緩閣,讓患有末期癌症的病人使用。 有關項目獲得屯門獅子會捐助140萬元支持,用以資助紓緩閣的裝修及購置儀器開支。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醫療服務
我們顧及到不同年齡階層人士的口腔問題需要,本集團牙科醫生提供醫療劵及關愛基金牙科服務,方便有需要人士申請資助。 另有牙科專科醫生及顧問醫生集中在尖沙咀綜合牙科醫療中心定期駐診,以配合精準的儀器及完善的設備,使治療更安全順利。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代表團參觀了屯門醫院及青山醫院,了解急症全科醫院和復康/社區醫院之管治、架構及運作。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See Clinic 健康活力 為健康同心合力
另外,第二階段(海外留學生)申請期為2017年6月5日至14日,詳情請參閱『暑期義工體驗計劃2017(第二階段)』簡介。 ,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TMH)是新界屯門區一所公營地區全科醫院,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第二及第三層專科醫療服務。 醫院座落於新界屯門青松觀路,兆康苑以南,屯門河西岸,可容納1,765張病床,截至2013年有5,630名職員,現時提供專科門診、日間診療、社區醫療服務以及十多項專科等服務。 醫院積極推展社區護理的工作,建立多個服務中心,並組成專科外展隊,到病人家中和院舍進行探訪和提供醫療服務。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2025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及副局長陳肇始教授探訪新界西醫院聯網,先後前往天水圍(天業路)健康社區中心、小欖醫院、青山醫院及屯門醫院參觀,了解普通科門診、精神科、兒童及青少年科、手術室及物理治療部等多個部門的運作。
劍橋聯合醫務中心(屯門): 諮詢
康復大樓由屯門醫院現有的B及C座職員宿舍重建而成,樓高13層,位處青新徑尾段可飽覽對出草地及北面圓頭山的開揚景觀,是一幢綜合式康復護理大樓,提供多元化的公共療養服務。 大樓劃分為3個區域,分別為公用區,即日間康復中心、其他支援及輔助設施;半私家區,及病房層;以及私家區,即供職員使用的夜更房及候召室。 此種情況導致屯門醫院人員士氣極為低落,有人員寧願不升職,並且打算離職,甚至有醫生不敢向友儕稱在屯門醫院工作,因此被部份香港報章形容為「地獄醫院」和「攞命醫院」。 醫院於1990年3月8日開始接收住院病人,整間醫院設有病床1,000幾百張。 而日間診療病房亦於1990年11月開始投入服務,提供日間診療服務。 在1991年年底為止,已啟用的病床有770張,急症室的服務時間亦已延長至每日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