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12年開徵後到19世紀中葉逐漸廢除(1853年廣告稅廢除,1855年印花稅廢除,1861年紙張稅被廢除),歷時將近1個世紀中,英國報業一直裹足不前。 2005年4月20日,若干州或領土的財政主管宣佈,他們要在近五年內逐步取消部分印花稅。 我們認為今次政府表達最大的努力和誠意,希望能夠協助委員會早日審議完畢,讓我們早日將草案提交大會進行二讀及三讀。 雙重印花稅換樓 當然,草案有其複雜性,我們理解,所以政府會盡力配合議員審視草案的工作。
【大紀元2022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芸芸香港報導)據《彭博》報導,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9日表示,考慮免除對中國大陸來港購房者的雙重印花稅(DSD)。 該消息帶動香港地產股上午勁揚3至6%,唯香港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隨後澄清「無任何相關討論和計劃」,午市相關股份升幅明顯收窄。 由1992年1月31日開始,住宅物業買賣協議須按與不動產轉易契相同的稅率繳付印花稅。 雙重印花稅換樓2025 雙重印花稅換樓2025 在買賣協議按上述規定加蓋印花後,有關的物業轉易契只須繳付定額印花稅$100。
雙重印花稅換樓: 印花稅是什麼?
這項印花稅主要「招呼」的對象包括非香港永久居民,以及公司名義買家。 當以上人士來港買樓,除了要繳付15%的「從價印花稅」之外,更要額外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換言之,買一個價值800萬元的單位,單是稅項已達240萬元。 只要換樓人士在買入物業12個月內,將原有的住宅單位出售,之後就可以向稅務局申請退還已繳「從價印花稅」的差額,但須符合稅務局之特定條件。 以上述買一個800萬元的單位為例,符合資格的買家就可以獲「回水」90萬元。 當時2013年政府推出措施壓抑樓市,宣布購買第二個物業的買家或公司名義買家,200萬元或以上樓價的印花稅率全面增加一倍,由那時開始就被人稱為「雙倍印花稅」。
近年據不少媒體報導,不少換樓客或是父母客,也以未曾置業的子女的首置名額購入物業。 為讓買方及賣方盡早知道「額外印花稅」的應付總金額,當印花稅署認為有關代價款額不足,有關補充「額外印花稅」的評稅會在收到該加蓋印花申請後的 雙重印花稅換樓 40 天內發出。 就「額外印花稅」而言,印花稅署會按一般解釋接受有血緣關係者、有半血緣關係者,及有夫婦關係、領養或繼養關係的人士,作為提名人、轉售人或轉讓人(以屬何者為準)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或姊妹。
雙重印花稅換樓: 印花稅退款
就「額外印花稅」而言,某人取得住宅物業的日期為他作為買方訂立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以取得該物業的日期。 假如沒有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則為取得該物業的轉易契的日期。 雙重印花稅換樓2025 同樣地,處置住宅物業的日期為某人作為賣方訂立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以處置該物業的日期。
- 世事難料,我們會留意市場變化,我們不希望市場認為政府對樓市鬆懈,我們會監視樓市的情況,用所有措施讓樓市穩定健康發展。
- 如今,有些地區徵收不再需要實際的書面文件來徵收印花稅,現多稱為「交易稅」。
- 最後要提及另一項「辣招稅」措施,就是專門壓抑外來資金湧入的「買家印花稅」(Buyer Stamp Duty,BSD)。
- 此過程無關「先買後再賣再退回印花稅」的程序,因為申請人當時事實上持有兩項物業,原則上必須以非首置客身份承造物業按揭。
- 他留意到葉太的建議是基於有內地專業人士希望在獲居留權前免除雙倍印花稅,認為若政府希望吸引人才,可在內地專業人士成為本港永久性居民後,提供退稅優惠,毋須一刀切免除雙重印花稅。
- 此外,由於轉名時會向銀行申請按揭,可助換樓客套現,用作新單位的首期,如定價太低,便未必可以套現足夠資金。
雖然有「拉布」的情況,增加了時間上的不明朗性,我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在今個立法年度通過該議案,才可讓政府將來在有需要做調較時,能有方法作出調較。 以上印花稅小知識可作為物業交易基本參考,惟置業及賣樓經常出現不同狀況,如對稅項有任何疑問,可諮詢稅務顧問或稅務局,計算自己的實際買樓或賣樓的額外開支。 一般情況下,買樓時所需支付的物業印花稅除了額外印花稅SSD外,其他通常由買方所支付。 但有時發展商為吸引買家入市,也有可能會提供代繳印花稅凡優惠計劃。
雙重印花稅換樓: 先賣後買:首置/不擁有其他物業的人士 第二標準稅率
據稅務局數據顯示,6月份的三大住宅辣招稅成交錄281宗,相較5月的314宗跌約11%,涉及稅款約5.45億元,按月跌約33%。 至於三大住宅辣稅中,只有買家印花稅(BSD)於6 雙重印花稅換樓2025 月宗數錄得升幅,有62宗相關買賣,較5月的35宗增約77%,涉及稅款則錄1.614億,按月增約11%。 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考慮免除內地買樓人士的雙重印花稅,並指香港於11月前實現零隔離「非常可取」。 在推出升級SSD的同時,政府同時推出辣招第二式「買家印花稅」(BSD),希望遏止炒風。 此招針對非香港永久居民及公司買家,他們於購買住宅物業時,除了要繳付一般印花稅,亦要再繳付樓價15%的買家印花稅。 另一個經常出現的疑問就是,由於舊居本身有物業按揭在身,是否需要先從收入中扣減舊居的每個月供款,之後才去計算第二層樓的供款呢?
雙重印花稅換樓: 雙重印花稅: 印花稅 解構! 一文睇晒置業要繳交稅項!
「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 議」包括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 假如在一項住宅物業交易中,相同的買賣各方以相同的條款簽訂多於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則會以最早簽訂的協議的簽署日期,作為買方取得或賣方處置物業的日期。 至於先買後賣方面,業主在過程上因為會持有2項物業,因此在購入新物業的時候,必須要繳付15%的從價印花稅,以及原則上無法承造高成數首置按揭,即無法在購買800萬按揭以下、免壓測借盡9成。 購買新物業後,業主需要在1年內賣出舊物業,正式完成即項交易,至業主本人在帳目只持有一項物業,才可以正式退回之前支付的15%印花稅。
雙重印花稅換樓: 印花稅收費
她認為行會召集人若不發言作用會大減,自己日後會更小心,而新民黨下月會與行政長官會面,就施政報告提出意見,屆時會繼續建議免除內地買家雙重印花稅。 相反,若以兩宗交易分開計,住宅部分獲豁免後稅款為180,000元,車位部分就算不獲豁免,其稅款亦只是22,500元;應繳稅款總額202,500元,相比前者省78,750元。 雙重印花稅換樓 相比之下,假設樓價800萬元,首置人士只需付3.75%印花稅,即約30萬元,但非首置人士就要付15%印花稅,即約達120萬元。 港業主常用各種方法,盡量保留珍貴的首置資格,例如夫婦只用單名而非聯名買樓,或借家人名義持有物業。
雙重印花稅換樓: 物業二按意思介紹
如果你原本已持有兩個物業,就算你買了單位後,隨即將原有的兩個物業都賣出,亦不會獲得退稅。 亦正因為稅率超貴,香港有意置業的人士普遍會想盡辦法,保留「首次置業」可慳稅的寶貴身份,例如夫婦不以聯名買樓,或者以家人名義持有物業等等。 除了印花稅外,按揭亦是置業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議大家可先透過MoneyHero.com.hk,比較更多不同嘅按揭產品! 你可以一次過比較晒各大銀行及財務機構的按揭貸款利息差別,或者直接睇睇匯豐HSBC、東亞BEA、中銀、渣打、宏亞、大眾等財務機構嘅按揭計劃。
雙重印花稅換樓: 印花稅遲交會有罰款嗎?
但要注意如轉名的對像非近親(即夫婦、兄弟姊妹、父母等),便不能獲豁免,需要繳交15%印花稅。 另外,無論任何原因,如最終未能成功轉名,換樓客都需要補回相關的印花稅差價。 根據香港法例中的《印花稅條例》,當你在香港買賣不動產時就會被政府徵收一定金額的印花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特別是當文件牽涉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分為從價印花稅 (AVD)、額外印花稅 (SSD)與買家印花稅 (BSD),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雙重印花稅換樓: 香港證券的轉讓
非住宅物業成交量在過去一段時間顯著回落,2020 年施政報告宣佈撤銷非住宅的雙倍印花稅,並於 2020 年 11 月 26 日起,沿用「首置印花稅」的稅率,適用於所有個人或公司購買非住宅物業的交易。 假設你在2010年11月10日購入了一層200萬元的住宅物業,並在2010年11月23日以250萬元沽出,你並不需要繳付任何「額外印花稅」,理由是你所購入的時間是在稅項實施前。 當時規定,買入住宅物業6個月以內沽出,稅率為成交價的15%,如買入住宅物業持有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沽出,稅率為10%;如買入住宅物業持有期超過12個月,但卻在24個月或以內沽出,稅率為5%。 措施推出後,不少昔日加入短炒的炒家都決定不再入市,部份則表示購入物業會作中長線持有,故很短時間內「摸貨」已絕跡。
雙重印花稅換樓: 計算印花稅(物業)
「賣後租回」合約不影響整個物業買賣流程,買賣雙方仍要如常簽署正式買賣合約、繳交訂金、驗樓及支付尾數等。 打算上訴的納稅人如要申請延期繳交印花稅,必須在評稅日期起計14天內,書面向署長提出。 申請書上須載明他有意提出上訴,並提出足夠的保證(通常是銀行擔保),以擔保他的申請。 如要申請裁定,請到印花稅署櫃位辦理,並遞交文書及有關的證明文件正本,本局不接受電子方式遞交的申請及文件。 但要緊記,所謂12個月,並不是以臨時買賣合約日期起計,而是以新舊兩個單位完成樓契(Assignment)的日期計算。 有時我們以為是「細數」的債項,往往會影響銀行對「個人月入」的計算,繼而影響「供款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下的供款比率」此兩項按揭審批標準。
雙重印花稅換樓: 印花稅幾時交
先租後買意指業主先賣出所住物業,尋找地方租住,再物色物業,「重新」以首置身份入市。 這種在程序上相對簡單,印花稅及按揭亦可以首置人士身份計算,最大成本及風險是租金支出。 雙重印花稅換樓2025 如現有居屋單位的估值為$500萬,當年以市值6折發售,補地價金額便是 $200萬 ($500萬 x 40%)。
雙重印花稅換樓: 印花稅如何計算?
詳情請參閱 《證券借用寬免 – 以電子方式登記證券借用及借出協議》[ U3/SOG/PN08B ] 。 英國歷史上的印花稅,曾被譏諷為知識稅(英語:Tax on Knowledge)。 由於種類繁多,對出版界帶來巨大的負擔,另一方面,政府通過此舉,並輔之以津貼制度,一定程度上達到控制報業的作用。
同理,如果你希望在換樓過程,以首置身份承造按揭,則必先出售原有物業,經由俗稱「甩名」的程序,恢復首置身份,才能承造首置高成數按揭。 至於先買後賣的換樓人士,政府規定換樓人士如購買新物業後,12個月內賣出舊有物業,將可退回已付的15%標準印花稅減去首置印花稅多繳付的印花稅。 須注意的是,15%標準印花稅需先支付,後退回,因此先買後賣的換樓人士仍需預先準備好相關資金。 印花稅於買賣雙方正式完成所有簽約程序,落實物業成交之後繳交。 由於樓宇交易涉及的契約文件十分複習,律師會代會處理妥善及打釐印,而同時將會向印花稅署繳交釐印費及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