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投訴及諮詢部總主任莊龍五表示,截至今早8時,消委會接獲48宗有關翹英教育的投訴,涉款達56萬港元,當中涉及最高金額的個案超過5萬元。 消委會正聯絡負責人,了解會否因應事件作出相應安排,繼續履行合約責任,如未能提供服務,亦需安排退款給消費者。 香港醫委會與英國醫委會比較,英國有關專業失當行為的定義較為廣闊。
- 廉政公署稱,在調查一宗貪污案件時,揭發醫委會前業外委員劉慧兒濫用公職。
- 林志釉不諱言,點名指另一名病人組織代表、哮喘會主席陳永佳令他很失望。
- 現時醫委會共有四名業外委員,輪流執行初步偵訊和紀律研訊的工作。
- 可是負責篩選投訴工作的初步偵訊委員會主席及副主席均來自業界。
- 消委會投訴及諮詢部總主任莊龍五今日(31日)在電台節目指,截至今早8時,消委會接獲48宗投訴,涉及金額逾56萬元,單一涉及最高金額亦逾5萬元。
如證實醫生專業失當,醫委會將作出公開警告或予以譴責。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宜光顧信譽良好之商戶,及盡量避免以預繳方式繳付大額的課程費用,以減低因商戶結業導致損失之風險。 消費者亦應妥善保存所有相關紀錄,例如報價單、合約、收據和已使用次數等重要資料,有助日後出現爭拗時提供佐證。
醫委會投訴: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改善醫療投訴機制 消費者委員會意見
本欄旨在說明若你希望我們就你對醫生的不滿進行調查,我們將會採取什麼行動,並說明我們在收到你的投訴後會如何處理。 我們希望本欄的資料可促進市民對醫務委員會處理投訴工作的了解。 一名病人(投訴人)於2015年6月向醫委會投訴一名醫生,指該醫生涉嫌專業失德,獲轉介至醫委會初步偵訊委員會作初步調查,而被告獲醫委會委任為該初步偵訊委員會的成員。
袁海文亦發現醫生以各種手段規避責任,是利益和責任不相稱。 調查發現宣傳時就以醫生身份作招徠(療程由醫生主理、公司由醫生開設、醫生為抗老專家等),但卻不派發卡片、公司註冊董事或公司股份不是由有關醫生擔任等。 袁海文呼籲消費者,如需要進行醫學美容療程,記謹保障自己,向醫生索取卡片、收據和收費等資料,如醫生拒絕提供,將有可能違反專業守則。 袁海文認為政府及立法會盡快通過「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草案」,確保條例要求設立的醫務行政總監需負上責任,保障病人及消費者權益。
醫委會投訴: 委員
另外,袁海文亦關注,小型執業診獲豁免受條例限制的安排,會否造成漏洞,令上述問題繼續出現。 2016年醫務委員會改革風波鬧得全城沸沸揚揚,當時社會部份人期望,在醫委會加入更多醫生以外的成員,尤其是病人組織的代表,有助加快投訴的處理時間,不至於苦候9年才能取回公道;亦盼能改變醫委會「醫醫相衛」的觀感。 改革方案通過後,第一屆的病人組織委員在2018年年底上任,去年12月剛好完成3年的任期。 《香港01》專訪其中一名病人組織代表—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他透露,在新增兩個初步偵訊委員會後,原來積壓的過百宗個案大減至僅餘15宗。 他又認為,把病人角度的聲音帶入醫委會能發揮作用,例如曾有一宗醫生非禮病人的個案,研訊小組本來打算判處緩刑,「但我話非禮病人係好嚴重嘅事情⋯⋯有負病人對醫生信任⋯⋯即使呢個醫生認罪,唔代表呢個事情可以輕輕放下」,最終該名醫生被判即時停牌,沒有緩刑。
就今次事件,他也指如該校有註冊,應受制於相關法例,認為該校預收多月學費的做法有機會違規。 醫委會投訴 如商戶收錢時已知道很大可能未能提供服務或貨品,亦有機會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當中「不當地接受付款」的罪行。 醫委會投訴 他稱消委會正嘗試聯絡相關負責人,會要求對方履行合約責任,如無法提供則要安排退款。
醫委會投訴: 【翹英結業】消委會:接獲63宗投訴人均蝕萬元 商戶若資不抵債料難取回款項
湖北省消委會秘書長蔡浩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介紹,隨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發展,新型消費領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層出不窮。 今年5月至9月,湖北省消委會開展消費訴求熱點問題治理工作,將教育培訓領域退費承諾難履行、發佈虛假廣告、誇大培訓效果、合同條款藏“陷阱”、誘導學員辦理“培訓貸”等問題納入治理範圍。 2023年上半年湖北省消委會組織受理的教育培訓類問題投訴中,非學歷教育培訓服務2482件,佔教育培訓類投訴的58.94%。 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駕駛、舞蹈、游泳、教師證、會計證等技能才藝培訓方面,主要表現在商家虛假宣傳、培訓內容與實際不符,培訓效果、培訓品質不盡如人意,誘導消費者加價升級、辦理分期貸款,或是以合同約定為由故意拖延拒絕退費,還有部分商家關門跑路、失聯等。 【on.cc東網專訊】開辦接近27年的翹英教育(Brilliant Education)全線結業,校方日前無預警下宣布「已完成歷史任務」,旗下5間補習中心即時關閉。 事件導致超過500個家長及學生受影響,有人指月初才繳付逾萬港元學費,促校方盡早交代退款安排。
- 因此,如消費者使用信用卡付款,應盡快了解信用卡退款程序,以及申請時限,找回單據進行申請,以減輕經濟上的損失;然而,面對商戶倒閉,信用卡退款的保障機制未必能惠及以信用卡分期付款的人士,消費者仍需負起定期還款的責任。
- 醫委會由二十四名註冊醫生及四名業外人士組成,前者包括七位由業內註冊醫生選出及另外七位由香港醫學會選出的註冊醫生,其餘的註冊醫生成員則由衞生署署長、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及醫學專科學院提名並由行政長官委任。
- 為讓民眾在面對醫療爭議事件時,能找對窗口,疑問和不滿及時獲得關注和處理,醫改會進行個別醫院的「醫療紛紛申訴管道」調查,即日起公布在醫改會網站上,讓民眾可以及時找對人、釐清疑惑。
- 英國醫委會由業界及業外人士共同決定行為是否專業失當,適當地涵蓋社會人士的意見。
- 滿腹問號加上等不到關切,就容易演變成憤怒和不理性行為,結果往往兩敗俱傷。
張苙雲說,醫療糾紛事件若能留在院內妥善處理,是醫病雙贏的最佳模式。 然而自醫改會成立六年來、服務約兩千筆的醫糾案例,民眾最苦悶的是:遇到醫療爭議,不知找誰抱怨和處理;或者申訴了,卻遲遲得不到回應。 滿腹問號加上等不到關切,就容易演變成憤怒和不理性行為,結果往往兩敗俱傷。 案情指,63歲事務律師劉慧兒於2012年1月24日至2018年1月23日期間擔任為醫委會其中一名業外委員,亦不時會以義務法律專業人士的身分為一個非政府機構服務。 消委會認為由法官或資深律師出任主席,最少有兩個優點。
醫委會投訴: 有關投訴事宜,你可用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
【Now新聞台】連鎖教育中心翹英教育結業,消委會指至今收到48宗投訴,合共涉及約56萬元,最大一宗個案涉及超過5萬元。 翹英教育(Brilliant Education)日前(29日)宣布全線結業。 消委會投訴及諮詢部總主任莊龍五今日(31日)在電台節目指,截至今早8時,消委會接獲48宗投訴,涉及金額逾56萬元,單一涉及最高金額亦逾5萬元。 投訴委員會由衞生署轄下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公室提供秘書處支援,秘書一職由身為公務員的總院務主任(投訴委員會)擔任。 由法律界人士擔任主席,無論對業界或社會大眾都會有好處。
醫委會投訴: 聯絡我們
消委會建議「專業上的失當行為」的定義應該由業界及業外人士共同訂定,從而反映社會大眾對專業行為失當的看法,而不單是反映業界的意見。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2023年上半年,湖北省消委會組織共受理日用商品類問題投訴3438件,佔投訴總量的10.51%。 投訴主要涉及傢具、化粧品、日用雜品、兒童用品等品類,投訴問題繁雜,包括部分商品包裝無産品資訊標識,涉嫌“三無”産品;到貨商品與宣傳、承諾不符;網購護膚品使用後出現皮膚過敏狀況等。
醫委會投訴: 醫生投訴過去兩年逾6,000宗 消息:料七至八成個案不成立
2023年上半年,湖北省消委會組織共受理家電類問題投訴3589件,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一。 從投訴性質來看,售後服務和品質問題仍是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問題的重點,佔比67.82%。 醫委會投訴2025 其中售後服務問題佔比38.19%、品質問題佔比29.63%。 消委會投訴及諮詢部總主任莊龍五指,就翹英教育結業一事,截至今早8時,接獲48宗投訴,涉及金額逾56萬元,單一涉及最高金額亦逾5萬元。 消委會正嘗試聯絡相關負責人,會要求對方履行合約責任,如無法提供則要安排退款。
醫委會投訴: 醫療爭議
被告本身為事務律師,她於2012年1月24日至2018年1月23日期間,為醫委會其中一名業外委員。 醫委會是一個法定機構,負責處理針對註冊醫生的投訴、調查涉嫌專業失德的指控,以及就指控成立的個案採取紀律行動。 此外,劉慧兒不時會以義務法律專業人士的身分為一個非政府機構服務。
醫委會投訴: 投訴處理機制的主席
病人信任醫生(註冊醫生),才會將生命和健康交託給他們。 醫生要獲得病人信任,便有責任在執業和照顧病人兩方面均維持良好的水準,並尊重病人的生命。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醫委會投訴: 投訴調查程序
香港美容監察早前就醫學美容廣告進行調查,發現多位醫生涉違專業守則。 過往一個多月,主動以「神秘顧客」放蛇、美容院及業內醫生提供情報等方式掌握資料,就所收集的証據整理後,下星期會到醫委會對有關五位醫生作出第一輪投訴。 被投訴的醫生分別有前香港醫療美容醫生協會主席、任職變靚 D期間曾被裁定專業失當罪名成立的醫生、曾任職DR醫學美容集團的醫生。 袁海文認為情況非常嚴重,反映過往醫委會判罰過輕、沒有主動調查/放蛇,對違規行為沒有足夠阻嚇力。 袁海文促請醫委會及政府檢視問題作出改善,包括主動打擊違規醫生,嚴懲屢違規的醫生。 因為如讓醫學美容集團和醫生無限制地賣廣告,會出現大量誤導性質的廣告,因而危及消費者及病人健康。
醫委會投訴: 投訴及紀律研訊
本調查也顯示,醫療爭議事件的醫院處理人員主要是社工、法務人員,也有可能是客服中心、院長祕書、公關室或醫療爭議處理小組;由於各醫院處理單位不一,參照醫改會調查後整理的資訊,可免除電話一再被轉來轉去,或老是找不到對的單位處理,而加深怨氣和怒火。 當爭議事件送到正確窗口被處理,有制度的醫院一旦發現有進一步說明必要時,院方會安排會議,讓病人(家屬)和醫事人員面對面溝通或進行協商。 在初步偵訊階段,由初步偵訊委員會的主席或副主席決定是否將個案轉呈初步偵訊委員會考慮。
投訴委員會成員包括註冊醫生/註冊牙醫和來自不同背景的業外委員,包括病人組織、法律界、工程界、醫療專業人士(醫生及牙醫除外)及消費者權益組織[1]。 可是負責篩選投訴工作的初步偵訊委員會主席及副主席均來自業界。 當個案在第一階段被駁回,特別是個案涉及道德行為的話,若沒有公眾參與反映意見,可能令人 感到公眾的意見未能充分被考慮。 又若在研訊時,因委員對失德行為的投訴定義有不同意見,最終裁定投訴不成立,恐怕更會令人懷疑,其他一些失德行為的投訴, 早已在篩選階段被剔除。 據律師行資料,劉慧兒主要執業範圍,包括醫療及牙醫失誤﹑人身傷亡及僱員賠償、政府部門傳票及私人檢控、保險 、 建築及承判合約、勞資糾紛等。 另外介紹到劉慧兒曾任菲臘牙科醫院病人投訴委員會委員、香港註冊安全審核員及查核員協會法律顧問、香港醫學中心法律顧問。
香港由業界會員去決定一個醫生的行為是否專業失當,但英國醫委會則以「 我們 」的意見,即業外人士也可以參與決定醫生有否犯了專業失當行為。 英國醫委會由業界及業外人士共同決定行為是否專業失當,適當地涵蓋社會人士的意見。 除宣傳違規外,袁海文亦發現其他違反守則的情況,甚至有被停牌醫生涉無牌行醫。 有多位醫生及美容院向袁海文反映業界情況,希望能撥亂反正,包括1. 兼職醫生同時任職多間美容院,更有醫生「一日走多個場」,讓人質疑醫生能否對有關職員如美容顧問作有效督導,出現問題時由誰負責。 袁海文未來繼續針對有問題的事項積極放蛇,打擊各種不良行為。
家長亦可留意簽帳時間是否時隔太長,或以信用卡分期形式進行繳費,亦會影響到退款的成功率。 消委會暫時收到48宗投訴,涉及金額達56萬元,當中最高金額的個案涉款逾5萬元。 消委會正聯絡有關負責人,了解會否因應事件作出相應安排,繼續履行合約責任,如未能提供服務,亦需安排退款給消費者。 醫委會投訴 有被拖欠逾萬元學費的家長指,補習社結業前未發現異常,又指即使補習社重開,亦不會再繼續報讀。 莊龍五又說,補習社若結業,一般調停做法未必可行;加上商戶如因財務問題結業,一般消費者會成為沒有抵押的債權人,可以成功追討回錢的機會亦相對較微。 他呼籲家長如以信用卡等設有退款機制的方式繳交學費,應盡早與信用卡中心聯絡申請退款,又提醒有關家長要留意簽帳時間是否時隔太長,或以信用卡分期形式進行繳費,都有機會影響到退款的成功率。
醫委會投訴: 聯絡我們
事實上,每宗投訴的性質各有不同,須按情況而定出是否需要尋求專家意見。 業界人士固然有足夠知識提供醫學上的意見,但道德行為方面應由社會大眾來決定。 醫委會投訴 另一方面,在病人組織加入前,醫委會一直被質疑「醫醫相衛」。 林志釉指出,由於PIC和研訊小組中必須有業外委員或審裁員,故改革後業外委員由4人加至8人、業外審裁員大增,均有助開設更多PIC和研訊小組,加快投訴處理時間。 加上醫委會最近又會利用灣仔一個辦公地址進行聆訊,因此現時審理的案件大多是3、4年前的投訴,較往日為短,「證人出嚟(作供)仲歷歷在目」。 他相信,加快處理能令投訴人早日釋懷,或是被投訴的醫生及早「還返清白」。
該宗投訴其後轉介至醫委會的初步偵訊委員會作初步調查,而被告劉慧兒當時獲醫委會委任為該初步偵訊委員會的成員。 就今次事件,他也指如該校有註冊,應受制於相關法例,在收學費時「通常唔可以收好長時間」,認為該校今次做法有機會違規。 他亦表明,如商戶收錢時,已知道很大可能未能提供服務或貨品,即有機會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當中「不當地接受付款」的罪行。 投訴委員會負責處理就持牌私營醫療機構在其牌照生效後,有否違反《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或根據《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發出的實務守則而作出的投訴。
醫委會投訴: 醫生投訴過去兩年逾6,000宗 消息:料七至八成個案不成立
劉慧兒今日(28日)在區域法院被裁定藉公職作出不當行為罪名成立,案件押後至8月25日判刑,她現時還押懲教署看管。 在醫學中心部分,除了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未提供外,其他醫院的申訴管道全可以查詢到;區域醫院則有48家的資料,尚缺24家。 醫改會希望未提供的醫院,能在院區內標示清楚的申訴管道,以便能及時化解醫療糾紛危機。 與其他的投訴處理機制比較,例如:版權審裁處、投訴警方獨立監察委員會,保險索償投訴局的投訴委員會。 這些機構獨立組成 醫委會投訴2025 (由法官或業外人士組成),或由超過50%的業外人士組成。
紀律研訊會議則由最少五名醫委會成員組成,其中一人須為業外委員。 醫委會投訴 現時醫委會共有四名業外委員,輪流執行初步偵訊和紀律研訊的工作。 在過去五年,醫委會每年接獲超過四百宗有關註冊醫生的投訴,涉及受聘於醫管局的醫生個案平均每年約有六十宗。
醫委會投訴: 投訴及紀律研訊
其中,家用電子電器類3589件,佔商品類投訴總量的20%,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一;共受理服務類投訴14765件,佔投訴總量的45.14%。 醫委會投訴 其中,教育培訓類4211件,佔服務類投訴總量的28.52%,位居服務類投訴首位。 廉政公署在調查一宗貪污案件時,揭發醫委會前業外委員劉慧兒濫用公職,披露一名投訴人的個人資料及其投訴詳情,為自己招攬事務律師生意謀取私利。
醫委會投訴: 委員
在接獲有關本港註冊醫生專業操守的申訴後,醫委會轄下的初步偵訊委員會要就個案展開初步調查。 如初步偵訊委員會決定有關個案表面證據成立,便會轉呈醫委會進行正式研訊。 初步偵訊委員會由七名成員組成,包括一名醫委會的業外委員。
醫委會投訴: 醫委會前律師委員披露投訴人資料招攬生意 公職人員行為不當罪成
業界可顧及到公眾的看法,並消除公眾對業界可能有利益衝突的疑惑,從而提升這機制的公信力。 英國醫委會委任一名醫學界人士評估案件,若建議毋須跟進時,此個案須由一名業外委員加以考慮並確定篩選決定是否正確。 醫委會近日公布2019年年報,開首已表明是「繁忙的一年」,因為投訴數字遠超昔日,更提到下半年的投訴數字大幅增加。 年報指,2019年接獲3,286宗投訴,而2015年至2018年投訴數字合共只有2,256宗,投訴個案一年已等同之前四年總和。 當中2019年「與專業責任無關的輕微事件」投訴,達1,920宗,2018年只有40宗;「發出誤導或錯誤的醫學證明」,2019年有748宗,2018年僅有29宗。
醫委會及初步偵訊委員會分別有15%的委員為業外人士。 為研訊而召開的小組,由五名委員組成,其中一名須為業外委員,業外人士參與率為20%。 前年(2019年)社會運動風風火火,各界包括醫學界嚴重撕裂,黃藍陣營互相投訴。 醫務委員會發表2019年年報,當年收到近3,300宗投訴,更超出前四年的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