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戰隊的一員,那麼建議選購一支酷炫的電競耳機,戴上耳機後,戰鬥氣勢立即提升。 例如下面這款耳機,在造型上,有很不錯的現代科技感,另外加上LED燈的加持,整個氣勢相當驚人。 所以如果你的預算還算充裕,可以選擇有LED燈閃亮造型的電競耳機。
- 不過也有著其它的外設產品,但由於它更加專注於音樂和音頻技術,所在這個領域中稱它為「領航者」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 JLab 在耳機界裡面,向來以功能豐富,價格合理實在主打,這款Play Pro系列無線電競耳機也是如此,有藍牙5.0連線規格,加上最新的無線低延遲模式,讓無線的體驗感受,幾乎相當接近有線耳機了,相信未來也會有這樣的一天。
- 再來,其十分講究產品的配重和服貼感,因此能讓使用者舒適且輕鬆地長時間享受音效、暢玩遊戲。
- 獨立專業的耳機評測媒體團隊,提供耳機愛好者您全球最新耳機科技新聞、最完整的開箱評測,讓您快速掌握世界耳機動態。
Nari 電競無線耳麥系列共分三種等級,這款為該系列的入門標準版,想當然是十分受到競技遊戲初階者喜愛的商品之一。 該耳機使用了2.4GHz 無線訊號傳輸頻率,讓玩家沉浸在遊戲世界的同時享有無延遲的效能,讓腳步聲、槍聲手到擒來。 再來談談音效差別,此型號選用了較高級的鈦金屬製成驅動單體,並且附有音效卡提升整體音質,也能夠支援 THX Spatial Audio。 雖然價格高出一些,不過也多了超越低階款的功能,相信能夠滿足想更進一步體驗黑鯊的玩家們。 所謂的環繞音效,是以自身為中心於周圍放置多個揚聲器所得到的聲音。
電競耳機無線: EDIFIER G5BT 無線低延遲電競耳麥 黑
如果你還是不知道怎麼選擇麥克風,可以參考下面這兩個影片,這兩個影片羅列的市面上近30款熱門的電競耳機。 可以看看要購買的耳機,其麥克風測試有沒有在影片裡面,即可聽出該耳機的麥克風的音效。 一些入門玩家在聽聲辨位的使用上,並沒有深入瞭解,這其實是會影響遊戲表現,一個要連殺 20 kills 的人,相信在聽聲辨位上一定有做過練習,下面這個影片就是讓我們了解,如何在槍林彈雨聲中,聽聲辨位,也可以利用這影片,測試看耳機有沒有這樣的效果。 一般耳機測試音場定位會使用樂團演唱會情境來測試,一首歌撥下來的時候,主唱、吉他手、鼓手、貝斯手這些人的相對位置,可以清楚地呈現。
Logitech 是來自瑞士的品牌,大家對它而熟能詳的就是鍵盤滑鼠,如果你有桌上型電腦,很有可能就是用它們家的鍵盤滑鼠。 近年來,羅技大幅增加產品線範圍,進入許多電腦週邊的領域,像是耳機、喇叭、監視器、電玩搖桿…等,其都有不錯的發展。 Razer 雷蛇是新加坡創立的遊戲周邊裝置公司,許多電競的周邊,像是高階的電競滑鼠或是鍵盤,Razer 都有不錯的產品,同時 Razer 也是第一批贊助企業玩家的公司之一,這也讓Razer的名氣大增。 綜上所述,西方人用的耳罩式耳機,頭戴的寬度要比東方人來小,而女生使用的耳機頭戴寬度也比男性小。 因此,在選購耳罩耳機時,耳機頭帶的內徑大約落在 13 – 15 cm 左右,加上頭戴的彈力及伸縮,才能夠有好的配戴舒適感。 目前耳罩式電競耳機的重量大約為 220 – 400 公克,平均大約落在 290公克左右,這個重量是我們覺得可以接受的重量,如果超過,往上增加到 300 公克以上的耳機,建議要了解一下頭戴的寬度,如果頸部的肌肉不是那麼發達的話,我們會建議先到試聽門市試戴看看。
電競耳機無線: 配戴舒適度
這款雷蛇電競耳機 Nari Ultimate 有一個很酷的功能, HyperSense 震動功能,其震動的功能具有方位性,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聲音的位置,但是這個功能,如果開得太大,震動會很強,可能會影響聽感。 同時,內建藍芽接受器,可從耳機取出插入電腦使用,頭戴的部分,採用鋁製金屬圈,剛性比較強,整體來說,這款電競耳機是不錯值得推薦的。 這款電競耳機最大的特色就是安全音量限制,讓玩家聽到的聲音音量最大不會超過85分貝,達到保護聽力的目的。 不過,唯一有點可惜的是,其低音較弱,喜歡藉由重低音帶來刺激感的人可能會比較不習慣。 許多人在玩遊戲的時候,尤其是兒童或是成長中的青少年,為了追求刺激,會不自覺音量越開越大,長久下來就容易聽力受損,所以PuroGamer就能為大家把關,算是長期玩電玩又要兼顧聽力的不錯選擇,因此入選我們的推薦名單。 耳機採用的是2.4G無線連接技術,保證了連接使用的穩定,而且15小時的超長續航也滿足了遊戲玩家們長時間的遊玩需要。
善用遊戲專用 360 空間音效以及通過嚴苛測試的硬體技術,從遠方就能精準偵測對手的位置和距離。 有了這款耳機之後,玩家在看到敵方身影之前,就能精確地掌控敵方位置,給對方一個出其不意並輕鬆取得勝利。 如此優越的表現,正可謂專門為 電競耳機無線2025 FPS 及 TPS 量身打造的佳品。 至於音效方面 Thresher 搭載了適用於 PS4的 Dolby Headphone 技術,其超擬真與極致的清晰度,更能幫助玩家掌握各式各樣的戰局。 專門為了 PS4、XBOX ONE 等打造的 Kraken For Console ,讓家用主機擁有無與倫比的音效體驗,無論是用於競技比賽或是一般遊玩都非常推薦選用。 而最後的壓軸便是 HYPERSENSE 超感技術,除了讓玩家擁有聽覺的享受以外,還能夠感受到砲彈及槍火掠過自身的震撼,堪稱頂級玩家的首選之一。
電競耳機無線: 無線加上低延遲,讓您安心大玩特玩
一般性的耳機,除了專業通話的耳機外,其實在麥克風的部分,大多屬於附加功能,可以通話即可。 如果需要專業麥克風,可以參考廣播電台、直播主在使用的麥克風,像是 Blue Yeti、JLab Talk Go 系列專業電容式麥克風。 Razer的THX空間音訊提供精準的聲音定位和逼真的音效表現,有助於使用者以驚人的準確度偵查敵人的所在位置。
了解該怎麼選購 Razer雷蛇電競耳機、以及市面上有哪些商品以後,各位是否還有一些耳機相關的疑惑呢? 以下列出幾個使用者可能會有的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希望能為大家排困解難。 電競耳機無線 此款耳機為 BlackShark V2的高階款,外表與其不同的地方在於 V2 X 使用人造皮革,而 V2則為纖維及綿而不易損壞。 此外,其用了 FLOWKNIT 記憶泡棉耳墊,從而降低戴上時的擠壓力道,並透過全新的編織工法減少了耳朵因出汗產生的悶熱感;而且還增加了可拆卸式麥克風來改良使用體驗。 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真實7.1聲道需使用多個3.5mm接頭,所以必須自備相容的音效卡,否則難保電腦主機板內建的音效卡能夠使用。 重度電腦/手機遊戲玩家,本身從事大學業界講師、電商總經理及數位媒體人等多種斜槓身分。
電競耳機無線: Cleer ROAM SPORT 藍牙運動耳機開箱…
有一個簡單的方式評測耳機的好壞,以下面這首”四季”交響樂為例,如果整場的樂器演奏,你都可以聽出,各種樂器類型、定位,樂曲快、慢之間變化,低、中、高三頻段都能清晰的呈現,那麼這個耳機就已經算是有不錯的水準了。 如果正在尋找更耐用的東西,請尋找採用鋼或鋁等堅固材料的款式。 採用這些材料製成的耳機比塑膠製成的耳機稍微貴一些,但使用壽命往往更長,而且物有所值。 此外,還應該查看耳機線的品質,許多型號都配備了編織和無纏結的耳機線,通常更耐用。
電競耳機無線: 麥克風
G435是羅技於2021年9月推出的平價電競無線藍牙耳機,首先是價格讓人驚艷,配色多元,跳脫常見的電競經典紅綠色系,支援行動裝置、PS4、PS5,可以適用於不同的使用情境,搭配無線耳機的設計,配戴起來相當輕盈方便。 不過嚴格來講,羅技的G435音效普通,麥克風收音的效果中等,較不適合重度的電競玩家。 電競耳機無線2025 為了可以滿足更多元的玩家需求,700 Gen2 電競耳機無線 也推出了分別相容XBOX和PS系統的版本,兩種家機的玩家都不用擔心有不相容的問題。
電競耳機無線: 【Logitech G】G933s 無線RGB電競耳機麥克風
這款是專為不喜歡頭髮被耳機給壓垮,又或是不習慣戴全罩耳機的玩家們所設計。 其簡單小巧的外型也十分受到直播主的喜愛,雖然犧牲了耳罩式所帶來的立體音效,但不僅使用了電容麥克風,相較於一般耳麥更能清楚傳遞使用者所發出的聲音,此外還附有 USB 音訊強化器,來達到提升了音質又下降了收到的噪音的效果,可以說是實況時傳遞好聲音的最佳選擇。 600 Gen 2是定位在入門的無線電競耳機,除了基本的無線功能特別在耳罩的部分也採用了透氣式的耳罩,許多合成皮長時間會有脫皮的現象而且不好清洗,很多時候耳機還沒壞但是耳罩已經不堪使用了,透氣式的耳罩不僅在散熱上有改善還方便拆下來清洗,這個設計確實對容易流汗的玩家滿友善的。 專為PC遊戲設計,同時支援多個平台讓玩家一個副耳機即可相容所有主機,並結合許多獨家TurtleBeach獨家技術,跟Recon200差異最大的地方是多了一個ProSpecs™眼鏡緩壓技術,如果有戴眼鏡的玩家們滿推薦考慮這款耳機,在使用體驗上減緩了不少的壓眼鏡的不適感,並搭配卡夢壓紋的外觀沉穩又不失帥氣。 性價比絕對是ROCCAT這款Syn Buds Core的最大賣點,銀色鏡面的ROCCAT LOGO點綴在全黑的耳機腔體外側,方形設計不同於普遍耳機的圓滑設計,多了一點科技的質感。
電競耳機無線: PuroGamer 電競耳機
ROCCAT Elo 7.1 Air正如同他們名子後方所加的,7.1以及Air都是他的主打強項。 支援7.1聲道的虛擬環繞音效,在進行遊戲是可以提供細節豐富且具方位感的音訊,而Air則是在他重量部分的優勢,耳機整體的材質都相當精實,像是按鍵的品質還有頭戴與耳罩間機械的連動處等,但 Elo 7.1 Air 在拿取與配戴時卻不太會感到負擔。 這支電競耳機推薦給預算不多、但又想尋找接近旗艦級別的入門耳機玩家,幫主認為咬一點上Elo 7.1 Air 是相當值得的嘗試。 Creative SXFI Gamer 電競耳機聆聽體驗有不錯的低音,50mm的驅動單體加上 SFXI 環繞技術,讓耳機的環繞體感更加優異。 需要注意的是,這耳機沒有無線藍牙,需使用 USB-c 或 3.5 mm 音源,這款耳機的售價約79.99美元,所以整體評估下來,算是CP值很高的商品,值得推薦。
電競耳機無線: 【HyperX】Cloud Stinger Core 無線電競耳機(4P5J1AA/適用PS
再加上低延遲設計,緊密的音效和畫面同步率讓您不再錯失任何片刻。 我們的 INZONE H9 耳機經過精心設計,讓遊戲的聲音栩栩如生。 採用對稱式音響結構,具備充分彈性,可舒適地與各種頭型和大小合稱,並且強化音質與空間音響的精確度。 我們的 電競耳機無線 INZONE H9 遊戲耳機採用空間音效和降噪功能,讓您沉浸在場域中,發揮超常的聽覺,展現超快的反射動作。
電競耳機無線: 【開箱】瞄準電競玩家、配備石墨烯單體 PRO X 2 LIGHTSPEED 無線電競耳機麥克風
至於缺點則是耳機內部必須搭載電池而整體偏重,在音質上也因為電量驅動問題有所犧牲,目前市售電競耳機無線款連續使用時間僅為14〜18小時,免不了頻繁連線充電。 此外,其不僅支援雷蛇的7.1 聲道環繞音效,更備有採用心型收音模式的伸縮麥克風,得以清楚接收玩家的聲音,並降低周遭環境音的收音效果。 整體來說,算是入門耳機中 CP值很高的一款;但若對耳機的表現有更高的要求,便可再多比較看看。 電競遊戲耳機是否能夠充分利用了主動和被動降噪功能,對於增強整體遊戲體驗來說至關重要。 主動降噪技術可以防止任何環境噪音影響玩家的注意力,而被動隔音則透過物理上阻絕噪音混入遊戲音效來擾亂。 如果您想專注在遊戲中不被打擾,但是如果預算又不夠,那至少有良好的被動隔音,不過建議還是盡量選擇同時有良好被動隔音跟有效主動降噪的電競遊戲耳機。
電競耳機無線: 商品分類
若要獲得最佳收音效果,請將麥克風泡沫防風罩放在距嘴角約兩指寬的位置;Blue VO! HyperX 是 Kingston 旗下的電競品牌,Kingston 除了本身的記憶體外,也有不少新的產品線,如記憶體模組、固態硬碟、USB 隨身碟、耳機和滑鼠墊等。 HyperX 是很早期就投入電競市場的品牌,由於功能性強,造型酷炫,在電競市場有很大的市佔率。 一般頭戴式耳機的重量大約落在220~400公克這個區間,基本上我們覺得耳機重量盡量不要超過300公克,若挑選的耳機超過300公克,就需要考慮接下來的頭箍大小和外觀設計。 若已經確定規格和自己的需求,但不確定各個品牌的優缺點及評價,建議可以去 PTT、Mobile01、Dcard 等各大論壇搜尋是否有網友提供實際使用經驗,通常都會找到非常有價值的討論和分享。
電競耳機無線: 【Steelseries 賽睿】Arctis Nova Pro 無線電競耳機
出色的遊戲耳機不僅可以讓你得到比其他玩家更出色的遊戲體驗,令你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也可以讓你在與小夥伴的開黑中暢聊無阻。 購買Tips:烏龜海岸的耳機小編建議還是海淘比較划算,黑五期間的美國亞馬遜更是打出了99美元的低價,相比於在國內官方售價便宜不是一點半點了。 如果不想海淘,某寶也有很多的第三方賣家價格也挺實惠的,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一下。 耳機採用了雙轉輪的調節方式,盲操作十分的方面,而且採用了2.4G的無線技術,配上附帶的底座,可以實現14米的遠距離使用。 耳機上搭載了Dolby的三項重要技術,使得840耳機可以發揮出更強大的應能,營造出更加具有沉浸感的7.1環繞聲。 該耳機除了冷卻凝膠設計以外,還有隱藏式內縮鏡架溝槽及額外加厚的頭襯墊等貼心巧思,讓玩家不管是戴著眼鏡或是躺在沙發上等動作,都絲毫不影響遊玩體驗。
就人類的感知神經來看,超過低於20ms 就無法辨別,目前真無線藍牙耳機延遲大約是 100 – 200 ms,這都還是在可以感知出來延遲。 但是有線耳機延遲,約都低於 60 ms 的時間差,所以如果是射擊遊戲,在延遲的表現上,建議選擇有線電競耳機,才能夠有較好的表現。 HyperX這款無線電競在規格及功能上可以說是前段班,特別是2.4GHz無線連線的部分,提供比藍牙更快速、更低延遲的連線,加上這次的電力提升為300小時,讓電競耳麥的方便性大幅提升。 不過,如果比較偏愛使用無線藍牙耳機,則需注意Xbox One和PlayStation都沒有藍牙功能,所以要選擇配備2.4GHz無線發射器的電競耳機才能搭配使用,並享受比藍牙更低的延遲。 A:想要隔音效果好,請選擇具有全罩式、覆耳式、封閉式、入耳式的這類功能的耳機,只要耳機能和耳朵形成良好的密封,相對的隔音越好,但也會容易造成耳朵悶熱的問題。 另需注意的是,有配戴眼鏡的朋友在耳罩壓住眼鏡柄時,可能使耳朵感覺到壓力而不適。
作為一個一線國際遊戲外設品牌,雷蛇的「不務正業」外設圈中是很出名的。 電競耳機無線2025 近幾年,雷蛇在傳統外設的周邊領域頻頻出擊,推出了各種的智能穿戴設備,靈刃系列遊戲筆記本電腦,還有視頻採集盒,專業麥克風等產品。 享受音樂是我們放鬆身心的一個很好的選擇,很多人都喜歡用耳機來收聽音樂,但是有時候長長的耳機線會給我們帶來不便,所以高科技又給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發明了無線耳機,那麼接下來就請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下什麼品牌無線耳機好跟無線耳機價格吧。 上面五款無線電競耳機,可以說都是他們自家在遊戲耳機上的旗艦或者是高端的產品了,所以在售價上也就在千元價位上徘徊,至於你說一千塊買一款遊戲耳機值不值,小編只能說四個字:「見仁見智」。 電競耳機無線 而且耳機還附帶了一款OLED的指示器,通過該指示器用戶就可以視覺化地監控音頻、無線、配置和系統設置,無需再電腦上安裝驅動,也可以對聲音進行調節,十分的方便。
玩遊戲可以讓玩家快速地陶醉遊戲中,忘掉好生活上的煩惱,適當的遊戲時間,有益身心。 然而,遊戲電競耳機種類繁多,價格高低落差大,如何選到合適的電競耳機? 雷蛇發布了全新的無線遊戲耳機系列,英文命名為Nari,中文叫影鮫,影鮫系列包含有三款產品,定位從高到低分別為。 電競耳機無線 機械鍵盤因為清脆的手感而受到諸多PC遊戲玩家的喜愛,其中Cherry生產的MX軸最受歡迎。 當你選擇一款遊戲鍵盤,可能吸引你的是鍵盤的燈光、炫酷的設計等,但與此同時,布局和宏編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兩點。 耳機作為遊戲外設中的一分子,雖然沒有鍵盤滑鼠那樣引人關注,但是其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上面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