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正式縮短酒店檢疫隔離政策,7天酒店檢疫改為「3+4」(酒店隔離 +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2025 家居檢疫),周五起實施、推「紅黃藍」碼、家居檢疫期間可外出但不能堂食。 衛生署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於3月7日正式啟用,而消防處亦於同日公布最新隔離安排。 一文看清快速測試陽性申報平台網址、申報須知、隔離令及消防處隔離安排。 此外,從內地或澳門抵港人士的檢疫要求會同步理順。
- 在離開單位前,你應先將垃圾妥善包紮好,消毒雙手及在離開單位後立即關上大門,並盡快返回單位內及消毒雙手。
- 衞生防護中心人員會不定期查核相關的檢測結果。
- 香港由9月26日起實施「0+3」入境檢疫安排,入境人士不需要強制進行酒店隔離,而是以3日「黃碼」家居醫學監測代替。
- 至於現時已入住檢疫酒店的旅客,政府稱先會安排他們在酒店完成所有檢測,獲陰性結果後會在未來數天分批有序提前離開;至傍晚再公布,由本月3至8日已抵港人士,並在酒店完成最少3晚檢疫,將獲安排於今日至12日有序離開酒店,但須進行家居醫學監察並受「黃碼」限制。
-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馮浩賢表示,新檢疫安排下,旅客抵港日視為第零日,酒店檢疫日數為第一至三日,第三日約中午時分完成酒店檢疫,再進入四天醫學監察。
若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的密切接觸者在家居檢疫期間,再有更多同住家人檢測陽性,這些密切接觸者須以家中最後一名檢測陽性人士接受檢測或接收樣本翌日為第一天,計算進行快速測試的日數。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2025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海外或台灣由機場抵港人士抵港後需要接受核酸檢測,確診者的安心出行會被賦予紅碼,禁止離開隔離地點。 至於非確診者,其安心出行在整個檢疫期間都會被賦予黃碼,在4日醫學監測期間黃碼人士需要每日進行快速檢測,指定日子則需接受核酸檢測,呈陰性者可以外出,包括以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班上學、進入商場、百貨公司及街市等。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公布,由8月12日起,所有由海外或台灣由機場抵港人士,原定的7日酒店檢疫隔離期,將改為3日酒店檢疫及4日家居醫學監測。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患者 / 申報人士
接受14天家居檢疫的人士,亦須在檢疫期第12天於社區檢測中心進行核酸檢測,並保存載有檢測結果的電話短訊通知。 政府由2023年1月16日起調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的判定標準。 由該日起發出的檢測結果,除作為臨床診斷用途外,如檢測Ct值為35或以上,會一律被界定為陰性。
李家超表示,新方案有核酸檢測要求,確診者會被賦予紅碼,禁止離開隔離地點;非確診者則被賦予黃碼,以管控醫學監測期間的活動。 「紅黃碼」將在完成規限時轉成正常的藍碼,3種顔色將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展示,周三(8月9日)起先實施「紅黃碼」制度。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2025 至於在周五前,已在檢疫酒店完成最少3晚檢疫人士,檢測陰性獲確認後亦可提早結束酒店檢疫,接受家居醫學監察。 他又說,新方案有核酸檢測要求,確診者會被賦予紅碼,禁止離開隔離地點;非確診者則被賦予黃碼,以管控醫學監測期間的活動。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全民快測|行動最後一日 陽性結果24小時内上網申報
熱線職員會處理一般查詢及記錄「居安抗疫」人士所需要的援助,並將有關個案轉介相關部門作適當跟進。 他表示,大部分人會在早上退房,希望有關人士耐心等候,而現時已在檢疫酒店的人士,會安排他們完成有關檢測,未來數天可以分批有序提前離開。 如因為檢疫酒店措施更改,而減少檢疫日數,酒店需要退款予旅客。 接受14天家居檢疫人士,更須在檢疫期第12天於社區檢測中心進行核酸檢測,並保存載有檢測結果的電話短訊通知。 接受14天家居檢疫的人士須在檢疫期第12天於社區檢測中心進行核酸檢測,並保存載有檢測結果的電話短訊通知。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家居檢疫人士需自行安排所需的基本日常用品及/因為食物,可透過毋須接受檢疫的親友供應或透過互聯網或電話訂購。
衞生署會評估家居是否適合進行檢疫、同住受檢人士的風險程度及個別人士的身體狀況。 如果大廈出現傳播情況、受檢人士居住於劏房、需與其他人共用廁所廚房的居所,或家居面積太小,均不適宜進行家居檢疫。 此外,受檢人士的自理能力、是否需要別人照顧、懷孕、是否慢性疾病患者也屬考慮因素。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接受家居檢疫期間確診或感到不適
指定診所服務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日,包括公眾假期,上午9時至下午1時,及下午2時至下午5時。 符合資格的求診人士需致電選擇的指定診所,診所職員會提供未來24小時最早診期。 局方昨日進一步交代指,原定由昨日起在機場為抵港人士提供自費血清抗體測試服務的第二階段安排暫時亦不會推行。 雖然深圳放寬自香港入境防疫措施,但姚思榮估計做法將吸引商務客或探親客,「始終仍需檢疫,相信未必有人會付出兩星期時間檢疫前往內地旅遊。」他相信,是次放能協助部分港人,親身前往內地辦理一些必要業務。 除了提供緊急及必要服務的照顧者或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士(包括朋友、親友或非同住人士),不可進入該單位。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指定檢疫酒店預約資料未能核實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由同日凌晨零時起,不再把核酸檢測結果Ct值達35或以上的人士列作確診個案。 調整後的判定標準同樣適用於在社區檢測中心/檢測站進行的免費及自費檢測。 因應政府公布在「疫苗通行證」加入紅、黃碼,由明日起,所有確診者包括在家居隔離和社區隔離設施的人士,將會被區分為紅碼人士,而從海外或台灣抵港人士則會被區分為黃碼人士。 一同出席記者會的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當局通過首三日酒店檢疫已找到八成輸入個案,繼續餘下四日酒店檢疫達致的效果不高,相信以四日居家醫學監察同樣可找出輸入個案,阻截社區傳播。 他強調,經過三日酒店檢疫後,旅客的確診風險低於1%,而現時社區感染比率高於這數字。 仍要自行監察健康3天,第9天要去檢測中心進行核酸檢測,並要每日進行快速抗原檢測直到第10天。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相關連結
衞生署在經過評估後,會向新冠肺炎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發出14天強制家居檢疫令,以及要求他們於其後7天自行監察;而確診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亦需遵從4天強制家居檢疫令。 另外,政府同時會推出「紅黃藍碼」,抵港後若確診會被給予「紅碼」,禁止離開檢疫地點;若檢測陰性會被給予「黃碼」;第7天早上會自動轉為「藍碼」,「紅黃藍碼」會在更新版的「安心出行」上展示。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2025 抵港人士除須在抵港首日(第0天)在機場、第2天在酒店進行核酸檢測,第4、6、9天亦要接受核酸檢測,並且每日進行快測至抵港第10天。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早召開「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宣布周五起(12日)起由海外及台灣抵港人士,由「7天酒店檢疫」改為「4日3晚酒店檢疫」,以及「4天家居醫學監測」。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檢疫期預設為14天,期間必須留在家中,每天量度體溫2次及在第1、3、7及14天進行快測(以感染人士檢測翌日為第1天),並拍照保存結果。 政府會繼續適時優化對抵港人士實施的檢疫及檢測措施,更精準地落實嚴謹的「外防輸入」措施,同時改善從海外地區抵港人士的檢疫安排,利便對社會經濟復常必要的人員往來。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檢疫安排|衞生署推電子醫學監察系統試行計劃 供抵港檢疫人士登記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和個人健康狀況等資料
在除了棄置垃圾、前往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採樣,或經由衞生署允許的指定活動外,必須於整個檢疫期間逗留在該單位內。 除上述活動外,檢疫期間必須關上該單位的大門。 檢疫人士要將相關的健康監測資料及檢測結果記錄於「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以供衞生防護中心人員作不定期查核。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醫療報告 / 醫療紀錄
由於單位原則方正實用,加上只有戶主夫婦二人居主,所以設計師只作輕微間隔改動,後移細房近廳牆,並轉為半身牆,令客廳在實際及視覺上都擴大了。 今次回港全程未有人員檢查快測記錄,但建議大家一定要拍照留記錄。 另外,由於大部分消息和結果都會經電話和電郵發放通知,要確保電話和電郵能接收相關資訊。 上機前24小時內做快測,然後上衞生署填寫健康申報表,須填寫個人資料、航班路線、身體狀況等資料,填完資料後會取得綠碼二維碼,到機場Check-in時需向櫃位出示綠碼。 建議大家在出發前盡量要預早填寫健康申報表。 李家超指,在防疫措施會考慮對管控疫情的重要性,又表明不躺平,會科學精準識別不同風險人士,平衡風險與經濟,減重症死亡,及保護「一老一幼」等高風險人士。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香港開關|實測「0+3」香港入境檢疫安排!上機前+回港3大注意事項一覽
接種新冠疫苗能預防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已接種疫苗的人士即使染病,病重和死亡風險會降低。 市民可於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站()獲取更多詳情。 「居安抗疫」計劃的推行有賴社會各界和市民通力合作,中心呼籲物業管理公司協助轉交物品予家居檢疫人士,並已制定相關感染控制指引,避免病毒傳播。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中心亦鼓勵「居安抗疫」人士的親友為他們提供物資等支援,但須避免與檢疫人士面對面的接觸。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2025 由於部份康復人士體內仍可能有殘餘的病毒基因片段於核酸檢測呈現,所以當確診者已康復和完成隔離後,除非有醫護專業人士或政府的指示,否則一般在陽性檢測取樣日起三個月內毋需再進行核酸檢測。 盧寵茂指出 Omicron潛伏期短,他引述本港數據舉例說每1000名旅客中找到約40宗輸入確診,通過機場檢測安排可隔離20人,另外20人入住檢疫酒店第3日檢測陽性機會低於1%,因此若酒店檢疫期維持7天,似乎不符成本效率,影響香港連接國際。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廈納強檢遍佈港九新界 包括天水圍栢慧豪廷7座及鰂魚涌益發大廈(附名單)
檢疫期14天人士(以最後接觸新冠病人為第零日計):必須在檢疫期第一天、第四天、第七天及第十天自行進行快速抗原檢測(如收到檢測包時已過了第一天,請即日做第一次檢測),並按建議第四天、第七天及第十天進行快速抗原檢測。 你須在檢疫期第12天於社區檢測中心進行核酸檢測。 將相關的健康監測資料及檢測結果記錄於「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家居檢疫貼士
新措施下抵港人士登機前要完成健康申報,之後會獲發綠色健康申報二維碼,抵港當日為第0日,在獲發檢疫令及臨時疫苗通行證二維碼後,將會獲安排「點對點」交通前往檢疫酒店,正式開始檢疫72小時。 當完成3日酒店檢疫後,如抵港人士確認核酸檢測陰性,最早可於當日早上9時獲安排離開酒店,再繼續在家中接受4日醫學監測,至完成第7日檢疫的早上9時正完成整個檢疫期。 根據政府指引,「居安抗疫」人士須佩戴電子手環及留在居所中,檢疫期間要每天量度體溫兩次,並在檢疫期内指定日子自行進行快速抗原檢測,以及在讀取測試結果後立即拍照保留檢測結果。 而接受14天家居檢疫人士,須在檢疫期第12天於社區檢測中心進行核酸檢測,並保存載有檢測結果的電話短訊通知。 事先張揚、全城關注的放寬抵港人士檢疫安排及「紅黃碼」,昨終出爐! 抵港人士檢疫新安排,將由原來至少7天酒店隔離,將改為「3+4」,即「3夜」酒店強制檢疫和4天家居醫學監察。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家居檢疫大廈|料30萬人家居隔離 打2針可提早離開 3情況可外出
並非循回港易或來港易計劃從內地或澳門抵港的人士,其居家強制檢疫期將調整為三晚,並在抵港第三天開始四晚自行監察。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馮浩賢表示,新檢疫安排下,旅客抵港日視為第零日,酒店檢疫日數為第一至三日,第三日約中午時分完成酒店檢疫,再進入四天醫學監察。 其三,當局須平衡風險和經濟動力,在風險可控情況下,維護民生活動和香港競爭力,盡量給予社會最大動能和經濟活力。 此外,政府須減重症、減死亡,防止輕症變重症、重症變死亡,盡量減低死亡數字,以及保護一老一幼和長期病患者等高風險人士。 李家超指,「3+4」新安排是特區政府防疫政策的重要一環。 他重申特區政府整體防疫政策五大要點,其一是不「躺平」,控制確診數字;其二是以科學精準的方法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以減低管控人數和縮減管控範圍,容許最多的日常活動和涉及人數。
你須在檢疫期第12天於社區檢測中心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 有關社區檢測中心的預約及登記服務,可瀏覽。 新冠確診個案每日上升,政府為了避免拖垮醫療系統,於2月8日起開始推行「居安抗疫」計劃。 新冠肺炎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及次密切接觸者在經評估後,可留在家中接受檢疫,而竹篙灣的社區隔離設施,則安排風險較低的確診者隔離。 全民快速檢測行動今日進入第3日,假如有同住家人快測為陽性,有關市民會被視為密切接觸者,須接受家居檢疫和醫學監測。 深圳市口岸辦昨日宣布,由即日起,從香港入境深圳的普通旅客,若持有二十四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紙本報告,入境後只需接受十四天隔離醫學觀察,以及七天居家健康監測。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家居檢疫人士實用貼士|10. 中大醫學院家居檢疫護理6大錦囊
可使用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把10ml含5.25%次氯酸鈉的家用漂白水與990ml 清水混和)消毒,待15至30分鐘後,用清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酒精消毒。 抑鬱症/憂鬱症測試 | 抑鬱症前兆有甚麼? 1分鐘自我評估25個症狀:失眠、有自殺念頭、自殘、對生活失去興趣… 你的瀏覽器版本並未測試,下載 QR 碼功能可能受到影響。
至於12歲或以上的非香港居民則須完成疫苗接種或持有醫學豁免證明書,才可登機來港。 行政長官李家超公布,由8月12日起由海外及台灣抵港人士,7天酒店檢疫,將改為3天酒店檢疫及4天家居檢疫,4天家居檢疫期間需接受醫學監察,而為配合新檢疫隔離政策,將同時推出安心出行「紅黃藍碼」。 政府今日(8日)宣布修改入境隔雜措施,由本周五(12日)起,從海外及台灣經機場抵港人士的檢疫日數,由7日酒店檢疫縮短至3日酒店檢疫,而剩餘4日的檢疫日數則可改為家居或一般酒店接受醫學監察,俗稱為「3+4」。
請將垃圾包紮好,最好用雙層袋裝好以避免洩漏,然後把垃圾交予沒有受感染的同住人士幫助棄置,該沒有受感染的同住人士棄置垃圾時需正確佩戴緊貼面部的外科口罩。 你可以透過以下四份名單,檢查你所選購的快速測試產品是否獲得香港政府、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歐盟或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 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 完成申報後,請緊記保存你的健康申報二維碼(按「儲存QR碼」或全屏幕截圖 )。 你在登機前及抵達香港國際機場後,均須出示健康申報二維碼以完成相關抵港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