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礦場路勢不算陡峭,偶爾只有幾級石梯,因此很適合新手上路。 雖然打石業於80年代開始式微,但這裏的天然石山成為了一大郊遊景點。 鯉魚門三家村,除了可以去吃海鮮,在漁村最入的部分,原來有一個已經荒廢了的石礦場,那邊有著尚待開發的石山,還有石灘與破屋。 於油塘地鐵站出發,15分鐘路程即可行到,先帶你在三家村的石灘拍攝燈塔海景相片,再帶你穿過一條狹窄的探險小路,踏上另類頹廢風的世外桃園。 從油塘站A2出口行10分鐘就會到達到三家村碼頭,碼頭以昔日香港為主題,在等上船期間也可以留意牆上有特色的裝飾,要注意的是只有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才會有船前往東龍島。
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英語:Lei Yue Mun (Sam Ka Tsuen Ferry)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仁宇圍。 從三家村入口開始走,直至穿過天后廟後面一條窄巷,便會到達石礦場。 全程包括看海和沿途拍照的時間,需時大概30分鐘。
三家村碼頭: 渡輪
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隨路線14C開辦而出現,總站主要為鯉魚門鄉村居民、油塘工業區上班人士,以及乘坐渡輪航綫往返九龍與香港島西灣河或離島東龍洲的市民服務。 三家村渡輪碼頭(英語:)是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鯉魚門三家村崇信街的渡輪碼頭。 碼頭有兩條航線停靠,一條為來往西灣河渡輪碼頭每日服務的航線,另一條為來往東龍洲的航線,只在周末假日營運。 三家村渡輪碼頭(英語:Sam Ka Tsuen Ferry Pier)是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鯉魚門三家村崇信街的渡輪碼頭。 三家村碼頭2025 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英語:)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仁宇圍。 三家村旁邊是比較鮮為人知的三家村碼頭,而已有60多年歷史的珊瑚海渡輪,主要往來港島西灣河至九龍觀塘、三家村等路線。
非蒲台島居民單程每次$25.0 (註1)來回票$50.0 (即日回程) (註2)註1: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購買單程票。 註2:單程票可適用於以下航班,其他航班須支付來回票的費用:上午9時15分及上午10時45分由蒲台島開出;及下午3時30分及下午5時正由赤柱開出。 註3:三歲以下小童須有成人陪同及不佔座位方可免費。 從前的三家村碼頭是往返香港東部水域的重要據點,渡輪在特定時間穿梭往返,與筲箕灣、田下灣(即現時新界東南堆填區一部份)、西灣河、東龍洲和蒲台島等地連繫,解決當地居民日常所需。 香港工業大概在1960年代開始急步起飛,各行各業百花齊放。
三家村碼頭: 香港巴士大典
石破屋內有不少鐵枝和垃圾,有點危險,不要進去,要拍攝的話,可以站到樓梯位置。 三家村碼頭2025 三家村碼頭2025 巴士總站最興盛時期,要數198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位遠道從屯門而來的新伙伴-九龍巴士62X線,它與始祖路線九龍巴士14C線在崇信街西行的巴士總站,一起渡過了幾個年頭。 巴士總站最興盛時期,要數198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位遠道從屯門而來的新夥伴-九龍巴士62X線,它與始祖路線九龍巴士14C線在崇信街西行的巴士總站,一起渡過了幾個年頭。
配合「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14C線於2009年7月19日改以此站為總站,循環來往觀塘(裕民坊)。 14C線於2013年3月24日取消服務,同日開辦之新路線14X繼續以此站為總站。 村落當中有密密麻麻的海鮮檔,沿著直路依照路牌方向往右走,經過休憩公園及遊樂場,就會到達不同打卡位。 例如遒勁挺拔的許願樹、色彩繽紛的壁畫牆及歷史悠久的天后廟。 天氣怡人的時候,可欣賞照在陽光之下,金光閃閃的美景。
三家村碼頭: 鯉魚門廢墟攝影 頹廢風石礦場!|
臨近入口嘅破屋旁邊,穿過像叢林嘅小路後,就像要進去另類嘅世外桃園。 三家村碼頭2025 若繼續前行是陡峭山路,須手腳並用才能下山,如果行山經驗不夠,不建議行此路,免生意外,請量力而為,朝原路折返。 山路陡峭,好多石頭都是三尖八角,須小心翼翼地落山,落到去平地,再穿過草叢,落山往返東龍島公眾碼頭,坐船返三家村。 2017年8月19日,14X線由鯉魚門(崇信街)延長至油塘(崇德圍),九巴更換此站的站牌後,站名一度改以道路名稱「仁宇圍」,現已改回「三家村碼頭」。 因為在百多年前,不少廣東人流落鯉魚門,他們以「打石」為生,石材會銷售至台山順德,甚至歐洲。
- 三家村渡輪碼頭(英語:)是香港九龍觀塘區油塘鯉魚門三家村崇信街的渡輪碼頭。
- 到達東龍島公眾碼頭後,事不宜遲,我們隨即沿「石刻」方向出發,先是梯級,再是石屎路,對初學行山者來說並不難行,眼見都有不少一家大細來行山,而且沿途均有指示牌指示,指示清晰可見。
- 80年代開始,打石業式微,礦場相繼關閉,就剩下現在看到的石礦場了。
- 香港工業大概在1960年代開始急步起飛,各行各業百花齊放。
秋冬時份,這裏會盛開金黃色的蘆葦草,隨風搖曳生姿,是市區中的一大自然美景。 蘆葦草生長得頗高大,走入草叢中拍照可營造被蘆葦草包圍的感覺。 而石屋旁邊有一條狹窄的叢林小路,可遠眺對岸的景色。 近日潘記飯店因性價比高的$55海鮮餐而於網上爆紅。 三家村碼頭 其實交通前往方法尚算方便,於油塘大本型乘坐24號小巴,在東源街下車便到達。 潘記飯店位於熟食市場內,以大排檔格局裝修,主要為在附近工作的工人提供伙食,一開門已有不少顧客光顧。
三家村碼頭: 航線資料
油塘的工業用地主要用作大型工業,諸如修船、製造機械設備、建築材料(木材、磚塊、鋼筋、水泥、混凝土等)。 工業區主要從九龍四山開始,向酒灣(即現時三家村避風塘)和觀塘仔灣擴散。 三家村碼頭2025 這次行程我們選擇由三家村渡輪碼頭出發,船程大概30分鐘,天色晴朗下,景致宜人。 到達東龍島公眾碼頭後,事不宜遲,我們隨即沿「石刻」方向出發,先是梯級,再是石屎路,對初學行山者來說並不難行,眼見都有不少一家大細來行山,而且沿途均有指示牌指示,指示清晰可見。 三家村渡輪碼頭(Sam Ka 三家村碼頭2025 Tsuen Ferry Pier),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崇信街鯉魚門避風塘防波堤休憩處側,毗鄰三家村三號梯台、三家村避風塘等海事設施。 穿過叢林小路後,好像探險一樣,踏在微微枯黃的草地上,進去位於城市的另類世外桃園。
三家村碼頭: 巴士路線數目
碼頭充滿老香港的元素,木製的船頂掛著魚網和乾草等裝飾。 三家村碼頭 由三家村出發到西灣河的船程大概10分鐘,沿路可觀望蔚藍的海港景色。 隨著時代變遷,鯉魚門鄉村居民的生計已不再依靠捕魚,而是經營海鮮餐館,或遷往外面居住和工作,不變的漁村風貌繼續成為觀塘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三家村碼頭2025 油塘工業區也不再蓬勃,用地逐漸改作商住用途,現已有數座工廠大廈獲准在原址興建住宅樓宇。 而昔日繁華的三家村碼頭,因彼岸需求大減,或是因渡輪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存在競爭,現時鮮有市民專程前來乘搭渡輪。 隨着時代變遷,鯉魚門鄉村居民的生計已不再依靠捕魚,而是經營海鮮餐館,或遷往外面居住和工作,不變的漁村風貌繼續成為觀塘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三家村碼頭: 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
當年,鯉魚門與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這三條同樣經營打石的村落合稱「四山」,而礦場老大更有「四山頭人」之稱,與滿清政府關係密切。 三家村碼頭2025 80年代開始,打石業式微,礦場相繼關閉,就剩下現在看到的石礦場了。 三家村碼頭2025 經過海鮮食店,會先看到天后廟,那邊的石塊和海景,影出來的效果與石灘類似,不想重複的朋友,可以直接走進石礦場探險。 全白色的崖壁在香港都非常少見,就像鋪上了一層白雪,很漂亮。 不過要注意落崖都幾危險,白崖岩石上有灰粉,所以特別跣,想去記得要穿上富抓地力的行山鞋,落崖都多加注意,步步小心。
三家村碼頭: 灣仔/尖沙咀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要進入石礦場,就要穿過鯉魚門三家村,走到最尾就會到達。 搭港鐵的話,在油塘站A2出口,步行15分鐘左右就到三家村。 2013年10月12日,14X線總站遷往鯉魚門(崇信街),此站改為該路線返回總站前最後一個中途站兼落客站[1][2],站名亦相應改為「三家村碼頭」。 三家村碼頭(Sam 三家村碼頭 Ka Tsuen Ferry)巴士站,位於九龍觀塘區油塘工業區仁宇圍西行蔚藍東岸(興建中)外,乃一路邊中途站。 三家村碼頭2025 吃飽後由潘記飯店往右邊方向步行5分鐘,便會到達下一個目的地 – 三家村碼頭2025 三家村碼頭2025 鯉魚門三家村。 三家村是逾150年歷史的小漁村,保留了舊有的平屋建築特色,避風塘停泊著一隻隻小漁船,簡樸卻很有漁村風味。
三家村碼頭: 三家村
一邊身處金黃色的盧葦草叢中,一邊遠眺著城市景觀,感覺有點虛幻。 把鏡頭拉遠一點,將巨型石山和草地都拍到鏡頭裡面,就能拍攝渺小主角的造型照。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