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政府打算以談判方式處理問題,但最後因事態嚴重而改為索償,而有成亦因嚴重負債而被頒令清盤。 1995年,由於承建盛國樓(重建第三期)的海成建築有限公司資不抵債,導致該工程連同同一公司興建的坪洲金坪邨一併爛尾,事後房屋署需要將工程重新招標,而完工日期亦延至1998年1月。 其後,該承建商更被揭發以往牽涉多宗公屋交樓質素不及格事件,並因其工程表現分數過低,而多次被房署拒絕投標。 葵盛東邨擁有一座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現由基滙資本管理的商場 – 葵盛東商場 ,內有超級市場、食肆及診所等。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若住戶感擔心,可選擇輪候其他屋邨,目前不會考慮採取臨時措施。 觀望未來發展,除非人均編配標準的面積得以放寬,否則於現時制度下亦找不到理由可多於14平方米這個「7」的完美倍數。 平面圖由「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自行繪製,所有尺寸數據請以官方資料為準。 和諧一型的1/2P單位及和諧二及三型的1/2P單位設計雖不同,但都有一個方正的起居室,而室內樓面面積亦達16平方米。 外牆棚架已拆 據知已完工8成記者今天到現場視察,葵翠邨以青綠色及白色為主調,矗立於灰沉沉的樓宇堆旁,顯得頗為亮眼,平台劃有安老院舍及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並附設近3千呎綠化空間。
葵翠邨一人單位: 葵涌葵翠邨入伙 提供866單位 距葵芳站僅5分鐘路程
原因是當初興建葵盛西邨時,預計於現時第6座及第7座間會興建一座20層的建築物,是為「第7座」,但是後來的「第7座」卻改建了巴士總站及商場。 其後各座亦順序改稱,亦即是說,如按設計中興建,現在的第10座就是設計中的第11座。 由於第12座至第20座的興建時間比第1至第11座早,所以號碼不變,因此造成了沒有第11座的怪現象。
整個單位連訂造傢俬大約花了 葵翠邨一人單位 7 萬元,工程內容包括厠所地面明舖磁磚、客廳鋪磚、更改插頭位置、全屋油漆以及訂造傢俬。 浴室只是更換了磁磚和加裝玻璃屏風;廚房因只有屋主一人使用,所以不必太多空間,只需留出一條一人通道便可。 上下葵盛圍一帶為葵青區中學集中之處,所以葵盛東邨附近的葵盛圍地區,有不少中學和訓練學校,而邨內亦有幼稚園和小學等初等教育設施。
葵翠邨一人單位: 樓宇
但在區議員競選承諾下,成功爭取改建葵盛西購物中心,現已經改建完成,並新設中式酒樓及其他店舖。 而葵盛西邨内尚有由萬國宣道浸信會提供的青少年服務設施。 另外位於第10座亦有一所庇護工場,為區內身心障礙人士提供就業機會。
- 葵青區議員吳劍昇表示,雖然葵翠邨交通方便,但由於屋邨座落於主要公路葵涌道及葵義路的出入口,即使房署有為部分單位安裝隔音窗,但仍憂慮會有嘈音問題,建議獲預派的申請人先觀察附近環境,才決定是否接受這次的公屋編配。
- 邨內設兩座大廈,單位面積介乎14.05至37.51 m2(151.2至403.8 sq ft)不等,月租由1,060元至2,820元。
- 上下葵盛圍一帶為葵青區中學集中之處,所以葵盛東邨附近的葵盛圍地區,有不少中學和訓練學校,而邨內亦有幼稚園和小學等初等教育設施。
- 單位類型包括一或二人單位、二或三人單位、一房單位及兩房單位,面積介乎14平方米至37平方米。
- 全邨共有2座23及24層的非標準型公屋大廈並座落於三層高平台,提供866個單位供2,400人居住,於2018年4月30日落成入伙[4];葵翠邨由香港房屋署總建築師(5)負責設計,由協興建築擔任總承建商[5]。
房委會宣布,最新落成的項目葵涌葵翠邨今日(30日)起陸續入伙,共提供866個出租公屋單位,預計可容納2,400人。 葵翠邨一人單位2025 房委會又指,邨內單位室內面積介乎14至37平方米,該邨距離港鐵葵芳站約5分鐘路程。 2005年底於香港舉行第六次世貿部長級會議期間,來自東南亞的反世貿人士舉辦的「稻米節」就曾在葵芳邨羅馬廣場表演。
葵翠邨一人單位: 葵涌邨
而獲派的公屋位於葵涌,而且鄰近地鐵站,無需乘搭接駁車便可到家,所以對新家非常滿意。 「大屋搬細屋」絕非易事,不過一名原與兒子租住村屋的 80 後媽媽,經過 6 年輪候,早前終於成功獲派位於葵翠邨的公屋單位,面積約有 200 平方呎。 兩人因預算有限,所以決定以 葵翠邨一人單位2025 7 萬元的低成本,為安樂窩改裝,打造一個屬於兩母子的私人空間。 葵盛西邨設有一個舊式購物中心及街市,惠康超級市場及茶餐廳,但多年前的酒樓也轉作安老中心,由於選擇不多,居民多會到葵芳或荃灣購物。 另近年在8座3樓平台新開設一間7-eleven便利店,但規模比較細小。
葵翠邨一人單位: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首批葵芳邨的樓宇在1971年至1973年建成,共有11座舊長型樓宇,建築費用約為港幣4,000萬元。 葵翠邨一人單位 葵盛東邨雖然佔地廣闊,但文康設施較為缺乏,則為區內居民和附近學校學生詬病的問題之一。 不過葵盛東邨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新界會所,則提供了自修室、室內泳池等康樂設備供會員使用。 重建後的樓宇分別於1993年至1998年間落成,當中最早落成的第一期用於安置較後期清拆樓宇的居民,而延至1998年1月完工的第三期為石籬邨12、16座居民的四條指定安置屋邨之一[6]。
葵翠邨一人單位: 葵翠邨一人單位 房屋政策簡介
單位類型包括一或二人單位、二或三人單位、一房單位及兩房單位,面積介乎14平方米至37平方米。 葵翠邨一人單位2025 可是,天花板及外牆剝落問題仍而持續,除第5座外,第4及第6座亦出現同樣情況,房署於1981年1月表示會徹底調查,並會採取不同方法解決有關問題[8]。 由於受影響居民擔心所住樓宇結構安全,房署先於第6座進行全面重修,並於1981年至1982年間把該座全部居民調遷至大窩口邨,但是房署否認樓宇結構出現問題[9][10]。 在設計葵盛政府廉租屋邨第1-10座(葵盛西邨)時,建築師順應既有地形,把樓宇層層遞進地,由山腳的第10座蓋到位於山頂的第1座,逆序依山而築,樓宇錯落有緻,富有層次感。
葵翠邨一人單位: 設施
原為居屋屋苑,後來因為政府決定停售居屋,於2004年售予政府並被改為政府宿舍,由警務處宿舍組及消防處分別支配兩幢樓宇。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葵翠邨一人單位 2018年7月18日,民主黨發現有3個食水樣本含鉛量超標,最多超標9.4倍。
葵翠邨一人單位: 葵涌邨居民權益關注組
葵青區議員吳劍昇表示,雖然葵翠邨交通方便,但由於屋邨座落於主要公路葵涌道及葵義路的出入口,即使房署有為部分單位安裝隔音窗,但仍憂慮會有嘈音問題,建議獲預派的申請人先觀察附近環境,才決定是否接受這次的公屋編配。 葵芳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29],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 全邨所有樓宇與附近的大連排工業區組成葵青區議會葵芳選區[30][31][32],但工業區並無居民居住,故此選區的絕大部份居民均為葵芳邨居民。 提供長者服務的基督教光愛中心位於葵明樓地下;提供青少年服務的則有白普理中心及香港青年協會葵芳青年空間。 重建前的葵芳邨政府廉租屋邨,由有成建築有限公司承建。
葵翠邨一人單位: 興建期間的圖片庫
在重建前建有4所小學及1所特殊學校,由於當時教育統籌局推行1邨1校政策,因此現時邨內僅剩下一所小學。 為葵青區內第二最舊屋邨(不計石籬中轉房屋),僅次於荔景邨。 葵翠邨一人單位 以往居民來往葵涌邨和禾塘咀街,需要步行全長119級的「百步梯」,對長者和行動不便人士造成嚴重不便。 葵翠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11],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 全邨所有樓宇屬於葵青區議會興芳選區[12][13]。
葵翠邨一人單位: 重建後的葵涌邨
他預計房署或於今年3至4月陸續安排居民入伙,戶主屆時需按指定日期和時間簽新租約,並帶備燈泡、水桶及高凳的「入伙三寶」檢查新單位。 至於葵翠邨的地盤外圍,仍有工人施工,該範圍將建巴士站及小巴站,協助對面的巴士總站分流;2幢大廈的外牆已拆除棚架,惟大廈內櫳仍在進行「執漏埋尾」工序。 據悉,邨內工程已完成近8成,料可於春節後交吉予房屋署查驗。 葵翠邨一人單位2025 由於單位空間確實不大,所以客廳的設計比較簡單,只放了電視和梳化。
葵翠邨一人單位: 近港鐵公屋「筍盤」葵翠邨 明起預先編配 工程「埋尾」中
葵涌邨居民權益關注組的街坊,可謂是葵涌邨的「開荒牛」,葵涌邨1960年開始興建,1964、1965年開始入伙。 最初的街坊,都來至五湖四海,他們都因為各種的天災或清拆的原因而徙置到葵涌邨,自然形成了該地的地區生態。 關注組的關注事項包括成功爭取毗鄰葵涌邨的葵涌新區公園(原稱大窩口道公園)正名及爭取於來往葵涌邨與光輝圍的「百步梯」興建升降機[8]。 屋邨本身設有巴士總站,共有兩條巴士路線,均來往屯門區,分別是全日服務的九龍巴士67A線來往屯門北部及只於週一至五日間服務的九龍巴士59A線來往屯門南部。
葵翠邨一人單位: 清拆和重建
邨內設兩座大廈,單位面積介乎14.05至37.51 m2(151.2至403.8 sq ft)不等,月租由1,060元至2,820元。 屋邨本身设有巴士总站,共有两条巴士路线,均来往屯门区,分别是全日服务的九龙巴士67A线来往屯门北部及只于周一至五日间服务的九龙巴士59A线来往屯门南部。 不过本邨距离港铁葵芳站只有1至2分钟距离,对面亦有葵芳港铁站巴士总站[14]。 葵翠邨在立法会地区直选当中,属于新界西(LC4)选区范围之内[11],而地方行政则为葵青区。 全邨所有楼宇属于葵青区议会兴芳选区[12][13]。 地面设OK便利店、羽毛球场、停车场和专线小巴总站;P1层为安老院、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和物业服务办事处。
葵翠邨一人單位: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葵翠邨(英語:Kwai Tsui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S01[1],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葵義路11號[2],鄰近葵涌道、葵涌警署、新葵芳花園、葵芳邨及港鐵葵芳站,是近年少數鐵路沿線的新公屋[3]。 現行以標準模組單位發展出的構件式單位設計大廈,於2012年陸續落成,1/2P單位亦保持在14平方米的水平。 總括而言,可見這30年來一人小型單位的變化,由改建到出現標準設計,由共用設施到獨立配套,人均居住面積由約10平方米升至17平方米再回落至14平方米。 葵翠邨一人單位 大樓採用非標準式設計,座落在3層非住宅用途平台之上,將提供866個單位,預計可容納2,400人。
全邨共有2座23及24層的非標準型公屋大廈並座落於三層高平台,提供866個單位供2,400人居住,於2018年4月30日落成入伙[4];葵翠邨由香港房屋署總建築師(5)負責設計,由協興建築擔任總承建商[5]。 葵翠邨一人單位 葵芳邨(英語:Kwai F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 ,於1971年落成,為葵青區內第3個政府廉租屋邨(不計保留在荃灣區之梨木樹邨[註 1]),並是全港首個被揭發建築用料低於標準的公共屋邨(26座問題公屋醜聞)。 全部樓宇已於1987年至2002年期間重建完成,由房屋署總建築師(6)設計,現時由中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目前住戶數目為6,200戶[2]。 餘下的第12座原擬重建為兩座1987年版本新十字型大廈,並撥作居屋出售。 其後,政府決定將該樓宇於1995年9月改作中轉房屋,以安置受清拆影響而又不符合資格入住公共房屋租住的居民。 2008年7月23日,房屋委員會策劃小組委員會通過,清拆第12座,以解決公屋土地不足和中轉房屋空置問題。
葵翠邨一人單位: 興建期間的圖片庫
不過由於 2 人單位相對較小,加上考慮到採光問題以及屋主希望增加母子二人的相處空間,所以單位採用了開放式設計,未有間房。 不過設計師則考慮到日後屋主兒子長大,或會希望有個人空間,所以在設計上已留有彈性,日後仍可加裝間隔牆和房門間出睡房。 該屋邨位於香港新界下葵涌,全邨建築於醉酒灣填海地上。 以街道標示則為葵富道以北、葵益道(安道西段)以南、葵涌道以西、興芳路(前稱葵芳邨通道)以東。 此外,葵盛西邨由大廈落成至今,一直未有為各大廈更名,與以往興建之徙置區和政府廉租屋一樣,都是以編號顯示,且最初開建是由徙置事務處負責設計,故大廈均為俗稱「七型徙廈」(當本邨落成時,徙置區已改稱屋邨,所謂徙廈其實已不復存在)的舊長型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