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溪盡頭有龍山橋與流水橋,略看過地名掌故後,二橋名字之由來,一看便能解。 九龍坑山流水響 此處已近水塘終點,也是三五知己燒烤聚會好去處。 我從流水響水塘出發,經郊遊徑,邁步登上九龍坑山頂。 不過,要注意周六、日、公眾假期都會較多人前往,等候上車的人流會較多,有機會需要較長候車時間。 九龍坑山流水響 龍山峰頂景致甚佳,可縱覽華山、九龍坑山、屏風山與大帽山,按此路線行走更可兼賞流水響與鶴藪兩個水塘,但需留意攀降龍山有一定難度。 出發前山女見網友曾拍到標高柱,原來隱閉於山頂,在林中走過時差點忽略了分叉口轉左攻頂。
- 在港鐵粉嶺站 C出口,乘52B小巴,在流水響道坳頂迴旋處下車,即鶴藪路與流水響路的交界。
- 不過,人多時小巴或會滿座,如你想確保有座位,可以多步行約15分鐘至鶴藪路終點站候車。
- 一條路走到底便是流水響水塘,可先轉左走「流水響水塘」一轉。
- 到訪當日不少遊人前來野餐、拍照、放狗、跑步,大家都珍惜長假期最後的溫暖陽光。
- 在新界東北的八仙嶺郊野公園一帶,處處是藏身於高山低谷的秘境,只要花幾個小時深入綠林山谷,穿越山徑,便會發現隱秘風光近在咫尺。
- 離開時最方便為原路折返,沿流水響道馬路行出去就可回到流水響道/鶴藪迴旋處再乘坐52B小巴離開。
- 約行20分鐘,山路接上軍車路,來到桔仔山坳,之後轉右沿車路落山。
幸運的話,你更可捕捉到其他動物如淡水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蝴蝶和雀鳥等稀有品種的蹤影。 九龍坑山流水響2025 往東北望去,尚有座高一點的山頭,沿山脊小路行上去,便登上371米高的龍山頂。 路線簡介:初段與去鶴藪的路線一樣,先上一大段樓級,在分岔口轉落往鶴藪水塘,但在落到水壩之前,有個T字路口,轉左是往水壩,而轉右則是經鶴藪水塘家樂徑往沙螺洞。 記者在閒日中午等車離開,人龍約20人,等多一班小巴就上到車。 據友人周末到訪觀察,等了14班車才上到小巴,但其實都只是排了約半小時,他還見到一次過6架小巴到站的奇景。 小巴公司的職員間中會高呼,問排隊的人之中有沒有村民或者前往上班的人,相信這些人可以獲准快點上車。
九龍坑山流水響: 九龍坑山流水響: 交通
流水嚮水源,出自九龍坑山與龍山之間谷地,由桔仔山坳順流東北而下,終到達流水嚮水塘。 水塘壩下係軍地河,流過流水響村,河過軍地入梧桐河。 流水響(Lau Shui Heung),香港一地,亦係一村,粉嶺以東。 山上有水務署設流水響水塘,供山下流水響村民灌溉之用。
- 於假日,小巴多數會滿客,建議前往上一個站,在鶴藪總站上車或打的離開。
- 往後的路況變成了泥路,都算好走,只是一少部份比較崎嶇。
- 玉秀峰上有標高柱,左面可看到九龍坑的景色,對面的就是北大刀屻及大刀屻。
- 在山頂停留片刻,落山下去會經過玉秀峰,漫長的樓梯,山邊有護攔,很安全。
- 回程時於鹹坑尾旁的停車場,沿新娘潭路朝雞谷樹下方向步行回鹿頸總站康乘車離開。
- 鶴藪圍的小巴班次在週末無法應付需求,或需等候數個小時才能上車,可考慮逆走路線或徒步走至沙頭角公路乘巴士。
- 整理一下,經郊遊徑上行,期間開始有雨,雨勢不算大,到達山火瞭望台後就雨停了。
無論是閒日,還是周末假日,入流水響的人都絡繹不絕。 據觀察,閒日早上動輒都有約30至40人等車,小巴亦加開班次,等了3班車,半小時內就可上車,約5至10分鐘一班車。 至於周末假日的情況就相當驚人,動輒有逾百人排隊等車,但小巴服務亦會相應加強。
九龍坑山流水響: 九龍坑山流水響6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早上在粉嶺站吃過早餐,到小巴站分批搭52B小巴到流水響迴旋處下車,在牌坊拍張照,四人一組步入流水響水塘。 九龍坑山流水響 突然聽到響咹聲,原來好人的的士司機華叔回來載我們。 九龍坑山流水響 九龍坑山流水響2025 原來那手指劃兩圈的動作是華叔對我們的承諾,意指落客後,回來載我們。 其實華叔在迴旋處可以載客一走了之,但他決定回來接我們,真的很感動呢。 今天跟好友行山笑聲不斷本已開心非常,但遇到華叔更是劃上幸運、感動和完美的句號,想再次衷心多謝他呢。
你亦可以沿鶴藪道及流水響道,經布格仔路往龍馬路方向走,於山麗苑站或皇后山總站搭乘78A巴士前往粉嶺。 行到車路盡頭,景色豁然開朗,來到九龍坑山頂,可以望到整個大埔的景色。 九龍坑山流水響 之後就沿石屎樓級下山,在蜿蜒的山脊上行走,論景色開揚,這條路線遠勝之前3條。 九龍坑山流水響 行至一個山頭,頂上有三角測量柱,此為玉秀峰,在分岔口轉右落大埔頭路程較長,可以選擇轉左落富亨,那是一段落得很急的梯級。 落到底一出,便是大埔的富亨邨,邨內有商場食肆,更有巴士直接出九龍。 流水響水塘是香港其中一個有「天空之鏡」美景的水塘,而且有燒烤場、營地及郊遊徑等設施,因此流水響水塘是新界東北的一大郊遊熱點,不論假日閒日都遊人如鯽。
九龍坑山流水響: 流水響水塘2023丨行山路線+交通
返回入口處的水塘邊,可看到百花魚藤,非常粗壯,除了這裏之外,只有「荔枝窩」才能見到。 九龍坑山流水響2025 離開只要沿馬路走,去到鶴藪與流水響之間的迴旋處,便可等待52B小巴。 於假日,小巴多數會滿客,建議前往上一個站,在鶴藪總站上車或打的離開。 九龍坑山流水響 九龍坑山流水響 前段山徑都是以梯級為主,間中有平路,行一段路之後都會有涼亭。
沿車路不斷落斜,大約需要40分鐘就抵達九龍坑村的小巴站,可以搭25B小巴去大埔,途中會經太和港鐵站。 漁農處於流水響設有郊遊徑,來回需時約2小時,路段屬於環迴步道,起點與終點都在水塘邊。 不過流水響水塘左右兩邊景色亦截然不同,因此環繞一周亦不會感到沉悶。 而且郊遊徑大部分路徑皆有樹蔭,途中設有涼亭和燒烤場等休憩設施,方便山友隨時休息,整體而言,不難走畢全程。
九龍坑山流水響: 流水響道>流水響郊遊徑> 流水響道
流水響主要通道,係流水響道,一端通出軍地出粉嶺或者沙頭角,中間過山坳到鶴藪,亦向南上山到流水嚮水塘。 遠足人士應在出發前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路線,以及查閱運輸署或相關交通機構網頁以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請妥善處理使用過的口罩及垃圾,以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 歡迎以 Payme 九龍坑山流水響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九龍坑山流水響: 交通
隨著四季更迭,四周繁花盛葉合演絢爛多姿的山水風光。 九龍坑山流水響 九龍坑山流水響2025 這一帶的恬靜鄉野也是賞蜻蜓勝地,品種多樣的蜻蜓,包括曉褐蜻及黃狹扇蟌等。 在接近九龍坑軍路的一段泥徑,漁護署更在這裡種植了一片規模不小的楓香林,相信到了秋天,這裡漫天紅葉的景緻必會十分美麗。
九龍坑山流水響: 流水響水塘行山路線推介#4:富亨落山
經由龍山東脊下降至流水響,部分山徑路碎石頗多,要加倍小心。 到了旅程尾聲,能夠在流水響塘畔細味有如仙境的景色,絕對是一件賞心樂事。 一條路走到底便是流水響水塘,可先轉左走「流水響水塘」一轉。 左面的盡頭是流水橋及龍山橋,橫過流水橋後可欣賞到一片落羽松,天氣漸冷了,落羽松也開始換上紅衣。
九龍坑山流水響: 路線詳情:粉嶺流水響水塘|行山1.5小時 影天空之鏡+落羽松
前面山頂有發射站的地方就是九龍坑山,還有少許路程便到。 很快便到頂,最頂那級寫著「956級」,不知從哪裡開始計算呢? 面前有一條分叉路,右邊是往山頂發射站,同時這裡也進入了八仙嶺郊野公園範圍。 沿住車路不斷上,有的路段還幾斜,沿路不用理會左右的山路路口,跟住車路行即可。
九龍坑山流水響: 九龍坑山流水響: 流水響水塘4大美景是什麼?
此路線多為郊野村路,因為不屬郊野公園範圍,因此可合法使用,但需注意及尊重其他道路使用者、當地村民及行山人士。 九龍坑山流水響2025 流水響補給情況:由小巴落車的位置,沿流水響道行到入水塘,以至水塘四周,都是沒有士多及小食亭的,請行山人士上小巴前,在粉嶺買齊所需糧水。 路線簡介:在水塘旁,有條上樓級不盡的山路,路口有個牌坊寫住「流水響郊遊徑」,這正是往鶴藪方向的山徑。 初段是行不盡的樓級,上攀100米高,很耗體能,平緩的路段不多,很快就行到一個路口,那裏有清楚的路牌。 最簡單的方法是原路折返,沿馬路行出去,約行15分鐘回到鶴藪道及流水響道的迴旋處,在那裏等待52B小巴。 在非觀賞落羽杉的季節,這個位置可能上不到車,因為小巴從鶴藪圍開出,很容易在鶴藪上滿客。
九龍坑山流水響: 流水響水塘 > C2201 > C2202 > W110 > W111 > 鶴藪水塘 > 鶴藪道 > 鶴藪營地路口 > 鶴藪圍
有興致繼續健行的朋友,更可由此前往大埔沙螺洞及鳳園,或是往九龍坑山方向走,挑戰腳骨力,至於已覺滿足的我,便決定以鶴藪水塘為終站,結束半天的寫意郊遊時光。 流水響水塘為興建於五十年代的灌溉塘,環境清幽,早已是郊遊的熱門之地。 回程時於鹹坑尾旁的停車場,沿新娘潭路朝雞谷樹下方向步行回鹿頸總站康乘車離開。 九龍坑山流水響2025 九龍坑山流水響 九龍坑山流水響2025 九龍坑山流水響 十四世紀,鄧氏族人從江西來到現今粉嶺市一帶,有風水師稱龍山之五峰作「芙蓉五朵」,有龍躍於其間,故說此山下乃風水吉地。 而我就在龍山另一邊山陰小徑中,靜聽鳥聲唱和,聽溪谷流水聲潺潺。
九龍坑山流水響: 流水響水塘2023丨新手行山路線 2小時路程賞天空之鏡!附交通
從桔仔山坳復入泥徑,這段泥徑林蔭滿途之餘又微微如下,十分好走。 民系之間的分界開始模糊,香港人身分比民系身分更獲認同。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21]。 九龍坑山流水響 沿山徑登山穿過樹林,途中可飽覽吐露港的優美景致,下山即到達沙羅洞谷地,為香港佔地最廣的淡水濕地。 這裡生態豐饒,各種蜻蜓和體型較細的豆娘縈繞,官方公佈共錄得72種蜻蜓品種,包括香港獨有的伊中偽蜻。
然後靠着港鐵路軌行,需兜路橫過馬路,再沿着大埔公路大窩段行一少段路。 見到行人隧道口就穿過去,在出口處的正中央,有路牌指示往九龍坑山的方向。 右轉便是大埔頭,也是衛奕信徑8段,然後繼續跟指示牌行,好快便行到山徑入口,入口是一條長樓梯,旁邊有村屋。 初段與去鶴藪的路線一樣,先上一大段樓級,在分岔口轉落往鶴藪水塘,但在落到水壩之前,有個T字路口,轉左是往水壩,而轉右則是經鶴藪水塘家樂徑往沙螺洞。
不久會見到一個分叉路口,左邊是傻人樂園,大概是晨運客搭建的樂園。 靠右行便可返回主徑,一直走便來到一處有幾張長椅的位置,景觀非常開揚,可眺望整個大埔。 不想原路折返,其實從流水響水塘起步也有很多遠足行山的路徑。 位於新界東北八仙嶺郊野公園的流水響水塘,被龍山及石坳山包圍,有山中湖的感覺,每當天清氣朗風勢不大時,有如天空之鏡,平靜的水面倒影出對岸的樹木。 流水響水塘最美固然在秋冬時分,當落羽松全轉為橙紅色,但在春夏季綠意盎然時,其實也有另一番風味。 環繞水塘的郊遊徑屬輕鬆、有少量階梯的步道,景色豐富多樣,需時2小時,途中有洗手間、涼亭及野餐位置,屬一家大細的好去處。
九龍坑山流水響: 流水響及鶴藪水塘:穿梭綠林到訪「天空之鏡」,觀賞珍稀蝴蝶和蜻蜓
流水響確是一個好地方,流水響郊遊徑一半為水泥車路,一半為山路,完全不難走。 但上斜確需要力氣,尤其是陽光普照,溫度接近30度的一天。 由迴旋處行至流水響水塘約十多分鐘,由流水響郊遊徑往桔仔坳方向走,不用10分鐘便到達植林。 由植林經龍山橋行至上坑山入口約需50分鐘,半小時到達坑山頂,由坑山返回迴旋處約1小時20分鐘。 難度5級 [中級路線]短評在塘坑配水庫旁覓小徑登山,路徑清晰易走。 環顧四周的風景廣闊,新界東北群峰如九龍坑山、屏風山及紅花嶺皆一目了然。
九龍坑山流水響: 流水響補給情況:
自流水響道進入流水響水塘,眼前是有如水墨畫一樣美麗澄靜的湖光山色。 放眼水塘,雖然水塘面積並不龐大,但水塘四周翠綠的植物,特別是水塘西坡的百千層,為水塘再增添一絲寧靜美。 休後,沿山脊下山至玉秀峰,岔口直走出大埔頭,下午1時多已到達,遂逆走衛徑至太和站附近錦石新村午膳,今日約走9公里,走了4個多小時。 九龍坑山流水響 整理一下,經郊遊徑上行,期間開始有雨,雨勢不算大,到達山火瞭望台後就雨停了。
九龍坑山流水響: 流水響水塘.沙螺洞
鶴藪圍的小巴班次在週末無法應付需求,或需等候數個小時才能上車,可考慮逆走路線或徒步走至沙頭角公路乘巴士。 此路線亦可調轉由小巴總站鶴藪圍出發,但注意鶴藪圍小巴站假日遊人甚多,必須在迴旋處走回鶴藪圍排隊乘搭小巴。 鶴藪水塘家樂徑步道起點左邊是可以緩緩爬坡的山路,右邊是遠足界有名的「六十八級」樓梯,可以一口氣登頂。 九龍坑山流水響2025 走過石坳山頂後沿路走回郊遊徑,未幾便下降至鶴藪水塘。
九龍坑山流水響: 流水響水塘 > 龍山橋 > C2208 > C2207 > 桔仔山坳 > C2206 > C2205 > C2204 > W107 > W106 > 九龍坑山 > W104 > W103 > 玉秀峰 > 富亨
在A2出口落扶手電梯,沿粉嶺車站路旁的行人路繼續行,轉彎經過粉嶺站遊樂場,至新運路十字路口,不用過馬路,轉右沿新運路旁的行山路走。 鶴藪圍通常很多人等小巴,如果你在鶴藪道等,很可能上不到車。 在旺季,上車後不需要擔心何時叫「有落」,因為幾乎全車乘客都是去流水響,小巴司機通常自動在迴旋處停車,指示往流水響水塘的乘客在此下車。 九龍坑山流水響 九龍坑山流水響 回程可於湧背乘20C烏蛟騰小巴或275R巴士車離去,或沿新娘潭路步行回大美督巴士總站乘車離去。 在粉嶺港鐵站乘坐52B小巴,於流水響道與鶴藪道交匯處下車,沿流水響道向流水響水塘步行至流水響水塘郊野公園護理員站崗旁入口。 約行20分鐘,山路接上軍車路,來到桔仔山坳,之後轉右沿車路落山。
沿車路不斷落斜,大約需要40分鐘,就抵達九龍坑村的小巴站,可以搭25B小巴去大埔,途中會經太和港鐵站。 在港鐵粉嶺站 C出口,乘52B小巴,在流水響道坳頂迴旋處下車,即鶴藪路與流水響路的交界。 此處由慈善團體綠色力量管理,致力維持濕地生態平衡。 依石碑指示踏上古道,耳邊即傳來潺潺流水聲,引領你前往鶴藪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