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2日 ,位於沙田圍站至烏溪沙站發生號誌故障,屯馬線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線服務斷開為二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屯門站至大圍站,而大圍站至烏溪沙站暫停服務。 由於馬鞍山線沿線大多是住宅區,只有石門站和第一城站附近是工商業區及校區,本線客量穩定,通車初期擠逼情況在本線列車並不常見,但近年因多個位處馬鞍山新市鎮的住宅計畫落成,所以在早上及晚上繁忙時間,恆安至大圍段也會有擠逼情況出現。 車站方面也只有連接東鐵線的大圍站經常擠逼以及車公廟站偶有擠逼。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馬鞍山線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同為80%(以車廂每平方公尺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車公廟站至大圍站之間[40]。 隨西鐵線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原有西鐵線全日通被屯門-南昌全日通取代。
乘客不需經過樓梯、電動扶梯或電梯走到另一個平台轉線,因此能節省車站內的轉乘時間、提高通勤效率。 屯馬線啟德站 屯馬線啟德站2025 同月台平行轉乘站還有一個設立原則就是不要求乘客在轉車時經過計算車費的驗票閘門,英國倫敦的斯特拉特福站過去就是由兩個不同鐵路經營者(東安格利亞國家特快車及倫敦地鐵,前者現為倫敦交通局鐵路)允許乘客不經過柵閘就進行轉車的典型例子,不過也有例外(如犀浦站)。 另一方面,屯馬綫全綫十分迂迴,往返新界東西兩端必須經過九龍,一般不會有乘客搭足全程。 雖然屯馬綫能為乘客提供更多轉綫選擇(例如轉乘東鐵綫由以往只能在大圍轉乘,變成可於該站或紅磡轉乘),部份車程可透過轉綫次數較少的方式往返,但並不代表所需時間因而減少[67]。
屯馬線啟德站: 九龍城好去處:九龍寨城公園
然而隨著車站鄰近的物業相繼落成以及屯馬綫全綫啟用,車站的客流量亦因而逐漸增加。 由於沙中綫原訂設於大磡村舊址的鑽石山列車停放處改設於前紅磡貨場,故港鐵於啟德站加設側綫供停泊列車[6]。 其中,「尋路員-T」及「引路員-T」分別可為乘客提供行程查詢服務,以及透過定位功能,帶領乘客到車站特定位置,例如出入口、洗手間;而「巡查員-T」則會在晩上車站關閉後巡邏車站,利用圖像分析技術協助檢查設施狀態。
- 經過多年規劃過程,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2012年3月27日根據《鐵路條例》授權進行全長17公里的沙田至中環綫鐵路計劃。
- 其後澳洲各工會依然持續違反已簽訂的相關合作聲明,不斷於Comeng的墨爾本丹德農(英语:Dandenong)廠房進行工業行動。
- 由於這個設計深受乘客歡迎,於是1985年港島線通車時,荃灣線與該線的轉運站金鐘站也進行了類似的反向轉乘。
此外,鐵路服務將擴展至九龍城和土瓜灣,不僅為社區帶來新的活力和發展機會,亦為整個城市提供更全面通達的交通服務。 另一方面,屯馬線全線十分迂迴,往返新界東西兩端必須經過九龍,一般不會有乘客搭足全程。 雖然屯馬線能為乘客提供更多轉線選擇(例如轉乘東鐵線由以往只能在大圍轉乘,變成可於該站或紅磡轉乘),部份車程可透過轉線次數較少的方式往返,但並不代表所需時間因而減少[67]。 屯馬線啟德站2025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減城隧線班次,加上城隧線在繁忙時間經常供不應求,使不少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乘客仍然轉投屯馬線。 屯馬線啟德站2025 1998年,政府推出《香港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及《香港第二次鐵路發展研究》,建議興建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
屯馬線啟德站: 港鐵車站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此外,屯馬綫全綫通車後,港鐵公司更將各節車卡的人流資訊[註 1]實時顯示於屯馬綫沿途各站的月台顯示屏,為整個港鐵系統首次引入。 隨着紅磡站擴建部分的補救措施在2020年年中完成,屯馬綫的架空電纜亦已在7月全綫通電,屯馬綫在8月開始進行列車動態測試。 2019年7月18日,政府及港鐵決定屯馬綫將會分階段通車。 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綫大圍至啟德段將稱為「屯馬綫一期」[17][18];而啟德至紅磡段將爭取於2021年啟用。
其他跨月台轉乘站只能進行單向跨月台,如1號線與4號線的查馬丁松林站。 慕尼黑-新佩拉赫南站是慕尼黑地鐵和慕尼黑城市快鐵的結合車站原初計劃在兩個方向都興建跨月台轉乘。 然而慕尼黑城市快鐵在該處仍為單線鐵路,故此只能作為慕尼黑地鐵5號線與慕尼黑城市快鐵7號線進城方向的跨月台轉乘。 一個擁有跨月台轉車站的通勤列車站,一般會包含最少兩組雙向路線系統,並最少擁有兩座透過行人樓梯、電扶梯等連接的島式月台(可服務4條單線),在客量高的轉車站容納更多的路線可能會導致月台人流飽和及混亂。
屯馬線啟德站: 香港地方討論 (A (
隨着特區選舉制度得以完善,立法會回復為理性討論的平台,特區管治效能有望提升,將有利推動大型基建項目發展。 特區政府會繼續砥礪前行,與立法會、港鐵公司、地區人士及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完善鐵路網絡,令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促進地區的聯繫,香港繼續向前發展。 為協助屯馬綫的乘客更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港鐵公司於在大圍站3號月台通道入口增設乘客資訊顯示屏,讓乘客得悉屯馬綫未來四班往屯門方向列車的抵站時間;此外,港鐵公司亦於美孚站轉車通道增設乘客資訊顯示屏,讓乘客得悉屯馬綫及荃灣綫各方向未來兩班列車的抵站時間。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其中原有沙田綫被「東九龍綫」取代,沙田段被取消,北端終站改為鑽石山;南端終站則由尖沙咀(此報告書中稱「馬連拿站」,接近現尖東站)延伸至香港島上環的林士站。
- 開發區站目前是大連地鐵3號線主線和支線的單向同月台平行轉乘站,13號線完工後將改為與該線的同月台平行轉乘站。
- 2016年12月,溫哥華高架列車洛克希德鎮中心站擴建成為兩月台三線的車站,預備長青延線的通車。
- 香港興建機場鐵路期間,同步將荃灣線原有的荔景站改建為該線與東涌線的平行轉乘站,並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
- 4月18日起,屯馬綫分6至8個晚上的非行車時間進行全綫列車測試,來回烏溪沙站與屯門站,自此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開始共用車隊營運。
- 這是中國大陸首個城市軌道交通與國家鐵路跨月台轉乘的案例[4]。
- 在興建修正早期系統鑽石山站及港島綫上環站之時,地鐵公司亦同時興建了預留位置供未來發展東九龍綫使用。
- 港鐵公司經過多個月來的研究,並充分考慮安全和其他營運可行性因素後,港鐵建議而政府亦同意先行啟用顯徑站、鑽石山站擴建部分及啟德站三個新車站。
另外,柏林武勒塔爾車站(英語:Berlin 屯馬線啟德站 Wuhletal railway station)可提供柏林城市快鐵5號線與柏林地鐵5號線的平行轉乘。 若干車站可進行快慢車的平行轉乘,芬奇利路站提供大都會線與銀禧線的平行轉乘。 阿克頓鎮站、男爵宮站、特南綠地站及漢默史密斯站都設有皮卡迪利線和區域線的平行轉乘。 長春軌道交通3號線與4號線可在偽滿皇宮站進行順向同層分離島式平行轉乘。 3號線終點站與4號線往天工路站方向共用島式月台,3號線往長影世紀城站方向與4號線往長春站北站方向共用島式月台,形成環線順接的格局。 在建車站中,5號線與10號線湖西路站為島疊式平行轉乘,2號線與9號線趙家崗東站為同層分離島式平行轉乘。
屯馬線啟德站: 屯門站好去處
「自悠通」曾經有免費乘搭專綫小巴81K綫的優惠,於2005年2月1日生效,但已於2007年1月1日起取消。 另外曾經有新巴701綫、702綫及專綫小巴95K綫之轉乘優惠亦於同日取消。 屯馬線啟德站2025 隨2021年6月27日啟德至紅磡之間的一段鐵路通車,「屯馬綫」亦吿全面啟用,正式成為港鐵網絡的其中一條鐵路綫。
屯馬線啟德站: 月台
直至政府在2000年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建議興建沙田至中環綫。 而在車站啟用初期,由於車站鄰近一帶仍為發展區,故除了上下班繁忙時間外,啟德站在非繁忙時間的出入閘人流較少。 然而隨着車站鄰近的物業相繼落成以及屯馬綫全綫啟用,車站的客流量亦因而逐漸增加。 另一方面,因應香港於車站啟用前的數個月前有多宗不滿港鐵而到站抗議事件,警方在同月13日晚上派出約10輛警車,有近100名警員在站外內戒備,包括防暴警員及鐵路應變部隊。 至當日早上7時,仍見有數名防暴警員在不同車站出入口駐守[15]。
屯馬線啟德站: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都市建設、城市規劃及政策、建築設計、房地產業、香港地理歷史、各區風貌及道路及天文氣象等、遠足路線查詢。 討論有關香港與海外海上交通及船隻的話題, 包括渡輪、郵輪、政府船隻和貨船以及與其相 屯馬線啟德站 關的碼頭設施的文章和相片。 討論關於香港電車的話題,包括運作、服務、歷史、機械設備、車廂設施及車身廣告等,歡迎於本板張貼電車相片。
屯馬線啟德站: 「香港街馬2023」周日舉行 多段道路會封閉
單車一日遊的終點站為烏溪沙碼頭及旁邊的烏溪沙沙灘,曾被CNN評為「香港欣賞浪漫夕陽的最佳海灘」,你可以預留時間,找個好位置欣賞日落。 有時間的話,可以前往另一個石灘渡頭灣村,欣賞載浮載沉的舢舨在日落餘輝下的另一番景致。 馬鞍山原屬馬鐵線路段,擁有為人熟悉的單車徑,其中大水坑單車公園更有提供單車出租服務,計劃行程時可由大水坑單車公園出發,沿路經過馬鞍山海濱長廊,飽覽吐露港美景,通往馬鞍山區的其他好去處景點。 受到本土電影熱潮影響,屯門碼頭海濱長廊再度成為影相打卡聖地。
屯馬線啟德站: 香港巴士廣告消息 (B (
此外,多達83%投票者認為港鐵有必要就新路綫命名作公眾諮詢[16]。 2022年3月1日,時值香港發生第5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港鐵表示屯馬線因為多名車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或被列作密切接觸者而需要隔離,未能執勤,令早上及黃昏繁忙時段的列車班次需要輕微調整,較正常多10多秒至半分鐘不等。 香港小型巴士(16座位或以下)路線字軌表,包括車隊及路線資料。 屯馬線啟德站2025 欲申請成為路線負責人,須先在M3i版提出申請,並張貼欲申請路線的車隊及路線資料。
屯馬線啟德站: 車站列表
港鐵與九鐵在2020年2月11日就屯馬綫一期簽訂補充服務經營權協議,對屯馬綫一期通車後的營運安排作出規限,為期兩年。 為了使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能賺取商業回報,九鐵每年向港鐵支付定額款項,在經營權有效期內總值4.65億港元[11]。 早於1970年代,當局已規劃由鑽石山以南穿越九龍城的鐵路綫,當時稱為東九龍綫,但因為不同原因而暫緩興建。
屯馬線啟德站: 車站用途
另外,巴士公司設9條特別巴士路線往維多利亞公園,以接載全馬拉松及半馬拉松的跑手前往賽事起點;市民亦可留意相關通宵巴士線。 三藩市灣區捷運密爾布瑞站亦設有與加州列車北行的跨月台轉乘。 另外在匹茲堡/灣角站以東設有三藩市灣區捷運與eBART的跨月台轉乘。 屯馬線啟德站2025 聖彼得堡地鐵的科技學院站提供基洛夫-維堡線與莫斯科-彼得格勒線同向跨月台轉乘,而運動站為島式疊式月台,預定作為伏龍芝-海濱線與環線(俄語:Кольцевая ли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的跨月台轉乘站,不過後者尚未建造。 截至2011年,巴塞隆拿地鐵只在新特立尼達站提供4號線與11號線的跨月台轉乘,兩線共用各一側的島式月台。
啟德站有一組島式月台,兩個月台於啟用時均已裝設全高式月台門,而月台牆身鋪設的焗漆板亦印有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 啟德站由基利-俊和聯營負責興建,而車站共設有3層,當中G層為車站地面出入口;L1層為車站大廳;而L2層則為月台。 值得一提的是,屯門站至土瓜灣站之間是採用左上右落行車方式(原西鐵綫行車方向),而土瓜灣站至烏溪沙站之間卻是採用右上左落行車方式(原馬鞍山綫行車方向)。 地下街由太子道東/啟新道行人隧道開始,經兩個項目連接車站B出口,而車站C出口(已於2022年3月開始興建,原預計於同年第四季完成,其後更改為2023年下半年完成)經車站以北的一眾商住項目連接宋皇臺站[17]及AIRSIDE。 啟德站有一組島式月台,兩個月台於啟用時均已裝設月台幕門,而月台牆身鋪設的焗漆板亦印有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
屯馬線啟德站: 車站象徵
1990年3月10日,新加坡地鐵支線通車,裕廊東地鐵站開始平行轉乘。 該站南北線的終點站軌道夾在東西線兩個方向的月台之間,允許乘客兩個方向皆可平行轉乘,另外一個月台則只在繁忙時間使用。 在香港地鐵的路線當中,平行轉乘首次出現於1982年4月26日修正早期系統拆分為觀塘線和荃灣線後的旺角站,以及同年5月10日開放月台的太子站。 兩站可進行雙胞胎同月台平行轉乘,太子站進行反向轉乘,而旺角站進行順向轉乘。
同時,由於路綫相當冗長,令不少乘搭兩綫往返目的地的乘客卻步;月台與海底隧道巴士站的出入口的距離亦有所增加,因此不少轉乘過海巴士的乘客改於宋皇臺或土瓜灣站轉車[71],甚至直接乘搭取道紅磡海底隧道的巴士,令部份過海巴士的客量有所上升。 4月18日起,屯馬綫分6至8個晚上的非行車時間進行全綫列車測試,來回烏溪沙站與屯門站,自此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開始共用車隊營運。 5月2日,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當日的列車服務延遲至早上7時30分開始,以配合屯馬綫全綫大型列車測試,期間亦安排免費接駁巴士服務受影響的乘客。 測試最後比原定時間提早完成,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因此分別於早上約7時10分及早上6時40分回復正常。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關係,會加強車卡及月台清潔,也有機會調整班次[20]。 2016年1月2日,西鐵綫為配合未來東西走廊運行,開始更換運行車隊編組,將原有7卡編組逐漸更換為8卡編組行駛,期間採取混合運行模式,7卡及8卡編組同時用於運作中。
屯馬線啟德站: 港鐵路綫圖
該站南北線的終點站軌道夾在東西線兩個方向的月台之間,允許乘客兩個方向皆可跨月台轉乘,另外一個月台則只在繁忙時間使用。 臺北捷運中的跨月台轉乘設計,始於1980年代的設計階段,中華民國交通部運輸計劃委員會聘請「英國大眾捷運顧問工程司」(BMTC)與中華顧問工程司(今臺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組成計劃小組進行設計。 其中BMTC部分人員為曾經參與香港地鐵設計的英國籍工程師,故將香港的跨月台轉車設計加入臺北捷運當中,取代了原先部分交會站必須上下樓層、徒步進行轉乘的動線。 2009年九龍南線通車時,東鐵線和西鐵線都以紅磡站為總站,並提供跨月台轉乘。
屯馬線啟德站: 香港海關檢獲懷疑大麻花
中鐵線能接駁屯馬線、東鐵線、觀塘線、荃灣線及北環線,往返錦上路及九龍灣的行程預計將由現時約43分鐘減少至約32分鐘。 按《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的目標落成時序表,當中一共有38個交通基建項目,有部份正在動工,其中3個擬於2024至2028年完成,包括港鐵古洞站、中九龍幹線等。 有17個項目擬於2029年2033年完成,包括已動工的東涌延線;另有十一號幹線、屯門繞道等。 屯馬線啟德站 2016年12月,溫哥華架空列車洛歇鎮中心站擴建成為兩月台三線的車站,預備長青延線的通車。 該線通車的前18個月,第三月台供東行列車使用,而島式月台南半部則供西行列車使用(千禧線列車以靠左行駛通過車站),此舉容許千禧線往溫哥華社區學院-克拉克站的列車跨月台轉乘博覽線往濱海站的列車。 2018年6月25日,千禧線列車恢復靠右行駛,改為博覽線往生產路-大學站與千禧線往拉法基湖-道格拉斯站的逆向跨月台轉乘[11]。
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線大圍至啟德段將稱為「屯馬線一期」[17][18];而啟德至紅磡段將爭取於2021年啟用。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布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線」[15],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線」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線」的支持度高達62%。 此外,多達83%投票者認為港鐵有必要就新路線命名作公眾諮詢[16]。 由於本線全線串連了過去四個原有的重鐵計畫,2021年6月27日通車後,成為全港最長和站數最多的重鐵路線。
屯馬線啟德站: 月台類型
2020年2月13日晚上11時許,有10多名市民已經冒雨在啟德站出入口外等候通車。 而港鐵於翌日早上5時20分左右開放其中D出口供乘客進入車站,守候多時的鐵路迷衝進車站大廳,有人甚至在閘機外開香檳慶祝。 時任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總經理鄭群興及常務總監劉天成亦在車站向乘客派發紀念品,包括免費車票一張、港鐵吉祥物「鐵仔」造型的零錢包及巧克力各一個。 不過時值九龍城區議員李軒朗亦在車站舉牌展示「太子站交片」標語,要求港鐵就831太子站事件交出片段釐清真相[14]。
屯馬線啟德站: 月台職務
屯馬線自展開建造工程以來亦遇到種種大大小小的挑戰,特區政府、港鐵公司和我們建造團隊都會視每一項挑戰為創新的動力,既竭力解決眼前的問題,亦致力總結經驗,令日後工程更加順利。 屯馬線啟德站 屯馬線啟德站2025 事實上,興建和營運鐵路一直是香港的城市優勢,本屆政府更提倡運輸基建先行,希望以發展包括鐵路在內的項目開發更加多可建屋的土地。 其中,我們會加緊落實北環線,以釋放北區沿線土地的發展潛力、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並改善新界東與新界西之間的運輸連接。
屯馬線啟德站: 工程期間相片
米蘭地鐵卡多爾納FN(英語:Cadorna (Milan Metro))站是1號線與2號線的轉乘站。 慕尼黑東站自2004年起,由羅森海姆、米爾多夫開出的列車可與慕尼黑城市快鐵往埃伯斯貝格、埃爾丁和慕尼黑機場方向列車進行平行轉乘。 慕尼黑地鐵在沙伊德廣場站提供2號線和3號線的平行轉乘,因斯布魯克環路站提供2號線和5號線平行轉乘,兩站的列車都同步到站方便轉乘。 杜伊斯堡準地鐵(英語:Rheinbahn)網路設有兩個平行轉乘站,杜伊斯堡火車總站可作順向平行轉乘,而亨利一世廣場站則作逆向平行轉乘。
一些情況下,為了方便進行跨月台轉乘,有一部分鐵路線會為此將部分或全部路段更改行車方向配合,例如港鐵馬鞍山線(現已併入屯馬線)、上海地鐵10號線、成都地鐵2號線、成都地鐵10號線、倫敦地鐵維多利亞線等等。 世界上大部分通勤鐵路系統如果因為多種原因(例如只有一站交匯或者屬於兩線總站)而只能為兩條路線建設單一個跨月台轉車站,那麼它們在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讓同方向的軌道配對在同一組島式月台上,因為進行同方向轉車的乘客通常要比逆方向的多。 然而有時部分車站尚會為了順應乘客量較高一方的動線需求,而被調整為一個逆方向跨月台轉車站,月台兩側的行車方向相反。 而原有接駁K16綫的優惠亦即日取消,K16綫亦於一個月後取消服務。 有別於過往港鐵網絡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綫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完工後交由九廣鐵路公司持有並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由於紅磡站非常靠近海邊,過海的東鐵線受高度差影響無法與屯馬線進行跨月台轉乘,以及遷就紅磡列車停放處等原因,故此東鐵線過海後改為垂直轉乘。 另外,會展站也預定成為東鐵線與將軍澳線的轉車站,很可能會採用跨月台轉乘。 屯馬線啟德站2025 屯馬線啟德站2025 其後興建將軍澳線時,為了方便九龍東的乘客可以更方便轉乘港島線,2001年9月起利用北角站原有的側疊式月台設計擴展成為跨月台轉乘站,起初暫時供觀塘線和港島線跨月台轉乘。 2002年8月將軍澳線通車後改為與該線轉乘,同時油塘站和調景嶺站的雙向跨月台轉車站配置亦先後啟用。
而該出入口已於2022年3月開始興建,並於2023年9月28日與AIRSIDE啟用[9]。 2020年第三季起,港鐵車站營運團隊即將迎來一批生力軍,五名機械人「智能見習生」將於啟德站投入服務,成為。 五款機械人名稱分別為「尋路員-T」、「引路員-T」、「巡查員-T」及兩款「清潔員-T」,準備協助車站職員提供顧客服務。 機械人配備人工智能科技,透過在職培訓可以提升他們的能力,啟德站將會是智能化車站的試點。 作為啟德發展區內的重要公共交通設施,啟德站共設有四個出入口,配備寬敞的扶手電梯連接地面建築中的「車站廣場」,貫通「啟德城中心」多個屋邨、屋苑及區內各項社區設施。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布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綫」[15],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綫」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綫」的支持度高達62%。
漢堡城市快鐵在漢堡-阿爾托納車站與漢堡火車總站設有跨月台轉乘,方便五條支線的四條都可以跨月台轉乘進城。 斯托克韋爾站與尤斯頓站分別提供維多利亞線與北線兩條支線的跨月台轉乘,牛津圓環站提供維多利亞線與貝克盧線的跨月台轉乘,維多利亞線芬斯伯里公園站則可跨月台轉乘皮卡迪利線,同線高貝利及伊斯靈頓站則可跨月台轉乘北城市線。 布特拉高原站是大城堡線(4號線)和格拉那再也線(5號線)之間的跨月台轉車站,而陳秀連站則是安邦線(3號線)和大城堡線(4號線)之間的跨月台轉車站。 昆明地鐵1號線與2號線在環城南路站以及昆明火車站跨月台轉乘(目前兩線直通運行,拆解後將跨月台轉乘)。 南寧地鐵1號線與南寧地鐵2號線可在火車站與朝陽廣場站雙跨月台轉乘。 青島地鐵1號線與6號線可在王家港站跨月台轉乘,也可在興國路站與7號線跨月台轉乘。
廣州地鐵的體育西路站也成為3號線主線和支線的平行轉乘站,新和站則是14號線主線與知識城支線的平行轉乘站。 21號線預定拆解在天河公園站以南的部分予11號線,並在該站平行轉乘。 6號線預定將拆分植物園站以東給20號線,並在該站預留平行轉乘。 12號線預定在棠溪站與24號線平行轉乘,在嶺南廣場站與28號線平行轉乘。 22號線預定在機場東站與新白廣城際鐵路平行轉乘,夏茅站與24號線平行轉乘。 廣佛環線可在佛山西站與貴廣高速鐵路、南廣鐵路平行轉乘,可在番禺站與佛莞城際鐵路平行轉乘,可在花都站與廣清城際鐵路平行轉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