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的預防除了避免接觸檳榔、菸、酒等危險因子外,平時更應該養成自我檢查、定期篩檢的好習慣。 記得哦,平時若發現異樣,或有超過二星期以上仍未癒合的口腔病變,應立即就醫檢查。 口腔黏膜檢查主要是由醫師視診或觸診,目的是及早發現口腔癌的病灶並給予治療,同時也藉由教導衛教知識,幫助受檢者戒除檳榔或吸菸。
兩個月前,小麗的舌頭側下方長了一個口腔潰瘍,一直沒有癒合。 直到一次休息日,小麗察覺到口腔潰瘍再持續下去影響進食,才去醫院看診。 事實上,無論是切除一半舌頭或切除整個舌頭,說話功能仍能保全。 至於進食吞嚥方面,由於沒有了部分或整個舌頭,確實會有影響。
舌癌檢查: 接受口腔癌治療後,說話能力會受影響嗎?
衛福部曾經做過調查,以各縣市做區分,了解成年男性嚼食檳榔的比率,發現東部及中部以北的區域比率較高,這些地方也是罹患口腔癌的危險區域,戒除檳榔才是遠離口腔癌的最佳方法。 前文提過,癌症的形成是因為身體一些細胞異常生增,在醫學上稱這些異常的細胞為癌前病變。 如果未能及時制止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就會演變成原位癌,繼而發展成癌腫瘤。 因此,如能把握癌前病變的時期及時醫治,根治舌癌的機率就最高。 磁力共振掃描,手術前的磁力共振掃描,可確定癌細胞的侵蝕範圍及深度,例如有否轉移到顎骨或有否擴散至遠程器官等。 口腔內有些隆起和贅生物雖是良性病變,如乳頭狀瘤、 義齒刺激引起的增生、化膿性肉芽腫等,但也有少數被 病理組織學證明是鱗狀細胞癌,也應引起警惕。
- 向後則可延及舌根或咽前柱和咽側壁,此時舌運動可嚴重受限、固定,涎液增多外溢,而不能自控,進食、吞咽、言語均感困難。
- 蔡醫生表示,和普通的位置不固定、可自愈的複發性阿弗他潰瘍不同,長期不癒合、且長在固定位置的潰瘍需要高度重視。
- 舌癌的早期症狀中,最常見的是舌頭上長期不癒的潰瘍 (俗稱痱滋),其次是腫塊或持續呈現的白斑等。
- 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案例,過去曾有一名50歲男子有嚴重口臭,因為老婆受不了帶著丈夫就醫,患者透露有時候會從嘴裡摳出血絲,但以為只是「扁桃腺結石」認爲並無大礙。
如果確診是舌癌,患者需要接受頸部超聲波檢查,還有幼針抽取淋巴細胞,以確定癌細胞是否擴散至淋巴組織。 因為在舌癌的個案中,頸部淋巴轉移是非常普遍的情況,有些病人可以完全沒有徵狀,所以淋巴檢查是相當重要的。 精準醫療已成了癌症治療最佳武器,但對於少見癌別的患者而言,因病例數少連診斷都不容易。 李京澤醫師說明,透過口腔黏膜檢查,用目視或觸診的方式檢查口腔黏膜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灶,此檢查過程不會疼痛也沒有任何副作用。
舌癌檢查: 舌頭生痱滋是舌癌症狀?醫生教你4大舌癌病徵+2招分辨痱滋舌癌
除了向舌中心及舌根進逼外,癌細胞亦常見走向淋巴,令患者出現淋巴腫脹,部分患者便因為摸到頸部有腫塊時才求醫,惟病情已惡化。 日本女星堀智榮美於53歲不幸患上舌癌,她發現舌頭內側有傷口,當時以為只是一粒小痱滋。 由於她近年患上特發性大腿骨頭壞死症而要長期服藥,誤以為只是食藥的副作用。 舌癌檢查2025 直到「痱滋」多個月仍然未癒,停止服藥亦未見好轉,且感到舌頭痛楚明顯,遂與丈夫商量後決定到醫院檢查。
若深部舌肌肉及神經線明顯被癌細胞入侵,更會影響舌頭活動,出現不對稱的現象,或舌頭伸出時固定不能縮回,令患者在說話、進食及吞嚥時都感到困難。 舌癌檢查2025 如舌表面有糜爛、皸裂或潰瘍時,應高度重視,必要時作細胞學或活組織檢查。 目前舌癌的治療:對於Ⅰ~Ⅱ期的早期高分化舌癌主張單獨手術或放療,對於Ⅲ~Ⅳ期晚期舌癌採取以手術為主中醫藥配合的綜合治療。 綜合治療的目的是預防腫瘤術後複發及遠處轉移,這是提高生存率和治癒率的正確方向。 (二)轉移灶的處理 由於舌癌的轉移率較高,故出T1病例外,其他均應考慮同期行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對臨床淋巴結陽性的患者,應同期行治療性頸淋巴清掃術。
舌癌檢查: 了解糖尿病:糖尿病症狀,併發症和治療
若出現以下症狀時,必須盡快就醫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癌前病變。 若口腔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可能使細胞產生變異,像是嚼檳榔、吸菸、喝酒、過度陽光照射、長期營養不良、口腔衛生不佳、蛀牙或尺寸不合的假牙、過熱或太辣的食物等,都是刺激黏膜病變的危險因子。 第三期:腫瘤大於4厘米,但還未侵蝕周邊軟組織或淋巴核,又或腫瘤少於4厘米,但已侵蝕附近的淋巴組織,治療方法是以手術切除,並輔以放射治療。 多發病於舌頭兩側的邊緣,其次是舌背、舌底、舌尖及舌根。 從外觀上看,舌癌可以分類為外生型、潰瘍型和侵潤型(即表面無突起或潰瘍),出現在舌體及舌根的多數為鱗形細胞癌,舌根部份則有可能出現淋巴癌及唾液腺癌。
舌癌檢查: 舌癌檢查
最終診斷是患有口腔癌中最常見的舌癌,已是第4期,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 除了定期做自我檢查外,更應養成定期至醫療院所做口腔檢查的習慣。 如有上述可疑症狀,或發現有超過二星期以上仍未癒合的口腔病變,也應立即就醫,必要時應進一步接受切片手術,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舌癌檢查: 外科手術
如你懷疑朋友患上口腔癌需要診斷檢查,請聯絡香港耳鼻喉專科。 舌癌的癌前病變也是初期症狀,多在舌頭倆側出現一塊白色或紅色的斑點,常被誤當成口瘡(痱滋)。 斑點的面積會逐漸擴大、侵入得更深、顏色也變得更紅,患者會感到越來越痛。 斑塊繼而開始潰爛,癌細胞逐漸蔓延破壞舌頭肌肉,令說話及吞嚥出現困難,癌細胞再擴散到附近淋巴組織,引致淋巴核腫脹,再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 舌癌檢查2025 手術治療舌癌包括局部或全舌切除,若要根治,必須將腫瘤和周邊1.5厘米的組織徹底切除,以消除極微殘留的微細癌細胞,減低復發。 對於早期的舌癌,切除1.5厘米應不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構成大太的不便。
舌癌檢查: 舌頭下的白色瘡
活組織化驗可以準確分辨舌頭上的潰傷,究竟是良性的痱滋,還是惡性的腫瘤潰傷。 如果舌頭上出現潰傷超過兩星期還未癒合,觸檢患處時感覺是又硬又厚,若然頸側淋巴核腫脹大,情況就非常可疑,就必須存抽取活組織去化驗。 另外,治療晚期舌體癌或任何期數的舌根癌時,因為切除的範圍較大較深,加上切除後的重建較複雜,一般會使用到電療和化療。
舌癌檢查: 頸部兩側
由於人體免疫系統可監察及攻擊不正常的細胞,但癌細胞會發出偽裝信號假扮成健康細胞而避開免疫系統攻擊,免疫治療就是阻截癌細胞發出的信號,啟動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作出反應,起控制及舒緩作用。 成存芝提醒,若口腔內有超過 2 周仍無法癒合的潰瘍或硬塊,都應盡早就醫,即便病灶早已發展成口腔癌,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還是能大幅提高治療成功的機率。 舌癌檢查 舌癌檢查 收治個案的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成存芝表示,經過切除手術後,王先生陸續接受化放療,以加強癌症治療效果,治療期間更戒除菸、酒、檳榔。
舌癌檢查: 口腔癌早期 口腔癌檢查 口腔癌診斷
由於頭頸部有豐富之淋巴網路,因此癌細胞常易沿此造成局部頸部轉移,而有頸部淋巴結無痛性腫大,質地硬,並因固著於鄰近組織而缺乏可動性。 檢查時以手觸摸兩側頸部看有無硬塊,包括頸部各區大於2公分之淋巴結群。 不過需注意的是,一般上呼吸道感染、齒源性感染、肺結核或兒童也常會發現頸部淋巴結之發炎性或非特異性腫大,故需做區別診斷。 舌癌初期常以小潰瘍表現,並逐漸向深層及遠處侵犯使舌失去其正常之活動性,造成吞嚥及講話之困難。
舌癌檢查: 口腔癌分期
以痱滋為例,差不多人人也試過,尤其是一些口腔衞生較差的人,更會經常生痱滋,惟通常幾天便會自行消失,但若痱滋持續不消退、潰瘍範圍變大、患處愈來愈痛,便要小心可能是舌癌。 CT掃描或磁力共振的檢驗能看到X光或其他檢查看不到的細節,兩種檢查方式都快捷沒有痛楚。 不過如果只裝有心臟監測器、心率調整器或任何手術夾的人,就不能做磁力共振的檢驗,因為磁力共振強烈的磁場會干擾這些裝置的運作。
舌癌檢查: 全癌解碼 癌症高峰論壇重磅登場
因此,舌頭上的小病灶千萬不可輕忽它,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舌癌檢查 但隨著醫學的發展,面對晚期、巨大的頭頸部鱗癌,可通過聯合腫瘤內科、放療科、病理科進行多學科協作,行綜合治療,對部分病人進行降期,增加手術機會,降低術後複發概率,目前已有大量病人從中獲益。 小麗在做完磁共振等檢查後,口腔頜面外科劉雁鳴主任診療組為她製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在口腔及前臂雙手術區同步進行腫瘤的擴大切除、預防性頸淋巴結清掃及遊離皮瓣的製取吻合。 本院推出驗癌快線服務,包括下列四大癌症,診斷過程可加快於2日#內完成。
中心坐落於高端商務中心,為當地及跨區域的患者提供先進的,以人為核心,以實證為基礎的醫學治療與護理。 然而,上述症狀未必完全由癌症引致,亦可能與除口腔癌以外的其他癌症有關,因此一旦發現上述病徵,且超過兩週沒有好轉跡象,應從速求診,了解是否患上口腔癌或其他癌症。 口腔癌常見的癌前病變,包括白斑、紅斑、紅白斑與黏膜下纖維化,針對不同的症狀,醫師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像是定期追蹤、雷射燒除,必要時須安排切片檢查。 另外,部分舌癌患者可能會出現耳痛,原因是隨着癌細胞向舌頭中心不斷侵蝕,舌中央的神經與耳的痛感神經中段相通,因此有癌症的舌頭未必會有痛楚,卻有耳痛的情況,這時病情已到了後期。 口腔癌的標靶治療藥物 ,可以增加腫瘤的局部控制率,降低其轉移或增生,也可以讓放射治療的效果更好。 根據研究,三~四期的晚期患者,放射線治療時同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患者存活期的中位數,從只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的24個月,提升到49個月。
舌癌檢查: 癌症基因解密!胰臟癌用乳癌藥 患者站了起來
晚期階段 – 可以已擴散至口腔其他部位、頸部淋巴結等大範圍,則要做化療。 舌癌的早期症狀中,最常見的是舌頭上長期不癒的潰瘍 (俗稱痱滋),其次是腫塊或持續呈現的白斑等。 因為舌根位置一般難以看見,患者在發病初期很難及早察覺到異樣。 然而,當癌症入侵到舌肌肉或舌神經線時,患者就會感到舌頭腫痛,也會因神經反射而導致耳痛。
然而,免疫治療也是會有副作用,可能會引發肺部、肝、腎、皮膚等器官的免疫反應,包含發燒、發炎、神經系統障礙、皮疹等。 治療方式依臨床分期而有所不同,如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或細胞治療,手術切除病灶是最重要的步驟。 確定癌症分期後,醫生會決定適合的治療方式,早期發現的個案五年存活率接近八成,且通常只須進行小型手術。 舌癌檢查2025 腫瘤侵犯鄰近組織(如食道、甲狀腺、環狀軟骨),或有超過3公分的頸部淋巴結轉移,或是淋巴結轉移的數目超過一個、轉移至遠端器官。 一旦確診為口腔癌,須透過一系列的檢查瞭解癌症情況,確定是否僅有原發病灶或侵犯其他器官的可能,如電腦斷層檢查、核磁共振造影、X光檢查、超音波檢查、全身正子檢查等等。 平時可以利用刷牙的時間,順便做口腔的自我檢查,除了用眼觀察有無異樣外,也可以用手觸摸,重要的是觀察黏膜顏色、是否有潰瘍、出現不明硬塊。
舌癌檢查: 診斷口腔癌需要做什麼檢查?
3.觀察引起流管是否通暢,防止引流管脫落、扭曲、漏氣。 2.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尤其是呼吸,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有氣管切開,注意及時吸痰,防止阻塞致窒息,做好氣管套護理,予α糜蛋白酶+氯黴素眼液滴套管q2h。 超聲霧化吸入冶療、拍背有利於痰液的咳出,指導病人有效咳痰。 舌癌檢查2025 1.去枕平臥位、頭偏向健側、頸部制動,防止牽拉胸大肌血管蒂。 術後24小時後可予半坐臥位、拍背、勤翻身,防止墜積性肺炎和褥瘡的發生,保持室溫22~25℃。
然本病的發生與正虛有關,苦寒之品易傷脾,病程日久易損正,因此,要注意顧護正氣,祛邪而不傷正。 證候:舌體腫大滿口或潰瘍明顯,易於出血,舌伸縮不能,開口、飲食困難,口氣臭穢,項及頜下腫塊累累,或透舌穿腮,湯水流出,形體消瘦,氣短乏力,精神委頓,舌淡苔膩,脈弦細而數。 見疼痛甚者,加乳香、沒藥各10g以活血止痛;潰瘍出血者,加仙鶴草30g、地榆10g以止血;大便乾結者,加生大黃、川朴各10g以通便泄熱。 證候:舌部生一小硬結,形如豆粒,常在舌邊,觸之較硬,或長大如菌。
舌癌檢查: 確診口腔癌後,生活有甚麼要注意?
由於舌頭在口腔裏,一旦有任何異變出現,應該較容易察覺,但也絕不能掉以輕心,若能在癌變的早期發現及醫治,自癒率可達100%。 突然出現的唾液分泌增多、 舌癌檢查 流涎、鼻涕帶血、吞咽哽噎感、頜面部腫塊及淋巴結腫 大,並且持續存在,甚至逐漸加重。 突然出現牙齒鬆動、脫落,咀嚼食物時牙齒咬合 不良,有假牙者自覺假牙不適,口腔與咽部麻木、疼痛 ,經一般對症治療不見好轉。 4、發現良性病灶或癌前病變,如舌體部乳頭瘤或糜爛性扁平苔蘚等,應及時切除活檢,或積極治療,定期觀察。 因舌體具有豐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環,並且舌的機械運動頻繁,因此舌癌轉移較早且轉移幾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