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該年12月4日,她參加了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當時有人認為她參與遊行的原因是因為了競逐香港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不過她事後表示參加遊行只是希望香港儘快實行普選,及要求行政長官曾蔭權向中國政府爭取普選時間表[39]。 方平正 然而,陳方安生這次參與遊行反被「四大護法」之一的許崇德批評她「不甘寂寞」和「紅杏出牆」。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吸收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了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改造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标准和发展方向对传统文化的抽象精神形式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实质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在吸收话语资源时着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回应和解决时代问题时得以体现其时代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性地吸收和转化为现代化形态的表达形式,贯通起中华文明的历史传统、当下实践与未来理想。
中學畢業後,陳方安生曾短暫在瑪麗醫院任職文員,1959年進入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英文及英國文學,期間曾當補習老師幫補家計[6]。 1962年,陳方安生在大學取得二級榮譽學位畢業[7],曾在保良局短暫工作,想過當社工,但最後決定加入香港政府[6][8]。 方平正 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期間,她被指曾獲銀行提供「十成按揭」,評論指她身為公務員之首,不應取巧避稅和利用法律漏洞,更有人認為她是以高官身份取得特權,有官商勾結和利益輸送之嫌[78]。 不過,中原地產創辦人之一、怡居地產常務董事王文彥撰文指有關十成按揭的指控純屬誤解[79]。
方平正: 方平正診所
在2006年5月,行政長官曾蔭權與陳方安生在澳門會晤,立即惹起外界揣測中國政府欲勸退陳方安生參選來屆特首選舉[41],但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認為北京欲勸退陳方安生的說法仍「言之尚早」[42]。 到同年七一遊行舉行之前,陳方安生公開發表言論支持香港實行普選,表示會參加遊行,並呼籲市民上街表達訴求。 其後陳方安生高調參與遊行,受到不少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支持,但部份民主派議員卻批評她「忽然民主」[來源請求]。 方平正 由於是年遊行人數沒有大幅增加,所以親中派和保皇派批評她號召力不外如是。 方平正2025 陳方安生退休初期比較低調,但亦時有公開發表政見並熱心參與公益活動。 例如在2003年的時候,她就代表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到老撾作親善探訪[11][38]。
- 其後陳方安生高調參與遊行,受到不少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支持,但部份民主派議員卻批評她「忽然民主」[來源請求]。
- 关于香港政制改革,陈方安生及李柱铭反映了港人期待对2017年落实行政长官真普选,以及2020年立法会全体议席由普选产生[72]。
- 據楊啟彥憶述,當時華人布政司人選除了陳方安生外,還有他自己、陳祖澤和施祖祥[17],不過霍德爵士認為陳方安生作風硬朗果斷,最終選擇以她為首位華人布政司。
-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贯彻了历史辩证法原则,折射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双重文明逻辑。
- 1962年,陳方安生在大學取得二級榮譽學位畢業[7],曾在保良局短暫工作,想過當社工,但最後決定加入香港政府[6][8]。
-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长期坚持,蕴含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
同年3月,她獲改任為經濟司,成為首位女性華人司級官員,任內主理港口和機場設施等龐大基建發展、成功爭取開放本港電訊市場[9],又對旅遊業、能源、糧食供應以及公用事業公司作出監管。 陳方安生在1962年大學畢業後加入政府,出任政務主任,是香港政府首三位女性政務主任之一(首位是在1961年加入政府的周雪凝),與她同期加入政府的政務主任包括楊啟彥和霍羅兆貞等。 她早期在不同部門任職,包括漁農處、工商署和輔政司署等等[4][9][10]。 方平正 陳方安生,安徽省壽縣人,1940年1月17日生於上海,信奉天主教。
方平正: 陳方安生
2002至2005年期間,陳方安生多次在美英報刊撰文、以及在美英政治組織、傳媒、學會舉辦的午餐會和論壇上作嘉賓演講,談論香港政治。 2002年7月1日,陳方安生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要求特區領導「勿模糊兩制的界線」。 方平正2025 2004年,陳方安生在6月6日出版的一期美國《時代週刊》撰文,指「中共處理香港問題的態度和言論,令人聯想到文化大革命的做法」、「名嘴封咪引起外界對香港言論自由的憂慮」。
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创造的积极成果的占有,是高度且全面现代化的文明形态。 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逻辑及其严重后果。 方平正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指向生活世界的人的生存状况,是对现代性带来丰富可能性的同时又将人类抛入巨大的价值缺失和空虚境地的普遍境遇的回应。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反对现代主义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走和平发展道路”则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史,超越现代性权力支配下的依附—被依附关系、支配—从属关系或中心—边缘关系,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话语陷阱。
方平正: 香港医院名单
关于香港政制改革,陈方安生及李柱铭反映了港人期待对2017年落实行政长官真普选,以及2020年立法会全体议席由普选产生[72]。 坊間一直有傳董建華和陳方安生不和,又與北京在治港政策上不咬弦,例如董建華支持全面落實母語教學。 但在陳方安生力爭下,最後有100所中學獲准維持英文中學的資格[11]。 方平正2025 另外香港大學在2000年爆發民調風波後,陳方安生亦曾向董建華建議撤換被指向港大施壓的行政長官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可是董建華拒絕,並公開支持路祥安,使港大民調風波被進一步鬧大。 在事件中,陳方安生被建制派人士稱作「港英餘孽」[11][13]。
- 另外,意見發表後翌日,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更直指「有人要打扮成民主英雄」,不過他事後否認該段說話是指陳方安生[46][47]。
- 同年3月,她獲改任為經濟司,成為首位女性華人司級官員,任內主理港口和機場設施等龐大基建發展、成功爭取開放本港電訊市場[9],又對旅遊業、能源、糧食供應以及公用事業公司作出監管。
- 英國外交大臣讚揚陳方安生是出色公務員,多年來忠心服務香港市民。
- 叔父是著名骨科醫生方心讓爵士(1923年-2009年),堂妹方敏生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 陳方安生在就職的第一日被政府高官和親建制派窮追猛打,淪為「戰靶」。
- 但另有成員則想保留母親的心血,以「大家庭的事情」自行解決了結爭拗。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愿景勾勒出“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现代化”的逻辑线条,贯穿始终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与古代文明进程中的“小康梦”“大同梦”息息相通。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中国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实际上是“小康之家”。 将“小康”“大同”等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有机楔入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体现了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在现代化节点上的深度契合,也揭示了世界历史中特定民族在重要历史关口推动现代化进程时的文化自信。
方平正: 香港醫院名單
此外,不少人認為她任官時從沒爭取過民主、瞭解過民生,她後來力爭普選和體察民情的舉動是「忽然民主」、「忽然民生」和「沽名釣譽」的表現。 前香港立法局議員杜葉錫恩批評她早應在出任社署署長時掌握基層市民苦況,而不是在參選香港立法會時才做,又指她對民生一竅不通[75]。 在2008年7月6日,陳方安生宣佈與家人商量後,決定不會參選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並表示應讓年青政治人才早日接捧,接受民主洗禮,盡早為香港2017、2020年直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做好準備。 陳方安生同時表示由於年紀漸大,因此即使香港在2012年實現普選特首,自己也不會參選。 她表示退出立法會後,仍然會透過由她成立的民間策發會監察政府。 [67][68][69][68]陳方安生於2008年9月30日主動卸任,自立法會引退。
方平正: 社会方面
不過陳方安生在2008年10月14日接受商業二台訪問時表示,從來不曾幻想過回歸後中國政府會讓一個自己不信任的人去當特首,自己在政治上亦從無私心[18]。 1997年2月20日,香港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宣布,根據他的提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任命陳方安生為首屆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令她成為特區第一位女性政務司司長。 同年3月,董、陳兩人在北京一同會見國務院總理李鵬,向公眾顯示出融洽關係。 可是在主權移交以後,陳方安生和董建華一直貌合神離,政府高層出現兩個「司令部」[11][13]。
方平正: 方平正醫生
1939 方平正 年,大平任兴亚院蒙疆联络部经济课主任,赴中国张家口就职,不久升任兴亚院蒙疆联络部经济课长。 另外,二○一一年,方家傳出爭拗風波,有成員要求瓜分母親方召麐遺下價值億元的書畫。 但另有成員則想保留母親的心血,以「大家庭的事情」自行解決了結爭拗。 至本周日,方順生向院方請假返回東涌海堤灣畔第三座住所休養,不料,當晚他趁獨自在家,攀窗跳樓飛墮平台當場喪生,終年七十二歲。 照顧其起居的姓張鐘點女傭登門時揭發事件,並通知方順生姪兒方欣浩。 方欣浩將噩耗通知父親及叔伯等長輩,但擔心姑母陳方安生難抵打擊,只能透過姑母女兒將噩耗轉告。
方平正: 方平正
據家人透露,他生前腎病纏身,除常出入醫院外,每天更須服用廿粒藥丸,當中成分因含大量類固醇,影響情緒,更因憂慮病情致患上抑鬱。 方平正 方平正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黄龙碑》)是东汉建宁四年(171年)六月仇靖撰刻并书丹的摩崖石刻、隶书书法作品。 《曹全碑》全称汉郃(hé)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 方平正 在田中角榮內閣擔任日本外務大臣時主導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宣布原與中華民國簽署的《中日和約》失效。 大平正芳生於香川縣,畢業於東京商科大學(今一橋大學),1936年進入大藏省工作。
方平正: 陳方安生胞弟跳樓 家屬認屍
長兄方曼生為律師,弟弟方津生與叔父同為骨科醫生[3][4]。 《曹全碑》为著名汉碑之一,在现有汉碑中,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 文中除记述曹全之生平、功绩,以及世系外,并记载了汉代以张角为首发动的农民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可作为订正历史之参考。 此碑文多别字,故后人疑为摹刻者,然就其端直朴茂而言,非汉人所不能。 1979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一次参拜已列入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
方平正: 方平正诊所
中国大陆媒体普遍認為,陳与西方政客联系密切,又與中國政府意見相左,故被称为「港英余孽」、「祸港四人帮」、「祸港教母」[87][88][89]。 2007年12月2日,陳方安生以175,874票勝出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54],擊敗另一主要親共對手葉劉淑儀,當選港島區立法會議員,並於同年12月5日宣誓就任[55]。 1986年,陳方安生遇上「郭亞女事件」,當年她決定以破門入屋的手法救出被幽禁女童「郭亞女」,並將其患有精神病的母親強行送入精神病院治療。 儘管輿論批評陳方安生濫權,並質疑破門入屋必要性,不過時任總督尤德爵士卻對社署做法加以認同,讚揚她處事果斷。
方平正: 退休以後
祖父方振武(1885年-1941年)為國軍抗日名將,父方心誥(1913年-1950年)為紡織商人,母方召麐(1914年-2006年)為師承趙少昂、張大千的國畫名家。 方平正2025 叔父是著名骨科醫生方心讓爵士(1923年-2009年),堂妹方敏生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陳方安生在家中八名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為家中長女,有一孖生胞妹陸方寧生。
在任內,陳方安生確保香港政權平穩過渡,監督和落實耗資千億元的玫瑰園計劃和新機場核心工程,並主持西區海底隧道通車儀式和青馬大橋竣工典禮。 方平正2025 陳方安生亦參與落實港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改變最後一屆香港立法局組成和取消所有區議會委任議席,使最後一屆香港立法局直選議席大幅度增加,更為民主。 有說陳方安生一直認為自己過渡後「更上一層樓」,一直拒絕英廷賜予她女爵士頭銜。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独具一格的文明追求,有助于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底蕴、独特内涵与理论创新,理解当前历史语境下的社会结构和共同理想,启发突破现存现代化话语秩序的未来方案。 2014年4月6日星島日報報導,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白宫会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以及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拜登表示,美方支持香港民主发展以及一国两制架构下的高度自治。 陈方安生及李柱铭向拜登谈及香港发展近况,包括“一国两制”受削弱,提到香港的核心价值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及集会自由等受冲击。
方平正: 香港医院名单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事关现代化道路的认同问题,因而是一个必须不断完善的过程。 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在推进历史向世界历史演进的同时也将其话语体系传播开来,国际话语体系维持着不平衡、不合理、不公平的状况。 西方世界拥有的这种主导地位不仅来自他们在现代化事业上的先发优势和资本驱动下的自由市场体系在全球的扩张,也有赖于他们一直坚持的各项具体举措。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要保持历史性、世界性、普遍性和开放性的视野,并不意味着刻意淡化其意识形态性。 话语建构主体能否将自己的实践自觉、现实关怀和价值取向内化于其中,而非仅仅在话语形式上偏重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传播,关乎这种话语体系的内部认同程度与外部信任效果。
方平正: 方平正
陳方安生在就職的第一日被政府高官和親建制派窮追猛打,淪為「戰靶」。 首先,她不僅被民建聯就十成按揭一事提出口頭質詢,也被政府官員批評她全盤否定公務員的工作[56][57]。 另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暗指陳方安生當年在迪士尼問題上處理失當。 其後,她就社會企業的辯論發言,指出民主和民生不可分割,沒有民主和公義,弱勢社群便得不到照顧。 [58][59][60][61],她本人和泛民其他議員稱此言有侮辱成份。 事後,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指出在殖民地時期,曾有布政司在香港立法局會議上嚴厲地向一位泛民主派議員訓話,但該名議員並沒有作出任何反擊,暗中嘲諷陳方安生和泛民主派議員對曾德成的言論反應過大[62][63]。
回歸初期,廣東省提出在經濟上和香港融合,並建議興建跨境大橋,落實二十四小時通關。 時任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港方代表的陳方安生在興建跨境大橋和二十四小時通關上一直持保留態度[21]。 此碑的书法在隶楷之间,体现了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一种风格,为汉字的演变和书法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其极高的书法的地位。 方平正 《礼器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与《礼器碑》《乙瑛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 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 隶书分秦隶、汉隶 ,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在她大力提倡下,男女同工同酬在協會成立兩年多後落實[9][11]。 方平正 除了「忽然民主」外,不少人認為她任職政府期間曾多次失職,如新機場開幕混亂,她備受抨擊;另立法會賬目委員會指她在港英時期因行政失誤令市民多交電費數年,但她在上述事件中從未受到處分[76][77]。 不過在1992年11月,行政局在興建九號貨櫃碼頭一事上放棄公開招標,中方有感港府故意讓英資獲利,要求事件交由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討論,陳方安生代表政府拒絕提議,結果中方點名批評她[11][13]。 當了五年副署長後,陳方安生在1984年獲擢升為社會福利署署長,成為本港開埠以來首位女性署長,任內代表香港政府前往北京列席《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儀式[12]。 1948年,陳方安生全家前往香港定居,但父親於1950年病逝,家境一度困頓,要靠祖母和叔父才得以維持。
方平正: 退休以後
根據公務員制度,她本應於1999年以六十歲之齡退休,但獲董建華挽留,決定留任至董建華第一任任期屆滿,即2002年6月30日為止[9]。 方平正2025 同年,陳方安生獲特區政府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讚揚她畢生盡心竭力為香港服務,並自1993年起擔任公務員之首,對香港平穩過渡,貢獻殊多[24]。 1970年,陳方安生獲升任為助理財政司,1972年改任助理新界政務司,1975年短暫出任副新界政務司,同年轉任首席助理社會事務司,1976年改任副社會事務司,至1979年升任社會福利署副署長[4][10]。 同年,為爭取男女公務員同工同酬平等待遇,陳方安生與一眾高級女性公務員組成「高級女性政府官員協會」,並擔任首任主席。
陳方安生事後一直有與「郭亞女」保持聯繫,除了有份協助「郭亞女」適應改名換姓後的新生活外,又不時資助她到外地觀光,例如在1999年時,曾資助她到南亞觀光[11][13]。 在中日關係上,大平曾於1979年12月訪問中國,並共為中國提供了4批數萬億日元政府貸款,對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方平正 大平生前曾与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就经济问题探讨,对邓的中国GNP翻四番计划影响颇深。 1978年末,大平被選為日本自由民主黨(自民黨)的總裁,並於12月7日繼任福田赳夫成為內閣總理大臣(首相)。 1952年當選眾議員,為自由民主黨内第二大派系大平派首脑,历任內閣官房長官、大藏大臣、外務大臣、自民黨幹事長等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