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原集團始創於1978年,集團發展至今已成為香港規模最大的房地產代理集團。 為發展及壯大中原集團,香港中原於1990年首度涉足中國大陸市場,並於1992年成立合資公司,1998年成立了獨立運作的中原(中國)物業顧問有限公司。 中原(中國)以為房地產公司提供專業化服務為依託,業務類型涉及房地產市場研究與分析、房地產前期顧問、房地產行銷策劃、廣告設計、項目代理、物業管理、房產中介等。 中原集團創立於一九七八年,是一家以房地產代理業務為主,涉足物業管理、測量估價、按揭代理、資產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大型綜合性企業,旗下擁有旗艦品牌中原地產,及利嘉閣地產、寶原地產、森拓普、等多個子品牌,是房地產代理行業及相關服務領域的先行者和市場引領者。 同時,敢於大膽嘗試,努力開創全方位多元化服務的中原集團,其業務範圍還涉及投資移民、人事顧問、資料整合及軟體發展等多個領域。 2001年,中原集團繼續加快發展步伐,在美國911事件的大背景之下,大膽進取,全面收購香港排名第三的地產公司利嘉閣,令集團整體格局和市場部署更趨完善。
- 施永青在打理公司業務之餘,還積極擔當公職,先後成為香港廉政公署諮詢委員會、香港醫院管治委員會、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策畧發展委員會、香港經濟機遇委員會、香港地產代理監管局,以及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等的成員。
- 近年,中原的業務已多元化,除地產代理外,還旁及測量估價、按揭中介、數據整合、金融財務、投資理財、證券經紀、信用徵信、物業管理等,發展的潛力無可限量。
-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原集團業務錄得可觀增長,成功轉虧為盈,中原集團佣金收益51.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
- 地產代理和營業員應掌握有關的一切法律、政府規例,以及地產市場的重要事實和發展,以便能盡責地向客戶提供意見。
- 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雄(左四)、中原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嶸(左五)、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右四)。
- 中原地產(英語:Centaline Property Agency Limited,全名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是施永青與王文彥在1978年成立的香港地產代理公司,業務覆蓋中國、日本、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多個國家。
- 中原測量師行(Centaline Surveyors Limited)於1987年成立,乃中原集團之全資附屬機構,是中原集團的子公司。
近年業務更拓展至台北及新加坡市場,逐步擴大在華語區的佈局。 中原地產(英語:Centaline Property Agency Limited,全名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是施永青與王文彥在1978年成立的香港地產代理公司,業務覆蓋中國、日本、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多個國家。 母公司中原集團在1978年成立,業務包括地產代理、測量估價、資產管理、財務借貸、按揭轉介、招標拍賣及家居服務等,服務包括中原地圖、免費日報am730、利嘉閣地產。
中原地產管理層: 公司概覽
雙方最終達成協調,除非獲得公司的董事批准,一手物業交易的最少實收佣金為2%。 潘志明為提昇地產代理專業,於早年為澳門地產代理發牌制度提供專業意見,以香港作為參考藍本,積極提供具建設性的可行方案;並於中原澳門成立訓練學院,定期提供上佳及實用的培訓課程,並鼓勵及歡迎同行參加,致力提升業界專業水準。 地產代理和營業員應掌握有關的一切法律、政府規例,以及地產市場的重要事實和發展,以便能盡責地向客戶提供意見。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他們應盡量憑本身在地產方面的知識、訓練、資歷和經驗向客戶提供服務和意見。 中原地產銷售團隊在亞太平台上聯動,為區內客戶提供多元化的盤源選擇,同時業績也相應提高。
由從事地產代理前線工作到接任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嶸了解各個部門的營運實況,他重視人才,凝聚人才,鼓勵員工積極表達意見,支持部門之間按項目需要,以「自組織」模式達協同效應,提升公司的軟實力。 2008年,施永青將個人名下中原地產與am730等多間公司的股份全數注入施永青慈善基金,全力推動社會公益事業。 現時,有逾100個項目由該基金在世界多處地方推行,性質包括:救災、教育、醫療、養老、環保等多個方面。 近年,中原的業務已多元化,除地產代理外,還旁及測量估價、按揭中介、數據整合、金融財務、投資理財、證券經紀、信用徵信、物業管理等,發展的潛力無可限量。 本網頁內所載之資料僅作參考之用,CENTADATA.COM 並不會就本網頁所載資料的精確性及正確性作出任何保證,同時亦不保證本網頁已包括所有的成交紀錄。 CENTADATA.COM 並不會就本網頁內所載資料的精確性、正確性及依賴付上任何責任。
中原地產管理層: 集團歷史
僅亞太區團隊,在2016年便錄得港幣逾42億元的佣金收入,整個集團則錄得達港幣200億佣金收入。 中原地產於香港的分行規模亦在擴展中;同時亦設有海外項目部,精選世界各地的樓盤,給客戶更多盤源選擇及投資機遇。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原集團業務錄得可觀增長,成功轉虧為盈,中原集團佣金收益51.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 當中中原香港佣金收益19.19億元,稅後盈利1.6億元。
中原的生意越做越大,但兩位創辦人在管治理念上開始出現分歧[4],施永青主張「無為而治」,王文彥則主張「強政勵治」。 由於施王二人手上各持有50%的中原股權,二人在公司決策問題上都有同等話事權。 為免影響中原的正常運作,施永青向王文彥提議,各自向管理層黃偉雄出售手中5%的中原股權,王文彥接納了建議,令中原股權變為施王各佔45%[5]、黃偉雄則佔10%[5]。 1992年初的規模和業績約為美聯的1.5倍[4],但兩位創辦人的分歧卻越來越大。 惟當時黃偉雄在施王二人的決策問題上傾向支持施永青,令王文彥處於「有股無權」狀態,最後王選擇辭去執行董事職務,離開中原地產,僅保留股權,並自行創立怡居地產[4],專營太古城及沙田區二手住宅租售。
中原地產管理層: 中原集團
當時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嶸表示,今年經濟及社會逐步復常,雖然部分買家對後市較為觀望,待後市明朗化後,認為購買力會陸續釋放,對後市不宜過分睇淡。 競委會下午開記者會交代事件,解釋中原集團為何「逃過一劫」,指中原早前向競委會提交寬待申請,提供協助,經審核同意後,雙方簽訂寬待協議。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入稟狀續指,該協議的目的是要限制中原集團和美聯集團之間的競爭,損害正常的競爭,期間雙方有交換資訊,協議亦屬合謀定價,限制給予買家回贈的上限。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中原地產管理層 地產代理和營業員應熟悉並必須在執業時遵守《地產代理條例》、其附屬法例、本操守守則,以及由地產代理監管局不時發布的所有其他指引。 5名答辯人:黃靜怡、布少明、李頌賢、張子存和馬泰陽,均曾出席該些會議,並有份促成該些協議,如黃靜怡未有出席所有會議,但獲美聯的代表告知協議的討論情況。 她有出席2020年12月8日的會議中,會上有人提及最少實收佣金為2%,屬「市場標準」。
- 美聯物業及其5名管理層被指與同業合謀定價,違反《競爭條例》被控。
- 美聯集團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並間接持有美聯物業和香港置業(下稱:美聯),黃靜怡、布少明、李頌賢、張子存和馬泰陽則為美聯的管理層;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則持有利嘉閣(下稱中原集團)。
- 測量師行提供專業估價服務及房地產服務,如租務管理、企業顧問和項目及投資顧問等。
- 兩公司的管理層之後並召開了5次合議,期間定下所有一手新盤成交中,最少實收佣金定為2%,以避免競爭,他們於今年初發內部通告告知前線經紀。
同年,施先生在香港成立「中原數據科技公司」,通過資料化、數據化、科技化進一步提升中原的企業價值。 施永青在打理公司業務之餘,還積極擔當公職,先後成為香港廉政公署諮詢委員會、香港醫院管治委員會、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策畧發展委員會、香港經濟機遇委員會、香港地產代理監管局,以及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等的成員。 除此之外,施永青還熱衷於慈善公益與文化發展事務,曾任香港樂施會理事、苖圃行動榮譽董事、香港環保促進會主席、香港小交響樂團董事局主席等。
中原地產管理層: 中原地產
競委會要求審裁處頒令,美聯等三間公司和五名管理層需支付罰款,並向該五名管理層發出取消董事資格令。 在他大力支持下,中原推出了「中原城市租金指數」,反映香港主要私人住宅屋苑租金走勢,為市場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增加市場透明度,長遠對業界有幫助。 中原地產管理層 本港有不少機構有提供準備考牌或進修的課程,包括各大地產代理公司、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工會聯合會、香港明愛、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商業專科學校、街坊工友服務處再培訓中心等。 同月13日起,中原集團和美聯舉行至少5次會議,並在會中講及要嚴格控制前線地產經紀給予買家的回贈,合適的實數佣金等。
中原地產管理層: 中原地產香港2024年目標44億元|代理動態
潘志明對栽培人才不遺餘力,致力在逆境中奮發自強及互勉,創建一套「不死神功」心法,透過講座及著書立說分享本身經驗及心得,以培育後進,並致力利用最新的資訊科技推動各部門作訊息交流及分享等。 同時,中原地產亦提供相關的專業及增值服務,包括:測量估價、招標拍賣、資產管理、按揭轉介、移民顧問等,全面為客戶提供一條龍代理服務。 陳永傑於1986年加入中原地產,現時領導住宅部、項目部及金融財務等團隊。 憑著於地產代理界多年經驗,於銷售、培訓及專業範疇上,提供了莫大貢獻。 陳氏亦憑著敏銳的觸覺及緊貼市場脈搏,多年來帶領銷售團隊屢創佳績;而其精闢的市場見解,亦令他於各大媒體曝光率甚高,成為現今香港物業市場分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中原地產管理層: 分行網絡
黃偉雄先生現為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同時擔任中原慈善基金主席、愛心力量中原慈善洗腎中心的創辦人之一兼榮譽主席及董事。 黃氏對於公司的人才栽培不遺餘力,特別注重員工的培訓工作及客戶服務水準,並於1990年創立中原精英會,加強員工之間的凝聚力。 為提昇客戶體驗,於2013年創立「中原薈」,致力提供更全面優質的客戶服務。 中原地產管理層 施俊嶸強調「重創新,強平台」,積極推動公司改革創新,以強大平台連接線上與線下,亦參與打造多個對內對外的系統平台及致力發展移動APP,使公司的經營效率和客戶體驗度均有明顯提升。 2019年,中原獲得「IFTA金融科技成就大獎 – 物業科技 PropTech」, 是業界唯一獲獎的企業;而2017年勇奪「e-世代品牌大獎」最佳地產資訊手機APP,成為唯一在項目奪獎的香港地產代理。
中原地產管理層: 中原管理講座 分享突破限制
1999年11月推出網上中原地圖,成為香港最常用網上地圖之一。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2000年4月,美聯物業收購香港置業,業績一度拋離主要對手中原[4],施永青逐於2001年收購陷入財困的利嘉閣地產以抗衡美聯[4],2002年利嘉閣轉虧為盈[4]。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2004年10月中原開展澳門業務,2005年成立中原財務直接提供按揭貸款予置業人士,2010年拓展業務至台灣及新加坡市場。
中原地產管理層: 中原地產後勤員工 明年劃一加薪4%
2006年10月,廉政公署接獲貪污舉報,懷疑有人在多宗住宅物業交易及租賃工商舖位物業交易時,涉及提供及收受非法回佣,遂展開調查,至日前展開拘捕行動,其間曾會見中原集團董事局主席施永青,並扣查工業部總經理黃應年等高層。 共拘捕30人[8],包括7名中原高層及7名經理級人員。 2008年6月17日案件審結,中原地產工商舖前董事總經理陳雁樓及兩名下屬騙取中原發放共239萬元,支付買家非法回佣案。 三人與買家利豐集團總經理,就貪污及串謀詐騙共六項罪名,分別判囚10至40個月[9]。 近年來中原集團更在其主營業務房地產代理方面不斷刷新紀錄,創下市場奇跡,成為真正的強者。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施俊嶸曾留學英國,修讀房地產經濟學碩士,畢業後於知名地產發展商工作, 2015年正式加入中原集團。
中原地產管理層: 買家傾向選擇回贈較高的地產代理
經過差不多40多年的發展,「中原地產」現已成為一個中港知名的地產代理品牌,於全國擁有約2,000間分行、60,000名員工。 而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中原香港)則成為中原集團的旗艦公司。 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於1978年成立,最初於港島代理住宅物業買賣,經過差不多40多年的發展,「中原地產」現已成為一個中港知名的地產代理品牌,於全國擁有約1,500 間分行、逾30,000名員工。 中原測量師行(Centaline Surveyors Limited)於1987年成立,乃中原集團之全資附屬機構,是中原集團的子公司。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測量師行提供專業估價服務及房地產服務,如租務管理、企業顧問和項目及投資顧問等。 潘志明縱橫地產代理行業30年,對市場相當了解,現時管理香港工商舖、澳門及橫琴住宅及工商舖業務,制定品牌發展前景等。
中原地產管理層: 集團總覽
在「三辣齊減」下,買家置業信心轉強,樓市交投氣氛亦明顯轉好。 即將踏入2024年,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明年美國息口有機會見頂,市場甚至預計下季有機會減息,加上政府仍「有辣可減」,若政府進一步推出不同的刺激經濟措施,下年樓市將重拾升軌。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入稟狀指,地產代理處理一手樓買賣時,發展商會發出佣金。 地產代理會根據單位的定價,向一手樓的買家,提供某個百分比的回贈,給予回贈越高,買家實際支付的樓價便越少,買家會傾向揀選提供較高回贈的地產代理。
中原地產管理層: 集團宗旨
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右三)指,今日於主管會上訂下2024年營業目標。 競委會指3間涉案的答辯公司,均違反《競爭條例》的「第一行為守則」,須支付罰款,同時亦要求審裁處下令,黃靜怡、布少明、李頌賢、張子存和馬泰陽等5名管理層,亦涉違反同一守則,要5人支付罰款及取消其董事資格。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其後,中原集團和美聯均發出內部通告,當中使用接近相同的字眼,指示前線經紀處理一手物業交易時,其最少實收佣金定為2%,並於2023年1月起生效。
中原地產管理層: 中原交寛待申請逃過一劫 競委會:可理解為鬥快
陳永傑指,今日(7日)於主管會上訂下2024年營業目標,香港住宅部目標35億元,當中港島區目標12.5億元,九龍區目標9.9億元,新界區目標12.6億元,中原地產2024年目標44億元,相信中原精英會抓緊機遇,以高昂鬥志,齊創佳績。 另外,中原地產香港住宅部佣金預計全年可達27億元及錄得盈利。 於2022年10月7日,黃靜怡、李頌賢和中原集團的K先生,在地產代理監管局的25周年典禮中見面,指地產代理之間應該開會,討論如何改善行業的經營環境。 施俊嶸先生以年輕的思維為中原發展注入新活力,以創新的力量帶領中原穩健前行。
1986年加強宣傳公司形象及中層行政管理,發展開始踏上軌道,員工達60餘人,同年中原的發展與美聯物業並駕齊驅,並晉身香港地產代理頭三甲位置[3]。 1987年成立中原測量師行,總行遷入新世界大廈至今,員工突破100人,而中原業績已開始超越主要對手美聯[3]。 中原地產管理層 1988年成為首間獲香港發展商委託一手物業銷售的地產代理[4]。 中原集團立足香港,以服務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三地的房地產市場為業務發展核心,經過三十餘年發展,已經在三十九個城市成立分公司,業務幅射至全國過百城市,聘任員工近40,000人,跨地域分店總數逾2,000間,是目前房地產代理行業內最具規模的企業之一。
2005年,施永青以私人名義創辦免費報紙am730,並親自撰寫專欄,除議論時事外,還分享營商經驗及人生哲學等。 施永青興趣廣泛,故能廣徵博引,用不一樣的角度分析人們習以為常的問題,深入淺出,廣受歡迎。
在他的推動下,中原開創「首個二手置業區塊鏈跨界平台」,推出香港首個「二手置業連申請按揭APP」、「VR睇樓Guide」、成立大灣區專組「首創兩地VR睇樓」等,讓客戶體驗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帶領公司邁向資訊科技創新與轉型。 南區的貝沙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75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267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20,000,年齡中位數為 37.5歲。 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雄(左四)、中原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嶸(左五)、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右四)。
中原地產管理層: 管理團隊
2011年元旦,施永青退下董事局主席一職,僅保留董事職務。 惟事隔不足5年,因中國內地業務競爭太劇烈,原屬中國部主管的中原董事局主席黎明楷決定做回原職,並邀請施永青重掌集團董事局主席一職分擔工作[6]。 其後,施永青逐步安排子女接班,2018年12月中原集團董事會宣佈,施永青兒子施俊嶸自2019年1月起任中原董事局副主席,女兒施慧勤同月升為利嘉閣董事局主席,施永青表示自己則於2019年3月之後慢慢在中原集團淡出。 其後,施永青逐步安排子女接班,2018年12月中原集團董事會宣布,施永青兒子施俊嶸自2019年1月起任中原董事局副主席,女兒施慧勤同月升為利嘉閣董事局主席,施永青表示自己則於2019年3月之後慢慢在中原集團淡出。
而地產代理從發展商收取佣金,再減去給予買家的回贈,為實收佣金。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 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 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中原地產香港目前有超過500名後勤員工,中原管理層早前決議明年中原地產全線後勤劃一加薪4%,今年首季中原後勤獲發0.16個月花紅。
同時,中原地產亦提供相關的專業及增值服務,包括:測量估價、招標拍賣、資產管理、按揭轉介、移民顧問等,為客戶提供一條龍代理服務。 潘志明縱橫地產代理行業30年,對市場相當了解,現時負責處理香港工商舖、澳門及橫琴住宅及工商舖業務,制定品牌發展前景等。 潘志明對栽培人才不遺餘力,致力在逆境中奮發自強及互勉,創建一套「不死神功」心法,透過講座及著書立說分享本身經驗及心得,以培育後進,並致力以最新的資訊科技推動各部門作訊息交流及分享等。 1992年,王文彥追求自己的信念,離開了中原的管理位置,留下施永青獨自主政。 在這段期間,施永青把中原的業務擴展至中國內地的三十個城市,員工增至五萬多人,促成的交易年達港幣一萬億元,佣金收入超過一百億元。 服務範疇方面,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提供住宅、工商舖及車位代理服務,覆蓋本地的新盤及二手市場。
中原地產管理層: 公司概覽
美聯集團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並間接持有美聯物業和香港置業(下稱:美聯),黃靜怡、布少明、李頌賢、張子存和馬泰陽則為美聯的管理層;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則持有利嘉閣(下稱中原集團)。 美聯物業及其5名管理層被指與同業合謀定價,違反《競爭條例》被控。 入稟文件透露,美聯與中原這兩大地產代理的管理層,去年在一個周年典禮上碰面,雙方談及如何改善經營環境。 中原地產管理層2025 兩公司的管理層之後並召開了5次合議,期間定下所有一手新盤成交中,最少實收佣金定為2%,以避免競爭,他們於今年初發內部通告告知前線經紀。 此舉引來競爭事務委員會關注,從而揭發美聯疑與同業私下就實收佣金定下協議,違反有關條例。
中原集團重視企業的行業責任和社會責任,堅守行業準則,堅持以正確方法引領行業規範發展,並設立專業研究機構,向市場提供客觀真實的第一手資訊,在政府決策過程中提供有效參考依據,為行業及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原集團更主張來源於社會,服務於社會,長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活動,旗下分公司成立的中原愛心社、精英會等組織多年來通過各種方式,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為更好的推動慈善事業,中原集團更於2004年在香港設立中原慈善基金,致力於扶貧及協助教育工作。 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於1978年成立,最初於港島代理住宅物業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