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為由機場管理局於2010年代所發表的計劃,當中最為矚目的項目包括了為香港國際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及其他大量相關及配套設施等。 上述計劃工程需要填海約650公頃,相當於現時半座機場的面積,造價逾800億港元。 計劃內容包括興建全長3.8公里的第三跑道、滑行道系統、100座停機坪、航空交通控制塔及可以連接可連接60座登機橋的Y形客運廊、擴建行李處理系統、延展旅客捷運系統,同時改建二號客運大樓成為無人駕駛列車車站等。 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程序已經展開,工程預計於2023年落成[71]。 機場在2016年8月開始擴建第三條跑道(部份屬於屯門區),第三條跑道於2022年7月8日啟用,而中跑道也隨即暫時關閉,整項工程預計於2024年完工。
交通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的島嶼都是無居民的荒島,沒有公共交通前往。 往龍鼓灘,則有西鐵接駁巴士K52,起點在西鐵屯門站,終點在龍鼓灘;已乘西鐵者可免費轉乘K52。 機場管理局於2012年年內將廢水處理能力增加至每日6,000立方米,相等於7,000個4人家庭的每日平均用水淨化再用。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機場稅項
白洲位於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西部界線附近,是來港越冬的鸕鶿(Phalacrocoraxcarbo)重要的晚間棲息地點,這亦是沙洲、龍鼓洲和白洲於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日指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的原因之一。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2012年5月,機場管理局承諾致力將香港國際機場建造成為全世界最為保護環境的飛機場,管理局主席張建東表示,於2014年將會禁止飛機在停泊期間使用輔助動力裝置,屆時所有飛機將會使用固定的地面供電系統和預調空氣系統。 其後到8月5日全民罷工日最少有3000名機場工作人員響應,全日合共有最少200班機需要取消[106]。
沙洲、龍鼓洲和白洲位處珠江流域下游,是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地。 政府於1996年這些島嶼近一帶的水域劃為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以保護海洋資源。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上一次,我們帶了大家去過西貢的海下灣海岸公園欣賞珊瑚,今次便帶大家去另外一個位於新界西部海域,在龍鼓灘對出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這裡是中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地方。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政府及後需要重新開啟原啟德機場的二號空運貨運站,有商人更直接將貨物調度到鄰近機場交收。 香港特區政府委任了胡國興法官及鄭維健博士成立獨立的新機場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25],而立法會[26]及申訴專員公署[27]亦先後就事件進行調查及發表報告。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香港國際機場載客運輸數量位居全球機場前列,是來往歐美、亞洲及大洋洲航班的轉機點。 同時一直是東亞及東南亞國際客運及貨運的航空樞紐,亞洲第4位最繁忙的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超過100間航空公司在此營運,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2025 2010年起,其貨運流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1位,客運流量則排名世界第8位,國際客運流量排名世界第3位[9]。
- 計劃內容包括興建全長3.8公里的第三跑道、滑行道系統、100座停機坪、航空交通控制塔及可以連接可連接60座登機橋的Y形客運廊、擴建行李處理系統、延展旅客捷運系統,同時改建二號客運大樓成為無人駕駛列車車站等。
- 該島連同附近的沙洲及白洲等島嶼,已被劃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及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 公園的角落設有黃色燈號浮標,以標明界線;陸地的界線一般沿海岸的高潮線劃定,實際界線請參閱刊憲之地圖及解說資料。
- 村內有幾間祠堂,其中龍鼓上灘的劉氏宗祠建於晚清,現被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 由龍鼓洲碼頭起步,踏水泥徑往山頂行走,遇分支後右轉(左方往直昇機停機坪)登上山頂。
至於儀器降落系統精確進場類別,跑道07R/25L/07C屬第II類,25C則第IIIA類,可供飛行員在跑道視程(RVR)只有200米的情況下著陸。 現時,因應中跑道(07C/25C)正在進行改造工程,香港國際機場仍在採用雙跑道獨立分隔起降模式。 在正常情況下,北跑道(07L/25R)主要給飛機降落;南跑道(07R/25L)主要是給飛機起飛,間中給飛機降落。 若其中一條跑道需定期維修保養,飛機起降則會安排在單一跑道上進行。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大澳,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一日遊~
香港國際機場的線路或外勤和基礎維修保養工作由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及中國飛機服務有限公司(CASL)負責,另外泛亞太平洋航空服務(PAPAS)也提供線路或外勤維修服務。 線路或外勤服務包括飛機於正常運行期間及臨時滯留期間的例行服務,香港飛機工程公司有3個機庫泊位,可以同時容納3架波音747及2架空中巴士A380飛機,和一個在旁的支援工作室。 該公司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機庫懸架,重量達400噸;它可以用於圍住半架廣體飛機,使懸架使用時、整個設施能圍着4部波音747客機。 為了順從國際推行的計劃,民航處計劃引入衛星通訊、導航、監督及航空管制系統去提高飛行安全及效率,以及維持香港國際及地區航運中心的地位。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由於此計劃需時15年及其複雜性、需要廣大的研究和試驗才能正式使用新科技。
在下午4時半,機管局宣稱客運大樓運作嚴重受阻,所有航班登機服務暫停;至5時15分宣布所有離港航班取消,促旅客盡快離開。 受連續兩天示威影響,機場兩日發生不同程度的停運[111][112],兩日合共有979班機取消[113]。 T1中場客運廊( 、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2025 閘口)位於香港國際機場中場範圍之內,樓高5層,面積達78,000平方米,於2015年12月28日開始投入服務。 T1中場客運廊分爲南北兩翼,南翼設有9道登機橋及3個遙距停機位登機閘口,北翼則設有10道登機橋;共19個廊前停機位及3個遙距停機位登車處,其中19個廊前停機位設登機橋(閘口201至219),包括兩個可容納代碼F(空中巴士A380)的停機位。 第一代二號客運大樓在3樓(地面層)的兩端及中間均設有出入口分別連接地面運輸中心及一號客運大樓抵港層。 該客運大樓的登機櫃位設於第5層,共有3個登記區(N、P、Q),合共22間航空公司在此辦理登機手續。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機場商戶違規 物價較市區貴
翔天廊設有多道行人天橋及行人通道相連,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之間設有港鐵機場快綫機場站。 翔天廊的商舖面積達35,000平方米,其中逾90%面積為非禁區,包括110間商舖及23間食肆設有IMAX戲院及航空探知館和觀景台等娛樂設施。 新機場原定在1998年4月啟用,不過,由於公共交通未準備就緒,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於1998年1月決定延遲新機場的啟用日期至1998年7月6日,啟德機場同時關閉。 不少設備及器材等在當晚午夜後隨即從啟德機場搬遷往新機場,停泊在啟德機場的飛機亦需要飛往新機場。 首班抵達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班為由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不停站飛越北極上空直達香港的國泰航空航班CX889,該航班被稱為極道一號(Polar One),於7月6日清晨6時20分順利降落在機場南跑道上[22][23][24]。 至同年8月5日,最後一批物資才送達新機場,而舊機場正式騰空。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客運
旅客可於出發前一天至航班起飛前約兩小時,於香港站或九龍站辦理登機手續,包括寄存行李及領取登機證(服務不涵括所有航空公司)。 為了滿足中期航空客貨運需求,並且配合民航處逐步提升每小時飛機升降量,機場管理局宣布了斥資22億港元擴建位於機場島西端的停機坪,佔地43萬平方米,包括興建16座停機位,供客、貨及商營飛機混合使用,工程將會分兩階段,預期於2014年底竣工。 2008年,機場管理局研究提升現有兩條跑道的容量及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可行性。 行政總裁許漢忠指出,當局斥資了45億港元提升機場運力,其中設有小型及窄體飛機停機位的北衞星客運廊已經落成啓用,預計每年可以多接待500萬名旅客。 當局亦重新配置一號客運大樓出境檢查大堂,提升疏客速度;並且重新鋪設南北兩跑道及增設兩條快速出口滑行道,又增建了10個貨運停機位至34個[70]。 香港國際機場的保安事務由香港警務處機場警區及香港機場管理局和香港政府合作營運的機場保安有限公司負責,當中機場警區設有機場特警組,為香港的特種警察部隊之一,其任務包括了確保航空安全及反恐[62]。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貨運設施
跨境渡輪是香港機場為珠三角旅客提供的一項獨特創新服務,同時中轉渡輪也是珠三角沿岸城市旅客來往香港機場的主要途徑之一。 2009年,機場的海天客運碼頭正式落成,取代舊有的臨時碼頭。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2025 整個海天客運碼頭均被視作香港境外,珠三角的旅客只需在抵達大堂辦理退稅、登機、行李托運及接受航空保安檢查,讓珠三角的旅客在不需進入香港境内的情況下,便能直接中轉飛機或轉乘跨境渡輪返回珠三角,部分船公司及航空公司更提供預辦登機及行李托運等服務。 《香港國際機場發展藍圖2025》提出香港國際機場可以與其他的中國城市機場,尤其是珠三角其餘四大機場(广州、深圳、珠海、澳門)合作,因此機場管理局表示支持興建鐵路連接香港國際機場與廣東省的網絡。 另外,機場管理局也會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及珠海機場加強合作,擴大香港國際機場與中國內地的連繫;同時與珠三角的地方政府合作,增加每小時處理航班數量;而且會繼續鼓勵以香港為基地的航空公司擴展航線網絡。
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 機場商業大樓
在 這 片 海 域 找 到 的 海 洋 生 物 都 甚 為 適 應 低 鹽 度 和 混 濁 的 海 洋 環 境 。 沙 洲 及 龍 鼓 洲 海 岸 公 園 位 於 本 港 西 部 的 開 闊 水 域 , 於 一 九 九 六 年 十 一 月 指 定 為 海 岸 公 園 , 海 域 面 積 約 1,200 公 頃 。 公 園 的 角 落 設 有 黃 色 燈 號 浮 標 , 以 標 明 界 線 ; 陸 地 的 界 線 一 般 沿 海 岸 的 高 潮 線 劃 定 , 實 際 界 線 請 參 閱 刊 憲 之 地 圖 及 解 說 資 料 。 香港商用航空中心位於香港國際機場南方,為擁有及提供獨立的設施及提供的專門使用航運中心,為私人旅客和貴賓全面的服務,包括休息室、獨立房間連同淋浴設備、商用會議設施、地勤和行李運輸服務、加油服務、香港出入境事務、保安服務及提供管理飛行計劃等設備。 香港商用航運中心亦提供專門使用的空間和登機閘予使用的私人飛機。 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空交通管制大樓(ATCX)位於機場的中心範圍,是整個航空交通管理的神經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