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移動香港行山節」吸引超過2,000人參與,成為歷來參與人數最多、覆蓋線路最廣、活動聲勢最浩大的一屆行山節,銳意藉著今次活動向全城發放正能量。 從港鐵鑽石山站C2出口搭乘92號巴士,或從港鐵坑口站B1出口搭乘101M號專線小巴至西貢市中心。 北潭涌停車場2025 萬宜水庫東壩旁有一塊藍色的巨型錨形石,標誌著萬宜地質步道的起點。 沿途你可欣賞總面積達6.67平方公里的美麗水庫、青翠的山巒、雄偉的堤壩、由工字型弱波石築成的防波堤,以及豎立於海水中、擁有獨特地貌的破邊洲。 破邊洲原為花山的一部分,後被海蝕作用分離,形成海蝕柱,獨自豎立在海上,非常壯觀。 其實有部分郊區停車場,如北潭涌、大尾督、大網仔、石澳等都是免費停車場,無須入錶及付費,但多年來因為死車問題,導致車位被佔用。
走大約8分鐘到發記士多, 旁邊就是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的起點了。 我們來到北潭涌的河口, 這裡的河水水位會受潮汐影響上升或下降。 河水的源頭為石屋山, 石屋山南邊山坡的數條水系在這裡形成水潭, 再經此流入海, 因此這裡又名 北潭涌停車場2025 「北潭涌」。
北潭涌停車場: 親子旅遊
營地設備完善,其中一個特色就係設有具備多項觀測天文儀器嘅青少年天文台,營地每晚可安排天文活動供參與者學習天文知識及觀測天象,啱曬鍾意睇星星嘅人參加! 而另一特色就係宿營場地內具備各項歷奇訓練設施,包括攀石牆、高空繩網、高牆、獨木舟、竹筏和龍舟活動等。 北潭涌停車場 巴士:乘搭九巴 北潭涌停車場 92 號由鑽石山方向入西貢;299X 號由沙田方向入西貢,再轉乘九巴 94號由西貢巴士總站至北潭涌站營地門前下車;假日可於鑽石山乘搭九巴 96R 號。 「北潭郊遊徑」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為昔日的鄉村古道,平坦易走,適合一家大小同遊。 穿過樹林,路徑四面環山,由此可遠眺右方牛耳石山及嶂上群山峻嶺。 於郊野公園北潭凹管理站沿小徑緩步下山,可見大枕蓋及牌額山在左方聳立,亦可眺望多個景色優美的離岸島嶼。
「家樂徑」末段經過三數村屋和果園,再越過一小石橋,便到終點所在的北潭路。 橋咀島是香港人熱愛的郊遊景點,退潮時,會出現連接橋咀島及旁邊小島「橋頭」的連島沙洲。 作為西貢行山路線之一,不但可以趁退潮時在沙堤上打卡,而且還可以去到水清沙幼的半月灣,沿路看海景。
北潭涌停車場: 查看完整版本 : 北潭涌停車場星期日幾點去會容易有位?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 走到一處小石台後,沿路攀爬崎嶇的山路至主要山徑。
- 屬教育局、社會福利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民政事務局和公務員事務局工作範圍下的學校、福利機構、體育團體、青年團體和政府部門,可於十二個月內以先到先得方式申請。
- 沿途你可欣賞總面積達6.67平方公里的美麗水庫、青翠的山巒、雄偉的堤壩、由工字型弱波石築成的防波堤,以及豎立於海水中、擁有獨特地貌的破邊洲。
- 沿途經有「香江第一古塘」之稱嘅薄扶林水塘區,景色怡人,又可欣賞到各種植物同雀鳥。
- 自從1976年香港政府把西貢半島劃作郊野公園後,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及西貢西郊野公園中間的北潭涌,已建成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專門介紹昔日西貢鄉村習俗、生態環境及風景區等等。
- 而渡假營內嘅營舍均為獨立式平房,設有客廳、睡房、洗手間連淋浴設施等,可供3至15人使用。
- 由北潭涌起步走至浪茄沙灘,呢段程係麥理浩徑第一段路,由於大部分山路平坦,所以適合行山新手或者一家大細。
北潭涌家樂徑的起點在北潭涌停車場,高大的木牌坊成為一大標誌。 沿著山徑緩緩而上,不時經過數個不同的野餐區、燒烤場等,山徑的兩旁植有齊整的樹木如台灣相思、耳果相思等,矮小的原生灌叢亦長滿路旁。 專線小巴:乘搭1A號西貢專線小巴由彩虹方向入西貢或101M號專線小巴由將軍澳坑口方向入西貢,再轉乘 9 或 北潭涌停車場2025 7 號北潭涌專線小巴,途經本營。 在停車場,四號和五號燒烤場,以及傷健樂園,都可發現楓紅。
北潭涌停車場: 馬鞍山家樂徑
第十段:過了M174及大欖涌水塘紀念碑後,將不再經大欖涌水塘塘畔的小路,而改為繼續沿馬路前行,於一岔口左轉,經過伯公坳後,進入山路大約向西南方走,然後接上通往黃泥墩水塘的車路,下行至M186左右,接回舊路。 第八段:由M152的停車場起,路段將不再經大帽山道,而改為經新建的梯級,直至M158荃錦公路終點為止,此舉將可避免大帽山道上人車爭路的情況,及行山者可於新路段清楚看到石岡及錦田的景色。 太墩確是西貢一個好地方,山峰上可盡覽斬竹灣的島嶼。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北潭涌停車場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北潭涌停車場: 路線數目
沿途經有「香江第一古塘」之稱嘅薄扶林水塘區,景色怡人,又可欣賞到各種植物同雀鳥。 自行駕車:將車輛停泊在北潭涌公眾停車場,然後沿大網仔路步行約150公尺至「發記士多」後步行至宿營場地。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於1969年開始計劃興建,1971年動工,1979年建成啟用,總儲水量2.8億立方米。 在1960年代,香港正鬧水荒,四天才供水一次,使得政府在1965年,繼船灣淡水湖後,再斥巨資興建萬宜水庫。 在北潭涌停車場盡處稍為隱密的小徑前進,循茂密山徑上走。
北潭涌停車場: 香港行山節
沙田區議員李子榮表示,近年不時接獲有關馬鞍山郊野公園車位不足投訴,並留意到有車長泊車位,懷疑部分行車證失效的車輛為車行棄車。 他指該地點是熱門燒烤和行山中轉站,停車場長期爆滿影響真正有需要的市民。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指,當局應加強執法,如張貼警告紙,甚至直接把車拖走。 他亦促當局增加郊野公園泊車位,以滿足遊人需要。 在非郊遊旺季,平日早上的馬鞍山郊野公園冷冷清清,惟停車場內約40個車位卻泊滿私家車和電單車,其中14輛為行車證過期或沒有行車證的死車,即3分1車位被違規霸佔。 東網記者更發現,有駕駛者泊車後,隨即登上落山的村巴到馬鞍山市中心,3日後其車仍原封不動。
北潭涌停車場: 西貢行山好去處|蕉坑自然教育徑簡介
當日亦會舉辦新春行大運「萬步有禮」活動,鼓勵全港市民在全港任何一個角落一齊行,以健康的體魄迎接新一年。 北潭涌停車場2025 大會除了舉辦「遠足植樹日」活動,亦特意舉辦「萬步有禮」活動,鼓勵全港市民在全港任何一個角落一齊行,齊齊强身健體,擁有健康的體魄。 北潭涌停車場2025 由中國移動香港及中國香港旅行遠足聯會(旅聯)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移動香港行山節」已於12月7日圓滿舉行。
北潭涌停車場: 黃石家樂徑
上窰村是建於19世紀末的客家村落,村民以燒製石灰和磚瓦為主,但隨著水泥業興起,石灰被水泥取代,村民為求生計紛紛遷至市區。 至上世紀60年代,上窰早已全村荒廢,1984年改成上窰民俗文物館,將已列為法定古蹟的上窰村及灰窰開放給公眾參觀。 北潭涌停車場2025 上窰民俗文物館整修後於2020年5月重新開放。 前往西貢市方向的車輛,通過關閘後沿大網仔路(西行)靠右,然後右轉駛入總站,離站時再右轉駛入大網仔路(西行)。 警方發言人表示,由12年至今年7月共接獲逾70宗相關違泊投訴,曾進行逾50次交通管制行動,向違泊車輛發出370封書面警告及324張定額罰款通知書。
北潭涌停車場: 西貢郊遊 萬宜水庫東壩
沿途有指示牌介紹一流的打卡景點,包括宏偉的六角柱石群、海蝕洞、海蝕柱,從標尖角山頂更可看到浪茄灣優美的海岸景致。 沙田 作起點:在 沙田新城市廣場巴士總站 乘 299X號巴士往西貢麥邊迴旋處下車 ,再轉乘94號巴士,或在迴旋處轉乘7號 或9號專線小巴,下車地點及其後《步行路線》同上。 北潭涌關閘為通往西貢東及西郊野公園通道,所有車輛需持有許可證才能進入。 有區內居民為招攬生意,竟公然代客申請即日許可證駕車進入內郊遊。 梁炮轟漁護署對有人利用許可證營商坐視不理,直言「冇咁多車位就唔好批咁多禁區紙」。
北潭涌停車場: 佔用資源 市民嘲抵過租迷你倉
漁護署卻稱過去3年只發現3宗長泊個案,立法會議員促加強執法,同時應增加泊位,滿足郊遊人士需要。 陳恒鑌建議增加郊野公園泊車位,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遊人郊遊需要。 政府停車場屢揭「死車」霸位,連偏遠的郊野公園停車場亦不能幸免。
北潭涌停車場: 交通資料
日後呢個post 會持續增加西貢區其他可以泊車既燒烤地點,例如係西沙路燒烤區等。 【泊位/骨位/電單車/26/二轆】香港地少人多,車位就更見短缺! 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上分享,稱在西貢北潭涌停車場有私家車泊在電單車位內,結果被電單車「前後包抄」。 有26車友(兩個轆,即電單車友)表示,如果再有電單車需要停泊甚至可以連最後逃生門都包圍,使其插翼難飛以作教訓。 另外亦有人笑言,私家車可以參考電影《車手》的「8000轉,2咪車」方法離開。 近日唔少人發現西貢北潭涌,位於「北潭涌遊客中心」旁嘅政府泊車位,突然加裝泊車咪錶。
北潭涌家樂徑北潭涌巴士總站(英文:Pak Tam Chung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半島中部的北潭涌,供公共巴士、專線小巴和的士使用,是往來西貢半島東北的必經之地。 北潭涌停車場2025 由總站起前往西貢郊野公園方向的道路受到限制,祇准憑有效許可證或獲授權的車輛駛入,駕車人士一般祇能到達總站旁的停車場,然後到巴士總站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進入郊野公園範圍。 西貢行山路線「家樂徑」與「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相連,起點設於自然教育徑終站的「上窰」。
登上觀景台後,可以360度全景觀賞整個水庫,遠眺破邊洲的海岸奇景,甕缸群島、果洲群島,及俯瞰水清沙幼的浪茄灣。 最後落石級接回馬路,過對面往「烈士碑園」,繼續沿行人路走,約十分鐘左右到達「斬竹灣」巴士站,乘車返回西貢市中心。 整條步道,沿路一共設有 12 塊資訊牌,由水庫公程、岩石資料、地質解說、海蝕洞形成等,均利用文字、相片及繪圖等解說,完全可以自遊自助,不需導賞員亦能夠長知識。 原來香港在 1.4 億年前,曾經歷了一次極度猛烈的火山爆發,正是因這一系列的火山活動,形成圖中壯麗的六角岩柱群,只要沿步道往下走,就可以近距離賞岩,走到盡頭更可近觀海蝕洞。
乘客候車時,應留意巴士路線牌上所顯示的目的地,或於上車付款前向車長清楚查詢巴士的目的地,以免誤乘相反方向之班次。
北潭涌停車場: 活動介紹
營地依山沿海岸線而建,自成一體,四週翠綠環繞,景色優美,恬靜怡人。 雖然唔係新開嘅營地,但早前營區就添加左新嘅配套設施,由宿舍到食堂都以全新裝潢示人,令整個營區嘅設施更完善,算係目前全港最新淨最靚嘅宿營場地! 鄰近仲有別具特色的鄉村及文物古蹟,係宿營嘅理想地點。 以前有不少人為求一睹海蝕洞,需冒險沿石邊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