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子宮內膜癌,應注意本身是否有基因遺傳,如果家族中有乳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卵巢癌患者,可能屬於高危險群。 或本身罹患乳癌而服用泰莫西芬(Tamoxifen),也可能增加子宮內膜增生或癌症風險。 黃醫師進一步說明,良性瘜肉處理掉就沒事,即使是易長瘜肉體質,再發生出血時,到門診簡單處理也沒有問題。
- 醫師提醒,停經後有可能因荷爾蒙缺乏而「偶爾、少量出血」,但若長期且大量出血,則要盡早就醫檢查。
- 若果身體積聚過多脂肪,雌激素亦會過盛,增加患癌風險。
- 停經後女性原本雌激素濃度已經降到極低,經過荷爾蒙補充療法,雌激素濃度又會上升到與停經之前差不多的程度。
- 異常子宮出血常會導致病人貧血,有些潛在的病因像是子宮內膜癌、白血病或是凝血方面的疾病都會出現異常子宮出血。
- 癌症術前術後中醫可配合改善,術前以改善肝臟、心臟功能為主,術後已恢復體力、改善術後不良反應為主。
- 但是,近日又發生同樣狀況,就醫接受內診後發現,她的子宮頸有異常出血及剝離組織,當下即送檢子宮頸抹片及切片,病理報告結果顯示為子宮頸癌。
- 今年流感疫苗病毒株的選擇,剛好和社區感染盛行病毒相符,接種後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力。
- 肥胖或體脂肪過高兩者都會增加子宮内膜增生及子宮内膜癌的發生率,因為脂防會導致雌激素過量產生,而且雌激素過多就有較高風險得到子宮內膜癌。
如果變得臉色蒼白,看起來很像貧血的症狀,感覺很容易累、沒有力氣、食慾不振,或是變得很容易出血,像是輕輕碰撞就瘀血、流鼻血不止、刷牙出血明顯,或身上無緣無故出現許多紫斑、紅點,都可能是血小板、凝血功能不好的徵兆。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2025 在得到癌症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都是「怎麼會是我」? 但癌症是一種慢性病,得到癌症之前通常會有一些徵兆,而有這些症狀、一直治不好,持續1~2個月,或是反覆發生、好了又再次出現,很可能就是癌症的警訊之一。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別以為是回春 停經後出血務必就醫檢查
春夏季肥胖體質的女生經常伴隨有生理期紊亂的問題,而內分泌失調也常會造 成體重增加! 因為水腫很多人都會誤以為得了什麼腎臟怪病或是有多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2025 囊性卵巢症候群…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而懷孕中、晚期雖然不用完全禁止性生活,但也要提高警覺,若性交後發生無痛性流血,可能是前置胎盤受到破壞,若是流出深色血液並伴隨肚子痛,可能是胎盤剝離,這2種情況都很危險,要立即送醫院。
- 顏婉嫦表示,子宮體癌常見徵狀包括停經後陰道出血、兩次月經中間流血、排出啡色分泌、下腹痛和體重下降等。
- 一般而言,因癌症而造成疼痛,意味著癌細胞已轉移,不過在骨癌(Bone cancer)和睾丸癌(Testicular cancer)等情況下,可能只是早期症狀。
- 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很可能是因為白血病(血癌)引起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顏秀如說,如果有這種狀況,18歲以下建議給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評估,18歲以上可以給一般血液腫瘤科醫師評估。
- 而近幾十年來的調查結果為:良性疾病占60~80%,惡性腫瘤占20~40%左右。
- 子宮肌瘤的治療不一定要靠手術,症狀輕微或腫瘤不大者,可經藥物或放置特殊的投藥型避孕器,穩定子宮內膜,防止出血。
- 要避免子宮內膜增生,適當的體重和BMI值控制是必要的。
另外還可以配合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近接治療或體外照射)、與荷爾蒙療法。 至於要怎麼做,要看患者的健康狀況、癌症嚴重程度、年齡、與其他相關因素共同來決定。 例如對第一期的患者通常只要接受手術移除子宮卵巢即可,但若病理檢查發現癌細胞的分化差,可能還是要考慮加做個放射治療。 子宮內膜息肉成因不明,但多為良性病灶,也是最常見的疾病。 超音波看到子宮裡面有東西,並不代表這就是子宮息肉,也沒有辦法去判斷究竟是良性惡性(雖然大部分是良性的),所以一定要確認的話,第二個步驟就是使用子宮鏡診斷。 子宮內膜息肉一般除了停經後出血,還包括可能不正常陰道出血、月經量變大、經期變長等。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停經後還有分泌物,正常嗎?婦產科醫師提醒:出血伴隨「這症狀」,小心是2種癌症!
少部分的子宮頸癌會有陰道出血的症狀,甚至腫瘤壓迫可能造成下腹疼痛。 國健署曾經分享1名57歲的黃女士停經3年多,但3個月前開始出現陰道出血,因身體未有不適,患者誤以為月經又來了,所以並不以為意;直到近1個月出血的情形越來越嚴重,於是前往醫院就診。 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達1.2公分,之後進行子宮內膜切片,檢驗結果竟然是子宮內膜癌。 由於子宮內膜癌會出血,因此,通常子宮內膜癌發現時都很早期,癒後也很好,所以,若有非生理期出血或停經後出血,就要及早檢查。 另外,國人喜歡食補或吃健康食品,若其中含有雌激素,也可能刺激內膜、產生不正常增厚,所以就醫時,要把平常吃的保健食品跟醫師說明。
第二,「定期回診」,術後每3-6月接受骨盆腔內診、抹片、超音波檢查,追蹤CEA及CA125腫瘤指標是否有異常上升、監測肝、腎功能等數值。 也要注意身體是否出現復發症狀,如食慾不振、消瘦、疼痛、呼吸會喘或陰道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復發或轉移跡象。 子宮內膜癌的好發年齡在60歲以上,風險因子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多囊性卵巢。 過量單純雌激素的荷爾蒙(不含黃體素)刺激,也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 女性月經不規則、初經太早、停經太晚(超過52歲),以及未曾生育都較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癌。 由於子宮內膜癌會出血,因此,通常子宮內膜癌發現時都很早期,預後也很好,所以,若有非生理期出血或停經後出血,就要及早檢查。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停經後再出血別輕忽 小心是子宮內膜癌
只要抽血檢查濾泡刺激素及動情激素的濃度即可,更年期及停經婦女的濾泡激素會上升、動情激素濃度會下降,停經時兩個激素會達到一定的標準值。 若像讀者所說,停經一年半又來,就要很小心,須排除是病變,因為子宮內膜病變最主要及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停經後出血」,特別是子宮內膜癌的好發年齡,就是停經期的50~52歲,要特別小心。 在婦產科的判定上,只要月經停止一年即是停經,因此讀者的情況,就是典型的停經後出血,最好趕快找婦產科檢查。 黃閔暄醫師說明,不論天然還是人工的女性荷爾蒙保健品,的確會造成內膜增生變厚,形成像有月經的環境,內膜厚到一定程度就會剝落,導致停經後出血。 如服用包括植物性荷爾蒙在內的任何荷爾蒙等藥物,即使還沒有出血,都應告知醫師。 通常包含切除子宮、兩側卵巢及輸卵管、和骨盆淋巴結廓清。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停經10年後「好朋友」天天來竟是「這個癌」找上身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讀者與其擔心免疫力太強或太弱,感染病毒會引起重症,還不如接種流感疫苗。 今年流感疫苗病毒株的選擇,剛好和社區感染盛行病毒相符,接種後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力。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2025 事實上,今年的病毒並沒有比往年的更毒,民眾可以安心。 國道三號北上台南白河路段,昨日晚間(13日)發生休旅車自撞翻覆意外,造成1死5傷。 今年的情人節在平日,許多超商分別推出咖啡優惠、網購促銷,讓你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送出滿滿心意。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停經又出血,是癌症嗎?
「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台灣每年約有1,500人罹患子宮頸癌,因子宮頸癌死亡的個案則約有650人。 國內有許多名人罹患子宮頸癌,如賈靜雯媽媽、傅娟、梅艷芳、陸明君、蠟筆小新配音員蔣篤慧等。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2025 而每個人的更年期的時間、卵巢老化的時間都有所不同,曾郁文醫師表示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遺傳,若母親的更年期較早、卵巢較早老化,相對的女兒也可能會是如此。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停經後出血別當成回春!醫師:4種顏色分泌物都該檢查
一名五十二歲美魔女求診婦產科,表示自己已過更年期、停經一年半了,但日前竟又出血,擔心是癌症,但醫師反覆檢驗,確認沒有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患者也沒吃荷爾蒙,追問之下才得知,原來是她「談戀愛」了。 一出血,大家就緊張了,要怎麼處理,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將子宮拿掉,若醫生加了那麼一句話,反正目前已不生孩子了,子宮擺在肚內也沒用來點火,拿子宮的比例始終居高不下就是這個原因。 有人就朝這方面研究,他們拿切下來的子宮作分析,結果發現約40%的子宮都是正常沒半點病變,換句話說,40%是白拿的。 我請她先作腹部超音波,子宮經過兩年停機,已稍微縮小,內膜也薄薄的,再內診,子宮頸並無息肉,只是發覺出血確實多一點。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經期亂 調經未改善 竟是子宮內膜癌作祟
女性自初經來潮到進入停經期,長達35~40年都是生活在有月經來潮的日子裡。 月經異常(如量多、不停、不來……)是常見的婦女求診原因之一,大約佔了婦科疾病的40%。 停經之後繼續單獨使用雌激素補充:停經後有不少婦女會因為熱潮紅或骨質疏鬆而選用荷爾蒙補充療法,若單獨使用雌激素,會有提高自己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會。 子宮內有兩種主要的癌症,一種是子宮惡性肉瘤,這是從肌肉層長出來的。 另一種比較常見的是「子宮內膜癌」,為子宮內層組織長出來的癌症。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歲停經後出血,確診子宮頸癌 婦產科醫師:4症狀提高警覺
黃閔暄解釋,停經後出血七成以上是瘜肉造成,婦人透過門診超音波檢查看到子宮內膜增厚,幸好子宮鏡檢查排除惡性病變。 追問發現原來是病人為保持肌膚彈性活力,經常服用含有女性荷爾蒙保健品,停用以後就沒再出血。 子宮內膜增生:停經後因為缺乏荷爾蒙,子宮內膜應是萎縮的狀況,若是發生陰道出血且在超音波檢查下發現子宮內膜的厚度超過4~5mm,就應該接受子宮內膜組織切片檢查。 婦產科醫生指,臨床上約兩成陰道出血由子宮體癌引起,是最易察覺的病徵,停經後女性如陰道異常出血應盡快求醫。 肥胖、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均是高危因素,婦女應適量運動,少吃高脂、高糖食物。 醫師表示,停經後的異常出血當然不能排除如子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子宮內膜癌的復發機率高嗎? 如何降低復發?
(除非本身患有乳癌、子宮內膜癌等不能補充女性荷爾蒙的禁忌症!)否則過早停經者之後骨折機會較高,心血管疾病機會較高,失智機會較高。 肥胖或體脂肪過高兩者都會增加子宮内膜增生及子宮内膜癌的發生率,因為脂防會導致雌激素過量產生,而且雌激素過多就有較高風險得到子宮內膜癌。 要避免子宮內膜增生,適當的體重和BMI值控制是必要的。 運動除了能夠幫助維持體重、減少荷爾蒙失調之外,還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使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 建議每周運動5次,每次至少30分鐘,且心跳需達到每分鐘110下。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抑鬱頭犁犁小弟也垂垂 中醫對症調養重振雄威
其實黃女士的情况十分常見,很多女士對於更年期都不太了解。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一般而言,女士在45至55歲期間踏入更年期,而每個人情况都不太一樣,有些人一停經就不會再出血,而多數女士可能會出現經期斷斷續續情况,如來幾個月又停一兩個月,甚至多過半年才再有經期。 在醫學角度,由最後一次經期開始計起,一年內再沒有經期出現,就是真正的停經。 如果女士在停經後發現有出血現象,就絕不可以掉以輕心。 陳保仁指出,近年來類似狀況愈來愈多,他4個月內已遇到3名患者,且都出現臨床症狀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建議大家,無論是停經後或將停經之時,都是一個警訊,若有異常出血都要特別當心。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 停經後經血又來了 別高興!小心2種婦癌上身
所以更年其期女性,若發現有不正常陰道出血,先不用驚慌,找婦產科醫生作子宮鏡檢查,等一切明朗化後,要作任何處理,都會迎刃而解的。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早期子宮頸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但到第4期則驟降至2成。 停經後出血一定是癌症嗎2025 篩檢方式就是大家熟知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此種檢查可發現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有做篩檢族群發現早期個案的比率,相較沒做篩檢族群增加近5成! 昝舜華醫師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過程並不會疼痛或不舒適,花費時間也「不會超過6分鐘」,不僅可發現原位癌(零期癌),還可以發現零期之前、無任何症狀的上皮病變。 但是,近日又發生同樣狀況,就醫接受內診後發現,她的子宮頸有異常出血及剝離組織,當下即送檢子宮頸抹片及切片,病理報告結果顯示為子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