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以英語教學為主,校風嚴謹,重視女生的品格培育。 該校近年學費加幅頗高 至2017年度全年學費為$50,000,2021年增至$55000。 本地老牌學校培正由1889年於廣州創校,到1933年先後開辦香港培正中學、小學和幼稚園。 學校小一共開設8班,提供多達240個小一學額。
位於港島南區的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是傳統名校中少數的男女校,亦有位於中西區的一條龍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 學生的學術成績佳之餘,在音樂及藝術方面表現尤其突出。 元朗band1小學 該校有不少高官名人子女就讀,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長女也曾就讀,加上每年學費高達$63,000,故有「貴族學校」之稱。 傳統名女校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創校於1864年,屬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學校,亦有直屬中學聖保祿學校。
元朗band1小學: 元朗區中學|學校排名2023+Banding+名單一覽
校網 73 的 涵蓋地區,教育局提供的 學校名冊。 校網 74 的 涵蓋地區,教育局提供的
- 校內亦有註冊護士、教育心理學家、學生輔導員和社工,關顧學生的心、生理發展。
- 學生升讀十年級可選擇IBDP或DSE課程,現任校長林克忠建議家長要視乎小朋友的性格和特質去作選擇,並非讀IB的學生會較優越。
-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提供了非常豐富而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
- 如果未被取錄,就於十二月申請「統一派位」,結果於來年六月公布。
學校雖然位於元朗區,但收生不受地區或校網限制,全港收生。 學校不在教育局之「中央派位」或「自行分配學位」之列以內。 全港有大約 元朗band1小學2025 545 間小學,當中只有 9% 元朗band1小學2025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65% 的小學以中文為教學語言,其餘 26% 中英並重,雙語教學。 有 25% 的小學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元朗band1小學: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HKFYG Lee Shau Kee College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元朗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元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灣仔區的男校番禺會所華仁小學於2018年遷往北角百福道新校舍, 並轉為全日制小學,屆時將由12校網改為東區14校網。 華仁小學有直屬英中香港華仁書院,遷至14校網後直屬關係不變。 不過香港華仁書院18年申請轉為直資中學失敗,與華小暫時還未「脫龍」。 傳統名校跑馬地聖保祿天主教小學校舍為二級歷史建築,為推行全日制,校舍展開改建及擴建工程,包括加建一座設24個課室的大樓。
- 屬Band 1B的英皇書院是中西區的官立英文中學之一,於1926年創校,位於般咸道的校舍以紅磚建成,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官立書院校舍。
- 另配合資訊科技及專題研習,使學生掌握資料探究和自學的方法,培養批判思考能力。
- 校方亦重視因材施教及境外學習體驗,設有興趣小組約四十個,包括制服團隊三個,另安排課餘興趣班、旅行、運動會、校內外學術及體藝活動、義工服務及暑期活動等。
- 東華三院盧幹庭紀念中學是一所Band1C的英文中學。
有 元朗band1小學 25% 的學校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元朗band1小學2025 辦學宗旨:本著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精神,為本區學童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使他們愉快地學習,務求五育均衡發展,能盡展所長,將來為社會及國家服務。 此外學校又致力弘揚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愛國情操。
元朗band1小學: 全港79間直資私立小學學費一覽
前喇沙書院副校長,現任社工註冊部紀律委員會會員、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曾任教育局家庭與學校事宜委員會副主席,熟悉香港教育及升學制度,同時為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之客席講師,亦為升學指南作家,現有著作多達廿二本。 趙榮德 前喇沙書院副校長,現任社工註冊部紀律委員會會員,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曾任教育局家庭與學校事宜委員會副主席,熟識香港教育及香港升學制度,同時為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之客席講師,亦為升學指南作家,現有著作多達廿二本。 前喇沙書院副校長,曾任社工註冊部紀律委員會會員,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以下小學的中學部「師兄師姐」,不少是IB 元朗band1小學2025 狀元。 不過IB 學費比較貴,又不是香港主流學制,所以放在第四位。 注意:以下顯示的收生組別,是估計中學大概會收到什麼組別的小六學生。
元朗band1小學: 全香港Top 11 – 100 中學排名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校因應各教師之長處分配各項工作,使能各展所長。 同時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機會,讓其發展潛能,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精神。 配合全人發展,初中開設多領域科目,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育能均衡發展。 高中開設的學科是配合學生未來進修及就業需要制訂。
元朗band1小學: 小學分區名單
如果未被取錄,就於十二月申請「統一派位」,結果於來年六月公布。 校網 34 的 涵蓋地區,教育局提供的 學校名冊。 校網 35 的 涵蓋地區,教育局提供的 學校名冊。
元朗band1小學: 元朗朗屏邨東莞學校 (tkps)
此外,學校還十分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以「忠恕誠明」為校訓,讓同學得到全人教育。 學術以外,校方重視學生在學的情緒和心理質素,請來社工、組織培育組、宗教德育組、教育心理學家,以照顧同學身心發展。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元朗商會中學的資訊。 在眾多資助中小學之中,一些辦學理念相同的小學和中學會「結龍」,構成一條龍中小學教育,這些學校的小六學生可以選擇直接升讀其結龍中學,毋須參加升中派位。
元朗band1小學: 元朗商會小學
其中 46 所是官立/資助小學(官津小學),6 所是直資/私立小學。 官津小學分佈於校網 72, 73, 74 內,請點擊以下連結查看校網涵蓋地區及學校名冊。 其中 34 所是官立/資助小學,14 所是直資/私立小學。
元朗band1小學: 私立全日(
九龍城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已有逾60年歷史,該校與直屬中學喇沙書院教學理念一致,非一條龍學校。 元朗band1小學2025 在傳統教學法外,學校計劃在課程加入探究式學習、STEM教育,加強學生在數理、科學上的能力。 與高主教書院差不多,聖類斯中學亦是一所天主教中學,亦有中小學部之分。 元朗band1小學2025 學校排名同樣是2A–1C,2019年的放憑試中,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的比率接近 58.2%,而本地學士課程取錄比率大約 38.5%,成績算是中游級。
元朗band1小學: 私立一條龍
學生能夠通過專題合作學習、校本資優及STEM課程,發展不同學習潛能。 中學沿襲相同教學理念,推行全人教育,積極培炎個學生各方面的才能。 Band1B的沙田循道衞理中學辦學宗旨是本著基督精神,發展全人教育。 學校特別重視學生靈、德、智、體、群、美六育發展。 一向致力推動生命教育和服務學習,教學生尊重、熱愛生命、欣賞生命,同時認識和發揮潛能。 而發揮潛能的途徑,就是透過多元活動,讓不同潛能的學生有展所長的機會。
元朗band1小學: 3. 新界區小學排名
香港的小學分為官立(34 所)、資助(426 所)、直資(21 元朗band1小學2025 所)及私立(64 所)四大種類。 除了李鄭屋官立小學,所有官立小學都有一間或以上的「聯繫」官立中學。 資助小學方面,「一條龍」小學最大的升中優勢,就是「一條龍」資助中學必須提供足夠學位全數收取所屬小學的所有小六學生。
學校每年提供約120個小一學額,與瑪利曼中學為直屬關係,有85%畢業生可以升讀中學部,不少城中名媛及名人二代都是該校學生。 灣仔區12校網與九龍城區41校網同屬全港矚目的校網之一,區內有不少單性別名校,可謂「粒粒皆星」。 其中男校聖若瑟小學以英語教學,與位於九龍塘的神校喇沙小學及喇沙書院同屬一個辦學團體,也有直屬中學聖若瑟書院,大部分學生可原校升讀,升中前景優越。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採用「十一年一貫」課程模式,分2年基礎階段、5年拓展階段及4年通達階段,以11年完成小學及中學課程。 學校既提供本地DSE課程,也開辦國際文憑(IB)課程。 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以合作學習及高階思維為主要教學策略,學校電子資源充足,讓學生提告學習體驗。
順德聯誼總會伍冕端小學為男女校,創校於2001年,校園佔地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小一共開辦5個班數。 元朗band1小學 該校特色為根據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理論,為學生設置日語、韓語、法語、弦樂、創意思維、3D打印藝術、音樂劇、非洲鼓、舞蹈、Rummikub、園藝等四十多項課程選擇。 學生直升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後,可繼續選修日文科、電腦立體動畫科、價值教育科、英國文學等相關學科,多元的課程讓該校中學生在創新科技方面表現相當優異。 面對SEN學生帶來的壓力,慧心認為不是讓一個老師跨倒的原因。 而是工作量、應付家長等教學以外的鎖碎事、教育政策等等生活和工作的問題,混和累積而來的疲憊,讓曾經火熱的慧心,灰心喪志,四年後的今天,她說要離職,甚至想過自殺,吐出來的字這麼容易,背後一個教師究竟經歷了什麼?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屬Band1A男女校,學校宗旨以基督信仰為精神,同時著重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發展;同時為社會出力,教出對社會有責任感、歸屬感,願意服務社群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