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圖中若有提到「引拔斷線」意思是引拔針完要把線剪斷藏起來,「引拔留線」則是指留一段線供縫合使用。 Jacnat屬一人手作單位,主要以不同線材、顏色配搭皮革、木素材及珠仔製作飾品。 由可愛的富士山飾品、花藝圖案製成襟章、袖口鈕、耳環、頸鏈。 如果人手鉤針編織花朵,既有溫度,又能長久保存,在大時大節送試更顯獨一無二。 鉤針編織 Zik2 鉤針編織2025 推出「鉤織永生花」課程,用4堂時間學識你想編織的花種:陽花、薔薇玫瑰、小雛菊、薰衣草、果實以及三款樹葉。
棒針以其構造或用途,細分為不同種類,包括有一端針狀棒身為直的稱為「單頭棒針」,兩端針狀棒身直的是「雙頭棒針」,兩端針狀棒身彎曲或屈曲,用以編織麻花紋的「麻花針」,棒身連接軟管,用以編織環狀編織品的「輪針」(又稱作「蛇針」或「環針」)。 人工製作紗線編織的主要工具,為引導紗線穿梭交疊的針,稱為織針,分為棒針與鉤針兩大類;其他的輔助工具,如針頭套、針號板、鬆緊測量板、固定別針、記號環、行數計數器、毛線針等[1],用途有固定、保護、測量、計數、或收邊。 鉤針符號的基礎都來自於一個環狀的標示,即代表了鎖針,如鎖鍊狀而得其名,一個鎖針上可有多種變化,不斷將鎖針套鎖針會有一條長線,在同一個鎖針上打很多個鎖針,則出現一個圓形,以此理類推,就是鉤針編織從一條線變成一片織物的基礎。 鉤針編織或簡稱鉤織,指創造織物的一種方式,透過一支鉤針可將一條線編織成一片織物,進而將織物組合成衣著或傢飾品等。 英文的鉤針編織「Crochet」是由古法語的「Croc」或「croche」而來,這兩個字都有鉤子的意思。 常見的短針加針是在一個短針空格內鉤兩個短針,藉此改變織物的形狀。
鉤針編織: 鉤針編織班1. 粗身絨線毛孩小窩鈎針教學
毛線的種類有很多,如果你想找價格較便宜而且專門用來織娃娃的毛線,以上三種都可以考慮。 要注意鉤針和線材適不適合,太粗太細不僅難鉤而且成品也不好看。 還沒習慣鉤針針法和拿毛線的方式時,初學者較常遇到短針大小不均、針目鉤太小很難穿過去等等問題,這是因為現在還不能熟練地控制毛線,力道時大時小。 除了提醒自己不要把線拉過緊之外,當發現鉤不進去時,也可以用小一點的鉤針鉤起立針 (也就是第一針之前的鎖針) 和引拔針,再換回原本的鉤針繼續鉤,以此達到改善的效果。 鉤針是編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如同縫紉需要針帶著線穿過布料,鉤針的角色也是將毛線或各材質的線,透過編織技法將線反覆纏繞形成圖案,並成為牢固的作品。 夏天必備的是編織草袋和草帽,天氣轉冷時,鉤織毛毯和冷帽也不錯,在一年四季都很適合鉤織呢。
- 起針後,再按照編織圖案設計圖所需針數,依編織是自鎖或環狀活結,用鉤針編出足夠數量的鎖針以組成鎖鏈(chain)[28][29]。
- 鉤針穿入裡山(紅色標記),鉤針由前往後繞線,穿過線圈(裡山)。
- 2020 年創辦『生活的基本』生活風格媒體,致力推廣極簡生活,把有整理的價值傳遞出去。
- 接下來列出 3 大必備鉤織工具,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你的第一支鉤針視乎你的毛線編號而定,包裝上列明適合的棒針或鉤針編號,雖然還有很多工具沒有提及,但是不一定購買,可以按照實際需要再添置,例如記段器。
- 但是對於需要明確握位的織手,Amure鉤針是評價很高的可樂鉤針,尤其是近年很流行的異素材編織(如紙線編織等),握柄大受好評,在力道的掌握上,確實比較好控力,畢竟已經是經過了無柄鉤針、有柄鉤針之後再度研發的產品,稍具一點軟度可以作為力道的緩衝。
鉤針是進行鉤針編織的重要工具,有相當多種尺寸與規格,大至3.5公釐、小至0.75公釐者都有(美制為00到14吋)。 材質上,鋁製與塑膠製是較常見到的,最常用的鉤針大小是2.5mm到19mm(美制為B到S號),比較特殊的長鉤針被稱為突尼斯鉤針,織法混合了鉤針編織與棒針編織。 鉤針編織 材質上,鋁製與塑膠製是較常見到的,最常用的鉤針大小是2.5mm到19mm(美制為B到S號),比較特殊的長鉤針被稱為突尼西亞鉤針,織法混合了鉤針編織與棒針編織。
鉤針編織: 文章分類
市面上比較有系統的國家規格有美國、英國、日本、台灣與中國潮州這 5 種,其中韓國規格=日本規格,加拿大規格=英國規格。 如果你想了解各國鉤針針號的詳細資訊,可以前往一手作文章看看:鉤針針號對照表。 英國跳水王子Tom Daley一直擅長編織,曾為了自己的奧運金牌編織了一個有英國國旗的小包包,非常可愛。 假如你都想為心愛小物編織小袋子,可以報名參加編織袋工作坊,可以在導師指導下自由創作造型束口袋,隨心拼色製作。
19世紀,在英國、美國與法國;鉤針編織逐漸的普及,多數人們將鉤針編織用來補破掉的蕾絲,是一個較省錢的方案。 因此以螺紋棉花線織成的蕾絲價格也受到影響而下降,導致後期扁平狀以鉤針編織法做成的蕾絲,比圓狀的更為普及。 環狀起針有一個夢幻的名字:Magic Ring,簡稱「MR」。 在編織立體玩偶中,環狀起針是一個超級常用的起手式,後續透過加針做成一片圓形、或者與加針減針結合成一顆圓球。 因此,與其把所有針法學會再開始織,不如直接挑喜歡的成品鉤,見招拆招,反而更有動力實踐。
鉤針編織: 編織製圖專業工具介紹
更重要的是,附送的收納袋非常方便,整齊收納、方便拿取,不用東翻西找。 推出軟膠手柄的品牌眾多,原材料不同無法直接比較,而 Daiso Japan 的鉤針是不錯的選擇,價值便宜、款式不錯。 但是,鉤織衣服或毛毯等大型作品的話,你絕對需要軟膠材質更柔軟舒適的手柄,例如 Clover 的鉤針。 如果你仍未肯定是否投入這項興趣,在購入套裝工具前,可以先參加興趣班,在課堂上借用工具以及有專人指導,或是購買少量工具自學也可以,在文未會列出書單和 YouTube 影片清單,尤其 Granny Square 鉤針編織 是最簡單的鉤花,非常適合初學者嘗試。 特別要注意的是,很多手作書的 pattern 的版權只作個人興趣使用,禁示販售書中的設計。 鉤針編織2025 培養嗜好是自我提升的方法,透過學習新事物累積知識和經驗,但是,並不是一朝一夕就知道興趣愛好是否適合自己,而且害怕買了一堆東西回來,轉個頭就遺忘它們的存在,封塵於家中的角落。
引拔針又稱滑針,通常會用於織物的結尾,或是連結針目、織物。 至於鈎針針頭最早是一支彎曲的針,被釘在木製把柄上,可見到早期愛爾蘭蕾絲工人多用這種粗製的鈎針,最昂貴的鈎針,針頭可能是有銀製、黃銅製或是象牙、鋼、骨頭等,把柄也雕有許多經細的花紋,多為上流社會的夫人使用,並被視為裝飾手部的一部份。 在1840年代,第一本鈎針編織法的書籍由英國出版,作者是Eleanor Riego de la Branchardiere 與 Frances Lambert。
鉤針編織: 早期發展
根據需要,也可能有中長針減針、長長針減針等等情況。 在織娃娃的時候,這種線通常是用於裝飾,例如:眉毛、腮紅、爪子等等。 金屬柄雖然沒有其他兩種用起來舒服,但仍有其他優點存在。 有的金屬柄鉤針是雙頭設計,等於買一支抵兩支用,很經濟實惠 2. 金屬柄鉤針從頭到尾一體成型,因此不容易斷裂,非常堅固耐用。
鉤針編織: 工具
與棒針編織相同,有的鉤針織品會由不同的單元所組成,每件編織單元是經過「接縫(grafting)」接在一起,段與段的接縫稱為「連綴」,而目與目、目與段的接縫稱為「併縫」,會使用到毛線針或鉤針來進行[34][35]。 鉤針編織的起針,常見的有自鎖活結(slip 鉤針編織 knot)與環狀活結(loop knot)兩種,自鎖活結是在紗線尾端,利用鉤針纏繞再勾出一個活結而成,環狀活結為先把紗線繞兩圈後再用鉤針打活結[27][28]。 起針後,再按照編織圖案設計圖所需針數,依編織是自鎖或環狀活結,用鉤針編出足夠數量的鎖針以組成鎖鏈(chain)[28][29]。 鉤針編織除了如棒針編織的平織與環織外,另有一種會編織成平面圓形的「圓織」法,無論是平織、環織或圓織,皆可利用條狀鎖鏈進行,而環狀鎖鏈則適合進行環織或圓織[30][31]。 織品往往是由多個單元所組成,例如長袖套頭毛衣,通常是由一件衣身與兩件衣袖組成,每件編織單元是經過「接縫(grafting)」接在一起,段與段的接縫稱為「連綴」,而目與目、目與段的接縫稱為「併縫」,無論是連綴或併縫,都需要使用毛線針或鉤針來進行[23][24]。
鉤針編織: 基本針法五、短針減針
鉤針依其構造與用途,可分為一端有鉤子的鉤針,兩端有鉤子的雙頭鉤針,以及用以作突尼西亞編織的突尼西亞鉤針。 鉤針、雙頭鉤針長度,通常是15公分(6英寸)[1],也有10公分(4英寸)、12公分(5英寸)、14公分(5.5英寸)等規格,而突尼西亞鉤針長度規格,與單頭棒針相同,最普遍的長度是35公分(14英寸)。 利用紗線的編織技術,有人工編織與機械編織,人工編織又因使用工具的不同,而區分為棒針編織與鉤針編織兩大類。 當機械編織能大量生產編織品後,人工編織已演變成生活嗜好與工藝技術。
鉤針編織: 鉤針最常用的 10 種針法
與棒針編織的邏輯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不同在於鉤針編織的花樣比較自由,從頭到尾僅有一支鉤針與一根線,可鉤出許多自由型與花型、圓型,甚至很容易鉤出小型的立體織物,如手指玩偶等。 鉤針編織 鈎針編織普及化的時間,可能是1800年代左右的歐洲,透過文獻的了解,最早的鈎針編織可能根本是沒有鈎針而使用手指的,以至於沒有人工工具留下來的痕跡,也無法考據其歷史。 某些作家以這些手指編織的圖片推測鈎針編織的歷史必定相當悠久,此論點同樣也沒有證據支持。 其他的作家則認為,編結、編織這些方法,都是非常早期的編織方法之一,但至今尚未在有發現織品的考古年代中,發現以鈎針編織法所織成的織物。
鉤針編織: 選擇鉤針的方式:看針號或直徑(以mm表示)
另外也跟中產階級的興起息息相關,他們是家庭手工鈎針編織的大買家之一,加以鈎針編織易學易懂,在任何地方只要有針跟線就可以工作的特性,也使得它越來越普及,但普及的同時,也逐漸有廉價的隱憂,由於類似的鈎針編織產品越來越多,使得它變成了一種便宜的量產品。 鉤針編織 法國在18世紀時曾有一種在蹦圈上刺繡的手法稱為「tambour」,這種刺繡的工具其實就是最早的鈎針,只不過鈎出的織品和現今鈎針編織不同,因此沒人注意到。 另外,許多早於1800年之前的古老織品,聲稱是早期的鈎針編織,但考據後其實是混合了棒針編織法與鈎針編織法的古老織法「Nålebinding」(此字為丹麥語、意為束縛與針)。 在鉤針圖解中,短針符號通常用「+」或「X」表示,英文簡寫為「sc」(single crochet)。 短針在織鉤針娃娃時使用頻率最高,常跟其他針法混合使用。 織圖是作者與編織者的溝通媒介,類似產品說明書的概念。
鉤針編織: 鉤針與毛線的拿法
21世紀的今天,鉤針編織依然具有一定的普及性,雖然時尚產業的針織品絕大多數都已變成機器針織的作品,但一般的手工藝中,鉤針編織由於毛線的進化和化學纖維的普及,也算是邁向新科技的一大步。 鉤針的早期發展可說是家庭手工業興旺時期的重要推手,特別是在愛爾蘭與法國北部某些傳統農耕或畜牧產業被戰爭、土地變更改變的地區。 另外也跟中產階級的興起息息相關,他們是家庭手工鉤針編織的大買家之一,加以鉤針編織易學易懂,在任何地方只要有針跟線就可以工作的特性,也使得它越來越普及,但普及的同時,也逐漸有廉價的隱憂,由於類似的鉤針編織產品越來越多,使得它變成了一種便宜的量產品。 另外,許多早於1800年之前的古老織品,聲稱是早期的鉤針編織,但考據後其實是混合了棒針編織法與鉤針編織法的古老織法「Nålebinding」(此字為丹麥語、意為束縛與針)。 如果你還在選擇你的第一隻鉤針,建議你,鉤針工具不像棒針工具(輪針工具),同一針號需要備不同長度的輪針(如20cm、40cm、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