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當你到了20幾歲的年紀,代表你的父母可能已經5、60歲了,有他們才有你,歲月不等人,花點時間陪伴他們總是值得的,古人云:「子欲養而親不待。」,當父母離開後想珍惜亦沒有機會。 斜槓一族近年變得越來越普遍,不少人除正職外有其他職業。 想儲錢的話,筆者建議打工仔可以將其中一份收入儲起來,日常消費則依賴另一份收入。 投資是增加資產的方法之一,但亦要理性投資,不要人云亦云。 30歲儲蓄2025 如果對投資沒有概念,不妨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忙,為你訂定一個合適的投資組合。
有了儲蓄比例,再計算一下自己在人生各階段應有多少儲蓄。 這裏就以政府統計署的月入中位數為基礎,加上月儲2成收入作準則,以及假設還沒有成家立室、環遊世界或其他重大開支,以及沒有重大突發支出為條件下,幫大家計算一下在22歲至34歲時的儲蓄狀況。 一旦你開始這個儲蓄和投資計劃,要堅持下去的最簡單方法就是自動化,每月出糧時就先將儲蓄或投資用的部分從平日使費中分開,將金額每月自動轉賬至相應的銀行戶口。 對於享樂主義的小資女來說,說要存一桶金好像缺少了什麼?
30歲儲蓄: 儲蓄戶口要有幾多錢先夠?月光族必學的理財儲蓄方法、計劃 附各年齡層的儲錢標準
您應根據個人需要而選擇產品及服務,請聯絡您的理財顧問,了解您的理財需要及風險承受水平。 無論基於任何原因,此文章所載之部分或全部內容均不得複製或進一步發放予任何人士或實體。 對於本文內容或有關事項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的任何損失、損害或利益損失,滙豐並不承擔任何責任。 東亞銀行的理財小博士儲蓄戶口,讓11歲至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可以個人名義開立戶口 ,協助青少年自主學習理財。
- 坊間沒有人夠膽這樣說,我是賭徒性格,所以我才夠膽這樣說。
- 然而,他們認爲需要擁有667,000港元儲蓄或流動資金才會獲得足夠安全感,亦比一般市民的491,000港元爲高。
- 我現在沒有任何物業在手,很習慣租樓的生活,每兩三年就動物大遷徙一樣。
- 由於世界人口的預期平均壽命越來越長,您很有機會比現在的平均壽命更長壽,所以只用平均數來做準則,可能會令您在退休晚期捉襟見肘。
- 由即日起至2023年9月20日,只要年齡11至17歲之間的客戶成功以個人名義開立滙豐兒童儲蓄戶口,而父母/監護人亦須符合以下所有條件,即合資格獲取免費Samsung Galaxy A14 5G智能手機優惠。
講到統一這檔股票,截至2023年正是連續25年配發股息不間斷,正好我幫大家假設40歲投資到65歲,這長期投資的時間同樣是25年,連續配息讓你再投入買股,不用投入額外的資金,這不就也省去無暇或無資金再投入的窘境? 等到真的退休要領股息時,近兩年的殖利率都在4%以上,25年的平均年殖利率則是3.21%,買統一花股息不就是FIRE退休族的4%法則? 30歲儲蓄 重點是這個4%不是永遠都4%,他其實也會跟著股價、獲利成長,是會抗通膨的!
30歲儲蓄: 時盼它漲…真漲了又不敢賣? 專家:短暫停泊者可先賣掉拿回本金
人際關係是需要努力維持,但亦要為這些娛樂費用定限額,避免過度花費了。 30歲儲蓄2025 如果想要開立I-KID儲蓄戶口,父母需要陪同子女帶同以下文件親身前往任何一間創興銀行分行辦理開戶手續。 恒生銀行有為18歲以下而設的儲蓄戶口,18歲以下的人士可以在恆生開設綜合戶口,而且不設低額結存服務費。 當客戶年滿18歲後,可以攜同成人身份證於恒生銀行分行辦理提升至成人綜合戶口的手續,以享用更全面的綜合戶口服務。
- 有了儲蓄比例,再計算一下自己在人生各階段應有多少儲蓄。
- 我們在2021年初發布的《滙豐退休策劃指標》推算出,單身人士如果追求「簡約」和「豐盛」的生活模式,每月生活開支分別約港幣11,000元及港幣39,000元。
- 當中提到,原來30歲至39歲港人平均月儲金額最高,每個平均儲蓄呢個金額。
-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新竹區會主委謝興隆昨天率領大新竹十九個社宣布,八月廿六日將在新竹縣府舉辦台灣行腳一甲子慶祝會,除會請資深前輩分享儲蓄互助的真義,也會展示相關老照片和文物。
- 月薪3萬,相當年薪36萬;把「360,000」輸入「您全年領的總薪資」,在「您要比較的對象」選擇「按不同年齡組來比」「25-29歲」就會發現,這個薪水大概只比20%的人高,10%相同領3萬元薪水。
- 年老難免多病痛,為了避免退休基金被醫療支出打折扣,您應該及早投保醫療保險。
- 假設每年投資回報為5%的話,投資35年後,您大概可以累積港幣110萬元,但如果您在25歲就開始每月投資同樣金額,在退休時就能夠滾存大約港幣150萬元,比原來的儲備足足多近40萬元2。
大多數人覺得父母親是最親密的陪伴,也因為如此導致我們時常忽略父母親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性,也就此逐漸疏離了他們。 而且過了30歲,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忙碌的生活讓我們更無法陪伴自己的父母親。 所以,請在人生有限的時間,多點陪陪自己的爸爸媽媽,別要待他們老去才後悔。 30歲儲蓄 滙豐2020年12月進行的FinFit調查顯示,雖然有四分之一受訪者希望在55歲前退休,但只有五成受訪者清楚自己需要多少錢來實現退休計劃。
30歲儲蓄: 投資課程101
活動期間展示的部分物資亦透過惜食堂贈予本地有需要家庭,使幫助不但能送到遠方,也能惠及近鄰。 儲蓄是一個長期的計劃,尤其是為達成一些目標所作的儲蓄,如置業等,愈早開始,就可以利用複利效應,更有效地將資金滾大。 假如你經常拖欠卡數,每月只還最低還款額(Min Pay),除了會影響信貸評級外,更會影響你的財務規劃。 如果經常因為「大頭蝦」而忘記還款,不妨使用銀行的繳費通知功能,就可免卻高昂的利息費用。 不少人都會有「對自己好啲」的心態,偶然買件貴一點的心頭好獎勵一下自己當然沒問題,但若變成一個奢侈的生活習慣,再加上若自己並不察覺,就有可能會演變成經常買下一些非必需品。 如果想改善,可以嘗試記錄自己一個月的支出,並從中找出一些自己未必在意到的消費習慣,若並非必須的消費就省下,可能會收到不俗的效果。
PTT網友表示,緯創似乎有點疲軟的趨勢,但又想「上車」,不少人認為「還能上」,但要做好隨時跳車的準備。 根據內政部統計的資料顯示,全國人口越來越長壽,2021年全體平均年齡為80.86歲,男性77.67歲,女性為84.25歲,相對於十年前都是正成長。 其實用邏輯來想也很正常,除了全球高齡化趨勢來臨,當醫療技術及科技發展越來越進步,當大家生病或出狀況就能獲得更好的醫療,治癒率也會提升,現在全球醫療也積極研發癌症用藥,對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自然就有正相關。 您還要考慮自己可能在退休晚期長期看顧的需要,並盡早部署。 如果您打算生兒育女,就更加要考慮傳承安排,將相關儲備和支出納入考慮。 儲蓄不只是短期的目標,在存到足夠的金錢後,便可以用一部份的金錢作為社交之用。
30歲儲蓄: 開始投資
而且只需港幣100元即可開戶,並不設最低結餘手續費,還可以參加由香港人壽所提供兒童壽險計劃,為孩子未來做好準備。 就結婚15年或以下之已婚人士而言,近八成有儲蓄習慣,平均每月儲蓄8,600港元,兩者皆比一般市民高,他們的儲蓄安全感亦相對較高,有54.7分。 然而,他們認爲需要擁有667,000港元儲蓄或流動資金才會獲得足夠安全感,亦比一般市民的491,000港元爲高。 有了儲蓄比例,那不妨再計算一下自己在人生各階段應有多少儲蓄吧吧! 這裏就以政府統計署的月入中位數為基礎,加上月儲2成收入作準則,以及假設打工仔們沒有成家立室、環遊世界或其他重大開支的條件下,幫大家計算一下在22歲至34歲時的儲蓄狀況。
30歲儲蓄: 理財方法|投委會:5個儲蓄實用方法
11月既有「雙11」,又有Black Friday,相信已令不少人荷包大出血。 如果想減少衝動消費,在購物前,不妨先釐清自己是「需要」或「想要」。 如果是一些另類專業技能,也不見得要花很多的錢,持續進修,努力學習,也是一個出路。 現在我已經快要完成第二個碩士,準備讀第三個碩士,我也是一直努力在自我提升啊。 有人因為30歲後覺得足夠而停下來,但是回望卻發現自己很後悔。 因此要每天都確保讓自己進步一點,即使無法立刻到達也沒關係,只不過,不要忘了前進。
30歲儲蓄: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社会保险法实施(2011年7月1日)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可以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中断对养老没有太大影响,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是看累计缴费年限的,不是看缴费年限连不连续,所以即使中断了也没有太大关系,只要缴纳满15年就能领取养老金。 雖然6個月的生活費看似是一大筆錢,但只要每個月儲一點點,很快就有足夠的儲蓄來應付半年的生活費用。 萬一不幸失業,你也有足夠的儲備應付日常所需,生活壓力亦會相對較小。
30歲儲蓄: 理財方法|投資置業進一步增值資產
而在所有受訪者中,更只有36%人有信心預備好足夠的退休儲備。 知道自己想幾時退休是不夠的,如果您希望達到財務自由,自在退休,首先要考慮自己在黃金歲月想過甚麼樣的生活。 一般的中國銀行(香港)「自在理財」客戶需要維持戶口的「綜合理財總值」達港幣10,000元或以上,但18歲以下的客戶在18歲前可豁免相關要求。 因此,消費戶口亦有助避免不必要的消費,購物前可以三思而後行,亦不會像使用信用卡消費般「先洗未來錢」。
30歲儲蓄: 理財計劃
而當月用剩的錢便可以自動變成儲錢一部分,可放在備用戶口中。 但要留意,不同年齡層的人士都需要審視自己的消費觀念,分清「想要」及「需要」,例如是在買東西前,給自己兩天的考慮時間,深思熟慮後才購物,這樣就可以削減許多不必要的開支。 根據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在2021年公布了港人儲蓄調查,發現62%的受訪港人有儲錢習慣,每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6,600元。 另外,有人因此亦提到,20至30歲都是投資的黃金期,因若可在20歲開始投資,便可更快地達到財務自由。
30歲儲蓄: 香港人工資中位數18,700元|平均月儲6,600元|研究:各年齡層應有儲蓄額|30歲:年薪1倍 |40歲:年薪3倍…
如果沒有正確的財務目標,不肯定儲下來的資金主要用途(如投資、退休等),只會讓你失去前進的動力,更會容易變得漫無目的地花光這筆錢,最後得不償失。 雖說人應「活在當下」,但若然年輕時只懂追求及時行樂,卻忽略了未來規劃,其實將來是很難獲得真正的幸福,而且成家立室、生兒育女、買樓買車、環遊世界等目標皆需一定金錢支持,要是不趁年輕時學懂理財及儲蓄,倒頭來還是苦了自己。 大多數網民都認為只要懂得投資,大約二十代中尾段就可以賺到一百萬。
30歲儲蓄: 服務內容
年輕當然要專心「搏殺」現在,但也別忘了好好思考退休後的未來,才可以及早逐步規劃,實現退休後的理想生活。 只用平均壽命來估計退休所需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您很可能會低估自己退休生活的開支。 由於世界人口的預期平均壽命越來越長,您很有機會比現在的平均壽命更長壽,所以只用平均數來做準則,可能會令您在退休晚期捉襟見肘。 如果您想日子過得再「豐盛」一些,要準備的儲備就更多了,男性大概要港幣700萬元1,女性則是港幣915萬元1。 您可以用這個數字來估算自己需要多少退休基金,但這只是您規劃的起步點。 我們在2021年初發布的《滙豐退休策劃指標》推算出,單身人士如果追求「簡約」和「豐盛」的生活模式,每月生活開支分別約港幣11,000元及港幣39,000元。
因此別以為暫時低潮一下沒關係,因會一天一天累積下來。 30歲儲蓄 當自己意識到腦中開始浮現這種負面想法時,就要盡快讓自己振作起來。 或找朋友傾訴,總比起一直負面好,要謹記所有問題都有方法解決。 如果每天省下300元,一年就有約10萬元,因為目前銀行利率水位極低,一年期定儲利率不過才1.1%左右,等於每月利息不到100元,因此即使三月股災剛過,但還是放膽投資才是聰明人。 在人生的上半場,找工作沒問題;45歲以後,到了下半場,可能面臨失業或薪資水平減少,收入絕對不能只是依靠單槓(工作收入),50幾歲則是被動收入=主動收入;60幾歲則是被動收入>主動收入。 緯創25日公告,為活化資產、降低利息費用,以大宗交易方式出清四家大陸子公司所有立訊股票約5.6萬張,總金額人民幣17.33億元(約新台幣76.05億元),處分損失人民幣12.66億元(約台幣55億元)。
理財從來都是一輩子的學問,要追求「小確幸」當然可以,但也要謹慎地積穀防饑,免得在生活上出現變數時,會因儲蓄不足而感困擾。 然而,投資始終會有風險 ,萬一投資失利,賬戶餘額亦會因此減少。 因此,大家還是要好好衡量風險,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此外,大家亦可審視目前的支出習慣,如有沒有食品支出失控、娛樂預算不符的情況,繼而制定自己在各方面的開支預算。
如果您現在25歲,想在65歲退休,打算30歲才開始每月投資港幣1,000元。 假設每年投資回報為5%的話,投資35年後,您大概可以累積港幣110萬元,但如果您在25歲就開始每月投資同樣金額,在退休時就能夠滾存大約港幣150萬元,比原來的儲備足足多近40萬元2。 想了解如何踏出投資第一步,不妨看看我們的「投資理財入門」,學學更多投資基本知識和貼士,及早準備退休儲備。
年過30歲時,不免會感覺到社會給予的期待變得越來越沉重,而或許自己也會認為這些期待是一種應盡的責任。 因大多人都認為成家立業或延續家族血脈等這些事情,並不是社會或家庭應該甚至是能夠要求你的,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人生,不是他們的。 而當立定目標要儲蓄之後也要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開銷,將其分為必要、需要、想要來思考,平常我們跟好姊妹們聚會總是喜歡在外面聚餐、唱KTV,常常一個晚上下來就好幾千,費用相當可觀。 換句話說,如果你 30歲薪水還沒有 3萬元,就該檢視一下自己努力程度,因為這樣的薪資,要存下錢算有點辛苦了。 不論是公司不賺錢,或你的努力不被認同,都代表你該換工作了。 如果您打算組織家庭,就更應該考慮投保危疾或人壽保險,萬一您遇上不幸,可以保障家人經濟穩定。
坊間沒有人夠膽這樣說,我是賭徒性格,所以我才夠膽這樣說。 投資不一定只買股票、加密貨幣或者其他理財產品,本身一個人的自我增值也是投資的一部份。 30歲儲蓄 我可能會把錢拿去進修,學點技能,即是當買張沙紙也好。
30歲儲蓄: 決定終生幸福的事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一書的作者,美國心理學家梅格. 潔伊(Meg Jay)在TED演講時指出,很多人認為20至29歲應該用來摸索、實驗,但是事實剛則好相反。 基於自己的臨床諮詢經驗,以心理學的分析觀點解釋了20多歲這一段時間工作、愛情及生理的重要性。
建議大家可以向有關機構申請轉用電子帳單以節省金錢。 市面上的信用卡種類繁多,銀行為吸引更多人申請便會推出各種優惠如積分、兌換里數等。 如可以準時還錢,信用卡確實是一個好選擇,既方便同時又可以獲得不同優惠。 調查由存保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今年9月1日至21日以電話訪問,訪問1,006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人,並對301名結婚15年或以下人士進行調查。 因為Meg Jay認為或許人無法選擇出生的家庭,但人可以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共組家庭,支持你所做的事,與你走下半生。
30歲儲蓄: 儲蓄法 72%人選銀行儲蓄
由即日起至2023年9月20日,11歲至17歲的客戶只要在推廣期內以個人名義開立匯豐兒童儲蓄戶口,即可獲得港幣200元的開戶現金獎賞。 匯豐銀行的兒童儲蓄戶口無手續費和最低結餘要求,而且可以使用匯豐的手機應用程式,快速查閱戶口結存、於全港任何匯豐或恒生的ATM提取現金,亦可以使用PayMe、轉數快。 科技的進步促使不少銀行如恒生銀行、電訊商如SmarTone等的帳單已走向電子化,推出電子帳單,並向仍選擇郵寄帳單的客戶收取服務費。 因此20歲的年輕人,因為少了繳房貸、養小孩的沉重負擔,收入一大半便可拿來投資。 即使只是月收15K的社會新鮮人,也有能力拿出5,000至10,000元開始投資。
雖說人應「活在當下」,但若然年輕時只懂追求生活小確幸,卻忽略了為未來作出的規劃,其實是很難獲得真正的幸福,而且結婚生仔、買樓買車、環遊世界等目標皆需一定金錢支持,要是不趁年輕時學理理財及儲蓄,倒頭來還是苦了自己。 若20歲開始投資,每月若投放1,000元在投資上,以理財專家估計的平均年報酬率約7%,以及時間複利滾動去計算。 當去到30歲時,你的本金連回報便可約達到173,165元。
30歲儲蓄: 儲蓄貼士
其他人建議「要就除息前三個月買進,若稅率高的話配息後買」。 年老難免多病痛,為了避免退休基金被醫療支出打折扣,您應該及早投保醫療保險。 30歲儲蓄 如果您患有家族遺傳病(如糖尿病),由於發病的機會較高,更加應該及早安排,以免保險公司拒保。 30歲儲蓄2025 30歲儲蓄2025 退休後,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外,您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實踐理想和享受生活。 「快易理財」、「Premium 理財」或「優先理財」客戶可參與迪士尼ATM卡推廣。 如「優先理財」客戶於季度內之每日平均總結餘低於1,000,000港元,將須繳付900港元為當季度之服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