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定時進行骨質密度檢查,即可及早診斷及預防骨質疏鬆症,若直至骨折發生才正視問題,患者輕則會因骨折造成的痛楚及其他併發症,減低自我照顧能力,重則會增加永久傷殘及死亡的風險。 現時可以透過3大骨質密度檢查,來檢驗自己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 雖然大部份的資料顯示,年輕女性喝咖啡似乎和骨質疏鬆症無關,但研究人員也發現,鈣質的攝取量(如喝牛奶、吃豆類食品、補充鈣片)在年輕的女性是較足夠的。 骨質疏鬆咖啡2025 意即在足夠鈣質攝取的情況下,每天攝取咖啡因400mg,應該是不會影響到骨質密度。
不過每個人身體對咖啡因的耐受度有限,一般來說,成人一天可以喝 1〜3 杯的美式咖啡,喝過量可能會因為咖啡因攝取過多,造成心悸、噁心等症狀。 綜合以上的研究與發現,咖啡中咖啡因或草酸物質,確實可能減少鈣質的吸收或骨鈣釋出,且會提高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但最根本的問題我們鈣質攝取量不足。 林圓真解釋,豆漿含有的大豆異黃酮,屬於植物性雌激素,或稱為類雌激素,可以減弱體內真正的雌激素功能,進而減低雌激素刺激乳房細胞,預防癌症的發生。 她補充,過量攝取黃豆才會是問題,除非是頻繁補充異黃酮做成濃縮膠囊,或是將豆漿當開水喝,否則一天一杯約240cc豆漿,不用擔心過量。 雖然看似很普通的均衡營養的建議,但不少長者在執行上,卻是不容易。
骨質疏鬆咖啡: 骨質疏鬆|吃素喝咖啡易骨質流失?醫生解迷補鈣外做2件事防骨鬆
骨質疏鬆症狀並不明顯,很多人因骨折才發現患上骨質疏鬆,想補救卻只能慨嘆為時已晚。 要預防骨質疏鬆,平時除了要注意補鈣,最實際的做法是定期進行骨質疏鬆檢查。 骨質疏鬆症成因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是屬於骨骼新陳代謝的慢性病症。 過了35歲後,造骨細胞功能開始減退,整個造骨過程會變得越來越慢,骨質流失的速度變得比形成骨骼的速度快,導致骨質密度下降,骨骼亦變得脆弱,骨質疏鬆症就是骨質大量流失的結果。 骨質疏鬆症症狀 骨質疏鬆症可說是毫無徵狀可言,原因是骨質會持續流失,直到有一日因輕微碰撞或跌倒而骨折,患者才會驚覺原來已經患上骨質疏鬆症。 這類骨折常見於腕骨、腰椎和股骨,而脊椎亦會因為受壓迫而漸漸塌陷,形成駝背及變得矮小。
大豆異黃酮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吸收更多葡萄糖進入細胞,轉化成能量,降低糖尿病發生。 曾有體外研究發現,異黃酮的酚類化合物可抑制α-澱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減緩小腸中葡萄糖吸收,預防餐後高血糖。 黃豆當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降低激素相關的癌症風險,如乳癌、前列腺癌。
骨質疏鬆咖啡: 骨質疏鬆檢查及診斷方法
葉光庭醫生表示,根據骨質密度的檢測結果,T值如果大於-1,屬於骨質正常;若是位於-1至-2.5之間,就屬於骨質缺乏,這時候不一定要吃藥,但是建議要定期追蹤,並且透過飲食跟生活型態去改變。 人體的骨量在35歲開始走下坡路,40歲到59歲是人一生中骨骼疾病風險升高最快的時期,尤其50歲以後,平均有1/3的女性、1/5的男性就會發生一次骨折,其中最大的風險因子就是骨質疏鬆。 草酸和鈣質都是帶2價的離子,理論上是1:1的結合,所以若要大幅度抑制鈣質吸收,勢必要含有大量的草酸。
-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年輕時多增加 10% 的骨密度,就可使骨鬆的發生延緩 13 年,顯示「儲存骨本」應從年輕就要開始。
- 「磷」雖然看起來不知道是什麼,但其實很多食物中都含有磷,如果想要吸收好鈣質,最好不要跟富含鈣質的食物一起吃。
- 而依據第七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對鈣的建議攝取量,13至18歲每日應攝取鈣質1200毫克、19歲以上成人和懷孕、哺乳期婦女1000毫克。
- 過量飲用咖啡、濃茶,吃得太鹹以致攝取過多鹽分(鈉質),也會增加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臉書表示,咖啡除了抗氧化、促進代謝,也能提高運動表現。 他引述研究指出,3個Shot(濃縮咖啡的計算單位)的咖啡因僅脫出人體105cc水分,而且不影響骨質。 骨質疏鬆,主要是鈣和維他命D缺乏,以及不運動造成的。
骨質疏鬆咖啡: 營養師示警,這些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不利腎健康!愛吃麵、愛吃湯竟也中
花蓮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照護中心主任葉光庭醫師指出,一般人會覺得骨折往往是車禍或劇烈外力等意外造成,但是對於骨質疏鬆患者來說,可能上下樓梯,就會無預期發生骨折。 結果發現這些受試者的咖啡因飲品的攝取頻率,並不影響早期心房、心室收縮等心悸指標,因此學者也推測對於一般人來說,正常飲用咖啡並不會引起心悸問題。 令人憂心的是,骨折後引發的劇烈疼痛、無法行動、殘疾等狀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因此死亡。 骨質疏鬆咖啡 骨質疏鬆咖啡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年輕時多增加 10% 骨質疏鬆咖啡2025 的骨密度,就可使骨鬆的發生延緩 13 年,顯示「儲存骨本」應從年輕就要開始。 葉光庭醫生說,要預防骨質疏鬆最重要的生活習慣,是要「規律運動,不吸煙,節制飲酒,避免熬夜。」一般人只要做到三招,「頂天、立地、補充鈣」,就有機會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在許多研究中都有提到,攝取足夠的鈣質或是乳製品可以抵銷咖啡帶來的骨質風險!
骨質疏鬆咖啡: 迷思7》喝咖啡會上癮,不喝會頭痛、焦慮、手抖?
林啟禎主任建議,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在開始積極補鈣之前,先了解在日常飲食中,已經補充了多少鈣,再以每天一千到一千兩百毫克的攝取量為標準,去補充不足的鈣質量,或是可以請營養專家協助評估。 另外,很多人也有迷思,以為吃素容易造成營養攝取不足,其實無論是素食或葷食,重點都是要營養均衡,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 雖然咖啡的草酸、咖啡因不足以影響鈣質的吸收,但研究發現咖啡因確實會影響骨頭的VDR蛋白質表現(連結),而影響骨鈣沈積,而且咖啡因也會促進噬骨細胞的活性(連結),讓噬骨細胞將骨鈣釋放到血鈣中。 正常的骨質增長需要攝取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及作適量的負重運動。 由於骨質須在年輕時奠定基礎,所以預防骨質疏鬆症,一生都要注重適當飲食和運動。
骨質疏鬆咖啡: 食物營養
林啟禎主任表示,針對咖啡會不會引起骨質疏鬆的議題,其實醫界目前還沒有定論,甚至有報告表示,適度飲用咖啡可以增加骨頭密度。 骨質疏鬆咖啡 據衛生署的資料,骨質疏鬆症高危一族包括:飲用太多含咖啡因的飲品、過量攝取鈉質(鹽分)、長期攝取鈣質不足(尤其是有偏食或節食習慣的婦女)、缺乏運動、吸煙、酗酒人士。 骨質的增長於30多歲時達至頂峰,並於青壯年期維持在最高水平,年近40歲骨質流失情況開始變得明顯。 ▲ 飲用過量咖啡濃茶會增加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營養師推介含豐富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有助防止鈣質流失。
骨質疏鬆咖啡: 營養 N 次方
CYP1A2的基因片段上也有許多位置具有變異,尤其在163位置的點突變(A to C)主要掌控了咖啡因的代謝。 由於adenosine的基因在1083的位置,從C轉變成T,就影響了受體對咖啡因的敏感性,而這個變異也反應在咖啡因攝取行為。 雖然說咖啡因會與adenosine競爭受體,但是這個受體(adenosine 2A)可能因為基因型的關係,讓咖啡因與此受體的敏感性下降。 透過負重運動增加骨密度,建議多從事健走、慢跑、舞蹈、跳繩、登山、爬樓梯或者舉啞鈴等具有對抗地心引力的負重運動。 他在診間就就常跟骨鬆病友開玩笑,平常拿拐杖預防只要花幾百元,但萬一跌倒骨折就要花上好幾萬元以上來治療,所以日常保養及預防非常重要。
骨質疏鬆咖啡: 問題四⟫怎麼喝咖啡,才不有骨質問題?
2014年發表在運動科學一篇文獻,分析整合16篇研究指出,每攝取劑量300毫克咖啡因(相當於3杯中熱美),會多排出109毫升的尿液。 骨質疏鬆咖啡 蕭捷健認為,3杯中熱美的水分,絕對超過700cc,所以不會有咖啡愈喝愈脫水這種情況,除非只喝濃縮咖啡Expresso。 在另外一個研究中,也發現每天喝小於6杯的紅茶,身體的含水量幾乎沒有差異。 同篇文獻清楚地提到,如果1天未喝到1份乳製品、沒有攝取到744毫克鈣質,或是65歲以上男女性,只要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就會提高骨鬆的風險。
骨質疏鬆咖啡: 補充鈣
若牙齒不足,也可將食物狀態改變,如磨碎,以增加進食不同營養。 許多豆類都含有對骨質增長幫助的礦物質,而不同天然顏色食物,亦代表不同營養成份。 骨質疏鬆症的量度是一個比較統計數值,可按個人情況,小心闡釋,以達防病治病之用。 而依據第七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對鈣的建議攝取量,13至18歲每日應攝取鈣質1200毫克、19歲以上成人和懷孕、哺乳期婦女1000毫克。 世界著名醫療機構-美國梅奧醫院建議,成年人每天吸取400毫克咖啡為上限。
骨質疏鬆咖啡: 導致骨質疏鬆的 3 種食物!高鹽、高糖、高磷讓鈣質流失,甚至破壞骨骼生長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咖啡豆豆種有羅布斯塔與阿拉比卡兩種,羅布斯塔咖啡豆的價格普遍較為便宜且味道厚實濃烈,因此常作為配方豆的主要豆種之一,用在拿鐵、美式等義式濃縮咖啡基底的咖啡。
骨質疏鬆咖啡: 飲食均衡補鈣質,戒酒才不傷本
‧適度的戶外運動,每天15至20分鐘的「曬太陽」,陽光使身體合成維他命D,加強腸胃對鈣的吸收。 除了T分,在檢查結果中有時候還會有Z分(Z-Score)出現。 Z分是指將受驗者的骨質密度與同齡人的平均骨質密度進行比較,醫生可根據Z分來評估骨質流失是否由其它潛在的疾病導致。 經過DEXA檢查後,屬高風險者應請醫生作個人健康評估,及早找出骨質疏鬆症的起因,從而得到適切的護理及治療。 「為了維持風味,咖啡的牛奶分量不可能太多,所以補充到的鈣質也有限,」國泰醫院內湖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拿鐵皆以奶泡方式呈現,牛奶的分量其實很少,與1天1000cc的牛奶建議攝取量相差甚遠。
不過女病患一進診間,莊武龍就發現她臂圍非常細,判定她很有可能是肌少症的現象,因此除了做骨鬆檢測之外,女病患也做身體組成分析。 檢驗結果證實,女病患脂肪量不多、但肌肉量卻非常少,莊武龍再追問她日常飲食狀況。 女子回應,因為她認為蔬果養生,且米飯澱粉類易使人血糖上升,因此她平常多吃蔬菜,但不太吃白飯、玉米等主食。
骨質疏鬆咖啡: 問題二⟫咖啡的咖啡因,會抑制鈣質吸收嗎?
在上述2006年的研究中,學者進一步分析了受試者的鈣質攝取量,結果發現鈣質攝取足夠的人,咖啡攝取量並不會提高骨質風險。 骨質疏鬆咖啡2025 而身體要充分吸收鈣質、補充到骨質裡面,也要看身體中礦物質的平衡。 「鈣和磷元素在體內的吸收和代謝是相互制約的,只要保持在適當的比例範圍,就可以確保鈣質被小腸充分的吸收,減少噬骨作用,進一步維持骨骼的生長發育,」禾馨醫療小兒科醫師陳映庄說。 此外,咖啡中的單寧酸也會影響鈣質吸收,也就是說,飲用拿鐵咖啡時,可以攝取到的完整鈣質相對較少。 新陳代謝科醫師莊武龍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分享案例,有名已經停經女患者,平常是一般上班族並沒有做粗重工作,但沒事突然會膝蓋痛、腰痠背痛,她擔心是骨質疏鬆症而就醫檢查。
骨質疏鬆咖啡: 迷思二:骨質疏鬆是自然衰老造成,無需治療?
對人體而言,骨質疏鬆正是缺鈣的一種表現,它是一種慢性的、痛苦的、使人衰弱的疾病。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體內的鈣流失速度明顯加快,一旦骨骼失去的鈣和其他礦物質得不到及時補充,骨質疏鬆就會發生。 運動:運動也是維護骨骼健康常見的建議, 骨質疏鬆咖啡 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將營養輸送到身體各部份,讓身體運作、成長和維修。
「每100毫升含oo毫克咖啡因」:代表每100毫升所含咖啡因≧20毫克,所以直接以100毫升實際所含咖啡因毫克數表示。 好食課是專業的營養師團隊,我們即時掌握國際健康飲食潮流,洞察台灣民眾健康與飲食現況,與大家分享最新、最正確、易懂的食品營養資訊,希望與大家一起邁向更健康的未來。 2008年的藥物基因體學期刊發現,亞洲人的CYP1A2的163位置大部分都帶有C的型態,因此讓亞洲人對咖啡因的代謝能力比歐美人種低落,這會延長咖啡因在體內的半衰期。 當adenosine接合在腦中的受體時,就會開啟睡眠的開關,讓我們「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