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STEAM教育外,學校亦深明語文的重要,除了常規語文教師外,今年學校特別額外聘請兩位英文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支援。 邱校長說:「疫情期間暫停面授課時,我們很擔心學生的英文進度,故安排他們在家運用不同的網上平台學習,讓老師了解跟進。」學校初中年級大部分科目都採用英語教學,藉此鼓勵學生多接觸日常英語會話。 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學校按照學生的英語能力程度進行分組,老師更容易因材施教,加快學生進步步伐。 劉副校長表示,自主學習的其中一個重點是強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文化,每次課當上的活動和學習任務之後,同學都要進行自評和互相評比,加強他們個人的學習責任。 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是「會通化成」,會是個人領會,通是同學間互通互動,化是吸收累積,成是知識內他、厚積薄發。
- 邱少雄校長及教學團隊按學科本質優化課堂策略,配合電子學習元素,鞏固學生自學習慣。
- 為了讓同學們有機會衝出香港與世界各地的學生交流,學校除了聘請外籍老師,更會聯繫其他國家,包括韓國和澳洲等地的同學進行視像會議。
- 為了推動電子學習,校內設立了電子學習組,統籌全校電子教學的發展,同事間經常會以分享及示範形式,讓同儕認識最新的電子教學技巧。
- 他說,老師們需要更多圖文並茂資料,以便上課時教授給學生。
- 前線教師則有5人,包括聖公會鄧肇堅中學教師周玉蓮、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教師傅潤偉、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副校長馮幼暉、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教師林伯強,及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副校長楊映輝。
辦學宗旨:以全方位的學習模式,多元化的創新課程,讓同學精通兩文三語,掌握最新的資訊科技知識,發展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熱心服務社會,愛國愛港。 參加者須於截止日期或之前提交資料(提名表格、課堂錄像、教學反思等),並出席會談。 如通過初步評審,評審團將到訪學校進行觀課,並與候選教師、同事、學生、家長等會面作詳細評審。 在全球素養的框架下,我們除了要為集體福祉採取行動,採用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外,我們更要「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並且要「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互動」,在領教過台灣的如廁文化後,我與民宿老闆作了一次懇切的文化交流。 傅潤偉 原來舊日台灣無論在廁紙的質素以至家家戶戶糞渠的標準及規格上差異甚大,引致馬桶淤塞,因此台灣人便把用過的廁紙丟到馬桶旁的小垃圾桶。
傅潤偉: 香港武術聯會30周年紀念特刊
前線教師則有5人,包括聖公會鄧肇堅中學教師周玉蓮、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教師傅潤偉、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副校長馮幼暉、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教師林伯強,及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副校長楊映輝。 其中,傅潤偉與楊映輝兩人曾任上月中解散,原負責課程修訂的通識教育科課程檢視專責委員會,傅更是委員會主席。 教育局去年11月宣布「改革」高中通識科,目標於下學年逐步推行。 距離推行科目尚有七個月,課程發展議會終於成立新委員會,名為「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由具建制色彩濃厚的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劉智鵬擔任主席。 另外3名大學學者包括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助理院長霍偉棟及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助理教授邱逸等。 官方委員則包括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樊詩琪、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通識教育)林思嫺及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通識教育)梁秀雯。
- 多個科目使用Microsoft 365、Knowledge Forum、Kahoot!
- 對於形容提倡「港獨」是戰鬥等敏感內容,會否建議刪除,他指要視乎內容是否切合課程,難以一概而論。
- 當局早前公布,新科除改名外,課時及內容亦減半、以「達標」及「不達標」作為評級、不設校本評核,並增設內地考察。
-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 新界校長會會長朱景玄則認為,學生透過比賽,會有鑽研、探究的動力;比賽融入評估與興趣,更能令學生提升學習意慾。
- 委員會暫名為「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
- 官方委員則包括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樊詩琪、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通識教育)林思嫺及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通識教育)梁秀雯。
- 通識科教師、教協理事張銳輝指,委員會未見中學界較具代表性的通識教師聯會代表,又指有不少大學學者更了解中學通識科,觀乎過去十多年有不少大學學者曾參與中學通識課程發展,部分大學亦有通識師訓課程,對於劉並非「跟開通識」但擔任主席「有很大保留」,認為有其他更適合人選,並指部分委員是傾向政府人士,質疑當局遴選委員涉政治考慮。
但隨著社會基建改善,廁紙質素提升,為了改善社區衛生,台灣環保署在2016年推出了「廁紙丟馬桶」政策,全台灣的公營單位、公廁等地都有相應措施,包括面紙販賣機改售廁紙、垃圾桶加蓋等,亦會在廁所內貼上提示字句,希望市民養成廁紙丟馬桶的新習慣,改善衛生。 「小歷史」中的屎尿故事,往往是課堂中最令學生感興趣的話題。 傅潤偉 平日與學生討論有關廁所文化的話題如:不少歐洲的公廁因應「用者自付」的原則而要求收費、日本年青男性因愛潔淨而更願意坐著來小便、部分北歐國家在男女平等的氛圍下發明了女性使用的尿兜、以至印度因宗教傳統及種姓制度而認為在家中興建廁所褻瀆神靈,因而在2014年推動「廁所革命」。
傅潤偉: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委員會連同主席一共有12人,考評局及教育局分別有1個及2個代表,其他委員包括教大課程與教學學系署理系主任霍秉坤、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首席講師霍偉棟、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教師林佰強等。 翻查資料,霍偉棟於2017年時曾連同親建制學者雷鼎鳴組團訪京,與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會面。 傅潤偉 通識科教師、教協理事張銳輝指,委員會未見中學界較具代表性的通識教師聯會代表,又指有不少大學學者更了解中學通識科,觀乎過去十多年有不少大學學者曾參與中學通識課程發展,部分大學亦有通識師訓課程,對於劉並非「跟開通識」但擔任主席「有很大保留」,認為有其他更適合人選,並指部分委員是傾向政府人士,質疑當局遴選委員涉政治考慮。
全賴教師團隊的無限創意,才能夠設計有趣嶄新的遊戲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電子教學是大勢所趨,學校亦早於十多年前開始推行,並於2014年推展「自攜電子學習裝置計劃」(BYOD),學校在電子教學發展上非常成熟。 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及課堂前後利用各式各樣的電子平台進行學習,以提升同學聽、寫、讀、講的能力。
傅潤偉: 香港新亞研究所台灣校友會
根據課程發展議會網頁,委員會主席是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劉智鵬。 劉智鵬是本地歷史學者,至今出任不少公職,現時是議會轄下考評局歷史科委員會的主席,以及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 傅潤偉2025 另外,他建制色彩濃厚,是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亦是「香港地方志中心」理事,中心由團結香港基金成立,負責編修近日引起爭議的《香港志》。 傅潤偉 課程發展議會網頁顯示,委員會屬議會及考評局公開考試委員會之下設立的諮詢委員會,與其他公開試科目委員會並列、在通識教育科之下。
傅潤偉: 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傅潤偉: 學校資料
疫情期間,學校以網課授課,由於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一直走在資訊科技教學的前端,師生都很快適應,順暢地使用Google Classroom作為學習平台,校方也快速地制訂了網課的系統及制度,副校長文嘉燕曾分享指,網課期間校方會要求學生開鏡頭,除了一些因設備不足及個人特殊原因外,接近99%學生都會開鏡頭上課。 就連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亦於疫情期間到訪學校了解他們的電子教學模式。 學習和教學策略:1:設學習領域統籌員,加強學科協作;2:檢討公開試及校內測考成績,調適教學策略。 5:各科透過合作學習、適異性教學策略等,照顧學習多樣性。 8:全年舉行各兩次觀課評核及課業檢視,提升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成效。 10:安排同學參加IELTS、劍橋英語考試PTE、TOEFL、TOEIC等國際認可英語資歷認證,參加ICAS、SASMO、VANDA等國際學科評估,以及各類文憑試模擬試。
傅潤偉: 課程為本學與教資源庫
至於委員會具體職能、工作時間表及遴選準則等,當局未有正面回應。 教育局回覆表示,該委員會現正跟進該科目事宜,會按機制將議程等資料盡快在議會網頁公布,希望最快於2021/22學年中四級推行,當所有安排敲定後,教育局會適時向社會和學界公布,包括課程及評核大網,以及相關的支援措施。 經過多年努力,王華湘中學的自主學習計劃卓然有成,更有海外及內地學校到來取經。 王華湘中學邱少雄校長表示, 學校早在2006年已經積極推展自主學習,並且曾到山東杜郎口中學,以及新加坡的學校交流,留下深刻印象,決定在學校推行,並且發展適合本港的自主學習的模式,同時融入電子教學。
傅潤偉: 締造英語環境 提升學習興趣
為了推動學生將各學科的知識融合,學校特別設立了「英語學習組」,方便不同科組的老師與英語科組老師交流協作。 英語老師除了會教授學生在不同學科應用的句式結構與詞彙,更會針對學科需要設計教學內容,以中二級的英語科為例,老師特意挑選Oliver Twist《苦海孤雛》作為課堂讀本,聯繫歷史科有關工業革命的教學內容,在中三級,老師則以The Diary of AnneFrank《安妮日記》作教學讀物,串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學習內容。 傅潤偉助理校長表示:「考慮到在文憑試的閲讀及寫作卷中,不時會出現時事相關的議題,因此我們鼓勵學生多閲報,老師亦會將合適的報導剪裁,並於堂上教授。」除此之外,「英語學習組」更不時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進行跨學科協作,例如在教授環境議題相關的英語課堂上,同學會自覺參考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筆記,讓學習變得全面具體。 助理校長及英文科主任林令怡認為,英語的學習材料來源非常廣泛,所以學校從來不會將英語科獨立抽離。 學校會邀請學生以英語就着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撰寫文章,並刊登於學校刊物Whasanian《華湘人》上,提供足夠平台予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去年,學校參與教育局舉辦的Poetry Remake Competition,學生在閲讀及了解詩歌的內容後進行藝術創作,將英語及視覺藝術的知識結合運用,更有九名學生獲得獎項,提升他們的自信。
傅潤偉: 教學語言
、Plickers、Padlet、QUIZIZZ及EDpuzzle等電子學習工具。 全校語文政策:1:初中各級中文科主要以普通話教學,大部分班別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 2:透過中英文早讀課、讀書會、閱讀周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傅潤偉: 活動
仁濟STEM Faire 2022 校際RoboMaster 射擊對戰比賽。 希望各位讀者也能夠透過今次的故事,認識全球文化多元的特徵,並且抱持開放的立場,以相互尊重的態度,積極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溝通和互動,培養全球素養。 ●Padlet──是一個非常易用的雲端分享工具網站,它的概念是提供「壁布板」給用家寫上文字,並隨意貼上圖片、網頁、文件、錄音等,向其他人分享個人的看法。 而Padlet會給每一個「壁布板」獨一的網址,只要開啟這個網址,就能發表意見。 過程中,大家的意見會不斷在同一個版面上呈現,讓學生可觀摩別人的意見,再補充個人的論點,令看法更加全面。
傅潤偉: 參與對象
邱少雄校長及教學團隊按學科本質優化課堂策略,配合電子學習元素,鞏固學生自學習慣。 校方投放大量資源於英語教育,以沉浸式英語教學啟迪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OpenSchool專訊】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早前談及程式語言教育,認為這是最重要的語言,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從小學開始學習編寫程式。 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早已將編程(Coding)列入常規課程,中一學生已開始學習電腦知識及多媒體技術,他們不論使用高端硬件,以至發揮創意,應用科技改善校園環境,都令校長邱少雄深感自豪,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華湘人」已作好裝備,迎接科技新時代。
傅潤偉: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
青識教育發展中心與香港善德基金會,亦有通過製作多媒體教材資源庫,舉辦線上問答比賽。 傅潤偉 傅潤偉 新界校長會會長朱景玄則認為,學生透過比賽,會有鑽研、探究的動力;比賽融入評估與興趣,更能令學生提升學習意慾。 評審團委員包括與主題相關的專家學者、資深校長、曾獲獎的教師及家長。 慶回歸25 周年「紫荊文化盃」全港中小學生知識競賽中學組個人冠軍及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