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大專院校,不論有否參加大學聯合招生辦法,雖然對於收生最低要求有大致的共識(即要求核心科目達指定級別)。 公開試2025 公開試2025 但是實際上對於不屬於新高中科目(即甲類科目)的應用學習科目和非中英文語言科目的認受性都存有疑問。 不少院校或學系都不把非高中科目計入正式收生成績,而只視同於額外的參考資料,甚至不承認該科成績的場合也有發生。 [26]即使院校承認該科作為正式收生成績,也不代表該科和與新高中科目取得同等的認受性。 例如應用學習科目,達標、達標並表現優異只等同於文憑試新高中科目的2級、3級[27]。
2010年會考考生張柏朗,放榜時原獲9A1B,但覆卷後原獲B級的聖經科升至A級,於同年9月搭上狀元尾班車,成為會考史上最後一個10A狀元。 由於1987年會考是首屆予學生報考10科,故首名10A狀元亦在這年誕生。 公開試 當年就讀香港華仁書院的盧俊佳,應考中、英、數、化學、物理、生物、附加數、經濟、會計及宗教科,最終獲得10A。 2000年高考考生羅家豪當時考獲7A,而他考會考時亦曾摘下10A,兩個公開試共奪17A,是狀元中的超級狀元。
公開試: 昔日等級分佈以及「零分」學生大幅減少
考評局於2023年6月24日舉行一年一度的考評服務發展座談會,與約20名來自學校議會、教育團體、家長教師會等代表,就考評服務的發展交流意見。 要留意的是,每所國際學校的收費形式和政策都不同,例如債券價格、能否在二手市場轉手、可否歸還債券等,家長在購買前要先了解清楚該校的債券詳情。 採用多種創新的教學方法,院校更設有完備的教學設施,促進學員發展全方位和终身學習的能力。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的中文課程,令你領略學習中文的樂趣,真正學好中文,學會如何破解中文的密碼,開闊胸襟,提升智慧,徹悟人生。 學生透過參與不同的活動,可以發掘他們的興趣和潛能,並發展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
過去香港只有國際學校才開辦 IB 課程,但近年愈來愈多直資或私立學校均有開辦各級的 IB 課程,成為本地高中學制 HKDSE 以外的一個另類選擇。 香港現時最少有 54 學校開辦各級的 IB 課程,另外有 13 所直資或私立中學(不包括國際學校)開辦 IBDP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 不過,很少人知道,香港有一些本地中學,除了 DSE 課程,也提供其他國際認可的高中課程,幫助學生應考相關的公開試。 本地學生應考這些公開試,一樣可以申請入讀本地大學及外國大學。 對中學剛畢業的同學來說,在公開試失手除了可重讀或報讀副學士等課程外,如仍然想投考心儀大學,可把握第二次升學機會,修讀1年制的英國高級程度會考(A-Level)課程。 學校不應在未得本局書面同意前使用或複製(包括以電子方式複製或儲存於任何媒體)本局往年考試題目及/或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相關的考試材料作教學用途。
公開試: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 –
本中心不斷開拓發展機會,積極開辦「語言與文字」、「教育」、「藝術及設計」、「親子」、「生活與保健」及「哲學與佛學」等範疇的短期課程,以期拓闊學生視野,促進社區交流。 展望未來,學院將繼續秉承佛陀慈悲宏願,以出世的精神,行入世的事業,努力傳承文化精粹,為社會開辦更多元化的課程。 不過,展望8月走勢,專家看法一致保守,更不排除恒指跌至今年新低!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認為,8月恒指表現反覆不容樂觀,原因是觀乎大市今年來每月高位「一次低過一次」,至7月更曾跌穿19,000點關,下行趨勢並未改變,所以估恒指8月或下試今年新低。 回顧過去10年,8月恒指跌多升少,期內4升6跌,又以2015年瀉逾12%最傷,2019年表現最好,升逾7%。
- 有關2023年文憑試整體成績,請參閱新聞稿及相關統計資料。
- 由於1987年會考是首屆予學生報考10科,故首名10A狀元亦在這年誕生。
- 2006年狀元最多,共有25名狀元,當中包括15男10女,而當年亦有共135人考獲9A及8A。
- 為配合自修生的需要,考評局於2011年和2013年分別為自修生舉辦最後一次香港中學會考和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 中學畢業前要參加 DSE 文憑試,一來用作中學學歷憑證,二來用作申請本地或海外大學。
-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於2022年成功申請到教育局「質素提升支援計劃」,重點是建立一個專業規劃及發展中心,項目由2022年9月開始,為期兩年。
- 會考的F級(更早前有G級和H級)是考獲的90%,則和DSE的1級(97%)等同,即使會考全U的學生,DSE大都在5分以下,差生在文憑試取分比會考容易得多,所以考取0分的人數由數萬人急劇下降為數百人。
人氣王姜濤沒有報考DSE香港中學文憑試,之後他去了讀青年學院(邱子文)修讀運動教練課程。 及後姜濤在讀IVE課程,期間參加《全民做星》比賽,最後因為入行,他並沒有繼續其他學業。 IAL 是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的簡稱,是 GCE A 公開試 Level 的國際版本。 由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推出了 IAL,等同 GCE A Level 資歷,兩者課程內容大致相同,惟 IAL 難度較高,學生同樣可持 IAL 成績報讀全球大學。
公開試: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校訓
學校雖然在特定條件下有特權毋須得到版權持有人許可複製有版權的刊物,此特權並不適用於考評局往年考試題目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試題、樣本試卷及練習卷。 [6] 考生通常報讀六至七科,最多可以報考八科及數學延伸部分(俗稱八科半)。 GCSE 英國會考課程,一般為期兩年,即高中的第 10 公開試2025 班和第 11 班,學生年齡一般為 14 至 16 歲,相當於香港高中的中四和中五。 學生完成課程後參加公開試——英國會考(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簡稱 GCSE。 取得 GCSE 證書後可報讀英國高考課程、英國大學基礎課程等。
可是,近年已有越來越多學校(尤其是直資中學)同時開辦IB與DSE兩種課程,包括拔萃男書院、真道書院等知名學校。 現時,本港已有約30間學校讓考生應考IB課程,相信在未來IB的競爭日漸激烈。 因應評級的轉換,各大專院校不論有否參加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在收生的條件和要求都因應此考試作出轉變,特別因應會考的廢除導致中五程度畢業生的斷層。 公開試 公開試2025 以下列出所有在香港有開辦 IBDP 的直資及私立中學,資料來自國際文憑組織網站(ibo.org)。 例如:耀中國際學校優先取錄耀中學生的兄弟姐妹或校友的子女;沙田學院要求學生要居住在新界 / 一部分九龍地區,不取錄港島的學生。 此外,由於各所國際學校的收生要求和程序是自行訂立的,家長要留意心儀學校有沒有特別的收生要求或是優先取錄條件。
公開試: 科目內容及評級方法
香港的大學主要透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簡稱聯招 JUPAS)接受 DSE 本地考生申請。 其他高中學歷及考試要直接向大學申請報讀「聯招」以外(即非聯招)的學位。 順帶一提,中國內地有仲介或教育機構幫助國內學生來港應考 DSE,然後用 DSE 成績申請非聯招學位。 馬賢慧稱,國際高級程度會考備受世界認可,能助學生拓展將來的升學選擇。 學生除了可通過英國大學聯招UCAS報考大學外,亦可以透過非大學聯招Non-JUPAS報考香港各大學,而且大部分熱門升學地區例如澳洲、美國、加拿大等,都認受高考成績以符合入學要求,學生能根據個人意願更自由地選讀世界各地的大學。
公開試: 報考人數急增
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教育等核心科目於首週內完成,較熱門的選修科目則於第二週舉行,有約六成考生於首兩週完成所有試卷。 而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及倫理與宗教科更破天荒被安排於5月1日及8日兩個星期日下午舉行,成為本地公開試歷史上首例。 此外,化學科及綜合科學科化學部份則於5月2日(勞動節補假)舉行,而英語文學科及設計與應用科技科則於5月9日(佛誕補假)舉行[40]。
公開試: 科目列表及舊課程對照
受目前社交距離措施之限制,由即日起至2022年4月30日,所有在香港舉行的現場考試均已取消。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亦已延長持牌人士須在訂明期限內通過規管考試的限期順延三個曆月,方便履行有關規定。 詳情請參閱證監會於2022年3月2日更新的第一季度常見問題 (請按此處)。 有別於以往會考採用的「常模參照」(Norm-referenced test)評級方法,俗稱「拉Curve」。 學生各科成績分為A至F級,表現低於F級的成績被評為U,即「未能評級」。
公開試: 有開辦 GCE / IAL 課程的本地中學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於2022年成功申請到教育局「質素提升支援計劃」,重點是建立一個專業規劃及發展中心,項目由2022年9月開始,為期兩年。 2006年狀元最多,共有25名狀元,當中包括15男10女,而當年亦有共135人考獲9A及8A。 公開試2025 雖然10A狀元最多,但同年零分考生亦多,有逾2萬名考生考獲零分,當中6,795人為日校考生。
公開試: GCSE, IGCSE, GCE, IAL 英國高考課程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於2010年為學校考生舉辦最後一次的會考,及於2012年舉辦最後一次高考。 為配合自修生的需要,考評局於2011年和2013年分別為自修生舉辦最後一次香港中學會考和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在2012至2024年,科目包括法語、德語、日語、印地語、西班牙語及烏爾都語。
公開試: 中文(榮譽)文學士課程宣傳短片
評核採用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的高級補充程度試題,亦由該大學的國際考試部進行評級工作。 科目等級會以a級-e級表示,a級為最高,e級為最低,成績低於e級者不予評級(Ungraded)。 口語能力部分成績會分別列出,由高至低分別為優異、良好及合格,低於合格者不會在證書上列出。 在非華語考生語言規定方面,雖然考試的設計的原意上容許,個別的院校並不容許非華語考生以丙類科目代替中國語文科,而要他們自行應考指定的中國語文考試(例如IGCSE中國語文科)以符合其入學要求。
公開試: 公開試成績
2018年3月,創辦網絡傳媒平台「杜汶澤喱騷」也得到得多香港市民的喜愛和支持。 我們現邀請同學參與「生命教育中心LOGO設計比賽」,為中心設計合適LOGO,以突出生命教育的正面主題。 冠軍得獎作品將成為「生命教育中心」的正式徽號,刊印於中心各類宣傳文件上。 公開試2025 此一對一網上考試安排是沿用學會為海外考生而舉辦類近的網上考試模式。 然而,學會已將考試費用由每名考生港幣9,500元降至每名考生港幣6,000元。
當中分數較高的學生,可以透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入讀香港各大學的學士課程。 然而考獲5科2級(DSE 10分)以下的學生,即大約30-40%的學生和會考不足五分的學生一樣需就讀一年的毅進計劃才等同昔日會考五科合格的成績,他們的學歷既不等同一年的高考學歷,亦不等同副學士先修班的學歷,只和昔日會考不足五分考生的學歷相若。 文憑試中考獲5科4級以上的人數和昔日會考考獲14分以上的人數一樣,即約17,000人。 他們的最後一年學歷約等同昔日高級程度會考第一年高級補充程度(昔日學生就讀大約6AS-8AS的課目)的學歷,而最後一年的高級補充程度學歷則變成四年大學制的第一年學歷。 對於絕大部份沒有資格升上中六的學生,文憑試的成績遠不等同高級補充程度的成績。 考獲5科2級(DSE10分)以下的學生,即大約30%的學生和會考不足五分(五科合格)的學生一樣需就讀一年的毅進文憑才等同昔日會考五科合格的成績,他們的學歷既不等同一年的高考學歷,亦不等同副學士先修班的學歷,只和昔日會考不足五分考生的學歷相若。
一些國際學校有地域收生要求,或會優先考慮取錄有關國籍人士、商會轉介的學生、學生的兄弟姊妹或職員的子女。 涵蓋範疇包括中文、英文、數學、資訊科技、生活技能及人際技巧等實用的通用技能,以及關懷社會文化、環境、行為等不同範疇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方便畢業生升學或就業。 他們是1978年第一屆會考生,為紀念最後一屆會考,他們專誠再上試場。 另外,在最後一屆會考中,最多人報考的科目是英文,逾2.1萬名考生報考英文科;而中文科則緊隨其後,有逾1.3萬人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