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薄扶林、香港仔和黃竹坑。 香港仔南駅2025 香港仔南駅 而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大潭及赤柱人口則較少,是香港高尚住宅區。 2009年7月23日,南港島綫(東段)設計方案刊登憲報[12],同時港鐵宣佈會於赤柱舂坎山設置臨時的爆炸儲存倉庫。
- 諮詢建議可先興建香港仔段,再根據實際情況才興建薄扶林段。
- 2002年,香港政府邀請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進一步研究南港島綫的發展方案。
- [3],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薄扶林、香港仔和黃竹坑。
- 2007年1月8日,39C分支路線39S投入服務,使用39C線的站位。
- 2009年7月23日,南港島綫(東段)設計方案刊登憲報[12],同時港鐵宣佈會於赤柱舂坎山設置臨時的爆炸儲存倉庫。
- 香港仔(南寧街)(Aberdeen (Nam Ning Street))小巴總站,位於港島南區香港仔中心南寧街北段香港仔中心第四及第五期外,為一路邊專綫小巴總站。
- 而在香港島南區,你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內將三者都體驗一遍。
位於南區的黃竹坑是一個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當代藝術區,這一帶不少經改建的工業倉庫和辦公大樓裡,藏著一批城中頂尖的畫廊和獨立藝術家工作室。 德薩、Rossi & Rossi、北京藝門,刺點等都非常值得一去。 此外,別錯過位於香港仔的藝倡畫廊,該區有著天然海港和避風塘,如今仍能看見眾多舢舨和漁船停泊於此,還有一個興旺的海鮮市場。 進智公交在2016年12月28日開辦港鐵接駁路線4M,往黃竹坑站方向繞經此站,同時亦在早上繁忙時間設特別班次往返此站。 有別於各條4系路線,該路線的站位在轉角位後、八方雲集鍋貼水餃專賣店外的位置。
香港仔南駅: 南港島綫(西段)
香港仔(南寧街)(Aberdeen (Nam Ning Street))小巴總站,位於港島南區香港仔中心南寧街北段香港仔中心第四及第五期外,為一路邊專綫小巴總站。 按2020人口統計報告顯示,南區的家庭住戶收入中位數為$31,500達全港第五位[1]。 雖然南區有不少豪宅地區,按2016人口普查結果顯示[7],當中D16海灣分區包括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豪宅區,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達137,710港元[8],為全港最高之一。 但是大部份人口則居於香港仔、黃竹坑和鴨脷洲一帶,亦住了不少基層,有九個公屋,因此整個南區排名低於中西區和灣仔區。 南區(英語:South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
2007年1月8日,39C分支路線39S投入服務,使用39C線的站位。 香港仔南駅2025 1981年1月,港島專綫小巴5號線率先把總站由香港仔舊大街遷至此站。 同年夏季,假日路線26投入服務,以此為總站,但營運3個月後便告停辦。 1982年,香港仔隧道通車,香港仔專線小巴重組4號線的服務,由石排灣邨開往灣仔區方向的小巴會途經此站。
香港仔南駅: 交通
1988年,4號線分拆為4A、4B及4C線,於1990年合共有5條路線以此站為總站。 南港島綫(西段)將由中西區的香港大學站開始,到達南區的數碼港,再經華富邨及香港仔,以黃竹坑站為終點站。 西段將會興建5個車站,其中黃竹坑設有轉車站,可轉乘東段列車。 香港仔南駅2025 根據「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南港島綫(西段)將細分為兩段,分別是香港仔段及薄扶林段,以華富站作為分段點。
- 直至1960年代政府開發南區,先後興建漁光村、石排灣邨、華富邨等公共房屋,使不少漁民上岸定居;而部份較富裕的漁民則於鴨脷洲北岸鴨脷洲大街定居及開設店鋪[5]。
- 在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塢,是香港首個大型船塢,後來於1860年代被黃埔船塢收購發展成香港仔旱塢。
- 市區的士可前往香港各區(東涌道及南大嶼山的道路除外)。
- 另外,由於香港仔、田灣、赤柱、淺水灣等地仍未有鐵路服務,通車早期不少乘客改為乘搭途經黃竹坑站、海洋公園站的巴士、小巴,再轉乘南港島綫,以避開香港仔隧道塞車,原來直達市區的巴士路線因此客量減少。
- 1968年,政府推行民政主任計劃,將港九市區分為十區,當時的南區地域分別屬於西區及東區。
- 而南港島綫則落實分為東西兩段,全長約7.4公里的西段由香港大學出發,經數碼港、華富及香港仔前往黃竹坑,乘客可於香港大學站轉乘港島綫,或於黃竹坑轉乘南港島綫東段。
- 而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大潭及赤柱人口則較少,是香港高尚住宅區。
運房局稱落實時間2021年至2026年僅為規劃參考,南區區議員柴文瀚指出,政府至今仍未有具體動工時間,令人擔憂西段興建無期[12]。 香港仔南駅2025 香港仔南駅 2005年2月,地鐵在詳細考慮立法會議員及公眾對南港島綫建議的意見後將有關計劃重新調整,完成分段興建的可行性研究及將有關的分段興建方案遞交政府審議。 「西港島綫」將會成為港島綫的延綫,而非南港島綫(西段)的延綫。 香港仔南駅 而南港島綫則落實分為東西兩段,全長約7.4公里的西段由香港大學出發,經數碼港、華富及香港仔前往黃竹坑,乘客可於香港大學站轉乘港島綫,或於黃竹坑轉乘南港島綫東段。
香港仔南駅: 車站樓層及設施分布
除以上特快路線,乘客亦可選乘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現有專營巴士路線前往目的地。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服務,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專營巴士公司。 為了配合南港島綫採用中型鐵路系統,港鐵於2011年7月22日向中國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訂購10列3節編組,全動力車卡,並且採用無人駕駛系統,內外觀將由法國MBD設計事務所設計。 而列車將採用全自動列車控制系統(為阿爾斯通公司的Urbalis(CBTC)系統[34]),行車時司機毋須操控,列車會以全自動方式控制及操作。 港鐵總建築師楊思偉指出,無人駕駛系統設有多重安全保障,一旦發現接收信號不清晰,系統會假設前方有列車尚未駛出,列車將會自動減速甚至停駛,車站控制中心亦可以遙距控制列車將其重新啟動。
香港仔南駅: 巴士
諮詢建議可先興建香港仔段,再根據實際情況才興建薄扶林段。 2010年2月,港鐵表示已經預備了南港島綫西段中黃竹坑至香港仔一段的可行走綫方案,但有關細節仍須待政府落實興建西段後才能進行詳細設計,而西段其餘路段(香港仔至香港大學一段)則並未有提及。 香港西九龍站的周邊設有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附近的公共運輸設施,包括柯士甸站、西九龍站巴士總站,並經商場連接九龍站和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非專營巴士可沿匯翔道(西行)或匯民道(南行)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並使用位於匯民道的指定上落客區上落乘客,但不准停車等候。
香港仔南駅: 車站用途
使用成人八達通往來海洋公園站和金鐘站區間的車費為5.3元港幣,由海怡半島往金鐘車費為6.7元。 其中海怡半島站往旺角/美孚港鐵收費14.2元,較同路線的巴士收費貴逾3元。 而就遠程車票車費方面,海怡半島到上水或天水圍的票價分別為22.6元及27.9元[20]。 港鐵公司商務總監楊美珍表示,南港島線和其他線路一樣,票價會逐遠遞增;而當涉及轉線時,由於其港鐵複雜的計價方式會導致票價原則未必一樣[21]。 早於1980年代,香港政府已將南港島綫列入長遠交通發展計劃。 1989年,香港政府運輸科發表《第二次整體運輸研究》報告,當中便提及到當時有計劃興建的東九龍綫可由上環向南延長至香港仔[4]。
香港仔南駅: 工程進度
香港西九龍站經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屯馬線柯士甸站及東涌線/機場快線九龍站。 旅客可由香港西九龍站步行到柯士甸站或九龍站,轉乘港鐵前往各區。 利用的士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客可直達車站B1層下車,而打算乘搭的士離開車站的旅客可到B2層的士站候車。 列車上的閃燈路線圖將採用獨立路線,而海洋公園站旁邊附有海馬標誌,與迪士尼站的做法相似,但因為海洋公園在2000年末的海馬標誌已被威威司令所取代,因此這條路線在正式啟用之前已經移除海馬標誌。 [17]而市區線列車的閃燈路線圖只顯示金鐘及海洋公園兩站,省略其餘車站。 2007年10月27日,地鐵宣布會在海洋公園、黃竹坑及海怡半島三地興建鐵路站,但利東、灣仔及跑馬地是否設站則仍在研究中。
香港仔南駅: 車站列表
其後在2020年1月下旬香港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海洋公園更多次暫停對外開放,同時政府實施嚴格出入境管制措施,訪港旅客近乎絕跡,本線失去前往海洋公園的遊客,整體客量進一步回落。 香港仔南駅2025 2013年2月,香港政府路政署展開「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建議把南港島綫(西段)再細分為兩段,分別是香港仔段及薄扶林段。 根據分析,可先興建香港仔段(黃竹坑站至華富站一段),因該區人口密度較高,料未來有較大運輸需求增長,透過香港仔段已能夠滿足南區西部大部分居民的需要。
香港仔南駅: 香港西九龍站
港鐵網絡涵蓋香港所有主要地區,香港西九龍站經天橋或行人隧道接駁屯馬綫柯士甸站或東涌綫/機場快綫九龍站,讓旅客利用港鐵輕鬆往返各區。 香港西九龍站位處鬧市中心,有完善交通配套,設有專營巴士、專綫小巴、私家車、的士及非專營巴士上落客設施。 港鐵公司估計,南港島綫繁忙時間的客流預計只有約為每小時20,000人次(單向計算),但現時港鐵系統(重型鐵路系統)的最高載客量則可達75,000人次(單向計算)。 2007年10月10日,行政長官曾蔭權於施政報告中表示[10],南港島綫(東段)(通車後稱為南港島綫,下同)將會落實興建,預計於2011年動工,2015年完成。 根據1961年的香港人口普查,屬於現時南區範圍的漁民數目達28,000人,佔當時香港漁民總數四分之一以上[5]。
香港仔南駅: 車站及接駁路綫
現時香港仔中心一帶原為香港仔旱廠,旱廠已於1970年代被填海,於1979年成為南區一個大型私人屋苑「香港仔中心」。 香港仔南駅 南寧街為一條位於香港仔中心範圍內新建成的道路,於1979年左右通車,左右兩旁均為香港仔中心的樓宇。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香港仔南駅: 鐵路系統及車務資訊
而本線離開金鐘站後即直達位於南區的海洋公園站,因此不少港島北居民、以至九龍和新界的居民,都通過乘搭本線前往南區;另外,黃竹坑站附近為工商業區,亦吸引不少上班人士使用南港島綫。 南港島綫西段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最快於2021年動工[2],2026年通車[2]。 但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9年4月的立法會質詢環節回應提問時表示,政府並未確定於何時才落實興建南港島綫西段,意味此鐵路通車無期[3]。 2020年11月,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指,港鐵將於年底向政府提交南港島綫西段項目的建議書,有關部門會隨即進行研究,適時推展項目。 2022年,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會因應華富邨重建的時間表,在騰出車站所需的用地後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