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IT科目外,亦應選修其他行業的學科,因為IT的角色已不局限於技術層面,行業知識也很重要。 現代資訊發達,電腦技術廣泛應用於不同行業,創造了更多工種及職位,IT畢業生可謂不愁出路。 雖然行業的前景向好,但僱主的要求也比以前高,有意投身IT界的人士,除了要熟悉最新的技術發展,也要有商業頭腦,才能配合客戶或用戶的需要,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本港IT技術主要集中於商業應用,故IT人必須了解行業特性及運作。 梁指IT的角色如業務分析員,必須掌握市場資料如業務性質及用戶喜好,才能設計出合適的IT方案。 與其他行業不同,成功的IT人不可能單靠經驗,開放的思維反而更重要。 因為IT技術變化急速,以往所學的知識隨時會過時,要經常留意新趨勢,有好奇心及喜歡接觸新事物的人絕對佔優。 資訊安全並不只限於個資外洩或資料加密問題,在實體環境保護上面,其實也有很多駭客入侵案例,例如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淨水廠因為被駭客入侵,差點把加入的強鹼氫氧化鈉濃度提升100倍,足以造成公眾健康傷害,而發生類似的情況也可能汙染環境或危及公共安全。
資訊人: 主持
日前在網管人、新電子、新通訊三本專業雜誌共同主辦的「數位化智慧製造轉型策略論壇」中,眾多跨領域專家分享了許多實務策略,協助產業各界加速邁向智慧製造願景。 粵文翻譯:(資訊系統係)…一個系統,負責組合、儲起、處理同傳送對一個組織(或者社團)嚟講(同佢哋嘅運作)有啦更嘅資訊,並且喺做呢啲嘢嗰陣(個系統會)確保啲資訊對用家-包括管理者、員工、客戶同市民呀噉-嚟講係容易攞到而且有用嘅。 一個資訊系統係一個由人類活動組成嘅社會系統,而呢個系統未必會涉及電腦系統嘅使用。 除咗支援決策之外,資訊系統會幫工人同管理者手分析複雜嘅問題、開發新產品同融合(個組織嘅)唔同部門。 而且喺部門之間嘅通訊嘅「因為傳送嘅(資訊)喪失」會明顯減少,令到個組織內部總體有更好嘅互相協調同高咗嘅透明度(資訊分享)。 中國大陸最重要的資訊安全標準體系是「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體系」,該體系在所有主要行業進行推廣,並對資訊安全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如果你聘用資料處理者處理個人資料,你必須採取合約規範或其他方法,確保資料處理者依從上述的資料保安要求。 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資訊人2025 system)係指擺明設計嚟幫管理層做決策嘅資訊系統。 一個資訊系統會用某啲數據做輸入(input),然後個系統會對呢啲數據作出一啲處理,最後俾出一啲有用嘅資訊做輸出(output)[2][9]。 因為呢啲多方面嘅考量,資訊系統設計相當跨領域,會用到管理學(理解個組織入面有乜嘢作業需要解決)、電腦科學(編程同機械學習等嘅技術)以至人機互動(了解人使用電腦系統嗰陣傾向有乜行為)等領域上嘅知識同技術[4][9]。 資訊人2025 Dusenbery在《感官生態》(Sensory Ecology)[8]書中稱這些輸入為必然輸入(causal input)。 其他的輸入(資訊)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和必然輸入有關,而且可以預測稍晚時間(也許不同地點)必然輸入是否會出現。
資訊人: 數據庫
梁表示本港IT業集中把技術應用到不同行業,而國內的情況則有所不同。 由於國內市場龐大,企業有能力投放資源在IT研發,可給予員工更大的發展空間。 他指騰訊及阿里巴巴是好例子,在投資開發新技術上取得成功,現時業務更擴展至不同國家。 無論做任何工作,基礎知識是入門條件,故掌握IT的基本理念極為重要。
- 被問及估計「未來三個月對轉工的態度」,資訊科技界仍有 25% 表示預計自己會於業界內轉工,只有 4% 預計會轉行。
- 高層喺做決策嗰陣會用到多方面嘅資訊,而形式化嘅數據組成咗呢啲資訊嘅重要一環[註 2]。
- 從vSphere 6.7版本開始,VMware官方早在就已經不再提供VDP(vSphere Data Protection)備份方案,因此IT部門必須自行採用手動備份方式,或另尋求適用的第三方解決方案。
- 你可在此閱覽這些統計調查的結果摘要,及於下表下載有關的統計調查報告。
- 2011年12月,香港人网雇用黄洋达主持早晨时事节目《早朝天下》,开拓晨早时段,再创网台历史。
- 資訊系統zi1 seon3 hai6 tung2(英文:information system,IS)係指一個組織入面專門設計嚟收集、處理、儲起同散佈資訊嘅正式系統,用途通常係要嚟支援嗰個組織嘅管理者做決策[2]。
臺灣由行政院頒布「資通資安管理法」主要涵蓋對象為中央、地方機關與公法人,及金融、能源、交通等關鍵基礎建設提供者,並影響前述單位的組織架構、資訊安全方針及預算分配。 資訊人2025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協助發展全港資訊科技基建,釐定技術和專業標準,以鞏固香港作為世界級數碼城市的地位及使香港成為著名的智慧城市。 我們致力發展具有開放通用界面的資訊基建,讓市民輕易而穩妥地互相聯繫,以促進使用電子方式,支持經濟、社會和政府活動。 我們亦會致力開放更多政府數據供公眾免費使用,以促進創新及科研,並令公眾受惠和推動經濟發展。 資訊系統或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s),從技術上說就是為了支援組織決策和控制而收集(或獲取)、處理、儲存、分配資訊的一組相互關聯的組件。
資訊人: 科技媒介的資訊
著眼於現代化企業持續推展數位應用,雲端原生架構已成為必然的趨勢,F5基於擅長的應用交付控制器(ADC)技術,建構分散式雲服務平台(Distributed 資訊人 Cloud Services,簡稱XC)。 資訊人2025 指物流業面對多樣少量的買方市場,不是儲備了產品,而是準備了各種要素,在使用者提出要求時,能對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快速反應。 200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是社民连首次面对直选,社民连主席黄毓民首次参选立法会、出选九龙西,社民连陶君行出选九龙东。
資訊人: 企業IT採購
Dusenbery在《感官生态》(Sensory Ecology)[8]書中稱這些輸入為必然輸入(causal input)。 其他的輸入(信息)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和必然輸入有關,而且可以預測稍晚時間(也許不同地點)必然輸入是否會出現。 有些信息重要的原因可能只是和另一信息有關,但最後終究可以連結到必然輸入。 在實務上,信息可能只有微弱的刺激,必需用特定的感測系統來偵測,且經過能量的放大,才能对生物或是系統有用。 例如光對植物是必然輸入,但對動物而言卻提供了一些信息,花朵反射的有色光非常弱,不足以進行光合作用,但蜜蜂的視覺系統可以偵測到,其神經系統用這種信息來導引蜜蜂找到花,採集花蜜或花粉,這些是營養系統的必然輸入。 被動收入軟體有可能為下載軟體的使用者帶來資安風險,這是因為有些付費使用這類代理器服務的客戶很可能從事不道德甚至是非法的行為。
資訊人: 資訊
其中備援部分除了HA與FT功能外,還可以啟用vSphere 資訊人2025 Replication的非同步複寫機制,來確保重要虛擬機器的異機複本能夠隨時在緊急時刻進行快速復原。 智慧教育浪潮持續推進,加上疫情凸顯出教學韌性的重要,如今透過軟硬體數位科技提升教學成效,並且整合教育資料庫與人工智慧(AI)運算的分析預測,將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及學校行政智慧化,已是目前智慧學校政策的重點發展方向。 資訊科技業是典型的知識密集型行業,因此僱主普遍屬意大部分資訊科技職位的僱員需具備相關工作經驗, 並取得大專程度學歷。 根據《2022年人力調查報告》,43.5%的資訊科技職位要求僱員具備學士學位或以上程度學歷,22.6%的職位要求僱員具備副學位學歷。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確保政府適當運用資訊科技,方便快捷地為市民提供資訊和服務,並協助各局/部門善用資訊科技,以達到其政策目標。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專員」)根據條例成立,擔任專責資料私隱的監管機構。
資訊人: 條例簡介
DSS是一種協助人類做決策的資訊系統,協助使用者規劃與分析各種行動方案,常用試誤的方法進行,通常是以交談式的方法來解決半結構性或非結構性的問題,但其所強調的是支援而非代替人類進行決策。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條例」) 在一九九五年通過,並於一九九六年十二月正式生效(個別條文除外)。 條例是亞洲區内最早全面保障個人資料私隱的法例之一,源自法律改革委員會在一九九四年八月發表題爲「有關保障個人資料的法律改革」的報告書。 該報告書建議以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的一九八零年私隱指引1為基礎,為私隱保障進行本地立法,以確保對個人資料有足夠的保障及落實有關人權的公約責任,保持香港作爲國際商貿中心的地位。 條例在二零一二年進行了主要的修訂,包括針對使用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的新規定,並為應對私隱保障工作的新挑戰和公眾關注而加入更多保障。 資訊科技分析師負責為企業設計和運行有系統的技術,以應付其營運需要,此職位需要收集、處理和分析相關的市場數據、客戶意見和資訊,從而提供針對市場及營運需要的方案。
資訊人: 科技媒介的信息
巴德利(Baddeley)和希奇(Hitch)在1974年提出工作記憶模型,該研究對理解頭腦如何處理資訊的貢獻更大。 這些元件分別是「中央執行」、「語音回路」和「視覺空間工作記憶」。 [2] 後來,巴德利在工作記憶模型中加入了第四個元件,稱為「情節緩衝區」。 這些觀念共同支持了訊息處理理論,並可能解釋了頭腦如何處理資訊。
資訊人: 節目表
2007年時,世界上藉由單向廣播可接受資訊的技術能力,相當於每人每天174份報紙[12]。 資訊是任意形式,會影響其他模式形成或改變的模式[9][10]。 這裡A是被定義項(被定義的),B是A的屬,即,這個概念是更一般於A的提前被定義的了,或已經知道的,和C並不代表這一概念,但對所有的陳述來說,A是如何不同於B的所有其他種(即所有別的概念的一般性更小於B)。
資訊人: 香港人網
條例附表一的保障資料原則,列出資料使用者應如何收集、處理及使用個人資料,此外條例亦有其他條文訂明更多的循規要求。 主管資訊系統(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EIS)係資訊系統嘅「總管」,一個主管要做嘅係將有關間企業嘅重要數據整合埋一齊,再將整合得出嘅資訊用易睇(例如一個列表)噉嘅方式呈現出嚟,攞去俾行政總裁等嘅高層用嚟幫佢哋做決策。 高層喺做決策嗰陣會用到多方面嘅資訊,而形式化嘅數據組成咗呢啲資訊嘅重要一環[註 2]。 呢啲高層會想要嘅數據包括咗反映企業表現嘅數據(例:間企業嘅營業額、每件產品帶嚟咗幾多營業額… 等等)、反映市場形勢嘅數據(例:啲消費者係透過乜途徑接觸到啲產品嘅資訊嘅、啲消費者嘅入息有冇乜嘢明顯嘅變化… 等等)同埋幫間企業定立未來嘅策略定位。 電訊(telecommunication)泛指用電磁波嚟通訊嘅方式,包括咗互聯網等嘅科技,亦係電腦之間能夠互傳資訊嘅原因。 資訊系統當中嘅電訊可以分做無線同有線兩種,前者指唔使駁線都可以做到嘅通訊,而後者就係指要駁線(可以睇吓光纖等嘅科技)先可以做到嘅通訊[27]。
資訊人: 节目表
2010年7月11日,与“民主党前线苦主大联盟”合作,在旺角西洋菜街发动“少理民主党”集会,激烈批判民主党通过政改方案。 [68]这一连串活动是“票债票偿”运动的先声,催生了后来的选民力量与人民力量两个进步民主派政治组织。 2009年湾仔区议会鹅颈区补选 (B03),社民连季诗杰参选,跟民建联锺嘉敏一对一决战。 香港人网全力支持社民连,萧若元号召网友即极做社民连义工,或者亲身打电话寻找亲友拉票。 6月14日,选举前一周,香港人网在鹅颈区举办选举论坛,邀请双方候选人。 2012年6月,香港人网聘请流行爱情小说作者伍诺韵,铺排建立全娱乐、女性节目频度“爱上网”Loved.hk。
資訊人: 產品差異化
如果你發現有人在處理你的個人資料時可能違反條例,你可以向專員作出投訴。 視乎個案的事實和證據,專員會決定是否就投訴個案進行調查或終止進行調查。 作爲資料使用者,你不應慣常地依賴豁免,反而應該就個別情況考慮是否引用豁免,亦需要證明相關豁免適用於有關情況,才能作爲違反條例規定的免責辯護。 另一方面,即使資料使用者可引用某項豁免,並不等同其有責任引用該項豁免,亦不對任何人士賦予任何權利,強迫資料使用者引用該項豁免。 條例的第5部另有詳細條文補充保障資料第6原則,具體訂明遵從查閲及改正資料要求的方式及時限,以及在甚麼情況下資料使用者可拒絕依從這些要求等。 保障資料第6原則賦予資料當事人可要求查閲及改正自己的個人資料的權利。
為因應企業數位化發展腳步加快,雲端服務採用數量急遽增加,Netron(網創資訊)基於同時代理多家公有雲與國際DDoS緩解技術供應商的實戰經驗,提供了跨雲端平台及一站到位的整合顧問服務,協助企業縮短數位轉型的時間及成本。 由全職資訊科技僱員所賺取的每月平均薪酬[註]分布反映,僱主仍繼續給予具競爭力的薪酬以聘用和挽留資訊科技專才。 從事一般資訊科技管理(84.6%)的僱員往往收入較高,平均月薪達港幣50,001元或以上;至於從事研究與開發(與資訊科技相關)(64.7%)以及資訊科技保安(70.0%)的僱員,平均月薪則介乎港幣30,001元以上至90,000元之間。 除了在政府內部提供資訊科技服務及支援外,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負責制定資訊科技策略、計劃和措施,以協助鞏固香港作為亞洲領先數碼城市的地位。 此外,專員可主動就個別資料使用者或某類別的資料使用者的資料系統進行視察,以向資料使用者就促進條例的遵守作出建議。 專員亦可發出實務守則,就條例的遵守提供實務性指引;違反實務守則本身並不構成罪行,但可以用作證明違反條例的相關規定。
創辦人蕭若元於2008年成立Hong Kong New Media Limited後開始經營。 香港人網於2008年與MyRadio合併後,經過兩年多的經營成為香港最多人收聽的網上電台。 其後於2010年9月6日,香港人網決定與MyRadio分拆,各自營運兩個不同的網台。 2012年8月根據Alexa.com的統計數據,香港人網於全港網站中排名第29位。 訊息處理理論是人類發展的理論;因此,訊息處理心理學家能夠「從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係中,觀察處於不同發展水準的兒童的知識狀態」(Miller,2016年,第323頁)。
為了因應時代變化,現在,精誠資訊訓練工程師,已經不限於程式編碼,因為談規格技術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寫程式,現在機器寫得比你更好,」黃郁仁直言,但關於「與人接觸的感覺」,科技工具如何應用在各種場景裡,只有「人」可以掌握,所以,現代資訊工程師得換腦袋,得談更多體驗,講人話。 「疫情,其實也是契機,」精誠資訊人資長黃郁仁直率爽朗地破題開解,這一屆大學生是幸運的,因為大家開始知道什麼叫做「遠距」,開始知道有些事不一定要碰面,現在習慣不去學校也能上學,以後對於遠距工作也不需要適應了。
資訊人: iT邦幫忙 技術文章
MyRadio原先希望透过网上电台的经验从而建立一个大气电波电台,但香港政府每次以不同理由驳回电台新频谱的申请。 [6][7][8][9]香港人网与MyRadio联播,建立一连五日黄金节目,创下了网上电台的新一页。 談到「執笠」原因,蕭若元強調不是政治壓力,亦非怕了向人網宣戰的黃洋達,但承認對很多人心灰意冷,包括人民力量主席劉嘉鴻「劉嗡」和立法會議員「慢咇」陳志全。
資訊人: 系統建構人員(System Architect)
人才也是如此,「未來資訊人才的樣貌,就是程式、數據、AI演算法、資安、數位行銷,五項能力集合起來的『指數型人才』,」他歸結。 資訊人2025 應對未來世界,從資訊軟體發展趨勢來看,「程式素養」是必要,延伸出分辨定義問題與答案的「數據力」,奠基兩者的「AI人工智慧演算能力」,也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要當個軟件或應用程式開發人員通常擁有電腦科學或相關範疇的學士學位,而且擁有很高的編程能力。
資訊人: 政治立场
他随后又称,失望只占小部分,有人需负更大责任,但没有言明是谁。 [27]他坚称事件不涉及政治压力,同时表明今后将不会再公开支持任何泛民主派政治组织包括人民力量及其友好组织普罗政治学苑[28]。 香港人网热烈投身社会运动,很多议题常与社民连、人民力量等进步民主派合作。
依照實際需求給予實體適當的權限,一般建議採最小權限(Least privilege),意即僅給予實際作業所需要的權限,避免過度授權可能造成的資訊暴露或洩漏。 資迅人在發展過程中為遷就股東的期望,始終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開發的幾項產品彼此間關聯性也不高,讓不少前期投資都付諸流水,企業明顯缺乏核心競爭力。 2007年時,世界上藉由單向廣播可接受信息的技術能力,相當於每人每天174份報紙[12]。 信息是任意形式,會影響其他模式形成或改變的模式[9][10]。 以這個意義來說,不需要一個有意識的心靈來認知模式[來源請求]。
資訊人: 香港資訊科技人力資源
2005年,萧若元成立“香港人网”Hong Kong People Reporter 网络论坛讨论区,原意是希望网民自发做记者,人人都是记者,将社区发现的新闻贴上讨论区。 2011年12月,香港人網僱用黃洋達主持早晨時事節目《早朝天下》,開拓晨早時段,再創網台歷史。 節目經過99集,到2012年4月底,因為黃洋達入獄及投入立法會選舉,節目結束。 事後,黃洋達夫婦批評蕭若元打壓民主派同路人,蕭若元則直言黃洋達工作態度欠佳,因而被解僱。 資訊人 「有人說,這批新入學的大學生,是最辛苦的一群,但如果跳到20年後回頭看,他們很可能是最有成就的一代,」黃郁仁樂觀地肯定說,這批年輕學子在出社會之前,就已經理解,運用數位工具可幫助自己發揮生產力。 例如,他們很擅長在網路上和一群人共同工作,甚至會主動透過網路,找到適合一起完成任務的人,根本不需要任何訓練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