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手腳冰冷者,此時亦可飲用冬天湯水進補,因效力易於積蓄併發揮,同時可調養虛弱病症。 以溫暖可口的冬天湯水作保健食療,主攻溫陽保腎,可為身體提供熱力及能量,儲存營養,喝後能改善手腳冰冷問題。 因此,每逢冬天,養生補腎湯水食譜最受歡迎。 進補中除了中藥,食物也擔起重要的角色,而食物亦有性質分類,不同性質的食物對身體有不同影響,主要分為寒涼、平和、溫熱三大類,食物中以平和中性居多,其次為溫熱性,寒涼性則最少。 1.先將淮山、核桃及紅棗洗淨,紅棗剪開去核。
- 1.先將淮山、核桃及紅棗洗淨,紅棗剪開去核。
- 坊間有不少 止咳湯水食譜選擇,但由於 止咳湯水的功效會因不同食材的屬性而有所不同,所以飲用前要應先參考中醫師的說明。
- 在香港,較少認識四臣湯,但台灣民間比較流行,它並非藥物,只是食療廣為人傳,功效以輔助為主。
- 冬天氣候寒冷,身體的陽氣宜處於收藏狀態。
- 鍾博士表示四臣湯的四味皆是平和的材料,包括淮山、芡實、蓮子、茯苓,加入豬肚或豬小腸,煮成鹹湯來食用,也會加入米酒提香。
- 轉季時分,早晚溫差會開始轉趨明顯。
保持良好心境,情緒穩定愉快,盡量避免動怒、急躁,情緒波動,都不利於陽氣收藏。 四臣湯的四味皆是平和的材料,包括淮山、芡實、蓮子、茯苓,由於是食療,用薏仁取代藥材茯苓是可行的做法。 溫補的食材很多,例如湯圓,糯米即屬溫性、溫熱的食材;而冬天常吃的臘八粥也屬於溫補;另外像是牛肉、羊肉,也是可以養生,但偏溫性的食材。 藥材方面可選擇一點肉桂,能夠入腎氣,枸杞可以補腎滋陰,首烏、補骨子等,也有補腎氣效果。 女性可作自我評估,初步判斷自己是否屬於高風險人士;如果母親或第一直系親屬曾患乳癌,患上乳癌的風險就會較高。
冬天湯水中醫: 食譜詳情即睇:蟲草花魚翅瓜湯 清熱降膽固醇
蓮子、芡實、淮山、銀耳等平補類食物,性質溫和,可作日常食用。 用水洗淨無花果、鮮百合、無花果、蜜棗備用,蘋果去芯切件;2. 冬天湯水中醫2025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水煲 2 小時即可飲用。 方法:將豬肉洗淨、切塊;海參去泥腸,洗淨後切絲;天冬、麥冬、玉竹稍沖洗,備用。 鍋內注入清水 1000ml,將豬瘦肉、海參、天冬、麥冬、玉竹一起放入鍋中,用大火煮至水滾,轉中小火煮 2 小時,下食鹽調味後適溫服用。
另外,如果大家感冒、有急性皮膚症狀、發燒等也切記不可以胡亂進補。 林醫師指過敏症患者多數體質偏陰虛,身體容易缺水,在這缺少津液的狀態, 令到身體內流動的水分、血液相對較少,造成循環不順,因而有過敏的情況,如鼻敏感、皮膚敏感等症狀。 此類患者都可以通過進補方法去調整體質,但要以滋陰、 健脾胃為主。 除了食物及中藥,睡前用熱水浸腳,也算是一個冬天補身的方法。 熱水浸腳不但可以促進氣血循環,還可以幫助睡眠,但浸腳時要注意水溫,不用太熱,較沖澡水高兩三度,大約43度左右,浸腳時間亦不宜過長,約15分鐘便可。
冬天湯水中醫: 冬至2023|宜避寒就溫、固密陽氣
氣溫下降,要及時增添衣服,日常宜選保暖性能好而又柔軟寬松的衣服,不宜穿得過緊,避免影響血液循環。 嚴冬時節還要注意長者和體弱者容易出現體溫偏低,長者居室應加強防寒保暖措施。 冬至陰盛轉陽,陽氣初升,這種陰陽轉化的過程對某些重病患者會造成一定影響,如果未能適應,容易使原有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然而,冬至過後陽氣回昇,病情亦可能有好轉之機,故民間有「重病難過冬至節,過了冬至可延年」的說法。 四臣湯主要有健脾益肺利濕的功效,好處是它性質平和,適合一家大細,若素湯版本,用大白菜代豬肚或會較寒涼。 將大白菜用白鑊烘炒來逼出寒氣,並加薑片煲湯,以助寒熱平衡。
中醫師林婉珺指冬天進補是中醫用來調養體質虛弱者的方法,因節氣交替,日夜溫差較大,時冷時熱,易受外邪入侵,不過她強調並非人人都需要在冬天進補,而是要考慮個別的體質,男士、女士、小孩的進補方法亦有異,必須稍做調整。 其實以上提及的都是「秋燥症」症狀,在飲食方面不可以過於溫補,應多吃點滋陰潤燥養肺的食物,如梨、百合、淮山、雪耳、無花果、蔗、藕、腰果、蜜糖、枇杷、馬蹄。 方法:舞茸菇剝成容易食用的大小,洋葱切成薄片,和橄欖油一起放入鍋中,以中火慢炒,食材轉褐色後,加入水、豆漿和鹽,小火煮 1 分鐘左右。 梁醫師指出,上呼吸道感染泛指由鼻去到咽喉位置的急性感染,大部分由病毒引起。
冬天湯水中醫: 推介4款食物健脾胃 吃山楂有助消滯
煲湯前,先將雪耳浸發半小時左右。 看到雪耳變成半透明狀態,發脹至兩倍左右,就可以去椗並切件。 註冊中醫師鄧海君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寒露時節氣溫下降,地面露水變得更冷,故名為「寒露」。 不過,香港在寒露時節只是稍微變涼,多數是早晚氣溫稍涼、中午氣溫較高的乾爽天氣,有時則會出現陰雨天。 木瓜滋陰潤肺,雪耳就補脾開胃,而南杏則可潤肺止咳,北杏有潤腸通便功效,完全是為冬季補身而設的滋補湯水。
中醫推薦 簡易湯水食譜,一年四季適用,秋冬天氣乾燥必備滋潤湯水! 坊間有不少 止咳湯水食譜選擇,但由於 止咳湯水的功效會因不同食材的屬性而有所不同,所以飲用前要應先參考中醫師的說明。 熱水浸腳不但可以促進氣血循環,還可以幫助睡眠,但浸腳時要注意水溫,不用太 熱,較沖澡水高兩三度,大約43度左右,浸腳時間亦不宜過長,約15分鐘便可。 秋天湯水|秋末轉季時分,不時有颱風襲港,加上「寒露」時節,氣溫將下降得更為明顯,溫差亦較大。
冬天湯水中醫: 女士長期手腳冰冷 拆解3大原因+3招根治方法 冬天保暖驅寒你有法
材料:黨參 30 克、黃芪 15 克、懷山藥、枸杞子各 30 克、猴頭菇 100 冬天湯水中醫2025 克、紅棗 6 枚、生姜 3 片、黃雌雞 1250 克。
冬天湯水中醫: 需要協助處理索償?
最近不少人出現皮膚乾癢、鼻癢乾澀、乾咳等症狀,註冊中醫師陳洛指出這些都歸咎於體內水液代謝失調,無法適應天氣的變化,未能及時滋養肌膚。 她介紹一周四款湯水,有效滋肺潤膚、養胃生津、補腎益氣,皆為平和之品,適合大人小孩飲用。 3.栗子、烏雞、生薑放入湯鍋,加1,500毫升水,大火後轉小火,慢火煲45分鐘,加入大白菜,再煲20分鐘。 女士相對上在冬天較需要進補,由於多數女士體質偏寒,加上每個月會來經,失血等於流失氣血,而冬天又特別寒冷,此時應主要以補氣血為主,同時強健脾胃,因爲脾胃運作好,自然吸收好,進補便事半功倍。 先將花膠用清水浸軟洗淨,再用滾水漂洗乾淨,撈起切小段;2. 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入 12 碗清水大火煮,煮滾轉慢火煮 3 小時,加鹽調味飲用。
冬天湯水中醫: 潤燥茶2. 雪梨沙参茶(潤喉之選)
小朋友方面,林醫師指他們的肺、脾、胃偏虛弱,可以在這方面特別加強,如煲鱷魚肉、黨蔘、冬蟲草等,能增強免疫力,避免患病。 「秋燥症」按時節可分成「溫燥」和「涼燥」。 夏末初秋的是「溫燥」,因混合夏天的暑氣仍然較熱,因此可以進食清燥偏涼性的食物,如雪梨和馬蹄。 「涼燥」即是秋末初靠較常見,因為天氣漸漸轉冷,除了乾燥外還會有燥邪和寒邪的混雜;這時候可以多吃點養陰的食物,如阿膠、花膠和熟地。 不過因為這類食物性質較重、較黏膩,因此脾胃虛的人士要小心食用,如果食用後感到胃脹不適,則建議停止食用。
冬天湯水中醫: 粉紅10月 防治乳癌有法!及早發現存活率高 中醫:壓力情緒易致氣血成瘀(附湯水建議)
方法:將鮮木瓜洗淨去皮除核,並切成粗塊件備用。 乾花生仁用清水洗淨雜質,排骨汆水。 將上述湯料同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水滾後用小火煮 45 分鐘,煮至花生仁熟透變軟,適溫服用。 平民版花膠之稱的雪耳,補脾開胃、益氣清腸、絕對是秋冬季用來滋陰潤肺的食材。
冬天湯水中醫: 冬天湯水食譜推介5. 蓮藕鱆魚湯
煮至蓮子爛,再加入雞蛋、冰糖,待雞蛋熟後即可服用。 銀耳浸軟洗淨,白果去殼除心,鮮百合洗淨,南杏仁洗淨,馬蹄洗淨去皮切粒;2. 銀耳、 南杏仁、白果放煲內,加清水 8 碗;3. 用細火煲 1.5 小時,依次放入冰糖、鮮百合、馬蹄粒,待冰糖溶後,放入馬蹄粉攪勻即可。 方法:薑去皮切片備用;鍋中倒入清水開大火,水滾後來,將當歸用水沖洗一下,放入鍋中,用中火煮 20 分鐘將羊肉片倒入鍋中,水滾後去沫,最後放入薑絲,鹽,適溫服用。 要防轉季病邪襲體,就要強化脾胃功能,提升免疫力。
冬天湯水中醫: 食用安全|即食麵竟無防腐劑?拆解禿頭致癌迷思 揭1物最傷身
5 款冬天滋潤湯水食譜包括:玉竹百合湯、百合豬骨湯及蘋果百合無花果湯,分別有緩皮膚乾燥、喉乾、養胃生津、安神寧心、潤肺益腎等功效。 此外,還有滋潤又養生的甜湯:銀耳杏仁羹及蓮子百合糖水。 每逢冬天身體的問題總是特別多,不少男女老幼有咳嗽問題外,很多女性的手腳更會長期冰冷,有的人甚至覺得涼到骨子裡。 針對秋冬咳嗽,可利用 止咳湯水食譜或 滋潤湯水,養肺祛燥及對付乾燥天氣。
冬天湯水中醫: 冬天湯水食譜推介3. 麥冬烏雞湯
寒露湯水2023|10月8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寒露,亦即是秋天的第5個節氣。 註冊中醫師鄧海君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寒露時節本港天氣轉涼,變得乾爽乾燥,容易引發便秘、感冒等3類疾病。 鄧醫師教寒露飲食宜忌,並推介4款湯水食療和26款食材,滋陰潤肺養胃。 針對乾燥的天氣,中醫師指冬天滋潤湯水食譜,要潤喉嚨更潤肺。
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對應於春、夏、秋、冬四季,也對應於五臟,春對應到「肝」,夏對應到「心」,秋則對應「肺」,冬對應在「腎」。 將馬蹄洗淨去皮,鮮百合洗淨,雪梨洗淨去核切片,西施骨汆水;2. 將所有材料放煲內,加清水 12 碗,大火煲滾,轉慢火煲 2 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有什麼簡單,但可讓兒童、大人補身及進補湯水?
海底椰不單有助潤肺化痰止咳、滋陰補腎,又能幫助排毒,達到潤膚美容養顏的效果;蘋果、雪梨就養肺胃陰、生津解渴;百合可清肺潤燥止咳。 例如蟲草花淮山杞子湯是一味一家常例湯,啖湯好甜,小朋友定必添飲再添飲。 冬天湯水中醫2025 蟲草花對身體好有益,不寒不燥,有滋肺補腎護肝,提高身體免疫能力。 除了煲湯燉湯,還可以用來蒸雞、蒸肉餅。
張勇醫師表示,可通過飲食來養陰防燥,以助人體適應轉季的氣候變化。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這時飲食上應以養陰、潤肺、益胃為主,以順應節氣,增強體魄,等待冬天的到來。 蟲草花性質滋補,有潤肺、補腎、護肝功效,有助提升人體抗病能力;無花果就有助潤腸通便,利咽消腫,最適合冬天滋潤,預防流感。 材料:(2 人分量)薏仁 1/2 両黨參 4 錢白朮 3 錢紅棗(去核)5 粒牛肉 1 斤生薑 3 片製法:1. 牛肉洗淨切塊汆水,其他材料洗淨;2.
並介紹一些適合小朋友飲用的安神補腦湯水,助孩子在測考期間提神補腦。 所謂三九補一冬,冬至是最佳的進補時令,可適當食用羊肉、 牛肉、海參、鮑魚等補益食品,但必須注意不宜過量,否則容易出現內熱或者腸胃積滯。 進補亦需視乎體質,以免適得其反。
冬天湯水中醫: 材料:
飲食方面則需要保腎和保養陽氣。 大家可以多吃黑芝麻和黑豆;一些溫性的食物如羊肉和牛肉;還有補腎的食物如桑椹子、韭菜、合核等。 另外,冬天易有流行性感冒、氣喘;關節痛病人病情會加重、陽虛導致心臟病易發作,大家需要注意保暖和飲食。 方法:山藥去皮後浸泡在水中,土雞洗淨瀝乾,切塊。 雞肉冷水下鍋,大火煮開,加料酒滾煮 2 分鐘,撈出,用溫水沖洗。 洗好的雞塊入鍋,加水,蔥段和薑片煮滾後轉小火慢燉 40 分鐘,加入山藥,小火續燉煮至山藥軟爛,用鹽調味,起鍋前 5 分鐘,加入洗好的枸杞。
冬天湯水中醫: 寒露宜吃27種食材 潤肺生津健脾益胃
由於都市人生活習慣的關係,濕毒被困體內不化,經常覺得疲倦煩躁、手腳浮腫,以上種種皆是濕重症狀,有喝清熱去濕湯水的需要。 現附上 5 款中醫簡易湯水,一年四季 冬天湯水中醫2025 365 日皆宜。 此外,中醫師再追加補充春夏秋冬湯水分別應有那些不同的功效。
在鍋中放入芝麻油預熱,加入香菇片、牛肉快炒一下,再加入香菇水,調味料和五穀飯,煮沸後加入切斷的鴨兒芹即可。 冬天湯水中醫2025 國際有研究顯示,38%的乳癌病患可透過建立健康生活型態來降低其威脅,一般健康機構都建議戒煙、戒酒等,而且要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定期自我檢查胸部是否有異狀,若有異樣,切勿諱疾忌醫。 海底椰含豐富的維他命E,有清熱排毒、潤膚的作用,對於女生想追求的水嫩肌膚很有幫助。
在冬天,媽媽都特別注意為小朋友保暖,以免生病,同時要增強抵抗力,註冊中醫師倪詠梅、張柏和、胡凱淋、謝嘉雯推介12款冬天適合一家大細飲用的湯水,可以針對不同的功效,選擇適合的湯水給小朋友飲用。 天氣轉冷,正值新冠肺炎肆虐及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讓身體保持溫暖。 從中醫角度看,好處是體溫較高,氣血運行會較好,「血行百病除」,以人為的方法令體溫升高,可助紓緩疼痛,使痛症有所改善。 使身體保持溫暖,從飲食中入手是其中一種方法,例如飲用四臣湯。 在香港,較少認識四臣湯,但台灣民間比較流行,它並非藥物,只是食療廣為人傳,功效以輔助為主。 中醫認為秋天其實不應胡亂進補,進補即指進食帶辛帶熱的食材,例如鹿茸、紅参、高麗参等等。
冬天湯水中醫: 止咳湯水不能亂喝!中醫解構化談止咳湯水食材屬性功效
由於這個食療選用的材料藥用比較平和,以輔助性質為主,此湯應用「四臣」較為貼切。 將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 3/4 煲,細火煲 3 小時;4. 冬天湯水中醫 羊肉去脂洗淨斬件,其餘材料洗淨;2.
冬天湯水中醫: 冬天湯水食譜推介4. 雪耳木瓜糖水
中醫理論認為,肺氣弱的人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因為肺的位置相對於其他臟腑高,是身體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 再者,「肺主一身之氣」,養好肺功能有助提升體內正氣。 當身體有足夠正氣,邪氣就不能乘虛而入,所以宜適量飲用有強肺、潤肺功效的湯水。 不少人常說自己屬寒底或熱底體質,但林醫師指在中醫角度,人的身體沒有寒底熱底之分,因為人的體質會因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而改變,沒有一個絕對定義,只能說是偏向哪類體質。
冬天湯水中醫: 冬天湯水做法:霸王花無花果響螺湯
註冊中醫師張勇提醒大家,於這種天氣下生活起居需要作出較大調整,飲食要注意忌口,以防「外邪」損傷脾胃及筋骨,引發骨痛等不適症狀。 他列出10大飲食禁忌,並推介轉季宜吃的10種食材及4款湯水食療。 冬季湯水蟲草花瑤柱百合紅蓮雪耳湯補而不燥,當中瑤柱滋肝補腎;百合潤肺止咳、紅蓮健脾;雪耳則有清熱潤肺、養顏之功效,適合家中上下飲用。 身體健康好重要,冬天希望借助滋補材料,利用冬天湯水提高家人的免疫力。 不少人常說自己屬寒底或熱底體質,但林醫師指 在中醫角度,人的身體沒有寒底熱底之分,因為人的體質會因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而改變,沒有一個絕對定義,只能說是偏向哪類體質。 在補身的概念上,主要分為 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