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校現時的校舍為一座後期型中學千禧校舍,佔地8,000平方米,設有30間課室及各種特別室,並與毗鄰的將軍澳香島中學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共用一個足球場及車輛入口。 匯知中學 匯知中學 而在申請新校舍的同時,此校原先亦擬同時申請毗鄰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的小學校舍,並與此校結為「一條龍學校」。 然而,該校舍僅供既有半日制小學轉全日制,計劃因而告終。 首先,香港有3種學校:資助學校,官立學校,以及直資學校。
- 一眾錦田鄧氏父老身着長衫,按傳統習俗參拜蒼天、禀告祖宗。
- 修訂《學生手冊》,堅持“每週幾點常規提醒”,讓學生的一言一行在提醒中強化,在提醒中提升,將“知榮明恥”內化為日常的自覺行為;完善“檢查-反饋-再落實”制度、學生文明崗活動,教學生學懂事、學做人。
- 張校長指他曾見過某些極端例子,學生因壓力大而影響身體機能、與家人關係轉差、甚至出現情緒問題,激進者更會用利器威脅家長轉校。
- 首先,香港有3種學校:資助學校,官立學校,以及直資學校。
- 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需要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可按此聯絡我們。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萬鈞匯知中學我們著重建立愛與關懷的校風,融洽的師生關係,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積極輔導及支援計劃,如「摘星獎勵計劃」、「小導師計劃」等。 開設學生必修的中國文化美藝課程,學習茶藝,修心養性。 設立社會服務部推行全校義工計劃,鍛鍊領導才能,更規定學生每年須參與最少10小時的校外社會服務,培養自信心。 位於將軍澳的萬鈞匯知中學,本着「人人可教,皆可成材」的教育宗旨,協助學生在不同範疇盡展潛質,發揮所長。 張志文校長深明英文的重要性,以「活的教育」(ACTIVE Education)配合「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帶領教學團隊訂下三大方向推動英語學習,打造全英文語境。
匯知中學: 學校類別
香港有3種學校:資助學校,官立學校及直資學校,而直接資助計劃,簡稱「直資」,是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計劃目標是…更多。 然而直資學校的學費「因校而異」,家長應該先了解直資學校的收費,確定能夠負擔,才安排子女入讀。 而個別直資學校可能教學水平參差,家長亦宜先了解心儀的直資中學,選擇真正適合自己子女的學校。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統一派位是不公平的制度,而市場化的自由收生才是最符合「公平」的原則。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人才強校、教師第一”的人才發展戰略,激活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塑造“理念新、師德優、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以“愛國守法、敬業奉獻、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為目標,學習實踐師德規範,在教職工中確立核心價值觀。 組織學習,宣傳、實施新的《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展“愛事業、愛學校、愛學生”主題教育活動,爭創、評選先進處室、教研組、年級組和“十佳師德標兵”,培養“敬業、愛生、奉獻”專業情感,強化“校興我榮”的責任意識。
匯知中學: 匯知中學 學校地圖
堅持“隨機抽卡聽課制度”,一學期抽樣調研70節“常態課”,1200人次參加聽課、評課,深化《高效課堂教學的實驗與研究》課題研究,促進教師關心學生,用心尋找與每一個學生溝通交流的方式,做學生的嚴師益友。 組織“階梯接力備課”活動,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帶頭上“示範課”,骨幹教師上“觀摩課”,青年教師上“展示課”;組織青年教師《百花獎》賽教活動,請專家作評委,評授課、評教案、評教學反思,評出一、二、三等獎54人。 完善以課例為載體的“學習吸收、探究反思、共創分享”的校本教研模式,“教研、科研、研修”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調整教學過程,構建有利於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文化。 匯知中學是一間位於香港將軍澳調景嶺的直資中學,由匯知教育機構於2003年創辦。 學校面積達8000平方米,直資全校共有29班,學生人數約1200人,校長是陳葒,校監是譚萬鈞。 本站以「蘆」為主題,設於中山一路與集賢路口,接近仁愛街口及蘆洲與三重的邊界,位於溪墘一帶。
-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 舊莊-蘆洲停靠 捷運徐匯中學站、徐匯中學站牌508三重客運泰山-大同之家僅停靠 徐匯中學站牌508區間車三重客運、大都會客運蘆洲-惇敘工商僅停靠 徐匯中學站牌662首都客運三重-國父紀念館僅停靠 徐匯中學站牌704三重客運八里-北門屬於新北市區公車。
- 香港有 60 間直資中學,佔整體約 13%;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8日)表示,灣仔真光中學幼稚園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涉及20名女童,年齡介乎3至5歲。
- 把校本培訓作為教師的最大福利來實施,強調學習是教師的責任,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時間和資源保證。
- 當中,除視覺藝術及中國歷史科外,其他科目均分為中、英文兩組,惟修讀英文組必須通過考核關限。
計劃目標是促進優質私立學校的發展,鼓勵提供高教育水平的非官立中學及資助學校,提高私立學校的教育質素。 受此計劃資助的學校稱為直資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接近私立學校。 同時,直資學校可得到政府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
匯知中學: 學校簡介
學校教學管理“嚴格、細緻、務實”,教風嚴謹、學風純樸。 2002年,首屆畢業生有51人分別獲得全國初中數理化競賽一、二、三等獎,從當年的中考以507分的平均成績居於全區首位,進入全市前列,到2008年連續第六次獲得新城區初中教學質量優秀獎,普通高中上線率連續五年名列全區第一。 匯知中學佔地面積23182m2,總建築面積10768m2。 現有2000餘名在校學生,120名教職工,中青年教師佔93%,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率100%,其中研究生畢業10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結業32人,高級、中級教師佔70%。 堅持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宗旨,加大文明校園的創建力度,長期開展“育人為本,創文明校園123活動”:一個規範——規範辦學行為;兩項建設——教育現代化建設、學校文化建設;三項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樹創嚴謹教風、文明學風、醇正校風。
匯知中學: 香港有什麼直資中學?
舊莊-蘆洲停靠 捷運徐匯中學站、徐匯中學站牌508三重客運泰山-大同之家僅停靠 徐匯中學站牌508區間車三重客運、大都會客運蘆洲-惇敘工商僅停靠 徐匯中學站牌662首都客運三重-國父紀念館僅停靠 徐匯中學站牌704三重客運八里-北門屬於新北市區公車。 萬鈞匯知中學多年來致力實行「人人可教」的教學理念,推動以學生為本的全人教育,照顧學習多樣性。 作為直資學校,學校有更高自主性決定教學語言,得以按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開設3班初中英文班,以英文作為授課語言;另推行適異教學,細緻地關顧不同能力及特性的學生。 學校重視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需要,升中前開辦體驗及暑期銜接課程,高中時根據數據安排拔尖補底,同時配合跨學科協作及電子學習工具,提升學生英語及自主學習。 全校語文政策: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能力,學校按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開辦初中英文班(以英文為授課語言)及雙語班(以母語為教學語言,輔以英文詞彙及延伸英語活動)。
匯知中學: 車站周邊
第三,直資中學享有一筆按學校合資格學生人數計算的政府津貼,但仍可收取學費。 相較官立中學和資助中學,直資中學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和入學要求。 大部分直資中學會自行決定中一收生辦法,但有部分仍會參加政府安排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本校設有各類型電腦,超過200多台電腦或平板電腦供學生學習之用。
匯知中學: 匯知中學 校內團體 (2019-
我們著重建立愛與關懷的校風,融洽的師生關係,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積極輔導及支援計劃,如「摘星獎勵計劃」、小導師計劃等。 迎新活動方面,四星期免費升中適應課程「這個暑假不太閒」活動包括:戲劇、設計、手鈴、影視、攀石、彈網、步操、英文集誦/中文集誦/花式跳繩、English Course、Game Base Learning、初中生英語增潤課程。 本年度更於10月開始舉辦「萬鈞匯知小學堂」,讓有意入讀學校的同學提早體驗中學課程。 匯知中學2025 萬鈞匯知中學自創校起堅守「人人可教,皆可成材」的教育理念,保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初心,積極豐富校內教育資源,同時推動全方位服務學習,致力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建立友愛文化,成就樂觀助人精神。 張志文校長帶領教學團隊革新教學特色,包括推動全英語教學、開闊跨學科教學等,建立高效活潑的學習氛圍。
匯知中學: 資助(
校長張志文說,部分學生轉校是因為難以忍受原校的學業壓力,或因英文程度追不上而轉校過來。 匯知中學 張校長指他曾見過某些極端例子,學生因壓力大而影響身體機能、與家人關係轉差、甚至出現情緒問題,激進者更會用利器威脅家長轉校。 學校好與壞,每個家長心目中有自己的定義,甚至坊間也有不同的排名;學生好與壞,對於匯知中學校長張志文來說,卻是人人都可以教。
匯知中學: 匯知中學德育培養
學生以自身的學業成績和特長吸引學校收生,而學校則以師資,設施,教學素質等吸引學生,才能產生良性的競爭,提升香港教育水平。 當年,香港政府推行的九年強迫教育需要大量學位,而官立及資助學額不足以應付突然而來的龐大需求。 最後教育統籌委員會於1988年因應各種需求,發表了直接資助計劃的建議,利用私校提升香港的教育質素。 匯知中學2025 匯知中學現時中一收生約130人左右,每年申請入學人數皆有300至400份申請表,競爭十分激烈。
匯知中學: 匯知中學所授榮譽
學習和教學策略:初中推行小班教學,每班約30人。 在教學上,學校推行創新「活的教育」,提倡綜合、自主、歷境、適能和環球學習。 在語文教學上,中、英文科引入辯論技巧訓練、文化祭及才藝匯演、實習、義工服務及遊學計劃等。 此外,學校中一至中六級全面推行「e-Learning」,以iPad配合數碼互動式筆記及電子書使用,學生透過電子器材,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習,加強學習效能。 全校鋪設光纖網絡及無線網絡,每課室裝置AppleTV及IT教學設備,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匯知中學: 教學語言
何況仲要交學費 就算係TKO區內, 都有好多比佢好嘅免費官津可選擇. 其實我小朋友成績就係唔理想,B1唔到佢諗,有朋友介紹我考慮一下匯知,佢地多活動,唔太強求學術讀書,我覺得都好岩我女,當然校風我都concern, 所以想了解多d. 匯知中學2025 匯知中學 學校的收生安排和準則:本校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0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級收生準則及比重:學業成績:30%; 品德操行:30%; 課外活動:20%; 面試表現:20%。
1999年6月,隨着基礎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和辦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為了滿足廣大學生和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西安匯知中學應運而生。 自創辦之日起,學校就把辦學目標定位在優質教育服務層面上,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的理念,追求“精緻、細緻、科學、和諧”的辦學目標,尊重學生人格、尊重教育規律,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匯知中學 十年來,不斷追求辦學定位高起點,辦學理念高品位、教師隊伍高素質、德育工作高水平、設施設備高配置、教學管理高層次,教育教學高質量,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成為區域基礎教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能力,我們按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開辦初中英文班 (以英文為授課語言)及雙語班 匯知中學 (以母語為教學語言,輔以英文詞彙及延伸英語活動)。
萬鈞匯知中學一直為將入學的中一新生提供適應課程,張志文校長表示,每年暑假舉辦的「這個暑假不太閒」活動,讓新生體驗攀石、彈網,並參與互相認識課、品德教育課、戲劇課、生涯規劃課、中英數鞏固課等,投入校園生活。 香港有 60 間直資中學,佔整體約 13%;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有關學費詳情,請參看教育局提供的 收費證明書。 新界宗族歷史源遠流長,研究新界族譜亦有助認識中國傳統宗族社會的源流歷史及發展足跡,一窺古代香港社會的面貌。 清代,屯門陶氏在當地擁有大片鹽田,並種蔗製煉蔗糖,陶屯谷公以蔗糖五缸一棟,由屯門排至錦田;錦田的鄧連光公則以白銀五元一筒,由錦田排至屯門,這個族譜中的鬥富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當時新界的經濟形態與不同宗族、村落之間的關係。 )係香港一間由直資男女子中學,喺新界西貢區調景嶺勤學里2號,由萬鈞教育機構(前稱匯知教育機構)喺2003年創校。
匯知中學: 歷史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族譜記載着宗族的發展源流和歷史,傳統上是宗族的重要身份證明。 對內,族譜能起到尊祖敬宗、鞏固族人身份認同的作用,有助族人了解自身起源、歷史與傳統,鄧族的族群意識傳承近千年,就是有賴於族譜凝聚起鄧氏共同的身份認同。 對外,族譜能展示高門大族的家風,有助獲得和提升社會地位。 錦田鄧氏對是次族譜捐贈儀式極為重視,足見時至今日,族譜對鄧氏仍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譜。」族譜除了記載家族世系及相關重要事跡外,也反映着大時代下族群的悲喜與發展。
先後接待了“香港呂明才中學”師生代表團的來訪,接待了法國佛朗羅傑中學和德拉薩勒中學學生代表團的來訪,通過來賓隨堂聽課、座談交流,增進了相互瞭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④為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每年4月30日和9月30日定為學校“陽光體育節”。 組織春季身體素質測查、秋季田徑運動會、冬季長跑活動,組織多彩小型比賽,活躍校園生活。
匯知中學: 車站概要
⑤營造“預防、保護、促進”氛圍,堅持晨檢、晨報制度,做好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開展“邁好青春第一步,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組建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聯誼會”,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專家作專題講座,改善學生的家庭教育。 教師通過自編教材、選編教材、選用優秀教材、拓寬現有教材,開發有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拓展性課程,心理健康講座特色課程,美術課的剪紙、陶泥、手工等實踐技能性課程,體育組自編的學生課間操在悠揚的江南絲竹“雲水禪心”旋律中顯得格外和諧。
匯知中學: 匯知中學
語文政策上,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能力,我們按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開辦初中英文班(以英文為授課語言)及雙語班(以母語為教學語言,輔以英文詞彙及延伸英語活動)。 萬鈞匯知中學以「真.善.美」為校訓,致力活化校內教學,透過多元化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術水平,冀望培育具知識與創意,又能立足未來社會的時代精英。 張志文校長帶領學校積極推行兩文三語訓練,力主閱讀學習、歷境學習與深度學習週等體驗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建立自主好學的校園學習風氣。
引導教師以忠心對待事業,以誠心對待學生,以熱心服務學生,以細心瞭解學生,以耐心教育學生。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在高中選修課方面,可選學科包括物理、生物、化學、企會財-會計、企會財-商業管理、經濟、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歷史、中國歷史、視覺藝術,以及地理。 當中,除視覺藝術及中國歷史科外,其他科目均分為中、英文兩組,惟修讀英文組必須通過考核關限。 政府後來提出的「一條龍」辦學模式,規定「結龍」的中小學必須使用相同資助模式,亦令部份學校轉為直資,例如深水埗區的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全面改革課程規劃 推動電子學習 在本學年,學校着眼於提升英語學習效能及改良教學方法,教學團隊設計跨學科課程。 學校常規教學儀器設備達到國家I類標準,電教、音樂、美術、體育、勞技課器材設施均達到省級Ⅱ類標準;圖書館有3. 5萬餘冊紙質藏書,閲覽室有173種報刊雜誌;為45個教室配備了電腦和大屏幕投影儀,建成了集成化校園網,高水平達到省級“普實”驗收標準。 實驗員、醫務室保健教師、心理健康指導教師持證上崗,長期開展“五個確保、五個不讓”和“我的崗位無差錯”活動,為教學、教師、學生服務。 德育為先 引領學生髮展 匯知中學堅持“近、小、實、親”,把教育教學融為一體,以愛和責任關注學生的心靈,以和諧發展引領學生的未來,以基礎道德規範學生的行為。
校長揚言學校分組分班教學,能夠開設更多不同科目讓學生選擇,成為學校其中一項吸引之處。 學校規定中一至中三學生需要學習西班牙文、韓文和法文,另外必修茶藝、國畫和書法等中國文化課程。 我嚟緊都會幫囡囡報匯知,喺小學生涯裏面 花咗大部分時間喺學術方面, 但係成績總是未如理想(不過都未到Band3成绩), 令到佢自我價值偏低。 我留意咗匯知兩年, 佢喺提升學生自信方面做得不錯, 既然都知道 冇乜書缘, 就希望有一間活動較多嘅學校, 等佢喺中學呢六年 搵到自己 潛能, 早啲規劃自己嘅將來。 我都問過朋友裏面會唔會有啲曳學生, 佢話都有嘅不過通常都係因為家庭問題, 大多數都係正常嘅, 同埋讀得好開心。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僅停靠 捷運徐匯中學站(集賢路)站牌橘18大都會客運蘆洲-五華街部分班次行駛福隆路,屬於新北市區公車。 停靠 捷運徐匯中學站、徐匯中學站牌927首都客運、三重客運、淡水客運三重-中山路-八里屬於新北市區公車。 直接資助計劃,簡稱直資,是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