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上水貨舖會不定期舉辦「 北區同學會」,讓生於斯長於斯的北區同學仔找個藉口聚聚。 古洞水塘位於上水古洞村以南,倚靠麒麟山,屬灌溉用水塘,但現今已變成供救火用的水塘。 上水古洞麒麟村 上水古洞麒麟村 古洞水塘因為曾發生過不少遇溺意外而經常被傳出靈異的事件。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免責聲明: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有相當多為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盡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
- 麒麟山內有座名為古洞水塘的小型農業用水庫,約有三個北區公園一期人工湖的面積,曾經發生溺斃或投塘自盡事件,可由古洞街市十字路口(九龍巴士76K線巴士站)進入古洞南路前往。
- 四十二歲女子黃煒琳,上周六獨自到上水麒麟山行山失蹤,至昨天已踏入第三日,搜救人員展開海陸空大搜索,蛙人潛入古洞水塘尋找,警方更出動本港民用最頂級的航拍機在山頭盤旋搜尋,惜入夜仍未有結果。
- 古宅建於1921年,最初是怡和洋行的海外僱員俱樂部,及後賣給著名商人張公勇,並以妻子之名把大宅改名為「Lena Lodge」。
- 直至最後,古宅售給基督教機構得基輔康會並取名為恩慈之家,於1991年正式營運。
- 日戰後,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生意來往開始頻密,因此煙草生意發展更加興盛,聚集人口增多。
於古洞街市下車後出發,沿古洞南路步行約10分鐘至行到古洞配水庫,在分叉路轉左行大約5分鐘,便來到古洞水塘。 古洞在上世紀擁有多條村落,甚至發展出規模接近墟市的大馬路市集,非常熱鬧。 當東鐵綫古洞站投入服務時,車站的東面及西面將各設兩個出入口,連接古洞北新發展區;而西面出入口將連接未來公眾街市及公共運輸交匯處。 訂閱電子通訊前,請先細閱我們的「私隱政策聲明」 及「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請在本文下方空格內加上✓表示同意我們使用您的個人資料(如姓名及電郵)作直接促銷用途,例如向您發送有關我們舉辦或安排的活動的新聞及/或宣傳推廣通訊物料或促銷資訊。
上水古洞: 交通
北區的古洞@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63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7,931人。 ANDREW’S PLACE,御林皇府,GOODWOOD PARK。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2,490,年齡中位數為 43.0歲。 恩慈之家位於上水古洞的燕崗村,那裡是一個遠離煩囂的淨土。
- 但見鑼鼓喧天,一眾鄉紳、名流、學者、明星到賀,可謂「大陣仗」。
- 請在本文下方空格內加上✓表示同意我們使用您的個人資料(如姓名及電郵)作直接促銷用途,例如向您發送有關我們舉辦或安排的活動的新聞及/或宣傳推廣通訊物料或促銷資訊。
- 地理位置被雙魚河及石上河包圍,每逢雀鳥遷徙季節均吸引大量季候鳥停留,包括東黃鶺鴒、彩鷸、紅隼、斑鶇等。
- 另外村內還有市集、商店,村落內的小社區自給自足,工業、農業除了供應村內需求外,更出售到本港市場,甚至出口至海外。
- 坐落於梧桐河及雙魚河交界,為深圳東江水供港輸水管道,配合周遭綠油油的田野景色及行駛中的列車,成為市民的拍照熱點,以及電影如《媽媽的神奇小子》及《烈日當空》的取景地方。
- 北區的古洞@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63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7,931人。
麒麟山坳為新田南部及坑頭村之間的山坳,海拔約五十米,在山坳不作停留,南上「牛潭峒」。 或許「牛潭峒」較少人的關係,初段叢林明顯較麒麟山為茂密,部分位置亦頗為陡斜,約四十五分鐘後到達山頂。 上水古洞村位於新界東北部雙魚河以西,本由約15個村落組成,包括煙寮區、田心村、聯生南及聯生北、水塘、鐵坑、東方區、菠蘿路區、鳳崗區、聯和區、鳳崗山路、馬草壟等,現被粉嶺公路從中穿過,分為南北兩村。
上水古洞: 香港志
您只須填妥姓名及電郵,便可取得香港地方志中心有限公司(「香港地方志中心」)舉辦或安排的活動的新聞及/或宣傳推廣通訊資料或促銷資訊。 麒麟山内有座名为古洞水塘的小型农业用水库,约有三个北区公园一期人工湖的面积,曾经发生溺毙或投塘自尽事件,可由古洞街市十字路口(九龙巴士76K线巴士站)进入古洞南路前往。 上水古洞 经过长沥(长坜)村与双鱼河畔(客家话:河唇),可从西北方观望位于麒麟山内的古洞水塘水坝(天朗气清时候,亦可从上水市中心向西南方眺望)。
位於上水古洞村以南的古洞水塘本來是灌溉用的水塘,但現時用作救火用途。 古洞水塘因為在附近的古洞配水庫山崗高處俯瞰,形狀酷似心形,因而得名「港版心形湖」。 今次選擇走輕鬆路線,愛玩小生就沒有登上麒麟山,走回頭路,到達剛才公廁後的分叉路口,走上古洞配水庫,尋找第二個「心形」打卡位。 政府計劃將古洞北村一帶發展為古洞北新市鎮,佔地498公頃,設計容量為10萬人,最快於2017年初開始發展。 新市鎮南部有港鐵東鐵綫落馬洲支線穿過,並且在新市鎮中心預留古洞站。
上水古洞: 社區設施
古洞,不單止不能說是個小村落,反而還應叫作一個大型鄉村社區。 在1900年代初,古洞只有約三十多人居住,直至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有逃離的人來到新界北聚居,他們以客家人為主,亦有圍頭人及潮州人。 大石磨則成為行山愛好者新興線性行程的途經地點,可往來落馬洲、河上鄉、上水華山、打鼓嶺等地。 「相思灣村的麒麟很特別,跟一般客家人的不同」,它主要特色在三處:會晃動的眼簾、較平坦的後腦和帶刺的雙腮。 因為這與眾不同的三處,冒師傅多花了好一倍心思,「光是了解麒麟的結構就要一兩天時間」。 冒師傅沒有因此而不滿,相反,他對能「高度仿製」感到十分自豪。
古洞站採用寓意當區悠久醬油製造歷史的主色調融入設計當中;並以取材自古洞自然美景的色彩作點綴,讓乘客在北環綫的旅程中彷如親身到訪了古洞村以南的麒麟山及「心形水塘」等隱世秘景,用另一種方式體驗區內獨特的文化及地區特色。 擬建的古洞站將設於落馬洲站及上水站之間,位處現時馬草壟路與河上鄉路之交界,即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市中心,鄰近新發展區內擬建的公共及交通設施。 查閱水務署的網頁,當中記錄了全港17個飲用水塘和9個灌溉水塘,發現它們大部分都已經成為了受歡迎的郊遊遠足、行山打卡路線。 而最近,愈來愈多山友提及的上水古洞灌溉水塘卻沒有被列入名單內,再加上坊間流傳的水鬼捉小孩等故事,就令那兒多添了一份神秘感。 後來1980年代,政府興建粉嶺公路(舊稱新界環迴公路),從古洞中穿過,將古洞分為南北兩部分,古洞北主要發展工業,古洞南則主要發展農業,但當時古洞一大部分範圍被清拆、清空發展,市集也不復再,商業自此走向衰落,繁華不再。 跟流水響水塘不一樣,可影相的空曠位置不多,如果只為打卡影相的朋友,可以 Skip 這段路段,而行山的朋友則可以走到盡頭,沿小路穿草叢走上麒麟山,路線尚算清晰,但上山路段沒有樹蔭啊。
上水古洞: 車站解構
落完一段斜,見到左邊有座荒廢了的英軍軍事建築,有興趣的話可以一探,但路較密。 不看的話,沿主徑繼續行,以落斜為主,路況也是多碎石,要小心滑倒。 上水古洞麒麟村 落至林中,便快到馬路,最後經過一道鐵絲網的閘門,來到一個麒麟山食水缸,沿馬路再落斜,就行到麒麟山坳接大馬路。 古洞北新發展區內大部分人口將分佈於擬建的古洞站的步行範圍內,方便居民步行至古洞站使用高效便捷且低碳的鐵路服務,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 話說當時何東家族有很多產業,包括果園、農地、飼養家禽等,在煙寮區內有煙草加工的產業,負責幫忙管理煙草的工人在這個地方搭起寮屋聚居,「煙寮區」名稱的歷史由來就是這樣。 離開水壩沿水塘邊的小路步行,接上泥沙地,開始慢慢上山,行約50米左右,來到一處平坦的石坡,可在開揚的位置俯瞰整個古洞水塘呈大心形的景色。
上水古洞: 上水中心
古洞南近白石凹最早於1995年建成小型別墅項目歐意花園,2009年由發展商利用青山公路以南至麒麟山的整片古洞南區域建成大型豪宅項目天巒。 2010年代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發展古洞北新市鎮,相關工程在2019年展開。 經過長瀝(長壢)村與雙魚河畔(客家話:河唇),可從西北方觀望位於麒麟山內的古洞水塘水壩(天朗氣清時候,亦可從上水市中心向西南方眺望)。 古洞地處中國香港新界北區上水,位於上水西部,落馬洲之東南,是雙魚河流經的一處地方。 由於是日雲量較多,而且南風也較大,所以山頂是相當舒適,可以盡情鳥瞰下方之邊境風光。 逗留十五分鐘後就開始下山,朝南往麒麟山坳,靠近山坳時密林較多。
上水古洞: 麒麟山.古洞水塘
從古洞街市開始,沿古洞南路一直走十多分鐘,途經古洞(水塘坑)公廁,然後於分岔路口向左走,進入古洞水塘參觀。 回程可以選擇原路折返,或繼續向前行麒麟山兩小時才返回馬路。 由於古洞鄉村人口不足以成為一個區議會選區,所以往往跟鄰近的河上鄉、雙魚河沿線及羅湖等鄉村範圍劃為同一個選區。 2002年,恩慈之家為了償還債務,將古宅按給晶苑地產集團。 古宅建於1921年,最初是怡和洋行的海外僱員俱樂部,及後賣給著名商人張公勇,並以妻子之名把大宅改名為「Lena Lodge」。
上水古洞: 上水古洞麒麟村2023全攻略!(持續更新)
2010年代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发展古洞北新市镇,相关工程在2019年展开。 景色方面,古洞水塘面積雖少,但風光不俗,於山上更可俯瞰更是心型水塘,算是頗有特色,而麒麟山山頂風景都非常開揚,整體景色不錯。 我坐著遙望深圳一帶的魚塘和繁榮建築,享受這一個人獨攬山頭的樂趣。
上水古洞: 新界東 2116 屋苑
您可以隨時聯絡我們的資料保障主任,免費取消訂閱並要求停止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用途(詳情見 上水古洞2025 上水古洞2025 「私隱政策聲明」 中的「直接促銷」一節)。 在此可以欣賞這個細小而寧靜的古洞水塘,塘邊有人休閑地釣魚、空中不時有候鳥飛來水塘邊休息、微風吹過帶起塘水的漣漪,甚少見香港有如此安靜的隱世山谷。
上水古洞: 上水古洞麒麟村: 新界專綫小巴605線
作為一所福音戒毒所,恩慈之家的負責人看中它地方偏遠,適合一眾戒毒人士專心戒除毒癮。 富琴火龍果有機農莊 — 位於上水古洞鐵坑村,創園至今數十載,佔地逾50萬平方呎,主要以自家種有機蔬果作招徠,其一望無際的蔬園吸引不少港人家庭週末帶埋小朋友來打卡朝聖,體驗當一日農夫。 家下分為兩村,一北一南,分界響河上鄉路同青山公路洲頭段。 今日古洞有三山環抱,南有麒麟山,東北有鳳崗山,西北有白石凹到馬草壟之間唔知叫乜山。 英國人將古洞到上水、粉嶺呢個大谷地叫Long Valley,意思係好長嘅谷。 上水古洞麒麟村 Long Valley呢個名家下用咗來指塱原。
上水古洞: 歷史及名字源由
根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出版的圖書一《香港文物》,上水區內的上水華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及兩漢時期的文物。 而根據《北區風物志》(1994年)記載,上水及粉嶺一帶古稱「雙魚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 自廖族於元末由福建遷來廣東南部之後,子孫漸漸散居於今新界橫眉山、嶺下、小坑、雙魚、福田、上水一帶,並建成村落。 傳至對風水有認識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須聚族而居,後代子孫方可昌盛。
古洞站設於東鐵綫落馬洲站及上水站之間,位處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市鎮中心,車站落成後將大大縮短來往古洞北新發展區與上水的車程時間。 有關項目現正進行詳細設計,預計於明年動工,2027年落成。 日戰後,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生意來往開始頻密,因此煙草生意發展更加興盛,聚集人口增多。 藥房水貨店退場之際,石湖墟內新開了一間叫上水貨鋪的獨立小店,以「水.貨」食字戲謔,英文名則叫 BeWater 上水古洞麒麟村 Mart。 店內全是真香港製造的「港貨」,有50年代創立的老字號醬油、新創的本地天然護膚品品牌、塱原生態米、新界魚菜共生新鮮蔬菜。
在那墓四周,看不到有路,只見有一條梯級,但已被塌下的藤蔓封了。 項目團隊於推展北環綫項目的每個階段均應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BIM),使建築的內外設計一目了然,方便整合及溝通。 團隊亦正積極研究應用可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fMA)及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減少現場施工程序,提升工程質量。 由於北環綫項目的規劃和設計工作仍在進行中,圖像只作概念展示用途,展示內容亦僅供參考,可能會有所變化。 東鐵綫古洞站的詳細設計經已完成,而主體工程亦已於2023年展開,目標於2027年完成整個項目工程。
上水古洞: 上水 @中原樓市片區
舞麒麟歷史悠久,富本土風情,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議清單。 資深紮作師傅冒卓祺應香港文化博物館邀請,為今年元宵綵燈會製作三頭紙麒麟,配以巨型六角花燈,在尖沙咀文化中心的露天廣場展出,讓市民認識這項傳統工藝。 上水古洞2025 上水是香港最北端的已發展區,位於深圳河以南,雞公嶺以北,東面連接粉嶺平原,西面毗鄰元朗區及落馬洲,與中國深圳連接。 位於上水西北部的羅湖及北部的文錦渡是往中國內地的主要通道。 上水與粉嶺、沙頭角、打鼓嶺組成了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為粉嶺/上水新市鎮。 古洞南近白石凹最早于1995年建成小型别墅项目欧意花园,2009年由发展商利用青山公路以南至麒麟山的整片古洞南区域建成大型豪宅项目天峦。
乃根據風水學說追尋「龍脈」,選定龍口地形像鳳之處,合力鑿池(即護城河)築城,建成「圍內村」(今上水鄉老圍);號召廖氏三房子孫盡徙圍內居住。 北環綫沿綫社區各具特色,擁有自然風光、迷人景緻、歷史建築等不同風貌。 在擬定每個車站的主題顏色及設計時,我們會以當區獨特風貌、歷史及社區地標作為重要的靈感來源,期望新車站能在帶動新發展的同時,更加與社區和諧融合。 於1933年落成,為新界最早期鄉郊診療所之一,曾用作普通科門診診療所及產科中心,2015年活化成為生態研習中心。 上水古洞2025 這種被稱為帶有「藝術與工藝」特色元素的中式折衷主義風格建築,在香港甚為罕見,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1960年代開始,有不少工業於村內發展,工廠林立,包括有醬油廠、鎅木廠、磗廠、化工廠、釀酒廠等等,村內一片繁盛的景象。
上水古洞: 上水古洞麒麟村: 麒麟村位於上水新田區 環境寬敞寧靜
但見鑼鼓喧天,一眾鄉紳、名流、學者、明星到賀,可謂「大陣仗」。 原來這是新界傳統習俗,旨在尊天地、敬鬼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位於古洞市中心,於八十年代末建成,包括街市,商店及食肆,滿足區內居民的需求。 地下店舖是售賣食材、日用品;第二層的食肆則提供地道的港式食物及中餐,配合充滿懷舊感的裝修,氣氛休閒。
上水古洞: 車站可持續發展元素
另外村內還有市集、商店,村落內的小社區自給自足,工業、農業除了供應村內需求外,更出售到本港市場,甚至出口至海外。 上水古洞2025 麒麟山內有座名為古洞水塘的小型農業用水庫,約有三個北區公園一期人工湖的面積,曾經發生溺斃或投塘自盡事件,可由古洞街市十字路口(九龍巴士76K線巴士站)進入古洞南路前往。 上水古洞 上水古洞2025 北區的上水@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7,02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0,157人。 主要街道包括上水蕉徑村、馬會道(上水段)、上水唐公嶺、上水麒麟村、上水蓮塘尾、上水虎地坳村、上水紅橋新村。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天平邨,彩蒲苑,上水中心,上水名都,旭埔苑。
上水古洞: 車站知多啲
地理位置被雙魚河及石上河包圍,每逢雀鳥遷徙季節均吸引大量季候鳥停留,包括東黃鶺鴒、彩鷸、紅隼、斑鶇等。 隨着人口增多,經濟活動增加,煙寮區商鋪林立,發展成為古洞地區的市集。 八十年代,政府因興建環迴公路,收回市集所在的土地,居民搬遷,煙寮區人口開始減少。 大石磨则成为行山爱好者新兴线性行程的途经地点,可往来落马洲、河上乡、上水华山、打鼓岭等地。 要看「心形湖」不用去到日本北海道,在上水都可以見到心形湖美景!
兩綫的古洞站將相鄰相連,擬建的古洞站位於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市中心,毗連新發展區內的住宅、零售、休閒及社會服務與社區設施用地。 除了方便現有社區及新發展區的居民出行,擬建的古洞站亦有助釋放周邊地區的發展潛力,為社區注入新活力。 或許不是早些年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大家也未必聽過這條歷史悠久的村落。 而這條隱逸、自給自足的村落裡,也有不少被人遺忘的歷史建築,見證著古洞過往的歷史。 經公廁再向前走大概2分鐘,就是到達分叉路,右邊是走上配水庫,左邊是直達古洞水塘。 很多網站都會介紹大家先走右邊經配水庫上山,圍繞麒麟山落山,結束3小時的行山路線,但今日愛玩小生介紹的是輕鬆的1小時行山打卡路線,所以會先走左邊到水塘。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0,000,年齡中位數為 44.7歲。 建造古洞站的工程挑戰包括須於營運中的東鐵綫上施工,當中涉及改造現有隧道作車站用途的工程,並同時維持鐵路正常運作。 在相關工程展開前,我們需要先為現有鐵路設施進行保護工程,而因應工程範圍地下水位較高,挖掘過程需周詳計劃並在緊密監察下進行,確保施工不會對現有東鐵綫運作構成影響。 上水古洞 塱原濕地位於上水的燕崗、松柏塱及河上鄉一帶,是香港現存最大及最完整的淡水濕地。
還有更「離譜」近乎輕蔑的叫法,根據香港大學羅香林教授的研究,古時直至近代,「山居者謂之猺人,舟居謂之蜑人,島上謂之黎人」。 上水古洞2025 上水古洞 「秦漢稱蠻,曰越,字或作粵,又作繇」,「越東多猺,猺名輋客,古八蠻之種」之表述,充斥各類史書及地方誌。 上水古洞麒麟村 筆者日前獲邀出席「古洞煙寮土地廟安神進火慶典」。
走到配水庫時,沿著外圍的欄杆一直往上爬,就會看到一條山路,可以通往麒麟山。 行山打卡是常識吧,由玉桂山的連島沙洲和海景、到西高山的無敵日落、太墩的西貢千島湖,以下十條行山路線必定滿足到一心打卡的你。 在獅尾山坡回望,左邊的山谷是獅尾坑所在,右邊的山谷是東坑瀝。 因應北環綫沿綫的發展步伐,我們會先在現有東鐵綫落馬洲支綫上開始興建古洞站,然後陸續開展主綫包括北環綫古洞站的工程。
待北環綫古洞站隨後落成,乘客將可在古洞站輕鬆轉乘東鐵綫及北環綫。 上水古洞2025 坐落於梧桐河及雙魚河交界,為深圳東江水供港輸水管道,配合周遭綠油油的田野景色及行駛中的列車,成為市民的拍照熱點,以及電影如《媽媽的神奇小子》及《烈日當空》的取景地方。 上水古洞2025 訂閱電子通訊
上水古洞: 香港志
這座近百年歷史的大宅曾經顯赫一時,連粵劇名伶梁醒波亦在此拍過電影。 直至最後,古宅售給基督教機構得基輔康會並取名為恩慈之家,於1991年正式營運。 四十二歲女子黃煒琳,上周六獨自到上水麒麟山行山失蹤,至昨天已踏入第三日,搜救人員展開海陸空大搜索,蛙人潛入古洞水塘尋找,警方更出動本港民用最頂級的航拍機在山頭盤旋搜尋,惜入夜仍未有結果。 事主移居澳洲的胞妹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憂心忡忡,希望胞姊吉人天相。 不過,無論色調、風格如何,三地的麒麟都會繪上吉祥的圖案,寓意麒麟能為人們帶來好運。 「紮作麒麟的材料不多,最重要的當然是支撐整頭麒麟的竹。最上佳的是楠篾。它堅硬且韌性強,舞動時回彈力特佳,除了手感好外,更能讓麒麟帶有一種動感」,冒師傅堅持使用楠篾,而且必須親自到供應商處挑選,務求取得最好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