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廷岳藥師專注在創造「不費力又自願行動的健康生活」,想在2030 年底以前,讓台灣每一個人都能控制好慢性疾病,與我的爸媽一樣。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曾有患者明知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卻拖了三年才就診,最後血管已經嚴重病變,出現腎臟衰竭,必須要洗腎才能維繫生命。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因此,服用藥物或施打胰島素後,務必依照規律進食。 如果沒有食慾而忽略進食,應暫緩施打胰島素或有低血糖副作用的藥物,當有低血糖症狀發生時,應及時補充糖份,平日最好維持三餐定時定量,減少低血糖機率。
- 朱建統公開控制血糖4大招,首先減少攝取澱粉、水果、含糖飲料,因為這些食品都會分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就是血糖,體內血糖高了,就會加速動脈硬化的形成;其次是須停止使用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藥物,胰臟才能好好休息。
- 糖尿病已經一、二十年,口服3、4種降血糖藥物,或是已經使用多段胰島素,但血糖一直都控制不好的病友,此時殘存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可能不會太高,緩解機會大大地降低。
- 由 Bowtie (保泰人壽,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和 JP Partners Medical(莊柏醫療,綜合醫療保健服務營運商)共同創立,利用革新的科技提供預防性、個人化的健康服務,以推動更好的醫療體驗。
- 先上答案:首先需要明確糖尿病是不可以治癒的,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使血糖在不用藥情況下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 曾競鋒醫師也分享在與病人衛教時,常以學生考試為喻,「一個學生用功讀書,拿了全班第一名,難道可以因為一次的好成績就荒廢課業嗎?」曾競鋒醫師強調,為了要維持好成績,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糖友亦是如此。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十大死因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疾病、腎臟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患者能透過合適的體能活動,刺激新陳代謝,增加血糖的吸收和應用,從而改善病情,延緩糖尿病相關的血管及神經系統併發症。 胰島素注射的目的是模仿正常人胰島素分泌方式控制血糖。 這個治療方法會用於一型糖尿病患者及部分已用口服降血糖藥但仍未能把血糖水平控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身上。 糖尿病已經一、二十年,口服3、4種降血糖藥物,或是已經使用多段胰島素,但血糖一直都控制不好的病友,此時殘存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可能不會太高,緩解機會大大地降低。 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說,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跟感冒不一樣,感冒好了就是好了,但糖尿病像近視眼,一旦出現就會伴隨病人一輩子。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長期緩解:
而且,如果連神經都出問題了,血管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身在醫療大國台灣的各位夥伴,其實早就清楚知道,當糖尿病控制不良時,會導致「中風、失明、手麻腳麻、洗腎、截肢」的一系列併發症了。 洪建德提醒,公共衛生的1級預防是未病先治;2級預防要及早發現,立即治療;發現罹患糖尿病時,3級預防併發症。 對於肥胖患者採取生活方式管理減肥同樣也可達到緩解的目的,只不過首先需要樹立長期管理的觀念。 通過生活方式管理減肥,一般是通過飲食+運動進行聯合調整。 因此,在去除繼發因素後,血糖雖會比之前有所降低,但大多數依然還是在糖尿病診斷標準之上的,且此類人羣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羣,應堅持調整生活方式來預防和延緩發病。
- 對我來說,我相信我們絕不是故意生病,我們全都是因為沒時間好好運動、好好吃飯,才會淪落必須透過吃藥以維持健康與生命。
- 一旦血糖逐漸升高,可能有三多 ( 多吃、多喝、多尿 )、疲勞、體重減輕、視力模糊、陰部搔癢或傷口不易癒合的症狀。
- 獲得正確的知識,並跟食物、用藥建立良好的關係非常重要。
- 對於一個空腹血糖在正常範圍,但是糖化血色素HbA1c偏高的人,大部分是因為飯後血糖太高,以致於平均血糖被拉高,也使得糖化血色素HbA1c升高,所以測量血糖時,不能只量空腹血糖,還需要量飯後血糖。
- 患者有脫水、皮膚乾燥、腹部不適、意識不清等症狀,24至48小時內若未送醫,就會有生命危險。
- 主講人介紹 紀曉天 上銀基金權益投研部研究員 普渡大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碩士,擅長產業趨勢研究,把握產業前沿動態,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醫療器械、消費醫療、美護。
- 其中國健署在今年公布的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將舊版「全穀根莖類」修改為「全榖雜糧類」、「低脂乳品類」修改為「乳品類」;而全榖雜糧與水果這二類糖分相對高,直接影響民眾血糖變化。
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试放量,C-肽等。 2010 年,紐西蘭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也發表了一篇臨床研究的論文。 他們找到 71 位定居奧克蘭市的婦女,年紀在 23 到 68 歲之間,將這些婦女隨機分成兩組,第一組 42 人,每日提供 4000 IU的維他命D,另一組則是 39 人,並未額外補充維他命D。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糖尿病人的飲食及生活建議
當尿量不正常增加,身體的水分就會加速流失,而造成口渴。 轻微的糖尿病人是可以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控制血糖。 而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血糖仍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得吃药了。
奇亞籽中的粘性纖維實際上可以通過減緩食物通過腸道及被吸收的速度來降低血糖水平。 奇亞籽可以幫助你達到適度的體重,因為纖維可以減少飢餓感並使你感到飽足感。 食用酪梨還與改善整體飲食質量以及顯著降低體重和體重指數 (BMI) 相關。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健康學
以上內容由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 提供。 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合資格的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 當空腹血糖高於 5.6 mmol/L,便屬於糖尿病前期。 一旦指數超過 7 mmol/L,飯後 2 小時後增超過 11.1 mmol/L,又伴隨顯著糖尿病症狀的話,便可診斷為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抽血驗空腹血糖後,病人飲用75克葡萄糖,2小時後再抽血檢驗,觀察血糖的升降情況。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糖尿病控制不佳,恐損傷肝腎!
第1型或使用餐前胰島素的第2型糖尿病人,應該學習胰島素劑量與相對應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若該餐攝取較多的蛋白質與脂肪,應注意所造成的飯後血糖改變並調整該餐的胰島素劑量。 偏偏大部分人的藥物順從性又很差,開兩餐的藥只吃一餐,開兩顆藥也自行減成一顆,甚至街坊鄰居又會謠傳說西藥不能吃,吃多了會傷肝或傷腎;久而久之,糖尿病控制不佳,各種器官的併發症相繼出現,等到腎功能出現問題時就只能後悔莫及了。 壓力會使荷爾蒙分泌異常,導致體內的肝糖被分解為血糖,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因此要適時地用健康的方式紓解壓力,運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項,而大吃大喝只會帶來更高的糖尿病風險。 超過九成的糖尿病患屬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通常是長期患病導致身體變化,或產生糖尿病併發症時,才驚覺被糖尿病纏身。 第一型糖尿病發病年齡通常在30歲以下,其原因可能是遺傳和環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糖尿病飲食怎麼吃,一年糖化血色素降一半!醫師:這樣做吃得飽又血糖穩定
若是仍屬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才有可能透過從生活、飲食、運動等各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來避免惡化。 若已經確診糖尿病,想要只藉由不吃甜食或是澱粉類食物來控制糖尿病,是不可行的。 飲食對每個人來說很重要,對糖尿病患亦同,只是,罹患糖尿病後就得吃得苦哈哈嗎? 其實只要根據營養師建議,控制飲食份量,再配合醫師用藥,就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可以和一般人一樣「均衡飲食」。 這些「微血管受損併發症」通常會在罹患糖尿病後拖延個10年左右才會出現。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糖尿病會不會好、可不可以不用再吃藥?」在診間常常會聽到有人詢問這個問題,也是病友的期待目標,但慢性病不同於急性症狀,在臨床上,用「 緩解 」比起「痊癒」更為貼切。
一般而言,醫生建議病人在飯前15至30分鐘服藥,令身體增加胰島素分泌,控制進食後的血糖水平。 若糖尿病人服藥後未能及時吃飯,藥物已發揮作用,當體內胰島素分泌增多,就有可能出現血糖過低的情况。 至於第二型糖友是否能停藥,基本上還是要看目前胰臟功能的狀況而定。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當胰臟 β 細胞功能開始受損衰退時,一開始可能只是空腹血糖偏高一點,或是餐後血糖偏高,屬於糖尿病前期,這時可能可以藉由飲食修正、減重和規律運動,來幫助血糖的調節。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糖尿病友患新冠肺炎,死亡率飆升!醫師呼籲防疫3重點!
這些資訊能夠幫助醫師、營養師評估,要如何調整飲食以及藥物才能達到平衡。 ●鎂:與胰島素阻抗有關,胰島素無法將葡萄糖從血中傳送到細胞內,研究發現攝取鎂高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47%。 富含鎂的食物:深色綠葉蔬菜、全穀物、魚、黑巧克力、香蕉、酪梨和豆類。 控制每餐的飲食,有助於調整熱量的攝取、減少餐後血糖的上升,並能進一步減輕體重。 份量控制要依照每個糖尿病患者飲食型態與血糖狀況,請營養師評估後設計出可以執行的方式,營養師會教導每餐主食、水果等的份量攝取與其他可代換的食物,以協助血糖控制。 另外一種簡單的方式,每餐以兩份健康醣做為攝取的控制目標。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疾病百科
這類病人是產生了胰島素阻抗,比如說 1 單位的胰島素本來能降低 20 單位的血糖,但這類病人只能降低 5 單位血糖,所以血糖容易高。 但只要注意飲食習慣、減肥和運動,通常就可以控制病情。 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表示,因為消化豆類的速度慢,所以血糖上升不會過快。 根據 2012 年一項在加拿大的研究,發現每天至少吃一杯豆類(如鷹嘴豆和扁豆),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三個月內,血糖值都維持較低水平。 另外,豆類也富含葉酸(Folate),與降低心血管疾病機率有關,每天吃 1~3 杯煮熟的豆子,會減少總膽固醇量 5~19%。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糖尿病飲食推介
最後則是減重,這四大招不只能幫助病患穩定控制血糖,也間接幫健保省下不少藥物支出。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健康門檻」,想在 2030 年底以前,讓台灣每一個人,有能力帶領家人健康起來。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2025 現為低門檻醫療建議發起人、講師顧問、出版書簽約作家。 台灣本土數據顯示,約51.1%的糖尿病人未認知到腎病變風險,提醒糖尿病族群應注意腎臟病早期症狀:泡(泡泡尿)、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倦怠),並及早就醫透過蛋白尿及腎功能數值檢測判斷腎臟病分級。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糖尿病患者乖乖吃藥、治療都無效!醫師:1食物穩定血糖不復發
她舉例,除了民眾熟悉的米飯、麵包等穀類,口感綿密的番薯、芋頭、馬鈴薯等食物屬根莖類,但富含澱粉,可提供醣類作為身體能量又具飽足感,所以也可作為主食;而蘿蔔、洋蔥等雖也是根莖,但屬蔬菜類。 :如果可以的話,請將主食改成纖維質高的食物,例如全麥麵包、地瓜、綠色蔬菜。 你沒看錯,我建議你把綠色蔬菜當成主食,利用它吃到飽。 這樣一來,你不但可以增加飽足感,還可以降低體內的葡萄糖吸收速度。 那就表示,如果再讓我們的血糖一直高下去,充滿「細長的微血管」的眼睛、腎臟、四肢末端、神經細胞…,就真的有危險了。
維生素C及維生素E是強力抗氧化劑,可減少體內自由基,維持體內氧化還原的平衡。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奇異果、柑橘等水果,以及青椒、苦瓜等蔬菜;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有如核桃、榛子、杏仁等堅果;但二者均不可過量。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2025 進食順序方面,腸胃消化功能好的人,應先吃蛋白質食物,如豆、蛋、魚、肉等,次吃青菜,最後吃主食,血糖不易升太快;腸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先吃青菜,次吃蛋白質食物,最後吃主食,可以減緩血糖的上升。 劉如芳建議說,民眾年滿40歲應每3年篩檢血糖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篩檢1次。 劉如芳指出,國健署前年調查,台灣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27萬人,平均11人就有1人罹病,糖尿病防治與照護受到重視,但糖尿病前期族群較被忽視。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一旦血糖逐漸升高,可能有三多 ( 多吃、多喝、多尿 )、疲勞、體重減輕、視力模糊、陰部搔癢或傷口不易癒合的症狀。 建議每次用餐時使用較小的碗、盤子,或者裝好自己要吃的部分,以防過度進食,並減少到自助餐、吃到飽餐廳吃飯,購買食品時記得閱讀營養標示,以了解食物的份量。 ●複合碳水化合物:由三種或更多種連接的糖組成,化學結構比較複雜,需要更長時間消化才能將它們分解,可以延緩糖釋放到血液中,所以吃完後血糖不會迅速升高。 複合碳水化合物包括:全穀物、燕麥、甘藷等,為最佳三餐主食來源。 參考「333原則」,即每週運動3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並達到每分鐘脈搏130下狀態。 你可以選擇散步、健走、慢跑、游泳、自行車等類型,且運動時間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左右,或在運動前吃些點心,切忌空腹運動,以免血糖不足反而產生低血糖症狀。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胰島素阻抗
此外,現在也有能幫助穩定血糖的口服藥物,不須經過腎臟代謝,所以就算是有腎病的糖友也能簡單控制血糖。 除了遵從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之外,正確的飲食也非常重要!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經過營養師的指導,才知道自己的飲食不夠均衡,也發現每天三餐進食的內容及份量是影響血糖波動的重要因素。 營養師提供的觀念,例如調整進食順序,把澱粉放在最後面、拉長進食的時間等,對血糖控制非常有幫助。 碳水化合物的份量與飯後血糖改善有關,但是糖尿病人飲食的碳水化合物理想份量,至今仍未有結論。 不過研究發現,糖尿病人吃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降低血糖,身體會將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身體能量的來源。
大家好,我是敬亭山醫生作為一名從事臨床多年的醫生,我遇到的最有耐心的問題就是“醫生,我不想天天吃西藥。 但總會有少數患者不聽醫囑,擅自停藥,帶來嚴重後果。 *補充葉黃素:葉黃素能顯著提高血管抵抗力,讓眼睛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防止自由基和眼睛膠原蛋白結合造成的損害,從而提高糖尿病性眼病的治療率,幫助改善、恢復因此導致的視力喪失。 葉黃素多存在於天然的深綠色和黃色蔬菜瓜果中,如胡蘿蔔、南瓜、玉米、菠菜、花椰菜、奇異果等。 *補充牛磺酸:在人類的視網膜中存在大量的牛磺酸,它能促進視網膜的發育並保護視網膜,利於視覺感受器發育,改善視覺功能,對於預防糖尿病性眼病有著重要意義。
最新最完整的運動健身資訊,World Gym Taiwan 團隊,用心打造! 所有你想知道的內容,包含:運動教學、瘦身方法、食物營養、減肥迷思、健康資訊、烹飪食物。。。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想知道的資訊,也別忘了訂閱文章,讓我們用運動健身,開始對話。 根據發表在《糖尿病研究與臨床實踐》上的一項綜合分析 ,補充葉酸可以通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水平來降低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
現代醫學認為山藥含有豐富的澱粉酶、脂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具有降血糖及血脂、增強免疫力、抗衰老等作用。 秋葵含有可溶性纖維素,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阻止膽固醇吸收,因此有降脂、通便的作用,亦有助於減肥;秋葵含有的黏液蛋白可以保護胃腸道,對控制血糖、血脂有一定作用。 吳映蓉說,全穀雜糧類是身體重要能量來源,取代過去的「全穀根莖」類,而依食物「營養成分」畫分,是為了讓民眾有更清楚的認知。
事實上,阿鴻吃的食物已經有所節制,能再減少的量有限,如果吃得太少,半夜會被餓醒,就會想要找宵夜來吃。 由於血糖一直控制不下來,每次回診時,都會被主治醫師罵,每次一想到又要回診了,心裡的壓力就會特別大。 其實,阿鴻吃的食物已經有所節制,能再減少的量有限,如果吃得太少,半夜會被餓醒,他就會想要找宵夜來吃。
不過,因為糖尿病與腎臟病緊密相關,在透析前一年罹患的疾病中,糖尿病比例高達47%。 當腎臟長期過濾高血糖濃度的血液,容易使腎臟細胞出現結構性變化,進而損害腎臟的過濾功能。 糖尿病一旦發現腎功能異常時,平均約在10年內面臨需要透析的風險。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2025 對此,藥師甘誼文說明,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跟一般疾病不同,它是沒有辦法根治的,也就是說這是無法完全治好的疾病。
34歲的黃先生,3個月前在醫院被診斷為糖尿病,糖化血色素為8.5%,在經過完整的糖尿病衛教後,開立口服藥物控制,並下轉至診所,以方便就近的後續照顧。 至於與懷孕婦女有關的妊娠糖尿病,為了判定是否罹病,醫生會在懷孕後第一次產檢,以及第24至28週時,檢驗婦女的血糖值。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檢測法為空腹血糖值與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如果有超標事宜,則代表罹患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如果飲食偏好重口味,喜愛大魚大肉,血液中的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 (HDL-C)」濃度就會下降,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 (LDL-C)」增加,不只帶來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也可能會引發糖尿病。 然而,糖尿病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經罹病,因此須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覺糖尿病。 我們可以想像荔枝是葡萄糖,宮女是胰島素,貴妃是細胞。
不同種類的血色素在經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做色譜分析後,依照被沖洗出來的順序不同,又可以分做HbA0、HbA1a、HbA1b、HbA1c、HbA1d等不同的血色素。 簡單來說,HbA1c就是眾多血色素中的其中一種血色素。 而HbA1c的結構為血色素再加上一個葡萄糖分子的結構,所以也屬於一種糖化血色素或糖化血紅蛋白。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 糖尿病|戒甜就能控制血糖?打胰島素會傷腎?糖尿必須搞懂5件事
一般而言,若是值在70以上,我們稱之為「高」;若值在55以下,我們稱之為「低」。 糖尿病不吃藥只做飲食控制可以嗎2025 例如,蘋果的值通常在55以下,所以蘋果是低食物,常見的中低食物有蘋果、香蕉、地瓜。 而白米的值可能會在70以上,屬於高食物,常見的高食物有白飯、麵包、荔枝。
王治元教授說,如果他願意接受醫療團隊的協助,做好飲食管理是養成生活習慣很好的機會。 藉由飲食日記與血糖檢查,能夠找出血糖藥物跟食物的平衡,跟營養師配合一段時間,便能找到合適的飲食模式。 纖維飲食可以控制血糖和降低高血糖,因為食物中的纖維能延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糖的吸收,讓血糖不會快速上升。 膳食纖維有兩種:不溶和可溶,兩者都很重要,而可溶性纖維可降低血糖,存在於蔬菜、豆類、全穀類、水果中。 建議每日攝入的纖維約為:女性25克、男性約38克,每1000大卡約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