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留意到部分患者會因為打疫苗後濕疹發作或加重,亦有患者因為疫情期間需要經常洗手,或者經常佩戴口罩等讓手部或面部皮膚的濕疹加重。 陳偉明醫生強調,現時治療濕疹已不再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案。 近年醫學界對治療濕疹已有大突破—「脫敏免疫治療」可望根治濕疹。 治療主要是先找出患者致敏的源頭,然後以針對性的脫敏療程為患者脫敏。 現時濕疹患者不但有多種非類固醇藥物可以有效治癒濕疹引起的症狀,而且致敏原引發的濕疹患者可以使用脫敏免疫治療,有望根治濕疹,所以濕疹已不是不治之症。
- 注意該期是否壓力太大,飲食不節,宜清淡飲食,讓身體免疫機能回復平衡,建議求診西醫或中醫,作進一步診療。
- 雖然目前無法確實得知什麼原因導致濕疹,但可以知道的是基因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
- 如主婦手是常見的一種接觸性皮炎,其成因包括經常洗手、接觸肥皂、洗潔精、肥皂水、消毒藥水及化學物品等,令皮膚的保護膜受損,水分流失,手部變得乾燥,減低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而發疹。
- 而且,濕疹在醫學上暫未有一個確定成因,所以除了先天基因遺傳外,亦可以由後天環境因素影響而成,至於發病多少與否也受環境因素影響。
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 患有濕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撫摸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 根據數字顯示,香港平均4至5人當中,有1人患有濕疹。 而令人關注的是近年多了早於嬰幼兒時期已出現的濕疹。
兒童濕疹: 小兒咳嗽有痰 可以吃梨幫助舒緩症狀嗎?
「醫院所見,現時大約每4名初生嬰兒當中便有1名患有濕疹,而部分在出生後的兩星期已發病。」。 陳偉明醫生又稱,除環境及遺傳因素外,有研究亦指,開刀生產的嬰兒較順產分娩嬰兒有較大機會患上濕疹。 這是由於順產過程中嬰兒會接觸母體的益生菌,因而鞏固其免疫系統,但開刀嬰兒未能取得母體的益生菌,因此會增加患濕疹機會。
水皰及滲液明顯減少或消失,紅斑顔色轉暗,殘存的丘疹、丘皰疹及小片糜爛間可見脫屑及結痂。 以男性為例,由於陰囊所處的位置溫暖潮濕,皮膚細薄並充滿皺摺,不易清洗,若成年人本身多汗的話,便有更高機會誘發濕疹。 可分爲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和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前者常發生在皮膚接觸刺激性的物質,後者則是接觸到易造成過敏的物質,例如化妝品、油漆、塵蟎等。 已故的「巴士阿叔」名言「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相信不少人聽過,而近日竟然出現新一代「巴士阿叔」! 兒童濕疹 昨日(12日)網上流傳一段題為「巴士阿叔隻揪」的片段,其中發生口角的人物同樣為一老一青兩男子,「橋段」相當熟悉,但今次「挑釁」的原因卻非電話談話被打斷,而是年輕男子着對方戴好口罩。 在新冠疫情及防疫措施均有放緩的當下,口罩令卻仍未解除,確實容易令市民出現意見分歧,導致口角或衝突。
兒童濕疹: 兒童濕疹的成因與預防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指,濕疹常見於3個月至1歲的小朋友。 一歲以下小朋友的濕疹常見於面部;一歲以上的話,面部之外,也見於關節內側,如手肘、腳肘位,以及頸、耳背。 兒童濕疹2025 他補充,隨著孩子年紀漸長,病發的嚴重性及次數亦會隨之而下降,惟病況大多反覆。 濕疹雖然不會構成生命危險,但會嚴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如:無法集中精神,睡不安寧等,而治療此症主要方法分為四大類,視乎病情而定。 如果兒童暴露在病原者咳嗽、打噴嚏的空氣中,或接觸水泡中的液體等,都可能會遭病毒傳染。 手足口病沒有特效藥,若發現家中小孩遭感染,請先讓孩子在家休養,直到復原再去上學,通常若抵抗力佳,症狀可在10天後消失。
- 除了避免兒童接觸致敏原外,家長可以在孩子身上使用厚重,無香料的普通潤膚膏或油膏,令小朋友的皮膚保持濕潤和彈性,減低他們痕癢和抓損皮膚的機會。
- 除了影響外表儀容、日常社交、睡眠質素等等,更有機會對青少年造成情緒困擾。
- 如果子女胃口不好,就要設法增加其食慾,例如山楂蜜便有效開胃及促進消化。
- 此外,不宜用過熱的水沖涼,因過熱的水會洗走皮膚表面的油脂,並刺激免疫系統。
- 據估計,香港目前有超過160,000名兒童(0至14歲)患有這種疾病。
- 要是家長想知道小朋友吃甚麼食物令濕疹變差,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做致敏原測試。
幼兒患上濕疹,引致經常感到痕癢、鬧情緒,難以安睡,往往令家長感到苦惱又心痛。 根據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與聯合醫院一項聯合調查發現,本港小學生患濕疹及鼻敏感的比率,較18年前即2004年增加超過10個百分點,中學生的濕疹及鼻炎病發率也比25年前的同類調查高。 兒童濕疹 隨著環境污染及都市人壓力水平趨嚴重,濕疹變成了常見的都市病。 專業的醫療服務能為我們解決健康問題,但昂貴的醫療費用並非人人有能力負擔。
兒童濕疹: 小朋友有濕疹難斷尾?
徐醫生解釋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PDE4酵素可協助身體調節發炎機制,而濕疹患者皮膚細胞中的PDE4酵素可能過度激活,從而引致皮膚發炎。 PDE4酵素抑制劑,適合患有輕度至中度濕疹的兩歲或以上人士使用,針對過度激活的PDE4酵素發揮藥效,有效紓緩濕疹及改善皮膚屏障。 坊間有不少改善濕疹的方法,徐醫生表示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濕潤膚。 只要小朋友皮膚沒有惡化,不論是自制潤膚膏或市售的潤膚膏都沒有大問題。
兒童濕疹: 嬰兒濕疹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濕疹的搔癢情況即使消退,病灶依然存在,搔癢和患處滲水情況也可能反覆發生。 濕疹康復後,患處皮膚會變得粗糙或皮脂層增厚,如同苔癬化,也可能會有色素沉澱。 根據何醫生過往的診症結果顯示,新型非類固醇藥膏藥膏對輕至中度的濕疹患者來說有明顯作用,而對於某些濕疹病人,亦有輔助作用,能減少類固醇藥物的用量。 例如,患者可輪流使用類固醇藥和非類固醇藥,或病情好轉收尾時使用非類固醇藥,可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覆發機會亦會隨之減低。 兒童濕疹2025 除了成人濕疹之外,兒童濕疹都非常常見,大多數兒童的濕疹從出生後2個月開始發病,蔓延到兒童時期,約70%的兒童濕疹到青春期會改善。 在中醫傳統書籍中便有「奶癬」的記載,對應西醫的嬰兒濕疹,皮損多發自顏面以及四肢肘窩腘窩。
兒童濕疹: 不同階段飲食要點
儘管這種健康問題通常不會危及生命,但這肯定會影響兒童的生活品質。 在洗澡的時候,不應使用熱水,因為熱水會使皮膚更加干燥。 濕疹的複發可能由於高溫、香皂中的某些化學物質、溫度的變化、甚至是壓力的變化引起。
兒童濕疹: 兒童濕疹迷思二. 兒童濕疹主要成因是甚麼?
發病較急,以紅色丘疹為主,泛發於全身,瘙癢難忍,抓破出血,滲出不多。 風性上行,性善行數變,遊走不定,若受風邪,多見瘙癢劇烈的癢疹發於頭面、上肢;濕性重濁,性向下,皮膚患處多見滲液淋漓,皮色不紅,多發於下肢。 好發於靜脈曲張的病人,引致局部皮膚有明顯的滲液,癢疹範圍見結痂,皮膚增厚,日久可出現色素沉著性斑塊。 兒童濕疹 照片曝光後引起網民哄動,更有網民喺討論區以「Stephy完美處決/X打Santis」為題出PO,結果得到唔少網民和應,大讚39歲Stephy完勝22歲Santis。
兒童濕疹: 健康生活
多見頭皮屑增多,嬰幼兒可以發生在整個頭部,成年人好發於眉區、鼻子兩側等處,發病區域會有大量雪花狀皮屑,其病因為皮屑芽孢菌異常大量繁殖,引致表皮細胞快速脫落,引起皮膚炎反應。 患處會出現錢幣大小狀的圓形紅斑,常出現在四肢或軀幹,病因未明,多發於男性,寒冷乾燥的空氣,甲醛等化學物質可誘發加重。 【Now 兒童濕疹 Sports】英超VAR錯判不斷,其中錯判令阿仙奴失分的VAR球證李爾美臣於今周會「休息」。
兒童濕疹: 兒童濕疹護理貼士
蔡宇程醫生表示,兒童濕疹屬於本港較常見的兒童皮膚問題,部份兒童會在嬰兒時期、約兩至三個月大左右開始病發。 蔡醫生指,如果在嬰兒時候能夠得到適切的護理,大部分患者都會隨着年紀長大而慢慢改善濕疹問題。 不過,亦有部份患者的濕疹較為頑固,需要較長時間接受治療病情才會有所改善。 根據香港過敏協會資料,香港平均5個人中就有1個人在不同時期患有濕疹,即使是初生BB、幼童也有可能出現。 小兒濕疹有機會伴隨小朋友成長,症狀和痊癒情況都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濕疹患者會在四肢、雙頰、額、頭、頸或手腳內折部位,出現對稱的痕癢和紅腫。
兒童濕疹: 2. 藥物治療
陳厚毅醫生指,陰囊濕疹的主要症狀為痕癢,而且很多時痕癢程度更往往令患者難以忍耐,忍不住頻頻搔抓患處,而陰囊濕疹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黃彥鈜 (Grace Yen Hoong Ooi),獲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文憑,哈佛大學研究生文憑,愛因斯坦大學兒科文憑。 現任康奈爾下城醫院及紐約大學信義會醫院臨床教授及兒科醫生。 擁有資深兒科經驗,精通中文(粵語、國語)和英文,熱心服務華人社區。 她主理的幸福兒科診所,為新生兒至青少年治療各類疾病和健康檢查、辦理奶票、協助填寫學校表格、預防針注射,並接受所有保險。 陳醫生提醒,家長可定時看看孩子皮膚的狀況,檢查體溫會否過高。
兒童濕疹: 健康資訊|兒童濕疹時好時壞一文了解5大舒緩方法
但對中醫來說,無論採用的是內服或是外治的方式治療兒童濕疹,最重要的始終是先找出病因,進而對症下藥,才可改善和強化患者體質,疏導病情,加快康復進度。 濕疹患者在發病初期及早接受治療亦是關鍵,因拖延治療濕疹的時間愈久,受影響的身體部位就會愈多,治療濕疹所需的時間亦會愈長。 兒童濕疹 一般而言,中醫治療濕疹所需的時間大概是4至8週,快則1星期開始見效,但須視乎患者具體的體質及證型而定。 回南天已到,天氣逐漸變得潮濕悶熱,在這種轉季時節最易濕疹翻發,小朋友肌膚又痕又癢,大為困擾。
兒童濕疹: 濕疹止痕的方法是……
我希望家長明白作為皮膚科醫生,我們亦會鼓勵戒口,不過要知道這是視乎個人情況而定。 要是家長想知道小朋友吃甚麼食物令濕疹變差,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做致敏原測試。 濕疹在中醫角度屬於皮膚類別的頑疾,張勇醫師認為在醫治的同時,也要特別注意身體調理。 近日天氣反覆,時雨過後,一下子又會即時乾燥起來,正是濕疹復發的高危時期,成人能夠跟醫生有效溝通,但年幼又患有濕疹孩童多未能清楚表達不適,增加治療護理難度。
而大部分家長都會擔心,孩子長期塗抹這類物質會帶來副作用,包括:無法長高、皮膚變薄等。 醫生會按照患者的濕疹範圍及其嚴重程度,處方不同級別、劑量的藥膏,使用後可幫助紓緩症狀,穩定皮膚。 類固醇是常見治療濕疹的藥物,但不少家長擔心子女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會影響他們的皮膚,甚至是阻礙發育,究竟是否有醫學根據呢? 蔡醫生回應指,雖然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會令皮膚變得較薄或出現淡色斑痕,但他認為家長亦不應該因此過分憂慮使用類固醇藥膏而非常抗拒這種治療方法。
這款新型非類固醇藥膏適用於2歲或以上的患者,可以安全用於身體各部位,連面部、嘴唇、耳仔等較薄位置也可使用,可見其安全性之高。 第一,做好保濕潤膚,增強皮膚屏障功能,減低致敏源或刺激物入侵皮膚。 何醫生建議患者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用品或潤膚乳液,盡量使用針對過敏性肌膚而設的產品,如俗稱「豬油膏」的Emulsifying Ointment或潤膚膏等天然潤膚產品。 對於小朋友患有濕疹,往往令不少父母感到非常困擾及心痛,更會不斷為子女四處尋找偏方。
小朋友用了藥物的七至十天後皮膚明顯得到改善,亦沒有感到任何不舒服,而爸爸媽媽亦有恆常為小朋友塗上合適的保濕霜和盡量遠離致敏源。 首先,在飲食方面,家長應留意子女有否對特定食物出現過敏症狀。 在中醫角度來說,由於小童的腸胃發展尚未健全,海鮮、奶類製品、豆漿、菇類等「發物」都容易產生濕熱毒並積存於孩童體內,誘發初期濕疹。 如果想有更準確的判斷,可以為子女進行過敏測試,例如國外研發的「FABER」過敏測試就可以廣泛地驗出致敏源,針對致病根源進行濕疹治療。
小朋友亦要減少用熱水沖洗或使用鹼性的清潔用品,會刺激皮膚。 兒童濕疹 不同的因素都有機會令兒童濕疹問題變得反覆,蔡醫生舉例其中一個較為常見的發病原因是精神壓力,他指本港兒童在學業上的壓力非常大,很多時候醫生都會觀察得到兒童在考試前後的月份特別容易出現濕疹發作。 因此,他建議家長要體諒小朋友的身體狀況,適當的時候亦要讓他們有放鬆的空間,例如多做運動及有足夠的遊戲時間,以免子女承受過量壓大而誘發濕疹。 現時治療濕疹的第一線藥物為類固醇,是歷史悠久、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兒童濕疹: 健康嬰兒皮膚小貼士
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有時也會反覆發生新的皮疹。 濕疹在小嬰兒裡面雖然很常見,可如果把寶寶身上突然冒出的皮疹一概當濕疹來治的話,怎麼看都有點病急亂投醫的趕腳啊。 我們的團隊為客戶提供專業的一站式並多元化的市場營銷宣傳解決方案, 務求將您的消息和產品與服務發送給貴公司的目標受眾… 自覺灼熱及劇烈瘙癢,皮損開始為瀰漫性潮紅,有大小不等的丘疹、小水泡出現,常因過度抓癢導致破皮,讓病況更嚴重。 有研究發現維生素C和黃酮醇類化合物(flavonols)可以有效抗氧化和抗組織胺,黃酮醇類化合物可提升維生素C的效果,故此兩種成份一起吃會倍增效果。 含有組織胺的食物可導致皮膚痕癢,發酵、發霉、陳年的食物都是含有高組織胺的食物,組織胺主要是食物發酵時產生,例如酒類、芝士、金華火腿、麵豉、皮蛋、鹹蛋、鹹菜、泡菜等等的食物都含有組織胺。
兒童濕疹: 兒童濕疹小百科
勤給嬰兒換衣服,衣服寬鬆些,不能太厚太緊,細布全棉織品的衣服最好。 若日間皮膚乾燥、脫皮,宜外塗乳霜(cream);晚間開冷氣的話,則可塗抹較黏的物質,譬如杏仁油、椰子油、大麻籽油、乳木果油、可可巴油。 這時候你皮膚的角質層已經完全受損,它沒有辦法幫抓住任何的水分,它也沒辦法代謝,所以皮膚變粗糙、會增厚跟脫屑。 近日發生多次嬰孩被傳染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導致半張臉遭紅點攻佔爛掉,甚至有8個月大的嬰兒因此而喪命。
兒童濕疹: 保濕
本部落格所提供的信息不能替代任何由專業醫護人士提供的意見和建議。 本部落格裡關於任何產品的任何主張都沒有被證明能診斷、治療、治癒或防治任何疾病。 中醫認為濕疹是與人體的變態反應有較密切的關係,往往存在家族性過敏體質的傾向,亦即是說患者常是先天性過敏體質,約有3/4的患者父母雙方或單方有過敏性疾病病史。 除自身的過敏體質外,不同的誘因如食用、吸入或接觸過敏原,情緒起伏、壓力等也是發病原因。 嚴重的濕疹會紅腫、發炎、被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皮膚表皮分泌出黃色膿水或起水泡。
兒童濕疹: 中醫食療/飲食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亦建議,嬰兒應飲用母乳直到兩至三歲、自己斷奶為止。 原發性濕疹又稱為「異位性濕疹及脂溢性皮膚炎」,是由內在因素誘發,例如小朋友因家族遺傳而患上濕疹。 兒童濕疹 不少研究都指出,小朋友的父母或直系親屬有濕疹的話,他患有濕疹的機會就會比一般兒童高。 而洗澡次數亦建議一天最少沖一次,主要用來清理皮膚上的致敏原或細菌,同時保濕。 徐醫生提醒爸爸媽媽洗澡時可用暖水和不含鹼性的沐浴液,並要特別注意皮膚皺摺部位的清潔。 對於頭泥(脂溢性皮膚炎),爸爸媽媽可留意小朋友頭皮有沒有皮膚輕微變紅及黏著油膩的小薄片或黃色的厚鱗屑,而形成一層瘡痂。
濕疹屬於慢性疾病,通常週期性發作,尤其是由於特定環境因素、食物種類或其它因素引起的濕疹。 目前,還沒有針對濕疹的治愈方法,但是有很多治療途徑可以有效減輕瘙癢感並且有助於防止其更嚴重的發作。 大多濕疹患者都曾嘗試使用須由醫生處方的外用類固醇治療濕疹問題,亦有口服藥物可有助減少濕疹發作,但家長難免會擔心小朋友使用過多的外用和內服藥品,或影響小朋友成長和導致藥品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