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締造更濃厚的中秋節節日氣氛,我們特意設計了一套十款的北環綫系列中秋燈謎,讓居民體驗有趣的中秋傳統活動,亦能發掘更多有關北環綫項目的小知識。 車站第2期上蓋地盤面積約5.17公頃,涉及一個面積43.1萬平方英尺的商場,惟目前仍未推出市場招收意向書或招標[21][22]。 另外,在2號月台(往烏溪沙)路軌旁並設有預留予興建北環綫月台的平台基座。
隨後錦上路跨境全日通啟用,使錦上路站成為其中一個接駁跨境巴士服務的車站。 錦上路地鐵站 港鐵公司批出東鐵綫古洞站的設計顧問合約予奧雅納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錦上路地鐵站 顧問服務範圍包括就計劃制定工程設計,擬備建造時間表、刊憲圖則和項目成本估算,以及與政府部門及其他持份者聯絡。
錦上路地鐵站: 設計
錦上路站(Kam Sheung Road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其中一個車站,建於新界元朗區錦田西南面四排石,鄰近八鄉車廠與港鐵錦田大樓,車站與屯馬綫其餘位於新界西北區各站同屬架空設計。 未來的北環綫將會連接錦上路站及東鐵綫未來的古洞站,屆時錦上路站將會擴建,並成為屯馬綫與北環綫的轉乘站,以及北環綫的南端終點站。 錦上路站(英語:Kam Sheung Road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元朗區錦田東匯路,鄰近八鄉,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
- 日後北環綫亦會視乎未來跨境運輸需求的增長,再興建支綫接駁錦上路站與東鐵綫落馬洲站。
- 而呎價最平則為2房的7座1樓B7單位,實用面積445平方呎,折實價740.37萬元,呎價16,638元。
- 乘客的實際乘車時間可能會與預計乘車時間有所不同,同時建議乘客預算旅程當中由出發車站的入閘至月台及目的地車站的月台至出閘路段的步行時間。
- 大廳內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物業顧問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4]。
- 抗疫福袋豐富實用,包括防疫及日常用品,並附上北環綫項目小冊子,方便區內居民進一步認識北環綫項目。
擬建的北環綫將在新界北形成一個環狀鐵路網絡,完善新界東西的鐵路連接,並有助釋放沿綫土地的發展潛力,帶動香港的長遠發展。 我們除了會建造大家較為熟悉的鐵路設施如車站、隧道和列車路軌外,亦會按法定要求、營運需要和鐵路發展計劃,在沿綫附近區域規劃、設計及建造新鐵路附屬設施、擴建現有鐵路設施及進行相關的備置工程。 第1期位於計畫的西南面,由錦河路、東匯路及港鐵錦田大樓所圍繞。
錦上路地鐵站: 車站興建
錦上路站在九廣西鐵興建時原擬稱為錦田站,當接近通車並諮詢當地居民意見時,八鄉的居民認為車站位於錦田與八鄉中間,應名為錦田八鄉站,並引發錦田與八鄉兩地居民爭拗,最後九鐵公司只好把車站名字改為錦上路站,以平息風波。 因錦上路是車站興建時最接近該站的主要道路,並且是分隔錦田與八鄉兩區的道路[12],惟仍有錦田原居民仍然不滿,一度威脅以激烈行動抗爭[13]。 項目除了受惠於港鐵屯馬綫,一站可到荃灣西及元朗,更可到柯士甸、尖東等站,區內更有交通專線直達深圳。 第1A期項目由兩幢住宅大廈,共4座組成,共提供715伙,間隔介乎1房至3房,主打1至2房,料能吸引用家及投資者,另項目設有面積逾13.5萬平方呎園林,及逾3.7萬平方呎的雙會所,據悉,項目會所面積為港鐵住宅項目最大。 根據資料,項目位於錦河路及東匯路交界,中文地址為錦河路29號,毗鄰西鐵錦上路站。
- 項目團隊於推展北環綫項目的每個階段均應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BIM),使建築的內外設計一目了然,方便整合及溝通。
- 1B期則由5座組成,全盤提供805伙,關鍵日期為2024年11月,今期單位實用面積由351至977平方呎,戶型亦有首度推出4房1套連工作間單位,實用面積介乎974至977平方呎,分佈於第8、9座A1單位,設31伙。
- 2022年10月,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於發表該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未來擬興建中鐵綫,路線會由錦上路站開始,並會經葵涌東北部(梨木樹、石籬一帶)直達九龍塘站[15][16]。
- 書院是一所兩進式建築物,呈長方形,以青磚及夯土建成,外有圍牆,圍牆兩端均設入口。
- 二帝書院位於元朗錦田水頭村,由鄧二帝會於清朝道光年間(一八二一至一八五零年)集資興建。
另於當時曾經舉辦了「九廣西鐵車站全港公開命名比賽」,當局宣稱比賽結果的得獎者「猜」對了九個車站命名的其中八個,得獎者唯一是將錦上路站錯誤命名為錦田站;但對於命名比賽為何變成競猜比賽當時並未引起太大的爭議。 二帝書院位於元朗錦田水頭村,由鄧二帝會於清朝道光年間(一八二一至一八五零年)集資興建。 二帝書院供奉原先放置於附近一座文昌塔內的文昌帝和關聖帝像,書院亦因而得名。
錦上路地鐵站: 車站停車場泊車轉乘港鐵 慳錢又省時
項目結合龐大交通網絡,盡享北部都會區發展機遇,擁大型園林會所,定成區內矚目的新地標。 而且交通便捷,項目入口連接港鐵錦上路站,擁屯馬綫及北環綫優勢,貫穿港深商業核心。 項目可於半小時內接通主要港深口岸,緊連深圳福田、南山及前海合作區 。
錦上路地鐵站: 車站歷史
北環綫投入服務後,居民可輕鬆步行至錦上路站乘搭屯馬綫及北環綫,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 鐵路上蓋住宅項目一向大受市場歡迎,元朗錦上路站項目亦講得上是2022年的焦點新盤項目,項目除了受惠於港鐵屯馬綫,一站可到荃灣西及元朗,區內更有交通專線直達深圳。 同時在錦田公路及青朗公路多條小巴、巴士路線,往返港九新界多個地方。 2020年2月起,為配合物業發展工程,公共運輸交匯處大幅縮減面積,站內閒置車坑已改為停車場,只剩下五條車坑用作巴士總站、專綫小巴站及的士使用。
錦上路地鐵站: 預計乘車時間
每個月台可以容納一列9卡的列車停泊,現時因屯馬綫列車只設8卡,故列車靠站時只會使用月台頭8卡位置,務求使駕駛室剛好對準職員專用區域,以方便各種車務安排盡量在職員區域內進行。 2號月台路軌旁設有預留月台的平台基座,用以擴建本站成兩個島式月台,而此站南面渡綫後的中間位置亦有預留橋面,容納擬建之北環綫。 錦上路站全長280米,外牆採磚紅色,具中國傳統特色,另於四周的空地遍植樹木,與四周的鄉村環境相呼應。 車站於2003年12月20日隨著西鐵通車時正式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Necso 錦上路地鐵站2025 Entrecanales Cubiertas, S.A.
錦上路地鐵站: 香港站
錦上路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此站原本計劃命名為「錦田站」(Kam Tin Station,KAT),惟鑒於此站地處錦田、八鄉之間,兩地居民對此站之命名爭持不下,最終決定以附近路名錦上路命名車站。 車站第2期上蓋地盤面積約5.17公頃,涉及一個面積43.1萬平方呎的商場,惟目前仍未推出市場招收意向書或招標[21][22]。
錦上路地鐵站: 服務時間
錦上路站是屯馬綫的其中一個車站,站外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03年12月14日率先啟用[1],以配合九廣西鐵通車。 港鐵九龍南綫喺2009年8月通車後,使用西鐵綫來往九龍市區更加方便快捷,所以錦上路站嘅使用率(尤其喺假日)亦繼續上升。 2017年4月18日,港鐵公佈以代理人身份,代表錦上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於翌日起就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招收意向[18]。 同年5月26日,港鐵公佈信置、嘉華集團及中國海外合組財團以約83.3億況元奪錦上路站1期項目,是港鐵西北沿線樓面地價最高的項目[19]。 錦上路地鐵站2025 九廣西鐵在2005年推廣水頭水尾村旅遊景點,但該站人流仍然處於極低水平。 自從九鐵推出泊車轉乘優惠後,吸引了不少擁有坐駕的錦田居民駕車至此站,再轉乘西鐵往市區,故現時使用量已有所改善。
錦上路地鐵站: 預計2025年動工及2034年竣工
擬建的北環綫將會連接錦上路站和東鐵綫的古洞站,屆時此站將會擴建,成為屯馬綫和北環綫的轉乘站,以及北環綫的南端總站,預計北環綫工程於2025年動工,2034年落成。 錦上路站在西鐵規劃和動工初期時候本稱「錦田站」(Kam Tin,代號KAT)。 然而,八鄉居民認為車站位處錦田和八鄉兩區中間,應名為「錦田八鄉站」以示公允,向來與八鄉村民互有齟齬的錦田居民則以「錦田站」一名已廣為人知,且用作興建錦上路站之地段乃自錦田居民徵收而來為由堅持新站應維持原名,雙方為此爭持不下。 為了帶動錦上路站一帶的人流,港鐵在車站旁的空地設立了一個跳蚤市場,該跳蚤市場於2008年5月1日開幕,為港鐵首個以及目前唯一一個由港鐵管理的跳蚤市場[8][9]。 錦上路站是港鐵眾多重鐵車站中,唯一一個以完整道路名稱命名的車站[3]。
錦上路地鐵站: 車站用途
北環綫投入服務後,錦上路站將升級為轉車站,連接北環綫及屯馬綫,方便附近居民及乘客來往各區,以及使用東鐵綫的跨境鐵路服務。 再者,特首2021年《施政報告》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概念後,帶動區內概念物業,包括錦上路站項目,令項目有望成為2022年最熱新盤。 北部都會區空間布局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區,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 目前在北部都會區內的多個已規劃或規劃中的發展項目,預計可提供約350,000個住宅單位;北部都會區可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
錦上路地鐵站: 車站月台
九廣西鐵規劃興建之時,當局預料使用錦上路站的乘客約80%皆以專營巴士或專綫小巴接駁,故錦上路站兩側皆設有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 惟該站停車場後來在2020年因配合物業發展工程而遷移至近B及C出口一邊,而D出口的所有公共交通路線的站都已遷移至東面的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擬議的北環綫錦上路站設於現時的屯馬綫錦上路站旁,將為現有及未來社區,包括元朗錦田南房屋發展項目及錦上路站物業發展項目提供更完善的交通基建網絡。
錦上路地鐵站: 車站佈置
北環綫將連接東鐵綫和屯馬綫,在新界北形成一個環狀鐵路網絡,縮短車程時間。 民間曾有團體香港公共專業聯盟建議在錦上路一帶興建廣深港高鐵車站[4],稱為貫通南北方案,惟此方案並沒有被採納。 現時,雖然港鐵在區內設有重鐵車站,即屯馬綫錦上路站,但區內的發展步伐仍然相對緩慢,並沒有跟其他港鐵車站一樣於建站時急速發展,至今車站上蓋物業也是興建中。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3],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錦上路地鐵站: 車站改善工程
項目地盤面積約44.9萬平方呎,規定作為私人住宅用途,可建樓面約123.7萬平方呎,規定設不少於1,652伙單位,當中661伙單位實用面積須小於538平方呎,限呎比例約40%。 錦上路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主要道路之一,和錦田及上村連接,因而得名。 錦上路站原擬稱為錦田站,但其位置處於八鄉及錦田之間,最後車站以最接近的道路錦上路為名。
錦上路地鐵站: 車站設計
根據樓書資料,項目位於錦河路及東匯路交界,中文地址為錦河路29號,毗鄰西鐵錦上路站。 專營巴士及專綫小巴站曾設有獨立入口,除九巴251A、新界專綫小巴602及608線使用車坑上落客與停泊外,大部分路線均直接於錦上路站C出口外停車上落客,以致多條車坑長期處於閒置狀態。 為方便乘客揸車或者踩單車轉港鐵,呢個站嘅西面設有停車場,有560個車位,而東面B出口外,就設有200個單車泊位嘅單車停泊處。 錦上路(英語:Kam Sheung Road)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錦田至上村,道路因而得名,全長5.5公里,1962年1月通車[1]。 道路西起錦田公路近與錦田市街交界,東至上村公園錦田公路尾端近林錦公路及荃錦公路交界,途經祠堂村、波地路、吳家村、石湖塘、大窩村、元崗村、水盞田、牛徑村、蓮花地、黎屋村、曾屋村、謝屋村、上村新村等多個人口的地區。 第1期位於項目的西南面,由錦河路、東匯路及港鐵錦田大樓所圍繞。
錦上路地鐵站: 未來發展
整個項目可興建7幢樓高16至17層高住宅大樓,戶型介乎1房至4房單位。 可建住宅樓面約123.7萬平方呎,當中地契要求661伙屬面積於538平方呎或以下中小型單位。 至於生活配套,現階段購物消費最近要到一站之隔的元朗站或荃灣西站的大型商場。 而根據規劃,未來區內將會有5個商業項目,包括酒店及商場,合共提供156.1萬平方呎樓面面積,其中錦上路站第二期項目亦會包括一個面積43.1萬平方呎的商場。
錦上路地鐵站: 港鐵公司歡迎政府通過古洞站鐵路方案
入場單位為第1座1樓B8室,實用面積352平方呎,1房間隔,折實價624.96萬元,折實呎價17,755元。 錦上路地鐵站2025 而呎價最平則為2房的7座1樓B7單位,實用面積445平方呎,折實價740.37萬元,呎價16,638元。 對比於上月中旬開盤的1A期,同樣推出首批168伙,折實呎價約16,008至19,004元,是次1B期開價只高約1%。
錦上路地鐵站: 主要效益
擬建的古洞站將成為區內公共交通運輸樞紐,方便現有及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居民享用高效便捷及低碳的鐵路服務。 2022年10月,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於發表該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未來擬興建中鐵綫,路線會由錦上路站開始,並會經葵涌東北部(梨木樹、石籬一帶)直達九龍塘站[15][16]。 該路線旨在疏導預計於2030年飽和的屯馬綫,故以少站、便捷為賣點,並會連接屯馬綫、北環綫、東鐵綫、觀塘綫,預計由錦上路站乘搭中鐵綫前往九龍塘站只需約12分鐘[17]。 大廳內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物業顧問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4]。 大廳近D出口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5][6];同時大廳收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 該路綫旨在疏導預計於2030年飽和的屯馬綫,故以少站、便捷為賣點,並會連接屯馬綫、北環綫、東鐵綫、觀塘綫,預計由錦上路站乘搭中鐵綫前往九龍塘站只需約12分鐘[17]。
錦上路地鐵站: 樓市資訊 香港置業
北環綫錦上路站亦將設乘客友善及無障礙車站設施,如升降機、無障礙通道及客用洗手間,方便有需要人士進出車站及使用;此外,站內亦設有育嬰間,方便乘客能於舒適的環境餵哺母乳及照顧嬰兒。 元朗錦上路站項目講得上是2022年的焦點新盤項目,合共提供2,200伙分層住宅,再細分兩個住宅期數推出,第1期涉1,520伙,已申請預售並獲批。 景觀方面,由於錦上路站一帶物業以低密度住宅及村屋為主,而項目周邊為低層建築或田地,即是錦上路站項目是區內較少有高座分層住宅大型屋苑,相信大部份單位可擁開揚景觀。 第1B期由5座組成,全盤提供805伙,關鍵日期為2024年11月,單位實用面積由351至977平方呎,戶型首度推出4房1套連工作間單位,實用面積介乎974至977平方呎,分佈於第8、9座A1單位,設31伙。 九巴51線於2008年9月7日延長至此,是第二條以錦上路鐵路站為總站的專營巴士路線。
錦上路地鐵站: 轉乘優惠
項目合共提供2,200伙分層住宅,再細分兩個住宅期數推出,第1期涉1,520伙。 項目第1B期亦已推出,相信可吸引不少第1A期向隅買家,而第1A期項目有不少買家對1至2房戶有興趣,1B期亦將有約7成半單位,屬1至2房戶型,價錢方面,按第1A期價錢,作輕微加幅。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我們正全力推展的北環綫項目包括在東鐵綫上建造古洞站;以及在古洞站與錦上路站之間興建北環綫,連接東鐵綫及屯馬綫,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興建三個中途站。 2017年4月18日,港鐵公佈以代理人身份,代表錦上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於翌日起就第一期物業發展計畫招收意向[18]。 同年5月26日,港鐵公布信置、嘉華集團及中國海外合組財團以約83.3億況元奪錦上路站1期計畫,是港鐵西北沿線樓面地價最高的計畫[19]。
鐵路上蓋住宅項目一向大受市場歡迎,在疫情趨紓緩下,新盤市場日漸回勇,發展商亦密鑼緊鼓部署2022年第2季(4月至6月)推盤攻勢。 第一個面世的全新盤,將會是屯馬綫錦上路站項目,為新盤戰線拉開序幕。 同區較新型的二手屋苑有位於錦田北的爾巒及PARK YOHO,前者屬中低密度住宅,於2013年入伙,單位總數有780個。 而PARK YOHO於2015年至2017年入伙,單位總數近3,000伙,同樣位於錦田北的半新盤山水盈,亦屬低密度住宅項目,2021年入伙,但上述三大項目都相對遠離鐵路沿綫。 首張價單合共168伙,當中107間屬於兩房單位,而1房及3房則各有29及26伙,另有6伙屬於首次推出的4房單位。
錦上路站全長約280公尺,而車站外牆為磚紅色,且四週的空地遍植樹木及設有大型廣場,與四週的鄉村環境呼應。 2015年12月18日下午4時40分,一輛貨車駛至錦上路西行至東匯路交界處時,疑未有遵守燈號十字路口突然駛出,由東匯路北行駛出的九巴雙層巴士及時剎停。 一輛608號線小巴因被九巴遮擋視線,繼續以高速駛過路口並被貨車撞及右邊車尾,小巴衝前10米撞向路邊鐵欄後向左翻側,有乘客被拋出車外,車輛嚴重損毀,事故造成5死13傷[5][6],其中4人當場死亡,1人留醫三日後亦不治。 著名地點有錦田紅磚屋、日本千葉園、旦王花、蓮花犬舍、財利農場、黎氏大屋、植桂書室、南苑海鮮酒家及上村公園等。
其後因應錦田一帶的爾巒及峻巒等物業落成入伙,新界專綫小巴601B、602C及620線相繼投入服務,有關路線初時均使用西站。 港鐵公司早前支持古洞村公所舉行觀音寶誕暨敬老活動,在疫情下為區內長者送上抗疫福袋。 抗疫福袋豐富實用,包括防疫及日常用品,並附上北環綫項目小冊子,方便區內居民進一步認識北環綫項目。 經初步評估及仔細考慮各項因素,同時為積極回應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北環綫項目正採用可持續的地底鐵路走綫方案為基礎作進一步技術研究及進行走綫設計。 比起地面走綫,採用地底走綫可為未來沿綫社區的地面空間發展預留更多彈性,對周邊自然生態的影響亦相對較少及短暫。 擬建的北環綫將建於古洞站及錦上路站之間,連接東鐵綫及屯馬綫,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興建三個中途站。
錦上路站住宅計畫樓面面積佔逾204萬平方英尺,提供約2,692伙,而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則約43萬平方英尺,建築物高限為69公尺(主水平基準上),料可容納約6,600人。 錦上路地鐵站 錦上路站因為地點有啲僻,所以唔係咁多巴士小巴行,巴士都當呢個站係新界東西一個中途站。 本站係港鐵重鐵車站中,唯一一個以成個街名命名嘅車站;但係,本站唔係位於錦上路旁邊,而係相距大約半公里距離。 錦上路站(英文:Kam Sheung Road Station)喺香港嘅元朗錦上路西南面,近住八鄉同錦田,係港鐵屯馬綫嘅其中一個車站,呢個站亦係港鐵屯馬綫範圍嘅車廠同總部大樓嘅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