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外賣店「為食龍」於中環開設堂食店,新店有2層,佔地4,000呎,以落地玻璃及森林調作設計,加上恐龍公仔放滿每個角落,感覺置身侏羅紀公園! 餐牌除了保留招牌腐皮壽司系列外,口味由8款增設至25款,每一件壽司都份量十足,表面的刺身餡足料到無得輸! 堂食更設有多款卷物、丼飯,例如招牌為食龍卷,就有齊三種不同刺身卷物,總共使用7種刺身而成,十分有誠意。 整體感覺很不錯,價錢略貴,但在香港吃異國菜,也是預期的了,加上用了團購劵,實際就是兩個人也不用四百元,以在老蘭吃頓有質素的晚飯而言,也是預算之內的價錢,不過有點奇怪的是,本人細閱店家的餐牌,怎麼店家的冷盤當中,看來沒有太多有關豆醬的菜式呢?
- 最受歡迎一定是其窗邊打卡位,大玻璃窗戶可以看到新款的復古墨綠色纜車,呷一口咖啡再望著纜車駛過,相信眼前的觀景是絕無僅有。
- Doubleshot設有特大玻璃窗,感覺開揚,而且可以一覽繁華中環街景。
- Woke位於中環黃金地段,佔地共三層,菜式以嶄新的烹調手法,以法式為基礎結合多國菜元素,高級食材並融入CBD製作出精心佳餚。
- 海鮮皆以空運直送到餐廳,讓食客以優惠價錢品嘗北海道的鮮味。
- 鹹點包括外層酥脆的蘇格蘭夾心蛋、配以烤牛肉及辣根忌廉的約克郡布甸、煙熏三文魚慕斯、牛小排脆批等,英式鬆餅更添上以山毛櫸木煙熏而成的車打芝士,令人一試難忘。
- 高級日本料理 FUMI 為了讓食客吃到最新鮮的海鮮,從北海道搜羅多款時令海產,並於每日推出驚喜優惠。
為了宣示對泥窰運用的技巧和信心,行政總廚Palash Mitra和主廚Chhabil 中環餐廳 Sidhu花了很長時間,無數次反覆測試,炮製出泥窰烤蛋(Tandoori Anda)。 要知道泥窰溫度極高,如何將雞蛋串起入窰而不爆裂,更難得是隻隻出來都有溏心效果,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我敢說香港沒有其他餐廳做到,就連在旁遮普也未必吃得到。我們前前後後用了近50公斤雞蛋(按:以1隻雞蛋平均50克計,即約千隻蛋)測試時間、火候,用了年半,才真正百分百掌握到技巧。」Mitra自豪地說。 泥窰燒出來的日本太陽蛋有獨特的炭香,溏心黃上放了帝皇蟹肉、粟米粒、芥末醬及濃縮魚子,味道豐富。 廚魔Alvin Leung除了忙於跟富哥鑽研菜單,推出新菜外;自家創辦、米芝蓮二星餐廳Bo Innovation月前亦由灣仔搬到中環,繼續延續其獨一無二的「X-Treme」極限創意中菜。 這間中環特色餐廳每道菜都暗藏大量的信息、大廚背後的心思,又或盛器的獨特設計、上菜時感官的體驗,都值得細細品味。
中環餐廳: 中環美食2023|3. Acquasala
Louise 落址於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 PMQ 元創方,內裡的裝潢也充滿懷舊情懷。 餐廳分兩層提供不同菜單,上層的 中環餐廳 中環餐廳 Dining Room以象牙色調為主,提供法國菜式。 而下層的 Parlour 則為休閒時尚的空間,是個放工小酌兩杯、吃法式小食的好地方。 Acquasala是於中上環Soho區的意大利餐廳,餐廳最特別的地方,是將Cafe和酒吧二合一,受地中海文化和生活方式啟發的意大利酒吧,並採用藤椅木系餐桌等渡假風裝潢,非常適合與朋友打卡,好好享受週末brunch。
- 在過去兩年多以來,該集團不單止沒因新冠疫情而退縮,最近更以積極進取的逆市發展策略,涉足fine dining餐飲,除收購了名列米芝蓮推介龍虎榜的星記海鮮飯店外,還進軍日式料理,鳥世一便是該集團首項嘗試。
- 餐廳現時提供三款截然不同的套餐,包括「主題菜單」、「每月主題菜單」以及每週轉換的「午市/晚市套餐」。
- Troisgros 這個姓氏在法國美食界無人不曉,第四代後人 César 和 Léo 現於法國烏什鄉郊的新餐廳 Le Bois Sans Feuilles 掌舵,提供簡約而優雅的美食,傳承了家族的卓越水平,同時為菜式注入了新元素。
- 當中必試葡萄牙紅蝦煎帶子海鮮飯,與一般Risotto不同,海鮮飯湯汁較多,甫入口即可嚐到鮮甜紅蝦香,配以自家烹調辣椒油,香氣四溢。
- Tastings Wine Bar提供達160種不同國家及種類的酒, 並不斷更新。
- 餐廳設有度身訂造的炭火Tandoor窯爐,風味十足的香烤菜式如香烤原條地中海鱸魚、羊肩等以及與咖喱是絕配的薄餅都是「主打」,必點無誤。
Magistracy Dining Room主打英倫歐陸菜,同時備有多款新鮮的海鮮料理,由米芝蓮星級廚師 Chef Matthew Kirkley掌勺主理,餐廳現於星期四至星期日供應午餐菜單,並於每日供應晚餐。 想體驗正宗居酒屋的話必到Yurakucho,為你帶來城市和日本便當文化的融合。 現從星期一至星期三午餐時段僅需港幣148元,就可以享受到三道菜的用餐體驗! 午餐套餐以沙拉和漬物作開胃菜,可以選擇由餐廳的開放式炭爐烤出的主菜,包括爐端燒酒粕目拔魚或雞扒。
中環餐廳: 香港中東餐廳推介#5-Pomegranate Kitchen
日本人對於串燒這種食物有一種堅持,雖然每串份量不多,但所下的功夫一點也不少。 BIRDIE精挑細選雞肉食材,主打12個新鮮雞部位,配以自家製的串燒醬,並以日本備長炭燒烤爐即叫即燒,相當惹味。 鄰近中環心臟地帶,還有Upper House的The Continental。 清幽與寬敞的環境,配合cocktail、美食,絕對是與親友共聚的最佳場所!
靈感來自於貝都因遊牧人,穿越北非沙漠到中東,Bedu 為慶祝該地區豐富的烹飪傳統和美味香料創作出多款中東美食。 頭盤非同凡響,包括章魚配檸檬,哈里薩辣醬 (harissa) 和紅菜頭,還有大蒜羊肩與濃縮芝士 (Labneh)。 不容錯過的是外面的牆壁上虛構的貝都因人 – Amal 的壁畫。 全新八道菜套餐包括餐前開胃小吃、五道前菜、主菜(有兩款供選擇)及兩道甜品。 在開始用餐前,餐廳會先展示出盛有當晚主環食材的盤除,再以三款精緻小吃,喚醒你的胃口,開展接下來的美食之旅。 另外,餐單菜式將不定時隨食材變化而更新,每次光顧都充滿驚喜。
中環餐廳: Verve Restaurant And Bar 中環
逢星期一至五下午五時至八時 Happy Hour 時段多款招牌啤酒:白蘭啤酒、鹽田啤酒、香茅啤酒、洛梅啤酒等一律$60/杯。 佔地4000平方呎的Ministry of Mussels,光猛開揚,不止有落地玻璃靠窗位,還有多個露台座位。 室內裝潢選用橙色作主色,年輕兼具活力;場內設有11部4K大電視,直播各式體育賽事,加上經典啤酒遊戲「Beer Pong枱」,可以想像happy hour的氣氛必定高漲!
編輯推介:擅長融合科學化的嶄新方式處理食材,結合現代煮食技術及傳統中菜,在此享用當造海產能嘗到最佳鮮味。 中環大館內的法式Café Café Claudel 一直吸引不少食客前來,店面除了將30年代的巴黎咖啡館重現眼前,更將那份悠閒、寫意的感覺帶給顧客。 不少客人也專程坐在露天座位,喝一口 Latte,感受法式情風情。 主菜雞扒非常好吃,因為雞皮好像烤過一般,變得脆卜卜,平時我是不吃雞皮,嫌肥膩,但口感像脆皮的雞皮可比雞肉更棒,雞肉肉質嫩滑,配上甜醬油一流。 環境:店內空間只是容納了五張桌和一個吧台,桌與桌之間有防疫膠板,但佈置舒適,牆上掛有日式的畫風的捕魚畫品,牆頂上擺滿不同的清酒,吧台上是一塊大黑板,寫滿是日餐單,可惜我嫌貴沒有吃到。 餐牌封面就如門面嘅畫一樣咁精美,食物種類頗多的,刺身壽司、和食、串燒以至天婦羅等都有,而且更設有廚師發板套餐👨🏻🍳。
中環餐廳: 中環美食|日台美食|6.吃什麼 台灣媽媽的用心料理
編輯推介:法菜以外,必試各款古早配方炮製的甜點,像是泡芙及焦糖撻都是必吃推介。 VEA 中環餐廳2025 Restaurant入選黑珍珠2鑽餐廳,因行政總廚Vicky Cheng(鄭慧琪)將現代法菜技術的精確度和藝術美學結合,並加入個人對本土飲食文化的熱情與執着,炮製新穎的中法佳餚,亦將烹飪變成自家原創的美味哲學,。 編輯推介:每天只供由行政總廚設計的餐單,包括餐前小吃、頭盤、主食及甜點等。 吃什麼是由兩位台灣媽媽Tracy及Grace主理的台灣菜,雖然曾經歷不少風波,但憑著兩位媽的努力,在2020、21及22年榮獲米芝蓮必食推介,而當中人氣美食包括外省牛肉麵、多種口味的蛋餅及台式便當滷肉飯、椒鹽雞腿飯、香雞排飯等,每個都深受食客歡迎。 HABIBI, 意即”My Beloved”,是正宗的中東餐廳,提供各式各樣的正宗埃及菜,只用上最新鮮、最優質、全天然成分的烹調材料。
中環餐廳: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 CENSU
室內裝潢充滿中東情調,安靜舒適,而其露天觀景陽台座位,更是開揚寫意,即使是白天也可好好放鬆。 The Pizza Project近日更與Wow CharSiu 好叉好味合作,推出7月限定之焦蜜叉燒薄餅。 薄餅底層鋪滿煙燻水牛芝士,配以塗了麥芽糖的 Wow CharSiu 好叉好味焦蜜叉燒,鹹甜滋味完美融合,配以畫龍點睛的脆邊太陽鴨蛋及獨門辛麻辣椒醬,為你帶來別具港式風味的Pizza。 中環集合了多間由知名大廚打理的餐廳,而Soho區內的Cultivate亦是其一;由年紀輕輕卻集合多年fine-dining餐飲經驗的Chef Leonard Cheung主理,帶來多款時令精緻菜式。
中環餐廳: 餐廳廚房內廚魔應如何確保食物衞生?
身邊人包括筆者自己都愛吃川菜,然而大部分的川菜館好聽點是中國風,難聽點就是老套,最近Black Sheep Restaurants於中環歷山大廈開了首家川菜館 Grand Majestic Sichuan,踏入大門猶如進入另一空間:浮誇、華麗,但卻不俗氣。 若想品嚐點綴著苦艾酒特製醬汁的1.6公斤黃金雞,只需要再另外加港幣498元即可。 Bacha Coffee 從非洲、阿拉伯半島、中南美洲、加勒比地區、亞洲等35個國 家的咖啡農場,搜羅100%阿拉比卡咖啡,提供超過200款單一產地、精心調配、風味絕佳的咖啡, 以及以天然二氧化炭高壓處理的脫因咖啡。 麵鼓湯除了比我平時喝的鹹了一點,我起初以為漬物一定是酸菜或白蘿蔔之類,想不到今次竟然是三文魚漬物,真是很特別,從來都試過。 沖調咖啡的每一個步驟,都有講究,無論是咖啡豆的研磨度、水溫以至把水加進濾紙裡咖啡末的方法, 都會影響出來的咖啡的味道。
中環餐廳: 中環美食2023|18間必試餐廳推介:從隱世酒館到大館精緻料理(不斷更新)
一如店名,鴨肉窩夫便是餐廳的主打名菜,據說在倫敦店開業以來售出一百萬碟! 當然也有其他招牌的英式全日早餐,如焦糖香蕉早餐窩夫和香港店獨家的 Irish Crab,也非常值得一試。 Duck & Waffle 於倫敦起家,在英國已享負盛名,餐廳在數年前亦曾在香港麗思卡爾頓酒店開設 Pop up store,當時反應已十分熱烈。 Louise位於中環PMQ元創坊,裝潢帶瑰麗復古的殖民地風情,當時餐廳開業未夠一年已獲2020米芝蓮一星餐廳的肯定,由法籍名廚Julien Royer帶領。 說起川菜,絕大部分人即時想起麻辣,但川菜並非只有濃厚辛香的辣,每一道美饌都是由多種細膩味道構築而成,因而素有「百菜百味」的美譽。 Grand Majestic Sichuan的菜單絕對正宗,為傳統川菜注入新生命。
中環餐廳: Chôm Chôm 中環
品牌保留廣受歡迎的超羣產品葡國蛋撻、玉桂蘋果撻、招牌蛋撻、經典椰子撻等,同時推出全新產品,檸檬撻、紫薯軟心撻、抹茶流心撻以及朱古力流心撻,還有不能錯過全新研發的山形吐司、冬甩鬆餅及彩虹瑞士卷,打卡之選。 中環餐廳2025 餐廳採用廣東麻雀為藝術理念,請來專門設計及雕刻麻雀的工匠設計出一套與眾不同,擁有獨特圖案的麻雀鋪上外牆。 食物主打明爐燒味,也有簡單粥粉、招牌咖喱及惹味地道小炒,如黃金炸魚皮、烤菠蘿咕嚕等。
中環餐廳: 中環美食2023|6. Arbor
中環一家結合韓式燒肉店和美式扒房的餐廳,索性將牛肉切成1.5吋厚的粒狀,加上現時美國韓式餐廳的魚子醬配牛扒的吃法,讓「食肉獸」吃得特別滿足和過癮。 Troisgros 這個姓氏在法國美食界無人不曉,第四代後人 中環餐廳2025 César 和 Léo 現於法國烏什鄉郊的新餐廳 Le Bois Sans Feuilles 掌舵,提供簡約而優雅的美食,傳承了家族的卓越水平,同時為菜式注入了新元素。 中環餐廳2025 Ami 行政總廚 Nicolas Boutin 曾是 Michel Troisgros 的學徒,今次專誠邀請了 César 和 Léo 來港作客席廚師,展示非凡的烹飪才華,打造一場令人難忘的用餐體驗。
中環餐廳: 中環餐廳:中環高級餐廳 Omakase必食海膽拖羅手卷、白松露海膽配魷魚麵線、啫哩醋伴香箱蟹
淡忌廉入口輕盈,口感有那麼些絲滑,配上微涼酸甜的番茄,一個“酷”一個“柔”,作為開胃小菜再適合不過。 牛肉他他:經理前來說,他們的牛都是很有嚼頭的,而且為了要顧客品嚐最正宗的味道,他們選擇什麼調味也不下,希望我們能專注地吃到牛肉的原味。 熱熱的,味道鮮明的,色澤豐富的兩盤包放在我們面前,我覺得墨魚汁那款與蕃茄包都是人間美味。 餐廳晚餐價錢每位大概$1,000以上,但最近新推出一個Executive Lunch,$180$210有一道主菜及一杯酒或其他飲品。 鹹點包括外層酥脆的蘇格蘭夾心蛋、配以烤牛肉及辣根忌廉的約克郡布甸、煙熏三文魚慕斯、牛小排脆批等,英式鬆餅更添上以山毛櫸木煙熏而成的車打芝士,令人一試難忘。 香港文華東方酒店歷史悠久,位於閣樓的快船廊自助餐廳一直深受食客愛戴。
食客獲得味覺的滿足同時不忘酒店的的特色,著實巧妙同時隱藏英式的幽默感。 【明報專訊】從來都知道香港是個好地方,尤其對老饕而言,來自五湖四海的魚鮮特產,供應不絕。 雲南經歷夏天雨季,每每一場大雨,深山老林的野地悄悄冒出一朵朵「小傘子」,是大地送給人們最純淨的禮物。 趕快蒐羅,按不同種類,經大廚的巧手,為餐桌平添一抹來自山林的靈氣。 【明報專訊】中環大館建築群經活化後,一直吸引不少著名餐廳進駐,最近Magistracy Dining Room亦進駐建於1914年的前中央裁判司署(The Central Magistracy)。
中環餐廳: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2023|10. 地道秘魯餐廳 ChullsChick
ODDS擅長利用高級時令食材,製作出一道道創意菜式,特別推介煙燻吞拿魚腩佐日本四國產曉蛋香醬油、吞拿魚腩黑毛和牛他他佐魚子醬、粟米慕絲、日本精選海膽、鰹魚高湯啫喱、鵝肝富有柿蓉最中餅、杉板燒赤鯥、和牛海膽釜飯以及料理長特選清酒蒸生蠔。 餐廳另設提供雞尾酒及咖啡的酒吧,當中咖啡豆更由香港藝人陳豪創立的Blooms Coffee提供。 除了雞尾酒外,餐廳亦提供多款餐酒及清酒,當中包括坊間較少見的種類,與三五知己輕酌淺嚐就最適合不過。 餐廳每星期有五天從日本空運新鮮食材到港,包括多款頂級鮑魚及龍蝦,以及四款上乘和牛,如飛驒A5及佐賀A4。 餐廳另設有多種新派壽司及和食,包括店舖特色煙燻吞拿魚腩佐日本四國產曉蛋香醬油。 近日餐廳推出兩款時令餐單,包括「Library of Flavours」嘗味餐單及「Summer Vegetal」蔬果嘗味餐單。
餐牌有齊威靈頓牛柳、鵝肝多士、水牛雞翼,唔講以為去左間普通餐廳,但其實所有食物都是純素! 「水牛城雞翼」其實是用椰菜花配上糖醋汁製成,但外形同味道十足雞鎚! 中環餐廳 主打中東菜的Bedu店面雖然不大,設有吧枱讓客人與廚師可有交流。
今年全球共有28個城市逾300家餐廳入選黑珍珠餐廳指南,其中香港有26間著名食店分別被評為3鑽、2鑽及1鑽黑珍珠餐廳。 今日介紹中環區14間黑珍珠餐廳,既有名廚坐鎮,也有追求時尚的用餐氛圍,帶來多重非凡享受。 這間設有坐位的日本壽司店「WAKO SAKE SUSHI & TAP」,除了可以單點壽司外,仲可以食由廚師發辦的Omakase Set,有齊刺身、壽司茶碗蒸、甜品及湯等,勁豐盛。 Tram View Cafe坐落在中環纜車的路軌旁邊,當纜車經過時,還會聽到纜車駛過的隆隆聲,與纜車正正擦身而過! 最受歡迎一定是其窗邊打卡位,大玻璃窗戶可以看到新款的復古墨綠色纜車,呷一口咖啡再望著纜車駛過,相信眼前的觀景是絕無僅有。 除了室內位置可以欣賞到靚景,室外一樣有打卡熱點,小店特意佈置木調吊椅,供客人以另類角度和環境與纜車留倩影。
中環餐廳: Sh!ok 中環
Chutney Tandoor House 為新派的印度餐廳,但亦保留了質樸及濃郁味道。 餐廳設有度身訂造的炭火Tandoor窯爐,風味十足的香烤菜式如香烤原條地中海鱸魚、羊肩等以及與咖喱是絕配的薄餅都是「主打」,必點無誤。 愛食中菜的你定不能錯過位於中環IFC,主打摩登中菜的唐述。 餐廳有別於傳統中菜廳裝潢,富現代感的裝潢讓你與親友能舒適自在的享用美酒佳餚。 主打韓食fine dining的Hansik Goo,由年輕的餐飲團隊主理,帶來多款名廚姜珉求精心炮製的韓式料理,菜式精緻又不從韓式風味,絕對值得一試。 主打黎巴嫩美食的Shahrazad Lebanese,不只有富當地特色的美食,就連環境與氛圍也非常IGable!
中環餐廳: 中環餐廳推介:8 間性價比高、商務高級餐廳,嚐盡多國美食菜式
旺角有名的咖啡店在港島開分店了,文青的木系風格裝修頗像英歐小店,該店的咖啡水準一直穩定出色,店員友善又會耐心解釋各咖啡風味的分別。 在食物方面,多以意粉及Panini為主,甜品亦有Tart及Waffle,選擇不少賣相亦美味。 Café選用獨有配方的麵包製作多款三文治,當中以厚身香脆的「Jumbo Reuben」最為人氣。 中環餐廳2025 中環餐廳 同時,他們的all 中環餐廳 day breakfast亦份量十足,用料相當豐富,性價比高。 店面裝修以懷舊理髮室為主題,由資深大廚主理,供應各款美式輕食和咖啡。
想到一個cozy放鬆的環境中用餐,中環也有不少小餐館選擇。 像是位於中環蘇豪的Filo Cibo e Vino,餐廳提供一系列正宗及地道的意大利菜式,如古拉泰勒風乾火腿、鮮布拉塔芝士配精選凍肉、炸布拉塔芝士、意式香烤豬腩肉及傳統托斯卡尼海鮮濃湯等,簡單不局促的環境配美食,讓你與親友好好放鬆一番。 位於中環心臟地帶的「ODDS」仿佛是為被選擇困難症長期困擾的人而生。 餐廳主打日本Fine-dining,同時提供壽司、鐵板燒、燒鳥、更集酒吧和咖啡廳於一身,讓食客嚐到多款日式餐飲體驗。 除了印度傳統美食之外,餐廳更新增不少創意菜式,色香味俱備,一上菜就讓人蠢蠢欲「試」,特別推介寶塔花椰菜紅菜頭沙律配乳酪酸辣醬,色調誘人,味道清新,寶塔花椰菜粒混合紅菜頭粒爽口開胃,作主菜前享用的小食不分不錯。
另外亦供應「一喜食晏」午市套餐($58起),菜單每日輪流供應。 擅於以麻、辣、燙三種味型帶出四川菜系精妙之處,餐廳主廚陳師傅以多年入廚經驗炮製多款涼菜,質素跟餐廳招牌熱葷同樣出色。 今夏必點的 成都口水雞 (HK$每客 118 )配以新鮮芫荽及酥香花生;素麻辣藕片 (每客港幣 68 元 ) 與四川胡麻百合小耳朵 (每客HK$ 88 ) 都以四川花椒為主導,集合爽脆木耳、甜脆鮮甜百合、唐芹、杞子、與芝麻一同拌勻, 口感豐富。
中環餐廳: 中環美食推介. Clarence
菜式設計亦不忘配合餐廳自然的主題概念,只供應套餐,包含多道精緻菜式,更可選擇加大主菜分量,酒單更使人眼前一亮。 如果想要一嚐高級法日料理的話,Arbor是中環相當不錯的餐廳。 隱藏於大館的Sushi 中環餐廳 Zo,是一家日式壽司店,主打江戶時代風格的廚師發辦壽司體驗(Omakase),其中洛杉磯分店更奪得米芝蓮星級殊榮。 香港分店每天選用由日本空運到港的新鮮食材,為客人打造菜單,確保食客可以享受到頂級的日式美饌體驗。
中環餐廳: 中環美食2023|15. POP vegan
菜式靈感源自於他母親的煮藝,豐盛的菜餚融合了甜味和鹹味,並提供在這個明亮而時尚的空間中。 其中一種現代風味的食物 – 哈羅米芝士 (Halloumi) 火鍋配以無花果果醬和布莉歐麵包 (Brioche)。 而大蝦則以蕃茄和香腸串起,炸薯條中則盛滿了雞肉沙威瑪或手撕羊肉。
中環餐廳: 中環餐廳:中環高級餐廳 西班牙風味海鮮燴飯、燉海鮮鍋!
ROOT由年輕廚師以夫妻檔經營,以本地新鮮有機食材烹調法國菜。 餐廳提倡「Farm to Table」的飲食槪念,連種子及泥土也親自挑選。 灣仔的 Francis 讓主廚 Asher Goldstein 回憶起在特拉維夫充滿活力的街道上的風味小吃和豐盛的烤串料理。 以色列菜餚很簡單,但鷹嘴豆泥裹着烤鷹嘴豆,茄子配辣椒和乳酪,烤哈羅米芝士 (Halloumi) 配石榴汁把菜單提升到另一層次。 從串燒到蔬菜,一切都很出色,而且,每頓佳餚都以甜品作結尾。 因此,莫札瑞拉芝士 (Mozzarella) 配上雲尼拿雪糕和開心果定能滿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