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位于西贡北潭涌的西贡郊野公园游客中心内亦有展区介绍西贡地质园区的地理特征。 位於西貢半島糧船灣的萬宜水庫是近年新興打卡點,當年1970年代香港耗資最龐大工務工程,如需要駕駛,則要作特別申請。 近年玫府有意發展當地觀光及保育,不但將木橋步道開放,亦舉辦巴士團。 六角石柱 成立香港地質公園的計劃,初期由民間組織如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3][4]等等推動。 直至2008年,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接納建議,宣佈考慮設立地質公園,以發展香港的特殊地貌及岩石群,成為可供觀賞的自然景點[5]。
- 沙塘口山东南沿岸的陡崖是全港最高的海崖,高度达140米。
- 這個若稱做八面體的話,會和正八面體混淆,所以很少使用“八面體”來表示六角柱。
- 位于印洲塘西岸的荔枝窝,拥有保存完整的典型客家围村,是了解客家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的好地方。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亦提供相關以香港岩石及地質地貌為主的展覽。
- 目前香港絕少機會發生地震,但原來在約 1 億 4000 多萬年前,曾經歷火山爆發和地震。
- 此外,东平洲海岸公园拥有健康、丰富及珍贵的沿岸生态系统,包括石珊瑚、珊瑚伴生鱼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及海藻。
- 橋咀洲位於西貢市中心東南約2公里,遊客可從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前往,船程約十五分鐘。
桥咀洲拥有多种火成岩,包括火山角砾岩、流纹岩、凝灰岩和石英二长岩,是欣赏和学习火成岩的好地方。 连接桥咀洲与桥头是一条由砾石构成的连岛沙洲,每当退潮时,便会露出水面,游客可沿著连岛沙洲步行前往桥头,一览清水湾半岛与西贡牛尾海的美景。 在涨潮时,连岛沙洲会被海水浸没,因此出发前请先查阅天文台的潮汐资料。 果洲群岛由南果洲、北果洲、东果洲,以及多个小岛和石排组成。 六角石柱 果洲群岛位处外海,长期受到风浪侵蚀,形成各种奇特的海岸地貌,包括险峻的断崖、海蚀拱,还有各种奇形怪石。
六角石柱: 前往果洲群島
六角石柱的出現,是由於在1億4,000萬年前,火山曾猛烈爆發,熔岩加上火山灰流形成了火山熔岩層,而熔岩層在冷卻成岩石期間,出現規則的收縮現象,變成了六角柱狀的節理。 由于设立地质公园的目的是教育,提高普罗大众对于地质的认知,中心都设于比较容易到达的地点。 但现有位于北潭涌的游客中心将于2010年初翻新以介绍西贡区火山形成的历史及区内的六方柱石群,而蕉坑的游客中心亦将会在2010年初完成扩建为以介绍香港地质公园为主[12]。 黄竹角咀拥有香港最古老的岩石,在约4亿年前由聚积在河口三角洲的沉积物所形成;这里的岩层原本呈水平状,后来因为受到挤压而变成近乎直立的形态,加上海浪的侵蚀,最后塑造出著名的地标—“鬼手岩”。 赤洲的三分之二面积是由红色的沉积岩构成,岩石以砾岩、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是形成于约1亿年前的晚白垩纪;由于沉积物沉积时的气候炎热干燥,沉积物里的铁质发生氧化,所以使岩石变成赤红色。 桥咀洲位于西贡市中心东南约2公里,游客可从西贡码头乘坐街渡前往,船程约十五分钟。
然而,“八面體”這個幾何術語,主要是指正八面體,其中有8個三角形面。 這個若稱做八面體的話,會和正八面體混淆,所以很少使用“八面體”來表示六角柱。 睇完奇岩異石,就出發去位於西貢海的小島鹽田梓,該處又名「鹽田仔」,因島上村民以鹽田曬鹽維生而得名。 島上至今遺留了不少傳統客家村屋,以複式為主,被群山所抱,大多面向南方、方便曬鹽亦不易受颱風吹襲,可見當時的建築者別具心思,是傳統智慧結晶。
六角石柱: 地质教育中心
2015年7月,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將會面臨首次4年一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於同年9月揭曉是否達標,繼續維持其世界地質公園之資格[10]。 六角石柱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香港历史博物馆及香港大学许士芬地质博物馆亦提供相关以香港岩石及地质地貌为主的展览。 2015年7月,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将会面临首次4年一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于同年9月揭晓是否达标,继续维持其世界地质公园之资格[10]。 土拓署製作短片,以及以發現香港超級火山為藍本的故事書,供市民進一步了解曾經存在於香港的超級火山和香港岩石分佈。 故事書更附有紙樣,讓讀者親自製作香港超級火山立體概念模型。
赤门景区包括赤门北岸一带、西南岸的马屎洲及南岸的荔枝庄。 六角石柱 赤门北岸的大部分地方和黄竹角咀同样拥有香港最古老的岩石,这些沉积岩是在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时形成。 马屎洲展现了在约2亿80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岩,它们是园区内第二古老的岩石;至于荔枝庄则展示了在约1亿4600万年前形成的多种火山岩和沉积岩; 同时,两个地方都展现了独特的地质特色,包括断层、褶曲等。
六角石柱: 香港地質公園六角火山岩柱群 入選百大地質遺產地 與大峽谷齊名
这里著名的地貌景点有更楼石、难过水、龙落水及斩颈洲等。 甕缸群島景區由橫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及吊鐘洲的金鐘岩組成。 由於海岸長期受到猛烈的風浪衝擊,在海岸作用下形成獨特的外觀,沿岸遍佈懸崖峭壁及許多海蝕穴、海蝕拱。 沙塘口山東南沿岸的陡崖是全港最高的海崖,高度達140米。
由浅色火山岩组成的六角形岩柱,是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里的瑰宝。 岩柱于1.4亿年前在超级火山爆发后形成,覆盖面积估计超过100平方公里,从陆地延伸至海底。 橋咀洲位於西貢市中心東南約2公里,遊客可從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前往,船程約十五分鐘。 橋咀洲擁有多種火成岩,包括火山角礫岩、流紋岩、凝灰岩和石英二長岩,是欣賞和學習火成岩的好地方。 連接橋咀洲與橋頭是一條由礫石構成的連島沙洲,每當退潮時,便會露出水面,遊客可沿着連島沙洲步行前往橋頭,一覽清水灣半島與西貢牛尾海的美景。
六角石柱: > 香港好去處搜尋
這個若稱做八面體的話,會和正八面體混淆,所以很少使用「八面體」來表示六角柱。 穿梭于大街小巷中,你会发现很多人气餐厅、咖啡店、茶餐厅等,提供各式中西美食,包括披萨、意面、泰式咖喱、炸鱼薯条、土耳其烤肉串等。 北果洲的奇幻六角柱石宜遠觀,相比下南果洲則較為容易親近。 當船隻駛近南果洲時,宏偉壯觀的虎口大洞已張開巨臂歡迎大家光臨似的,南果洲事實亦以五花八門的海蝕拱最為出名。 六角石柱2025 巨型的天然拱橋近看比遠觀易於接近,但近洞口的風浪頗為洶湧,所以大家切勿下水。 但炎夏日,看見清澈澄明的玻璃水,不來個下水禮又似乎有點可惜⋯⋯而南果洲的「平易近人」就是有個小小的石灘,水淺浪也不高不急,可以讓大家浸浸冰涼海水降降溫之外,亦可以浮潛其中,果洲是香港潛水勝地,海底魚種豐富,單是浮潛都已經大開眼界。
六角石柱: 西贡万宜地质步道:
此外,印洲塘海岸公園擁有非常豐富的生態資源,包括紅樹林、海草床、泥灘,以及珊瑚群落。 粮船湾景区位于西贡东郊野公园,距离西贡市中心约20公里。 六角石柱2025 粮船湾沿岸一带布满排列整齐、近乎垂直及高耸的多边形(通常为六角形)火山岩柱,其中花山沿岸拥有香港最高的火山岩柱,高度达100米,堪称“天然六角形岩柱壁画”。 此外,在万宜水库东坝设有万宜地质步道及解说牌,介绍多种有趣的地貌景观,包括断层、扭曲的岩柱、侵入岩脉及破边洲海蚀柱等。
六角石柱: 西貢東壩前往方法
西貢東壩以至破邊洲一帶,擁有奇異六角柱狀凝灰岩圍繞,外型排列整齊,就好似人工製作一樣,但其實是一億多年前火山大噴發後熔融物質自然形成的,在風和海水侵蝕下會慢慢散落。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儲水水庫,由兩道大壩組成,分為 東壩 及西壩。 大壩下游朝向太平洋,工程師為了防禦洶湧的海濤和鞏固建築結構, 六角石柱 六角石柱2025 加建了一道由7000塊錨形石拼合而成巨大錨形石防波堤,而工程更被列作「香港十大傑出工程項目」之一。 隨現今社交平台及攝影科技發達,卻成為IG大熱打卡點,加上早前政府加建人工小木橋步道延伸出水面,令遊客可以輕鬆近距離觀賞海蝕洞及世界極罕大規模火山岩柱,不但是考察地理的好教材,而且是親子親親大自然好去處,打卡位及觀賞CP值大大提高! 不過要到此宏偉東壩參觀只准許的士及特定小巴通行,亦可選擇徒步郊遊。
六角石柱: 打卡點:破邊洲
這裡展示了岩柱在尚未完全冷卻凝固時,受重力影響而向下彎曲,形成現今的獨特形態。 要注意的是,六角形柱岩壁周遭只設矮石壆,沒有設置大型欄杆,可讓遊人近距離觀賞,但因岩石風化已久,存有落石風險,故不宜走得太近。 六角柱石群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Hong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的主要景點之一,其他景點還包括:海蝕洞、破邊洲等。 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岩柱,展现了5亿2,000万年至2亿5,000万年前的古生代期间,通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环境的一段地质历史,极具典型性和稀有性。 此外,海岸作用在此形成了多种侵蚀和沉积地貌,其中的化石对于了解古老的古生代环境、地理、气候及生物进化提供了线索。
六角石柱: 西貢火山岩園區
海蚀洞是由海浪长期侵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令人叹为观止。 受地壳变动的剧烈摩擦,断层附近的岩石被压成碎块,形成断层角砾带。 六角石柱 这里的断层角砾带出现在六角形岩柱之间,由于四周岩柱众多,很容易便会错过。
六角石柱: 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北果洲的六角形岩柱是最為壯觀的,它的直徑是園區內最大的,可達2米以上。 六角石柱2025 六角石柱 由於果洲群島位於核心保護區內,加上風浪較大及地勢險要,因此只適合在風平浪靜的夏季,乘船在近岸遊覽。 六角石柱2025 六角石柱 由於海岸長期受到猛烈的風浪衝擊,在海岸作用下形成獨特的外觀,沿岸遍布懸崖峭壁及許多海蝕穴、海蝕拱。
六角石柱: 西貢 破邊洲 – 睇罕見六角石柱、十字架、香港之心 (圖文行山路線 交通方法 景點)
全长约1公里的标尖角段为万宜地质步道的延伸部分,带领你前往标尖角观景台。 登上观景台后,可以360度全景观赏整个水库,远眺破边洲的海岸奇景,瓮缸群岛、果洲群岛,及俯瞰水清沙幼的浪茄湾。 土拓署指出,用以劃分火山爆發猛烈程度的「火山爆發指數(VEI)」分為8級,超級火山爆發屬最高的第八級,代表噴發物體積逾1000立方公里,可填滿4億個標準泳池。 地質學家多年來進行實地考察和實驗室工作,發現香港約85%土地面積的岩石都是由岩漿冷卻凝固而成的「火成岩」,其中香港東面的火成岩與超級火山噴發有關;岩石的分佈,亦與超級火山崩塌後,破火山口經歷地殼運動和長期風化的結構脗合。
六角石柱: 地質教育中心
入選的地質遺產地包括內地石林喀斯特地貌、澳洲艾爾斯岩、美國大峽谷及土耳其棉花堡等。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見於西貢沿岸及附近多個海島的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名為糧船灣組,該處岩柱數量多、體積大、保存完好,而且分布範圍廣,是全球罕見且最具代表性的地質奇觀,而糧船灣組入選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代表其國際重要性獲得認可。 路上比較斜,而且路徑不明顯,不過山路已被前人開闢,只要小心低頭上山就可以了,兩邊叢林密,部分地方很滑 ,建議大家穿著長褲。 然而,「八面體」這個幾何術語,主要是指正八面體,其中有8個三角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