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與終點便設置在燒烤場兩旁,有大牌坊提示起點位置。 中途亦有涼亭可稍作休息,在一旁的觀景台遠望可見吐露港一帶景色。 完成整條路線亦可在燒烤場燒烤,場內設有遊玩區與卵石徑猶如小型公園,適合小朋友自己揮發汗水。 親子行山路線一般都是行完便去餐廳吃飯,不如變一變,行完去野餐,讓小孩行得更有動力!
另在88府城巡迴線及99安平台江線的行程,也將分別於8月20日及8月12日辦理,結合「台南散步導覽」及古蹟走訪,讓親子家庭都能邊玩邊學。 格仔山於以前啟德機場運作時,位於13跑道降落航道必經之地,所以啟德機場的導航系統會把飛機引導至此,再由機師把飛機轉向進行目視降落。 再向上攀40分鐘,途經長滿林蔭的山路,便到達大風坳。 顧名思義,那裏是畢拿山(Mount Butler)與柏架山之間的山坳,四方風吹到此被壓縮,有如噴射引擎般造成大風,上山的遊人都在此享受清風為身體降溫。 嶺航戶外歷奇的林永傑教練提醒,一家人行山,很多時家長都會高估自己或家人的能力,揀選較難行的路線,行起來特別辛苦,建議沒有行山習慣的人要由淺入深,挑選易行的路線為先。
親子行山路線: 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流水響郊遊徑長4.4km,沿徑湖光山色;亦有充足的郊遊没設施,如龍山橋、流水響橋及燒烤場等。 這裡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是個小型儲水庫,用作灌溉附近農地而設(新界東北是農業基地嘛!),現時則用作觀賞用。 這地方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不少人來郊遊、燒烤、攝影,但最過癮的,莫過於是睇馬蹓,大部分也是平路,有著名的白千層夾道,眾多樹幹直插入天空,幸運的,更可看到塘畔水中白千層倒影。 龍脊曾獲《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選為「香港最佳遠足路線」之一,景觀遼闊,山徑連綿起伏,因而得名「龍脊」。
山峰北部屬大潭郊野公園(鰂魚涌擴建部份),南部亦屬大潭郊野公園範圍。 畢拉山的路徑易行,適合小朋友和初學者,沿途風景宜人,登頂後可以飽覽港島東、九龍東以及將軍澳景色。 荷蘭徑非常適合小朋友甚至幼兒同行,全程只有 1.5 公里,山路平坦,四周綠樹林蔭,會有點像去了恐龍時代的原始森林一般。 行一小時左右到達馬己仙峽配水庫遊樂場,小朋友可跑圈玩玩攀登架放電,尾段經過山頂纜車路,纜車會在頭頂上經過。 起點是百萬美景盧吉道,沿途林木圍繞,山石滿是綠色,佈滿青苔,甚至連大樹的枝幹都纏繞蕨類植物,充滿宮崎駿式的森林味道,清新可愛。
親子行山路線: 港島親子行山路線推介!四大親子郊遊路線
我和TTCC都很喜歡大自然, 但有時不想行太遠, 都會選擇這條由 陽明山莊去大潭 的路徑。 這條路徑我行了很多次,行山、影相、野餐,全程輕輕鬆鬆hea 下只不用兩小時,心曠神怡。 去到終點,可以坐14號巴士去西灣河, 又可坐綠色小巴去柴灣地鐵站出市區,非常方便!
- 在此可飽覽港島東區周圍的風光,包括將軍澳、鰂魚涌、筲箕灣、東龍島、果洲、橫瀾島、柴灣、石澳、蒲台島、大潭等。
- 路徑由大石砌成,平緩得很,行畢全程約需一小時而已,非常適合一家大細郊遊。
- 距離:11公里
- 如果時值黃昏,可沿盧吉道登上西高山,此處的日落美景,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路線:菠蘿壩 主壩 (行一圈) 林蔭比例:80% 親子行山路線 距離:12公里
親子行山路線: 香港仔水塘
鶴咀是香港島南端的半島,鄰近石澳和龍脊,海岸生物極之豐富,加上生物多樣性,被列為香港唯一的海岸保護區。 值得一提的是全程會遇上四項被列為法定古蹟的設施,分別是上水塘的石橋、水壩、水掣房和下水塘的水壩,通通都有80多年的高齡,真是不可小看。 由東涌逸東邨起步 ,為沿海路線,途經不同的鄉村及海灣,䃟頭、沙螺灣、䃟石灣及深屈,可看到飛機起飛、降落,最後至大澳,可在當地遊覽,享受美食。 當然可以行回頭路返回 烏蛟騰 ,但是聽村民說有另一邊山路會快一點,所以我們聽他們說在另一邊返回,可惜捉蟲了! 幸好TTCC行山技巧不錯及有耐性,如果他們是港孩小王子小公主,一定行不到。
- 所以我覺得,如果只係帶小朋友感受下行山樂趣,就不妨近近地喺屋企附近行下先。
- 需時:約3小時
- 教練短評:全程約3公里,1.5小時可走完,起步及終點有上落差,中段主要平路,簡單易行,可體驗在林蔭中穿梭。
注意:城門水塘馬騮為患,驚馬騮嘅大人小朋友千祈咪搞佢(其實所有人都唔應該理佢) 交通:荃灣兆和街搭小巴82號,總站落車。 城門水塘是最受歡迎的行山路線之一,可輕鬆欣賞大自然美景,是親子郊遊的好去處。 沿着水塘道或教育徑漫步,無論是遊走山水之間,或是深入白千層樹林,都令人樂而忘返。 如果對香港歷史感興趣,不妨走到城門戰地遺蹟徑,探索二戰香港痕跡。
親子行山路線: 親子行山好去處2023|10大簡易行山路線推介+小朋友都啱!
需時:3小時 起點交通:小巴82號總站落 賣點:睇下謝安琪《山林道》嘅MV啦。 除了海洋公園與動植物公園,這裡是少數能夠讓小朋友近距離見到動物的行山路線。 不過野生獼猴早已習慣由遊人餵食,會瞄準外露的手提膠袋與包裝食物,故緊記收好所有物品在背囊內及切勿餵飼。
親子行山路線: 路線要由淺入深
由這裡起步,沿途可見到大潭水塘、紫羅蘭山、陽明山莊,亦可從高處眺望太古城、筲箕灣避風塘,以及維多利亞港景色。 經歷兩年多疫情,小朋友留在家中不單覺悶,亦缺少了跑跳走動放電的機會。 其實就在城市周邊已經有許多香港特有的山徑,讓大人小朋友一起在大自然之中尋找運動的樂趣。
親子行山路線: 親子行山好去處2023|1. 青衣自然徑
這條行山路線由龍蝦灣石刻出發,岩壁上刻著的幾何圖案和抽象鳥獸形態,相信源於3,000年前。 親子行山路線 穿過龍蝦灣郊遊徑到達大嶺峒,該處景觀開揚,若算準時間,可看到日落釣魚翁山肩的美景。 親子行山路線2025 走到此行終點大坑墩風箏場,入夜後你可逐漸看到銀河繁星,在漫天星宿下度過美好的晚上。 這條親子行山路線的主要景是大潭上水塘水壩,這座高100呎的水壩曾是香港史上最大的水壩建築物,現時看來仍極為狀觀,絕對會為小腦袋帶來震撼。 回程時,你可決定向陽明山莊方向走,也可原路返回巴士站,乘車到西灣河或赤柱用餐。
親子行山路線: 行山好去處2023|3. 山頂盧吉道 賞紅葉、睇小瀑布(難易度:★★)
距離:10公里 需時:約3小時 起點交通:馬鐵大水坑站 賣點:昂平大平原景色一絕,梅子林上芧坪嘅溪澗,可沖身玩水。
親子行山路線: BB級行山路線|11.青衣自然徑
途中會經過全港十大濕地之一的土瓜坪,可以見到招潮蟹、彈塗魚等,行山兼上埋生態課! 另外,香港共有8種紅樹林,而在赤徑已能找到其中7種,如有木欖、海漆、老鼠勒、桐花樹、白骨壤、水筆仔等。 北潭郊遊徑是一條很適合新手的西貢行山路線 親子行山路線 ,因大部分的路都是下坡路,只有前段少少的上斜,不用花很多腳骨力,絕對適合一家大小或行山初哥挑戰。
親子行山路線: 香港島親子行山路線 ( 畢拉山 – 金督馳馬徑段(難易度:★★★☆☆)
山頂公園親子郊遊路線交通:港鐵金鐘站下車,經香港公園走到纜車總站。 山頂公園以前是港督避暑的別墅,別墅拆卸後發展成公園,現時在這裏還可以看到充滿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 山頂公園有大草坪、水池、維多利亞式凉亭,一家人不但可以在此野餐,孩子也可在草地奔跑。 當然山越高,受風大氣溫也越低,像現在秋涼入冬的季節,季候風常到訪香港,體感溫度隨時比市區再低10度,所以登大帽山記得要帶禦寒衣物。 不過,其實登大帽山頂有一條很輕鬆的一星路線,全程石屎車路(限制車輛除外),大家可以由麥理浩徑8段慢慢登上山頂。
親子行山路線: D. 親子合家歡樂路線
到了目的地標尖角可從上而下看到六角柱石群,給小朋友上一堂360度的地理課,站在標尖角可遠望整個東壩、浪茄灣和罾棚角咀一帶的風景。 香港仔水塘分為上、下水塘,在香港仔市中心出發,沿香港仔水塘道前行,約一個多小時即可看盡兩大清幽水塘。 路段初時是又長又斜的大直路,漫步約10分鐘即可看到下水塘,只見水壩那碧水粼粼,山嶺青翠,倒影水面,一身暑氣頓消。 隨後接上石塊與水泥混合的路段,穿梭於林蔭山道,不消半小時,即可到達港仔上水塘的水壩。 藍天白雲,清幽蒼木,流水淙淙,美景得來全不費功夫! 最後沿水壩末左側的梯級下降,經林蔭山徑返回香港仔下水塘,原路折返,輕鬆簡單,即使小朋友腳骨力不夠也完全不成問題。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乘座51號巴士到郊野公園站下車,看到大帽山郊野公園門牌沿着大帽山道往上走,沿途會經過扶輪營地。 當然你亦可駕車到扶輪營地泊低車後再直接走大帽山道。 全程時間:全程來回 約 1.5 至 2 小時 交通:於筲箕灣巴士總站乘搭前往石澳的9號巴士,於「鶴嘴道」巴士站下車,步行至鶴咀自然保護區入口。 畢拉山(Mount Butler,又稱畢拿山)位於香港島東部,渣甸山與柏架山之間,海拔436米。
這裏不但紅屋外型適合打卡,入內可以看到活生生的蛇和蜥蜴,小孩不會覺得沉悶。 親子行山路線2025 走在這親子郊遊路線也大有機會看到野豬,雖然大家不應餵飼,但也可和小孩一起觀察一下,增加對野生動物的認識。 第一次行時不妨只走主路,熟悉部分郊遊路線後,便可嘗試轉入「鰂魚涌樹木研習徑」。 這條易行的親子行山路線會帶你經過戰時爐灶遺跡,孩子可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香港。 兩條路線的終點都近太古城,一家人可在那裏吃晚飯,一日節目圓滿。 路徑位於馬鞍山山腰,在馬鞍山郊野公園燒烤場下車,由於班次稀疏,故需事先查看村巴時間表。
這條路線要較長時間完成,但沿途景觀很多,高小程度的小朋友在運動之餘,亦可對香港歷史、自然科學有深入的了解。 港島不少行山路段搭巴士都能前往,大潭篤水塘便是其中之一。 這裡嚴格來說不算「行山」,落車後走半小時就可到達,剛剛識行的幼兒都可以應付。 兒童山藝導師Michael Sin與大家分享港島區幾條親子行山路線,由「BB班」到「深度行」級數,大家可以按小朋友年齡與能力設計行山路線,全部兩小時左右已可以完成。 趁天氣轉涼,不妨帶小朋友一起認識自然、鍛練體魄、舒展身心。
終點流水響水塘的「天空之鏡」,景觀開揚,湖水清澈,四季倒映不同的山水風光,是老少咸宜的郊遊勝境。 柏架山的山腳位於鰂魚涌與太古交界,港鐵一出閘5分鐘已經可以行到山腳,非常方便,要登上柏架山山頂卻不太難,因只需沿寬闊的柏架山道攀登,1.5小時便可登頂。 沿途古迹靚景多,有二級歷史古跡的「林邊屋」或俗稱「紅屋」,是前太古糖廠及太古船塢歐藉職員宿舍,現已被訂為二級歷史古迹及生物多樣性自然教育中心。 中心地下有三個展覽廊,展示香港美麗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外形古雅的紅屋,亦是攝影的最佳主題。
(都係懶人聖地,想親親大自然,又唔使行到身水身汗!)由新娘潭自然教育徑門口開始行,約20至30分鐘就可以行到大瀑布。 長遠步行線:由元朗何福堂書院進入屯門徑第一段開始行程,向水塘出發,屯門徑多是樓梯,更有不少長命樓梯,好彩沿途有不才地方很陰涼,亦有彩虹圍欄,既舒服又安全。 步行約近2小時,到達藍地水塘,雖說是盛夏熱暑,但有水就見涼,風一吹過,全身涼陣陣。 最後可由虎地上村向嶺南大學方向步行離開,約半小時即回到市區。
路徑由大石砌成,平緩得很,行畢全程約需一小時而已,非常適合一家大細郊遊。 元荃古道顧名思義﹐元就是元朗;荃就是荃灣;古就是古老;道就是道路。 之前人們挑着載滿農作物的擔子,從元朗十八鄉經山路步行前往荃灣,是怎樣的行山體驗呢? 今天的元荃古道雖然已經被修緝,行走的難度已經下降不少,但是部分行山路線仍然保留從前的村民過往生活的模樣﹐我們可以在沿途觀賞這條古道的歷史痕跡。
整條山頂環迴步行徑極為輕鬆易行,環山而建,能俯瞰香港島區、鯉魚門、維多利亞港和九龍的景色,每走一步都能看到價值一百萬的世界級美景。 親子行山路線2025 (行至和夏力道的分岔口時轉入克頓道,沿指示可達松林廢堡(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守衛香港的軍事要塞),可飽覽港島西岸海天一色景觀的好地方。 )若時間有限,或小朋友腳骨力不足,可省略松林廢堡,直接入夏力道西段,中間可在龍虎山觀景台看美景,再沿茂密林徑下山,直達薄扶林水塘。
香港給人的印象多是昂然聳立的摩天大廈,但其實香港山多平地少,郊野山林佔總面積的約四分之三,是名副其實的郊遊天堂。 香港公共交通網絡發達,要到郊野尋幽探秘毋須舟車勞頓。 以下為你介紹香港10條初級行山路線,適合情侶及一家大小遊玩,只需輕裝上陣,就可飽覽山海美景。 親子行山路線2025 龍脊是港島區必行路線之一,最困難階段莫過於初段雖步行多級樓梯,並登打爛埕頂山再接雲枕山。
親子行山路線: 香港島親子行山路線 ( 認識香港的水源:陽明山莊大潭郊野公園入口(大潭水塘)(難易度:★★☆☆☆)
海拔424米,南面有畢拉山,北面為寶馬山,西面則為靶場範圍。 港島徑二段由薄扶林水塘起步,由於水源充沛,吸引了不少林鳥和昆蟲,沿途多為平路,除了多林蔭小徑,還有一條「金夫人馳馬徑」,讓馬匹行走,觀景台可俯瞰香港仔至南丫島一帶。 林蔭比例: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