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園與戲院結合,演粵劇與放電影的場地二合為一,是舊式香港戲院的特色。 但是,在漆黑無人的迴廊盡處,仍傳來了一點光和難得的點點人氣,那裏就是「文字師」歐陽昌經營的「京華招牌」。 描繪十八層地獄的壁畫,畫面盡是勾脷筋、落油鑊等嚇人景象,虎豹別墅是昔日香港小孩的惡夢。 1936年由「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建造,設計中西合璧,其中意大利佛羅倫斯訂製的彩繪玻璃窗晶瑩透光,色彩絢爛;這裏到處擺放了恐怖的雕像及壁畫,栩栩如生的妖怪模樣足以令小孩嚇破膽。 現在當中的萬金油花園已拆卸,餘下的建築變成「虎豹樂圃」音樂學院重新開放。 皇都戲院在1995年發生四級大火,歐陽昌的店鋪亦受波及,心血全數傾毀。
但文化大革命打破了他的「飯碗」,政府規定個體書法、雕刻業全由政府接收。 但這沒有阻擋他對書法的熱愛,後來他隨兄長偷渡到香港,在招牌店做學徒,從低做起。 在北角開了三十年招牌店的「文字師」歐陽昌,以獨門「真體字」製作過上千個商鋪廣告招牌,現在,他的名氣及手藝依然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甚至有博物館為他展出作品。 京華招牌 63歲的歐陽昌自稱是「真體字」專家,一生鑽研文字價值觀,他笑說「連國家一級美術師都排我下面」,還經常叫記者在網絡上搜索他的名字和作品。 「真係最怕改壞名」,他嘲弄「京華」這個店名,「京華春夢,唔到你唔信喎」。
京華招牌: 北角行山
東區生活多姿多彩,有富特色的歷史建築,也有濃厚的文藝氛圍,東區民政事務處聯同東區學校聯絡委員會,與藝術家麥雅端攜手合作的「東區文化節-雲遊東區」於2月11-19日在油街實現及東區文化廣場舉行,內容包括大型裝置、展覽和一系列手作工作坊等。 位於香港北角的皇都戲院,30多年前包羅戲院、茶樓等上百家商戶,還有著名歌星鄧麗君等人在此登台表演,可謂盛極一時。 在貫穿3層建築物的扶手電梯下,有一家專門售賣手寫招牌的店鋪「京華招牌」,由寫真題字書法的文字師歐陽昌經營。
原來華叔九歲已經在廣州當做刀學徒,無論做刀方法還是刀具結構用料,所知甚詳,打下紮實基礎。 後來以磨刀為志業,開鋒新刀,磨利舊刀,兢兢業業數十載至今。 光是欣賞不同形態的刀具及華叔的磨刀功架,已經很充實。
京華招牌: 分享此文:
緩緩地寫好了字,歐陽昌再執起𠝹刀修飾字邊,一弄又是安靜的半小時。 他不諱言自己有點手震,可能很快寫不出好字,「所以真體字再冇人學就失傳㗎喇」。 他對真體字的未來非常擔心,但對於自己的故事,卻很有信心會流傳後世,「第時可能有人攞我嚟拍電影就真」,他豪言道。 歐陽昌有很多口頭禪,例如帶點唏噓、又帶點憤慨的這句「凡是美好事物都有人黑心破壞」。 大半年前拍的照,大半年後的今天,疫情卻繼續反反覆覆。
- 訪問時有街坊提他別「中毒太深」,他馬上還擊,「真體字的『真』,即千真萬確,你唔服就拿光緒元寶照照自己!」在歐陽昌的世界,真體字是真理,是信仰,經歷烈火煎熬,美夢落空,只有真體字屹立不倒,確鑿依然。
- 歐陽昌的書法事業因興趣而起,當年的風光由書法事業成就,而如今,風光不再,他卻將自己的一生都撲在了寫字上面,前來光顧的客人是為文化、為情懷、為他的名氣買單。
- 12米高的巨型東東與法天娜Fatina將會出現從北角碼頭對開的海面出發,探遊東區。
- 歐陽昌今年六十二歲,非常健談,不停拉著記者分享他的作品,暢談獨門書法「真體字」。
- 12米高的巨型東東與法天娜將會從北角碼頭對開的海面出發,探遊東區。
Coffee 大本營為《講豬、港、諸》作公開展覽,等候有心人領養回家。 去到有兩件事要留意,一係老闆會同你分享好多佢嘅作品同理論,所以要有對答嘅心理準備。 另外舖頭嘅燈箱本來係無着燈嘅,需要比錢先會開比你,但係舖頭就無明確標示,所以舉機之前就要諗清楚。 除此之外,京華另一個特別之處就係燈箱攝影,憑住獨特嘅顏色配搭,秀麗有勁嘅文字,成為唔少外國模特兒取材影寫相嘅地方。
京華招牌: 建築特色
2018年10月22日,新世界發展旗下公司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拍賣皇都戲院大廈,希望統一業權以作重建,發展商指如成功統一業權,將「積極考量如何保存前皇都戲院的精髓」,並會與民間團體合作,徵集北角和前皇都戲院的口述歷史。 有業主表示現時大廈不少地方有石屎剝落和出現漏水問題。 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強烈建議發展商需保留入口上方「蟬迷董卓」浮雕和屋頂混凝土拱架建築特色,否則不會是皇都戲院。
京華招牌: 北角皇都不再 獨門真體後繼無人 文字師歐陽昌:你來寫我都會教
早兩天,到北角春秧街一帶街拍,也經過了皇都商場/戲院,原來商場已經進入最後到數階段,整個商場約九成的商店也關門/搬遷,整個商場可能只余下三四間商店在營業。。。 筆者也在早上十一點多的時間進入皇都商場,希望可以再次探望 京華招牌。 但四周就好似師傳的遊樂場或展覽般擺上很多不同用真體字寫成的招牌、墨寶、書法等等。 正因為這個商場長期也是一個死場或人流不多的商場,應該可以以較低的租金租下商店,讓歐陽師傅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 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京華招牌: 美食
人們都說龍鬚糖這門古老手藝在香港幾乎失傳,都怪以前一輩的師傅都不輕易傳授功夫,有的要收錢、有的更誇到要夾過時辰八字才肯收為徒。 京華招牌2025 竹苑龍鬚糖的創辦人黃漢強七八歲已經識拉龍鬚糖,50年代隨父親從廣州來港,在港島區擺檔賣龍鬚糖。 從事製衣業多年的黃師傅,一次偶然機會下令他再次牽起了這千絲情懷,更將這平凡不過的街頭小食打造成本土特色手信禮品。 北角匯是北角最新的臨海商場,總共有三期,商店陸續開幕,連接住宅,毗鄰酒店,集購物、餐飲、戲院於一身,商場的戶外海濱公園的草坪不定期有活動佈置,例如曾經的花海,吸引不少人打卡。 2020年,新世界發展投得全部業權,把接近70年歷史的皇都戲院活化保育,保留獨有的「拱橋式」支架設計。 北角油街實現的前身為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兩層樓高的維多利亞式紅磚建築, 建於1908年,在1995年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2010年活化成為推廣藝術的空間,抱有推動美好生活的信念。
京華招牌: 皇都戲院大廈,一個一級歷史建築,即將要清拆,九成以上的店舖已空置及拉下鐵閘。60多歲的「文字師」歐陽昌在皇都戲院大廈營運「京華招牌」店舖30餘年,孤身一人默默地倒數着最後的日子。
而場內的舖位變成展示與大廈歷史相關物品,包括舊戲票、仿製的戲院座椅、戲院員工制服和電影海報等。 發展商同時將其中一間昔日店舖「皇都髪型屋」保留原貌。 參觀人士需於網上登記成為「Culture for tomorrow」會員,之後在網上填寫問卷,若內容能夠表達對保育或歷史等有興趣,有機會獲得邀請參觀,每日最多有300人入內參觀。 皇都戲院曾於上世紀50年代見證北角大街小巷的繁榮興盛。 平日的北角英皇道上喧鬧不絕,人群熙來攘往,車水馬龍,與屹立於道路中心,破舊冷清的皇都戲院成了強烈對比。
京華招牌: 台灣熱話
所以今次入去見到「京華」都覺得幾驚喜,因為都算係北角區獨有嘅特色景點。 麥雅端為香港著名創作品牌 Chocolate Rain 創辦人兼設計總監。 2016年3月23日,國際保育專業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 發出「文物危急警示」,形容皇都戲院是現代的重要建築,而獨特的屋頂結構更是全球獨一無二,要求避免清拆。 消息傳出後,引起市民及保育團體關注,活現香港、長春社以及 Docomomo HK(國際現代建築文獻組織香港分會)發表聯合聲明,促請古物諮詢委員會將舊皇都戲院至少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古物諮詢委員會於4月18日開會討論其歷史評級,古物古蹟辦事處只將舊皇都戲院建議評為三級,即屬最低的級別。 多名委員質疑皇都戲院值得更高評級,古諮會最終決定押後表決。
京華招牌: 瘋魔成活 香港「京華招牌」文字師搬離30年店鋪前最後一日
紛紛哀嘆手寫招牌往日風光不再,然後用數碼相機,按下一次次快門,說是記錄回味。 二人三貓,簡簡單單,卻道盡日常生活趣事,讓人會心微笑。 文地貓 是本地著名插畫家,單是Facebook已超過十萬Followers, 在各類的媒體及平台中皆可見到她的足跡,包括雜誌、網媒、專欄、繪本等。 作為近年各大小機構和品牌的熱門合作對象, 文地貓涵蓋的項目從廣告、商品、社交媒體至商場佈置不等, 京華招牌 因畫風可簡潔、可豐富,故能輕鬆應用於不同產品之上, 配合IP已有的知名度,為市場推廣帶來極佳效果。
京華招牌: 台中燒臘便當 | 台中香港京華燒臘美食便當,低調隱藏店家,味道不輸給廣味
),位於香港島東區北角英皇道279-291號,所屬地段由三部分組成:皇都戲院、皇都戲院大廈及商場。 皇都戲院的前身為「璇宮戲院」,於1952年落成,是一座單幢式戲院,而皇都戲院大廈及商場則於1959年落成。 麥雅端將Chocolate Rain的著名角色帶到東區,當中Dino的遠房親戚、分別代表東區和油街的「東東」和「油油」亦首次出現與大家見面。 12米高的巨型東東與法天娜Fatina將會出現從北角碼頭對開的海面出發,探遊東區。 另一邊廂,在油街的故事村,亦會看見忙碌的Fatina與白菜、蘑菇等可愛公仔在歡迎大家。 專程慕名而來的還有就讀中五的黎同學,他希望請師傅提字,寫下朋友的姓氏作禮物,「我的朋友很快就離開香港,希望他拿住一張自己的姓氏,記得自己在香港曾經生活過,以及他作為母語是中文的人的身份」。
京華招牌: 香港老美:老香港的美學印記
奈何世事不能盡如人意,京華招牌屹立皇都三十多年也隨著皇都被清拆而被逼搬遷。 歐陽昌雖堅守到最後,令真體字屹立不倒,但像其他文字一樣只剩下鬆散的結構。 雖然我們不能保留昨日的光輝,但總能把載著本土歷史的小文物帶回家,以不一樣的方式令傳統藝術得以傳承。
人去樓空,但迴廊深處仍有燈亮,那是歐陽昌經營的「京華招牌」。 Flow乘聯「文字師」歐陽昌師傅推出Flow Dollar實體充值卡,卡上印有以由歐陽昌師傅手寫的真體字「房」。 除了可以留作紀念,我們亦希望可以將這個本地文化傳承、推廣和記錄。 Flow Dollar實體充值卡即日上架,歡迎購入收藏。 Flow 首次將歐陽昌師傅的作品帶到酒店,重新裝飾和擺放,重現了當日在皇都的風采。
京華招牌: 招牌四寶飯
土耳其6日發生規模7.8強震,女星于美人的學長日前推薦,可以捐款給慈濟或在土耳其的「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簡稱台灣中心)。 京華招牌2025 但卻遭科技專家許美華揭露台灣中心「不為人知的一面」,還有律師直言,時任國際人道建築與教育協會理事長、現任台灣中心執行長的裘振宇,若未經家屬同意重啟曾聖光募款專案,就有詐欺取財罪的嫌疑。 記者倒記得歐陽昌的網店可辦得有聲有色,他的真體字近年於IG備受追捧,現有4千多人追蹤的IG帳戶@au.yeung.master,以其真體字推出了一大堆T恤、布袋、紋身貼紙等潮流商品,印有一大個「愛」字的彩tee和發光膠板尤其受文青歡迎。
京華招牌: 香港人.香港字
綜合媒體報道,首幢「養豬大樓」已於去年10月投產,採用自動化管理,料每年可飼養120萬頭活豬,生產豬肉10萬噸以上;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旦豬隻染上疾病,擴散風險會相當高。 師傅自幼愛鑽研書法,他的媽媽告訴他,古代重要的東西很多都是用真書書寫,故他就找來很多銀幣、神主牌之類的東西,再細讀百家姓、三字經等文獻,苦練鑽研出來,成為他的獨門「真體字」。 前身為高客運量、人來人往的火車站,現在仍保留以紅磚及花崗岩建成的尖沙咀鐘樓。 京華招牌2025 舊車站於1915年建立,儘管進行了大量的保護工作,最終亦於1978年被拆卸。
京華招牌: 香港京華燒臘便當 整體感想
因為那陣子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中看到這裡的相片,才知道有這個地方,所以專程來看看。 (我承認和很多人一樣,都是想來「打個卡」的。)果然,有為數不少的年輕人跟我一樣,拿著相機前來。 《東區文化節-雲遊東區》期間,大會將提供12場適合不同年齡者參加的DIY手作坊,包括由麥雅端親身示範利用回收碎布為「東東」和「油油」製作獨一無二的小衣服、製作簡單的布公仔、以及為其設計衣服並填上顏色等,費用全免。 歐陽昌的書法事業因興趣而起,當年的風光由書法事業成就,而如今,風光不再,他卻將自己的一生都撲在了寫字上面,前來光顧的客人是為文化、為情懷、為他的名氣買單。
京華招牌: 北角碼頭獨有的放生文化
到了1970年代,香港一度盛行海外歌舞團表演,而皇都戲院也是一個十分受歡迎的表演場地,曾到此表現的包括日本松竹歌舞團及台灣藝霞歌舞團。 但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演出,可能是1970年8月隨台灣凱聲綜合藝術團而來的鄧麗君。 皇都戲院的前身為1952年12月建成的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該建築物由建築師劉新科及1950年的香港測量師學會主席 George. 璇宮戲院於1957年底結業後與毗鄰的地段重新發展成住宅及商用建築物,而地下停車場則改建成三層商場。
京華招牌: 書法
然而,時至今日,除非在特別場合,否則也難看到女士穿旗袍。 「美華時裝」是碩果僅存的字號,至今依然為女士度身訂製旗袍,當中的老師傅堅持一針一線縫製,親手加上裏布、鑲邊、花紐,為客人做出獨一無二的旗袍。 北角海逸酒店走傳統商旅路線,木系裝潢、暖黃燈光,房間有簡單廚房設備,而且設有健身室、25米標準露天泳池,然後設施充足齊全,小編略嫌酒店有些舊。 也是一間價格親民的五星級酒店,一進大堂便會感受到華麗典雅的氣派,每間房間都擁有壯麗海景,尊貴露台海景客房和行政露台海景套房中的私人露台有巨型按摩浴池Jacuzzi,staycation可體驗日本一泊兩食的感覺。 北角的海濱長廊能遠維港眺對岸的九龍景色,大家可以在這裏悠閒散步,如果天氣、時間剛好,更可以欣賞到日落晚霞。 在春秧街穿過糖水道的馬寶道,有很多售賣東南亞商品的店舖,其中的「天然椰子號」於1964年創辦,開業超過50年,售賣不少椰子產品,例如很少聽聞的椰芯,自家製咖喱膽、孜然粉,七味粉等香料調味料,以及自創手製班蘭年糕等,質素佳而且價錢實惠。
談起真體字,歐陽昌雙眼發亮,開始高談闊論:「唐朝已有真體字,佢係楷書阿媽,地位與泰山並重!可惜真體字經磨歷劫,屢次被侵略者毀滅,令中國人如同被剃眼眉。」六十有五的歐陽昌,仍然聲如洪鐘,中氣十足。 他一口咬定,真體字位列中國書法四體「真草隸篆」之首,許多古書古錢皆見真體字,只是蒙古人南侵、火燒圓明園,屢次令真體字失傳,而他自己就是無師自通、現時獨門懂寫真體字的書法家。 京華招牌 「你查下歐陽詢、王羲之先,用圖片(搜尋)!」他命記者掏出手機,比對歐陽詢、王羲之、岳飛、林則徐等人的字,「你放大看,係咪同我啲字一樣?」記者問,歐陽詢等人不是以寫楷書聞名嗎?
每一筆都緊緊相扣,結構緊密而不會四分五裂,像心連心的家庭一樣。 京華招牌屹立皇都三十多年,早前因為皇都被清拆而被逼搬遷,歐陽昌雖痛失基地,但仍堅守真體字,令真體字屹立不倒。 1952年建成,皇都戲院擁有超過60年歷史,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大戲院之一。 京華招牌2025 以獨特的拋物線屋頂和立體浮雕的設計著稱,皇都戲院獲一級歷史建築評級。 前身是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是港人欣賞古典音樂和西方歌舞表演的文化表演場地,後來易手改名為皇都戲院,放映電影之餘繼續迎來世界各地的表演團體,連鄧麗君都曾在這裏演出。
Little Lecca (力多樂卡)是一個充滿想像力及生活方式的品牌, 品牌主理人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小孩。 他創立之初,希望以Little Lecca (力多樂卡) 可愛的性格和吸引人的設計能激發出你內在的童真, 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生活中帶來積極的影響和歡笑。 品牌在2019年成立,至今已和眾多品牌合作, 相關周邊商品在網上及線下均有銷售。 「恪守傳統,文案創新,令書法融入當代生活」 恪守傳統:舉辦文化體驗,分享書法的美, 令都市人體驗傳統美學及心境平靜。 商標設計、塗鴉、廣告方案、包裝設計到客製文化體驗, 由商業文案重新思考傳統書法設計定位。 是不是會想起自己或身邊一些有點「論盡」、「迷糊」的朋友仔。
京華招牌: 喜歡 TripGuide 推介?
他白天上學務農,晚上點亮水火燈,參照家中佛經、通勝、三字經等古籍,自學書法。 還未行至京華招牌門口,筆者便看見店鋪內外懸掛的各類招牌、遊客合照及受訪報章。 他坐在一堆字體材料和成品中間,麻利地為客人寫好一張牌子;又去看看店面外慕名而來學習寫字的年輕人,手把手教他們毛筆寫法。 京華招牌 透過獨特的拍攝技巧,配合細膩而幽默的文字,將仍然現存於世的一些老香港建築,或老香港事物以美學角度記錄下來。
京華招牌: 北角也有Outlet?
言談間,他又著在場的人拿起電話上網搜尋與「墨論真理」有關的圖片,然後又談起他的真體字與墨論真理的關係,再說到他的真字體與灣仔區文昌師傅寫的字體有什麼不同。 其間旁邊的中年女人(應該是他妻子)拿著飯菜著他先吃飯,不過談得興起的他還繼續喋喋不休。 在漆黑無人的走廊中迴響著的是鞋店不停重複播放的清貨大平賣錄音,再前行十多步,會發現走廊盡處傳來一點燈光及人聲,那裡便是文字師歐陽昌經營的「京華招牌」。 三十多年來,憑著獨有的手寫「真體字」,歐陽昌為不少店舖題字、造招牌,寫揮春、字畫。
京華招牌: 沒有大品牌的
文化節最後兩天更會有「菜姨姨講故事」環節,並設台上故事區。 12米高的巨型Chocolate Rain東東與法天娜Fatina,即將漂浮於東區海面,勢必成為人氣打卡點。 香港逾千個招牌的字體都出自歐陽昌(昌哥)手筆,一筆一劃皆見証著香港變遷, 他的作品充滿80年代香港的經典懷舊味道,應用於禮品之上用途廣泛, 能讓任何最簡單的產品變或別具文化氣息和意義的藝術品。 綠星火提供專業設計服務,可在書法字以外配合圖像或其他元素, 要潮流或型格同樣合適。 在一切講求效率的社會下,簡樸的事物反而更顯得彌足珍貴, 一份手寫書法禮品,記載滿滿的香港人情味。 有別於一般錢罌,豬仔錢罌傳統構造為完全密封,使用前需燒紅硬幣,熔開投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