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讚堯(聖王)而鬧桀(暴君),不如一齊喺道度忘記啦。 為咗方便,我哋分開為兩個部分,雙魚句同雙王句,雙魚句係比喻唔易譯,咁就先講雙王句。 今次,我哋就一齊嚟睇下2022年考咗嘅三篇好短嘅文言文當中嘅意思,呢三段文字雖然短,但係好能夠揭示當時知識份子討論緊嘅問題,亦好好咁對應我哋近排嘅集數。 有別於以往會考採用的「常模參照」(Norm-referenced test)評級方法,俗稱「拉Curve」。 學生各科成績分為A至F級,表現低於F級的成績被評為U,即「未能評級」。 先寫「主題句」的好處在於,閱卷員馬上能看見考生的論點,而非在一大段引用資料的文字中找尋考生的論點。
考生對於例證的熟悉程度可以看出他是「吹水」還是言之有物。 如果考生僅能描述某時段的概況,卻未能精確提出任何例證,即使他把第二至第四點做得很好,他的答案也沒有內容,難以取得好分數。 以題b為例,考生宜先根據資料歸納出主題句(女性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明顯提升。),再引資料內有關句子為證(紅線),最後以已有知識加以闡述。 你先要睇啱資料講咩將佢抄落嚟,再用解說嚟將資料同史實連結,大原則係唔好無視資料或者斷章取義,而解說部分最好同之後嘅史實部分有關聯。
中史dse: 中國文學 Chinese Literature
他……(講下d具體措施,即係確立尊號、定曆法、易服飾、巡遊天下、刻石記功etc)透過這些措施,秦始皇顯示了皇帝與臣民地位的不同,強調了君權至上的觀念,使臣 民心生敬畏之晴,震攝臣民,鞏固政權。 以12000人為參考,在DSE考獲22分(即2科5以及3科4)以上的人數約為11000人,而考獲19-21分為9431人。 考生A寫道:「一戰前,各國曾致力裁軍,舉行多次裁軍會議,以緩和局勢」;而考生B寫道:「一戰前,各國曾致力裁軍,例如分別於1898年和1907年舉行兩次海牙和平會議,以緩和局勢」,明顯後者較為優勝。 例如當日我揀晚清2+2、6、15分題,一方面係因為晚清溫得比較多,另一方面係因為個分額散兼有簡答,容易拎分。 喺選答題同埋卷二方面,揀題目當然要睇你對條題目嘅熟悉度。
DSE 化學Chemistry考試模式主要考核學生的對不同化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同學需透過操練past paper來熟習DSE Chem卷的出題方式。 小編也為大家搜集了HKDSE、HKCEE 及HKAL的Chemistry past paper。 DSE 生物Biology考試模式主要考核學生的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所以會有很多與日常生活有關的應用題。 同時,同學需透過操練past paper來熟習DSE Bio出題方式。 小編也為大家搜集了HKDSE、HKCEE 及HKAL的Biology past paper。 此事得小村外務大臣贊成,清國楊公使深表贊同,計劃敦勸清國各省督撫,及上奏清國皇帝,陸續派遣來學。
中史dse: 數學 Maths (必修與延伸部份 Compulsory + Extended Part)
但是實際上對於不屬於新高中科目(即甲類科目)的應用學習科目和非中英文語言科目的認受性都存有疑問。 不少院校或學系都不把非高中科目計入正式收生成績,而只視同於額外的參考資料,甚至不承認該科成績的場合也有發生。 [26]即使院校承認該科作為正式收生成績,也不代表該科和與新高中科目取得同等的認受性。 例如應用學習科目,達標、達標並表現優異只等同於文憑試新高中科目的2級、3級[27]。 而其他語言科目除E級對應非指定選修科的及格級別外,不少的對應等級都比新高中課程低,甚至只視同及格(反之個別與相關外語有關的科目或會視為特定選修科)。
- 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教育局決定全港所有學校於2022年3月至4月提早放暑假。
- 小編也為大家搜集了HKDSE、HKCEE 及HKAL的Biology past paper。
- 在非華語考生語言規定方面,雖然考試的設計的原意上容許,個別的院校並不容許非華語考生以丙類科目代替中國語文科,而要他們自行應考指定的中國語文考試(例如IGCSE中國語文科)以符合其入學要求。
- 有考生坦言考慮到歷史科試題爭議,在作答中史抗日戰爭題時有所顧忌,不會花太多時間及精力完成該題目。
如果同學係溫一個板塊冇咩題目可以揀,咁你當然就只能夠硬食嗰一題。 地理呢科唔止要上知天交、下知地理,係寫essay題目既結構上都要有唔少地方注意。 小編為大家整合左呢幾年既地理中英文past paper,係溫書時更得心應手。
中史dse: 「史實補充類」回答技巧
中共二萬五千里長征係可以提,但應該係作為你喺論點一講西安事變嘅時候,討論前後關係變化(由敵對而合作)嘅一個小論據,最多都係講一兩句,目的係解釋西安事變點解咁重要。 中史dse2025 考評局開發的文憑試診斷回饋系統 中史dse (DFS) ,結合文憑試多個科目選擇題的試題庫,教師可按年份、內容領域、難度等來組合試卷,分派予學生進行評核,再取得診斷報告,報告除設有估算級別,還提供學科專家就學生答錯的題目撰寫重點考核知識與提示。 福建中學(小西灣)中史科主任李偉雄表示,考生若有認真溫習,今年試卷有不少題目不難答。 李偉雄舉例說,其中有一題需要學生回答明太祖君主集權措施為政治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明朝的君主集權並非陌生知識點,考生理應熟悉,故作答不會困難。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於2010年為學校考生舉辦最後一次的會考,及於2012年舉辦最後一次高考。
以上題a為例,考生回答的第一句應該直接回應題目,寫出資料E的信息。 主題句要有概況性,而且必須精簡,盡量用最少字數概括自己的論點,之後再對論點進行闡述和例證。 臨近四、五月,又是莘莘學子埋頭苦讀,準備應考文憑試的季節。 而說起「埋頭苦讀」,相信最深有體會的,就是修讀DSE歷史科(History)的同學。 歷史科課程範圍橫跨整個二十世紀及現代(1900年–2000年後),從歐洲大陸到亞洲、中國、日本,以及香港,大量的年份、地名、組織、重要人物的名字,已經足以使同學頭昏腦漲。
中史dse: DSE 中國歷史 Chinese History Cut Off 分數
歷史不止是一門「背誦」的學科,它注重學生的歸納,分析等邏輯能力。 在考試的形式下,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寫出完美的答案。 但只要有充足準備,在有限的時間內「知無不言」(但需「言而有盡」),以簡潔的方式清晰表達自己的論點,不難在文憑試中取得好分數。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看新聞及培養對時事的觸覺,考生都應要知道通識內的考試框架及常見題型。
中史dse: DSE|歷史科考生覆核成績總分較5*低卻奪5**惹爭議 考評局解謎團
同埋,要記得用Marking Scheme咁嘅Format嚟寫自己嘅溫習筆記~整好自己既notes之後,每次再睇到一啲新既內容或者史料,就可以再加入去呢本Notes。 由一開始最簡單直接既課本內容一直慢慢加啲例子深化上去,咁樣温習先會越嚟越順暢;之後再將Notes濃縮,先可以用更簡單既方式令自己記住。 麥指,試題資料分別提供中國及日本角度的抗日戰爭宣傳品,他認為題目容易明白,「唔會無討論空間」。 他續指,日方傳單有要求中方勸降意味,但他不同意這個觀點,因據歷史資料,抗日戰爭中好少中國人投降。
中史dse: 選修科目
[12],並表示教育局將派員至考評局了解考評局的出題及審題機制[13]。 資料C:引用日本法政大學校長梅謙次郎在1905年出版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清朝教育家范源濂向他稱大清國有意改革,但修讀法政課程要六、七年時間,希望他作為法政大學校長,可設置法政速成學校,使留學生可於一年修畢。 梅謙次郎雖然認為法政課程需要四年方能修畢,但同意提供一年期的法政速成課程作為試驗。 試卷第一部分甲部問及安史之亂,要求考生說明安史之亂爆發原因及如。 乙部就引 年代的歷史資料,包括國民黨第一屆一中全會簽到名冊、孫中山給蔣介石的信等,並問到第一次及第二次國共合作。
中史dse: DSE 中國歷史 Chinese History Cut Off 分數 (2012-
卷一必答部份涵蓋甲、乙兩部,佔 中史dse 40 分;其餘甲部及乙部各設3題,考生須分別各選答 1 題,佔50 分 。 引文一,是來自1912年1月黃興代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寫給井上馨(大日本帝國元老、前外務大臣)的一封信,要求對方委託三井洋行籌募一筆資金,用以支持推翻滿清及成立新政府。 引文二,是日本三井洋行代漢冶萍公司備款250萬日圓借款予中華民國政府的合同,借貸以大冶鐵礦作抵押,借款期一年,年息七厘。
中史dse: 甲類 – 新高中科目選修科目: 中國歷史
也要記緊用marking scheme的那種精簡的方式來寫中心句和筆記(簡短句子包含了全部的論點要點)。 簡同學又說,因應今年沒有必答題,因此溫習時專攻較熟的古代史。 中史dse 中史dse2025 她說老師有成功預測部分題目,又覺得比以往有更多分題,讓考生「執分」。
中史dse: DSE 中國歷史 文章系列
甲部分的必答題中,抗日時期的題目包含2幅與蔣介石有關的漫畫,考生需按資料回答圖中的事件,並舉出理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另需寫出漫畫對蔣介石所持的態度,並回答是否同意漫畫家的觀點等。 小結:記住,一連兩篇文章強調若分時段溫習的話,不妨在餘下時間專攻宋至清一節,因此宋至清的中央集權、君主集權,到本節「民族政策」,均應投放一樣心力來讀啊! 下周會為本系列最後一篇文章,與大家談談乙部溫書策略。 莊子自己知道自己做緊啲咩,好好享受佢同惠子吹水嘅人生,咁就已經係快活。 「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之一氣。」天地只係一個整體嘅氣去轉化,當人見到一把弓遺失而希望本國人/人類執到呢一把弓,呢一個就係「有為嘅記憶」/成見,仍然視呢一把弓係獨立於天地以外嘅弓、係人所用嘅弓。 當呢一把弓唔一定被人執到,人就仍然有機會失去呢一把弓,而就算把弓一直被人所用,無論點樣藏呢一把弓,總有一日呢一把弓會用壞。
中史dse: DSE 2020│中史卷一必答考抗日戰爭 考生稱作答有顧忌
可想而知,掌握DSE 中史dse Cut-off分數的用處很大。 首先學生可知道自己各科之估計級別,跟全港考生比較,實力如何,位置所在。 這遠不止於滿足好奇心,更可藉此察見不足之處,跟理想成績相差多遠,進而制訂讀書方針,編排溫習時間表,設定目標……等等,對備戰DSE大有助益。 不過,若比較達標和優異的成績分布,以考獲第2級和第5級或以上為例,代數與微積分獲2級的考生比率只排第4,反而音樂和歷史,以及組合科學(生物、物理)的達標比率最高。 若不計考生人數僅159人的音樂科和22人的組合科學(生物、物理),歷史奪5級或以上的比率較數學兩個延伸單元、物理、化學等科目低,比較下算是「易合格難高分」。 當中,試題內容涉及西周封建及春秋至戰國在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轉變、隋文帝推行的政策、明太祖的君主集權措施、洋務運動及百日維新、晚清局勢轉變、不同年代的中美關係等。
中史dse: DSE History1. 時間管理
上述的成績要求為符合申請資格的條件而非科目的取錄要求,取錄與否,和會否承認個別科目成績都由院校自行決定。 會考的選修科及格率只有大約75%,等同DSE的3級,而會考的F級是90%左右,等同DSE的2級。 中史dse 要注意的是73-77%的考生等同DSE的第3級和會考的E級,而90%的考生等同DSE的第2級和會考的F級,即會考5-6科F級(75-90%)就會取得0分,而DSE5科在75-90%(2級)亦可以取得不多於10分。 考生在整個小題中幾乎沒有分段,閱卷員難以區分出考生的不同論點。 每一段落應控制在3-5行,如果有新的論點就隔行分段再作闡述。
中史dse: 歷史 History
有機會因為dse 而讀到莊子係一個幸福,但如果讀莊子只係為咗dse 咁就會好可惜。 呢次dse考咗楚共王遺弓、荊人遺弓、莊子〈大宗師〉三篇文,出卷嘅人好明顯對老莊有啲理解,否則出唔到三篇咁連貫嘅文章,可惜嘅係,我認為出卷嘅人嘅注釋顯示住佢錯解莊子,當然,咁可能係因為要令到熟讀範文〈逍遙遊〉嘅學生去好快知道篇〈大宗師〉講咩。 我就借呢個機會同大家一齊去睇下莊子嘅思想,睇下「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音:虛)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點樣顯示住莊子對生死、天地、轉化嘅睇法。
消息人士又認為,考評局不便公開當事人個案細節或臨界線實際分數,但當事人若有疑問,可直接考評局查詢,以獲得詳盡解釋。 消息人士承認「報告嘅162分同最後評級唔掛勾」的情況易引爭議,但他認為不影響公平性,只是建議考評局檢討及改善報告的表達方式,減低誤會。 考評局前評核發展部經理楊穎宇亦在社交平台出帖,認為考獲較高分考生獲評較低等級不合理,形容事件不可不理,要求考評局交代。 他批評事件荒謬、錯漏百出,「評卷工作做到咁一塌糊塗,令到學生唔能夠得到應有成績」。 他又說,「好彩嗰個學生有申請appeal(成績覆核),並且購回考卷,呢件咁荒謬嘅事件先至揭發出嚟」,要求考評局嚴謹跟進及交代。 看著學校的考試分數,若換成正式文憑試,會拿到什麼級別呢?
據考評局資料顯示,制定各科DSE 中史dse2025 Cut-off分數時,動用到學術及統計兩種專家小組,定期邀請學校進行保密研究測驗作參數,複雜的分數調整數學公式等等。 坊間則由有心人,蒐集自願者提供之考獲分數等級,匯集推算而成。 雖非官方資料和完全準確,但應已相去不遠,頗值參考。 除了中英文、數學和通識外,文憑試選修科分為甲類、乙類(應用科學)和丙類(外語),在甲類選修科中,今年生物科的報考人數最多,有超過1.2萬名考生。
個別的海外院校,對於較易受評卷者的觀點影響成績的通識教育科規定較為寬鬆,一般只視同一個普通的選修科,甚至不予承認,而非香港院校規定的必修科。 因應評級的轉換,各大專院校不論有否參加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在收生的條件和要求都因應此考試作出轉變,特別因應會考的廢除導致中五程度畢業生的斷層。 中史dse2025 從2018年起,應用學習科目的成績可以再細分為「達標」、「達標並表現優異(I)」和「達標並表現優異(II)」。 「達標並表現優異(I)」的表現水平等同文憑試甲類科目第3級的成績,而「達標並表現優異(II)」的表現水平則等同第4級或以上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