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般買家來說,大家前往律師樓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多數會提醒你帶支票支付相關稅項,律師會協助代交印花稅。 由於有聲音認為境外資金是本港樓價高企的主因之一,故特區政府在2012年10月27日起,針對境外買家徵收買家印花稅 。 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在簽訂住宅物業的買賣合約時,便要額外繳交15%的買家印花稅 ,但根據《施政報告2022》的最新指引,合資格外來人才,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首置物業可退還買家印花稅。 無論買賣一手樓或二手樓,當我們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後,在物業正式轉讓至買方手上時,我們要多簽一份「轉讓契約」。 「臨約」及「正約」只說明我們有買入物業權利,但真正作為證明物業轉讓文件卻是「轉讓契約」。 這份文件會在土地註冊處註冊,需進行俗稱「打釐印」的方式來確立其認受性。
「賣後租回」合約不影響整個物業買賣流程,買賣雙方仍要如常簽署正式買賣合約、繳交訂金、驗樓及支付尾數等。 這種方式最大缺點,是買入新物業的人士,本身已持有物業,不符合首置人士身份,需要先繳付15%辣招稅。 三年後賣樓2025 但如果在買入新物業後一年內賣出原先物業,可申請退減部分稅項。
三年後賣樓: More in 按揭指南:
本人現正辦理離婚中 男方擁有100%物業未供完 想將50%轉讓畀女方 但女方擁有另一物業亦未供完 期望雙方過身後物業可轉讓給兩個兒子 請問厘印費多少? 我想問甩名,太太將她50%轉讓給老公,樓價是當年係280萬,現在520萬,那計算印花稅係用當年的,還是現在的,和總共要交多少? 三年後賣樓 發展商先行收取單位樓價款項,一般會有樓價折扣優惠予買家,但買家卻要按期按月向銀行供款及供利息,未住先付錢。 買入及完成交易的現樓,要再賣出的話,就好像賣一般二手樓一樣,除了銀行按揭可能要罰息外,沒有其他限制。
- 只是部份人在買香港住宅時,很多時會連同車位一併購入。
- 如果物業缺少任何業權文件,或需要額外支付補契費,讓律師向土地註查處申請補契,補契費用一般為港幣幾百元。
- 就以一個1,000萬元的物業買賣為例,現時的印花稅率為3.75%,即需繳付37.5萬元印花稅。
- 由於遺產可能涉及物業或樓宇,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識和經驗,故此經由律師事務所處理最為恰當。
- 如有業權整合需要,可與我們聯絡,我們再為你評估實際情況,透過規劃降低成本。
早前曾傳出人選之一是經濟學家、日本央行前政策委員會委員植田和男。 正當今年內地復常之際,市場憧憬疫情期間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將會大解放,透過「超額儲蓄」推動「報復式消費」,修復內地經濟。 三年後賣樓 不過,專家普遍對此大潑冷水,皆因要搞清楚內地出現超額儲蓄的原因,乃源於民眾看淡未來收入前景,與早年疫情下美國政府的轉移支付變相派錢截然不同,若內地居民儲蓄持續過高,實不利經濟復甦進度。 本周起將再進入香港銀行股的業績公布期,周四打頭陣的有渣打集團(02888)和東亞銀行(00023)公布2022年全年業績。
三年後賣樓: 按揭批核現漏洞 入息不足可連供兩層樓 或涉違法風險【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這種方式好處是減少換樓人士搬屋的次數,繼續暫住原先單位,省卻一筆搬遷的費用。 不過,陳超國指,很難說新買家是否願意讓舊業主暫租住原有物業,因新買家會有自己的自住的需求,如為新居進行裝修,未必一定配合到舊業主的要求,故舊業主需要跟新買家商討相關事宜。 若果換樓人士的舊有物業未有按揭保險,並想為新買入的物業申請按揭保險,銀行會先批出最高八成按揭保險。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指,若果舊有物業未完成交易,銀行會先批出八成按揭,當舊有物業完成交易後,換樓人士可以重新向銀行申請最高九成按揭。 他又說,如果舊有物業有按揭保險,是不可申請新物業的按揭保險,要留待舊有物業完全交易後才可以做。 而賣方則要將所有業權契據交給代表律師,再由代表律師交至買方律師檢查。
簡易落單程序,最快3小時內會收到配對成功電郵通知,確認預約。 如果你是選擇委託地產代理放盤,負責任的地產代理會盡量保持價格在合理範圍。
三年後賣樓: 服務評價
沿用之前同一概念,如果採用「提名」方式入市,又能否達到慳稅效果? 三年後賣樓 例如先由一名永久居民負責簽署簽「臨約」及「正約」,之後待「轉讓契約」時「提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三年後賣樓 根據稅務局規定,不論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提名近親簽立轉易契都是以「從價印花稅」方式來計算。 但如果提名的「近親」本身已持有香港住宅物業又怎計? 三年後賣樓 總之,提名近親只會用「從價印花稅」來看待,而不是更高稅階的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三年後賣樓: 印花稅表
透過地產代理沽出手上單位,賣方亦需要支付樓價的1%作為地產代理佣金支出。 以618萬單位為例,經紀佣金便是6,180,000 x 三年後賣樓2025 1%,經紀佣金便是61,800元。 買方須注意,在計算購樓時的折扣率所沿用的最初市值,是根據買方簽訂買賣協議時的市值。 銷售計劃中單位的售價一經訂定,於銷售期間將維持不變,而訂定售價的時間和簽訂買賣協議的時間一般約有數個月的差距。 因此,買方簽訂買賣協議時的確實折扣率或會與訂定售價時的折扣率有所不同。 業主須繳付的補價,是根據屆時該單位並無轉讓限制的市值,按照該單位首次轉讓契據中所訂明的最初市值與原來買價(註)的差額計算。
三年後賣樓: 呼吸 Plan 按揭計劃的問題和中伏位: 小心變窒息plan
由於「提名」人是近親,買賣只需依從「從價印花稅」。 如果提名的近親本身沒有持有物業,只需繳付100元的印花稅。 如以一層300萬元的物業作例子,先生繳稅300萬元X1.5%,相當於45,000元便可以。 既然是否持有物業,會直接決定繳交「從價印花稅」,抑或更高稅階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究竟怎樣決定買家是否持有多於一個住宅物業呢?
三年後賣樓: 肺炎疫情第四波,呼吸Plan 按揭計劃再現!
就以一個1,000萬元的物業買賣為例,現時的印花稅率為3.75%,即需繳付37.5萬元印花稅。 若選用公司轉讓形式來完成物業買賣,買家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因為公司除了持有物業外,還可能存在隱藏負債,買家可能連隱藏負債也一併買下來。 租置計劃單位 (包括經由房委會再次重售的單位) 的轉讓限制期,是從單位第一次由房委會售予購樓人士的轉讓契據日期起計 (而非由個別屋邨的首次發售日期起計) 五年後屆滿。 三年後賣樓 買方於『落細訂』后,帶同本身之工作證明、入息證明、銀行存款簿及〝預約買賣合同〞等到銀行做貸款手續 。 三年後賣樓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三年後賣樓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三年後賣樓: 注意事項一:查閱近期成交價
有意換樓人士記得要了解清楚賣樓、買樓的程序及陷阱,避免「落錯車」的風險。 我們建議如果賣家不肯定物業是否有僭建物的話,最好向測量師和房地產律師 問個究竟,以免買賣未能順利完成。 如果賣家的物業藏有僭建物,不單有機會違反大廈公契 或政府租契,遭政府部門「釘契」,影響賣家轉讓物業業權。 D.若賣家違反臨約或正約的相關條款,而買家決定放棄交易的話,賣家便可能需要退回所有訂金、支付買家的地產經紀費用及代表律師費用。 你可在簽署新居買賣協議的二年內,或在簽署出售舊單位樓契後的兩個月內,連同證明文件向稅務局,提交退稅申請。 換樓客在購買新樓時,因未出售現居物業,並不符合首置客身份,需支付15%辣稅,再加上其他買樓開支,如經紀佣金、律師費、裝修費等等,相比起「先賣後買」,需預留更多資金。
三年後賣樓: 購買住宅物業
如業主申請將單位售予房委會,按現行政策,房委會不會回購單位,但會行使《房屋條例》(第283章)賦予的權力提名買家。 單位將根據房委會不時訂立的程序和規定,按房屋署署長評定的售價(即由房屋署署長評估單位在回售申請提出時的市值,扣除從房委會購買單位時享有的原來折扣)轉讓予房委會的提名人。 按揭還款期最長為30年,但銀行會根據「人齡」及「樓齡」而調整最終批出的年期。 H按 VS P按除非個別房屋要求,由於現時拆息低企,九成以上置業人士選用H按供樓。 信貸紀錄申請人的信貸紀錄必須良好,才能順利申請按揭。 選擇按揭計劃要選擇最適合及最優惠的按揭計劃,最重要貨比三家,選擇按揭轉介公司有助節省上會時間。
三年後賣樓: 代理:政府賣大包 業主獲利甚豐
反觀如果聯名買樓的一方並非近親,則需要繳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且還需按需要繳交針對海外人士的「買家印花稅」。 舉例男方本身屬永久性居民、在港沒有持有何物業,但卻聯同一名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女士,以300萬元購入一個單位,該女士跟男方並非近親。 物業要交「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即「300萬X 15%」,相當於450,000元外,還要多繳交15%的「買家印花稅」。 舉例,如果丈夫買入的單位為300萬元,而丈夫本身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買樓前並沒有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他在簽署「轉讓契約」時,提名太太持有物業,而太太成為唯一持有物業的人士。 如果太太並沒有持有物業,丈夫要先支付「從價印花稅」,即「300萬元X1.5%」,相當於45,000元。 之後在提名太太成為唯一持有人時,只需繳付100元印花稅便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