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照顧其日常需要,在工程期間,外展社工會派人每星期會步行16層樓梯到其單位,送遞物資包,提供包括經冷藏處理的飯盒、乾糧、罐頭和日用品等,滿足一星期的必需品,減少她外出購買食物和生活物資的需要。 優化升降機計劃有別於一般的樓宇復修資助計劃,在進行優化升降機工程期間,大廈居民要面對「停𨋢」的情況,影響居民的出行以至日常起居。 為此,政府已預留約2.88億元的撥款予市建局,在籌劃優化升降機計劃時,推展以「地區為本」的社區支援和外展服務。
如樓宇未有成立法團(包括合作社樓宇),則必須由全體業主或合作社(如適用)作為申請人向市建局提出申請。 請先參閱「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申請表內附錄一《未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樓宇申請須知》了解相關的申請規定和要求。 首輪申請已於2019年3月29日開始,並於2019年7月31日截止。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2025 社區前進社區幹事朱江瑋指,有市建局職員曾在會議中向他們表示,油尖旺區的樓宇將會首先開始工程,為期由三個月至半年不等,但就沒有提到工程期間的安排。 他表示,油尖旺區很多單棟式舊樓,內裏只有一或兩部升降機,如進行工程,將對行動不便的居民造成很大影響。 為保障公眾安全,政府合共注資60億元,夥拍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2.0」(2.0行動),向合資格的住宅或綜合用途樓宇的自住業主提供支援,協助他們遵辦「強制驗樓計劃」的規定。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歸納第一階段服務經驗 優化外展服務
申請人必須在市建局向所屬樓宇發出2.0 行動《原則上批准通知書》的日期起計兩個月內;或申請人收到業主組織所發的首封《樓宇公用地方工程收費通知書》的日期起計兩個月內遞交申請表,兩者取較遲的日期為申請限期。 若申請單位由長者自住業主及非長者共同擁有,只要當中的長者居於有關單位,合資格長者申請人可申領該單位有關公用地方的檢驗及修葺費用全數,每個單位上限為港幣$50,000 元。 市建局並不建議申請人應用招標文件範本時再作修改,這是因為該範本是由擁有樓宇維修知識及法律背景的專業人士,參考專業團體及政府有關文獻及常用的技術規範,經諮詢業界相關可行性及實用性後編制而成。
- 升降機負責人可在其樓宇內和宣傳物品上展示認可計劃證書或副本。
- 若必須安排承辦商面試,業主須先於業主大會上議決通過,再書面通知市建局,並同時簽署「進行升降機承辦商面試 – 承諾書」,承諾在面試期間不作任何形式的議價或接受送贈。
- 至於有意參與計劃的業主組織代表,如在首輪申請期屆滿日之前(即2019年7月31日)未能趕及提交申請,可參加稍後推出的第二輪申請,詳情日後公布。
- 針對一幢大廈只有一部升降機,或大廈每層只有一部升降機可達的獲資助個案,市建局委聘東華三院負責,分別在港島、九龍、新界成立三支外展服務隊,管理及統籌一系列的社區支援和外展服務。
- 如果業主/申請人不遵守議價摘要所列規定,市建局會向該申請人發出書面警告,而申請人須作出糾正。
- 她歡迎政府提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並希望政府考慮在計劃推出前的過渡期,彈性處理已聘請承辦商優化或更換升降機的資助申請。
優化升降機計劃在2019年和2020年先後推出兩輪申請,合共收到約2,000份申請,涉及約8,200部升降機。 由於每部參與計劃的舊式升降機,在機齡和安全裝置上,未必相同,市建局和政府部門根據風險評估釐定優先次序,按優次分批處理有關申請。 申請期 第一類別樓宇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計劃範圍
市建局於2019年推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優化升降機計劃),首輪申請共收到近1,200宗申請,涉及約5,000部升降機 。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第二輪申請亦已於2020年展開,一共收到約920宗申請,涉及額外約3,200部升降機。 有關計劃開展至今已有3年多的時間,不少樓宇已完成升降機優化工程,無論是業主、地區人士、業界以至社區服務提供者,對此計劃提升升降機安全水平和服務質素所帶的成果,皆感到滿意。
第二類別樓宇 申請人必須於屋宇署通知安排顧問為有關樓宇進行檢驗及監督維修工程的通知信日期起計六個月內,或通知安排承建商為有關樓宇進行維修工程的通知信日期起計兩個月內遞交申請表,兩者取較遲的日期為申請限期。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2025 為免生疑問,合資格自住業主只可在其樓宇獲准參加2.0 行動的情況下,就其住用單位內屬私人擁有的伸出物的檢驗及修葺工程申請資助。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第二輪「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於1月6日起接受申請
據機電署指,使用超過20年的升降機,其零件或會出現損耗而引致效能下降。 加上部分舊款升降機亦欠缺最新的安全裝置,或帶來潛在安全問題。 市建局早前特別安排梁女士到豉油街安置大廈獲安排的單位參觀(左);安置大廈的升降機具有無障礙設計,方便梁女士的電動輪椅進出(右)。 「保修」是指,在安裝的升降機安裝完成後一年(保修期)内,承辦商需要自費更換或修補於期內任何時候被發現不符合合約標明的物料或工藝。 如果業主/申請人不遵守議價摘要所列規定,市建局會向該申請人發出書面警告,而申請人須作出糾正。
除樓宇業主或業主組織於2023年1月6日或之前已為其樓宇的修葺工程合約進行招標,而招標程序經市建局確認符合《建築物管理條例》(第344章)及樓宇公契(如適用)的相關要求。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否則業主或業主組織必須同時付費參加市建局的「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招標妥」)採購檢驗服務及修葺工程合約。 除了常規打擊圍標的措施外,我們亦為計劃制訂了數項特別措施,包括獲資助的樓宇必須使用市建局「招標妥」電子招標平台,好讓申請者在一個免受干擾的情況下委聘承辦商等。 我希望「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盡快順利展開,為市民的居住環境提供多一份安心和保障。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升降機更新工程
她以電動輪椅出行,須使用升降機上落,更換升降機工程於9月展開後,需暫停運作三個月。 外展隊評估其電動輪椅重300磅,無法用樓梯機上落,她嘗試物色酒店或服務式住宅無障礙房間,惟房間面積細無法讓電動輪椅出入,且租金超出負擔能力等困難。 患有肌肉萎縮症的梁女士,與丈夫居於旺角一幢40年樓齡大廈一個高層單位,大廈有兩部升降機,每層只有一部抵達,由於升降機零件老化,不時故障,大廈早前獲批參與優化升降機計劃,法團亦完成招標委聘承辦商分階段更換升降機。 他表示,市建局委聘東華三院負責管理及統籌有關服務,分別在港、九、新界成立三支外展服務隊,在工程開始前約6個月派員向業主立案法團及住戶派發問卷,並根據調查結果,派員家訪了解居民在醫療需求、起居習慣和生活上的需要,然後交社工評估每宗個案,提出針對性的服務。 (三)復康指導和器材借用 外展隊會向住戶免費借出不同類型的輕便健身器材,健康監察儀器及平板電腦,協助他們維持健康生活及與外界聯繫。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城市數據】全港逾半升降機逾廿年機齡 政府維修資助效果不彰
她歡迎政府提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並希望政府考慮在計劃推出前的過渡期,彈性處理已聘請承辦商優化或更換升降機的資助申請。 除了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援外,市建局亦特別考慮到,在工程進行期間升降機需要暫停運作,但部分大廈只有一部升降機運作;又或大廈內每樓層只有一部升降機能抵達的情況,對居民出入將會造成不便。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2025 為此,我們夥拍東華三院統籌及提供人性化、一站式的社區支援和免費外展服務,涵蓋出行、復康、社交以至送遞膳食和日用品等不同需要。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相關推薦
我們考慮到業界的承受力,以及避免相關工程費用飆升,故建議計劃分階段於六年內優化約5 000部舊式升降機。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2025 訪問員完成家訪後,會將每戶資料交予外展服務隊的專業社工,逐一評估每名服務對象的需要,以確立更針對性的服務範圍,配對合適的協助,例如提供額外的家居復康設備和轉介予其他合適的社會服務機構等。 林女士(左圖)感謝市建局及東華三院向她送上食物及生活物資,大大減低她在升降機暫停運作期間的出行需要。 外展隊(右圖)每周評估林女士的情況,上門為她送上物資及提供所需服務。 梁女士每天都會外出運動,以免身體肌肉纖維化,令病情惡化;她亦熱心公益,定期參與病人互助組織和民間團體的社區活動,推動傷健共融。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優化升降機宣傳短片 – 3 個成功個案分享 –
同時,外展隊亦善用科技,為有復康需要的居民,透過視像方式提供遙距的復康指導,例如教導長者居家健體的方法和相關技巧等。 經市建局和外展隊協調,我們在理解梁女士的情況後,並因應旺角豉油街安置大廈的升降機具有無障礙設計,便決定安排一個面積較大、可供四人居住的單位,讓她和丈夫二人在八月底入住,作為其大廈升降機在工程期間的臨時居所。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2025 為此,大廈早前獲批參與優化升降機計劃,法團亦已按程序完成招標,並委聘承辦商分階段更換升降機工程。 在完成問卷調查後,外展隊亦會根據調查結果,派員到有服務需要的住戶進行家訪,進一步了解居民在醫療需求、起居習慣和生活上的需要,然後交予社工逐一評估每宗個案的實際情況,並建議針對性的服務方案。 如需為升降機/自動梯進行主要更改或優化工程,負責人須僱用註冊升降機/自動梯承辦商為其升降機/自動梯進行有關工程。 完成主要更改或優化工程後,負責人須安排註冊升降機/自動梯工程師進行檢驗,方可恢復使用及操作該升降機/自動梯。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共籌優化升降機 資助計劃要點話你知
於《升降機工程招標文件》範本內闡明的延期竣工的算定賠償金率及其最高限額,是平衡了合約雙方的風險及利益,並且參考現時市場一般水平而釐定。 稍後時間,市民亦可於各區民政諮詢中心索取申請表格及申請須知。 申請表格填妥後,可透過郵寄或親身交回市建局,或直接經由市建局網頁填寫並遞交電子申請表格。 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四處都是高樓大廈,因而對升降機的需求龐大。 過去5年本港升降機數目均穩定增長,平均每年增加約千部;2016年有近6.5萬部,若以本港人口相比,平均每113人便有一部升降機。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註冊認可人士/ 檢驗人員(2019年7月5日)
當中,大廈法團的配合十分重要,可以讓調查員能盡量接觸大廈內的住戶,準確掌握居民對支援服務的需求量和服務種類,以便當大廈開展優化升降機工程時,團隊能配合相關需要,提供到位的支援。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2025 居於已參加優化升降機計劃之樓宇,而樓宇內只有一部升降機(第一類樓宇)或每層只有一部升降機抵達(第二類樓宇)之有需要居民, 在升降機停駛期間可能會遇到上落或其他困難。 為了協助他們,市建局已聘請東華三院為計劃經理及以下三間外展社會服務營運機構,提供了一系列外展社會服務。 如樓宇亦符合參加「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的申請資格,申請人可同時作出申請。 我們建議每部升降機的資助額為優化工程及相關費用/開支的六成,上限50萬元。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長者: 優化升降機計劃 收2000申請
個案中的梁女士患有肌肉萎縮症,她與丈夫居於旺角一幢40年樓齡、樓高26層大廈內一個高層單位,大廈內有兩部升降機,但每層只有一部升降機可以抵達。 住用單位的定義 於《土地註冊記錄冊》內登記或核准建築圖則內列明的獨立單位,而該單位須用作住用用途。 如申請人居於綜合用途樓宇內,由非住用改作住用用途的單位,申請人須按《宣誓及聲明條例》規定,聲明該單位現作純住宅用途(不包括前舖後居或涉及任何形式的商業用途)註三。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天(星期三)與發展局就開展「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簽訂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