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目前台灣一貫道徒有幾十萬之眾,成為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等政黨爭相拉攏的票倉。 [18]1996年於美國洛杉磯成立一貫道世界總會[19]。 香港的道務主要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離開大陸的孫慧明等人領導發展,逐漸設立的道壇、佛堂使香港與台灣並列,成為一貫道兩大本營。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部分道場移往臺灣和海外發展。 [20]目前台灣一貫道徒有幾十萬之眾,成為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等政黨爭相拉攏的票倉。 [21]1996年於美國洛杉磯成立一貫道世界總會[22]。
民政局宗教禮俗科長藍品畯表示,祭天大典是一貫道的重要活動以及宗教特色,指一貫道長期推動公益慈善及耕耘社會教化,尤以大香山慈音巖以及土城區福山天惠堂,是新北市績優宗教團體,更是社會一股穩定的重要力量。 一貫道發源於中國大陸、目前主要興盛於臺灣的宗教信仰,根據一貫道的官方歷史源流簡介,在臺灣應是孫慧明於1954年遷居到臺灣之後開始盛行。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一貫道接納部分日治時期的儒教信仰人口。 因該教結構嚴謹,又有秘密色彩,早期活動曾被國民黨政府大力壓制,1953年內政部更頒布禁令,嚴禁該宗教的散播,該限制直到1987年解嚴後才解除。
一貫道主神: 宗教建築
道光(一八二六),楊守一、徐吉南繼任第十三代祖,至道光八年(一八二八)了道歸西,袁十二祖復出視事,惟以年邁難於任事,交地任陳彬代理,三年後陳彬遭風考充軍,袁祖無奈復出掌盤,稱退安老人。 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袁祖歸西,續由五行掌道。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一八四三)先天道場遭受大風考,至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乙己,火行陳依精、木行安依成、土行宋土道在湖北漢陽捨身了道,道場岌岌可危。 風雨飄搖之際,幸賴十地彭德源(依法)臨危受命,晉任水行,出掌道盤。 彭水祖掌道,重建道場,制定條規,嚴立佛綱,數年之後,頹廢之道場,乃再度復甦。 咸豐八年(一八五八)十二月,水祖歸西,金秘祖(林芳華)接續之。
故,皇極金丹寶捲雲:「金丹大道最為奇,元始臨凡墜玉梯;真機默演無為理,九玄洩漏造皇極」,又云:「西天四七傳燈轉,東土三三立教門」。 一貫道主神 黃九祖以前為「接緒道統」,祖派、道脈在儒佛道三教,大道係教門中之真傳,在三教中遞傳。 一貫道主神 自黃九祖以降,係屬「開創道統」,乃為因應三期末劫、原人返本還原,所特設之授有無上法、專辦普度收圓道門,而為大道教團結社之開端。
一貫道主神: 香港分支组线
無極老母又稱無生老母、明明上帝,一貫道認為祂不只是一尊神,而是眾神與眾生的本源,無形無相,無始亦無邊,所以沒有神像,而「老」說明其年代久遠而無法考證、無法以常人之智理解。 「母」字說明祂孕育眾靈,為天地眾生根本,信徒認為無極老母是無形的,所以在參拜時會以「母燈」代表無極老母,象徵具有產生天地萬物的無極能量。 一貫道主神 一貫道主神2025 特別的是,一貫道不燒紙錢,也主張信徒可以在家修行,並鼓勵家人同修以推廣道化家庭。 位於土城區的「福山天惠堂」,是一貫道弟子的信仰中心,冬季大典邀各方信徒共同參與焚香、獻供、禮拜,並行九五大禮,是當今最高規格的祭拜儀式。 另大香山慈音巖也在12月13日早上六點舉行冬祭大典。
- 僅臺南市延平郡王祠(原開山神社)因主祀之鄭成功為中、日混血,偶有出生地平戶市代表,以神道教方式祭祀。
- 根據行政院國情介紹,臺灣地區現有主要宗教統計類別計有22種[4]。
- 西元一九九六年,於美國洛杉磯立一貫道世界總會。
- 清末民初, 彌勒佛應運降世為 金公彌勒(又稱金公祖師,西元1853─1925年),篳路藍縷,開創了彌勒大道普傳之初期。
- [17]目前台灣一貫道徒有幾十萬之眾,成為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等政黨爭相拉攏的票倉。
在臺灣,「基督教」一詞經常專指新教,而不包括天主教、東正教等其他基督宗教派別。 歷經推廣與傳佈後,大約可分為北方的全真教,與南方的正一教。 北方全真教偏重自行主義,重視冥想、苦行,南方正一教,又稱天師教,以張天師為首領,偏重他力主義,重視符咒科儀,一般來說,臺灣的道教來自南方福建泉州與漳州一代所盛行的天師教(天師道)。 清朝統治中國後,閩南地區信仰發生重大變革,除了產生吸收佛教世俗化的福建道教閭山派之外,也衍生出適合漢人(閩南人)民情的佛教。 此階段,以我為主體的觀音信仰,在佛教中,最容易被漢人所接受。 其名典出《論語》,孔子所云「吾道一以貫之」也。
一貫道主神: 發展
在臺灣3萬6千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將近3萬3千多個供教(信)徒膜拜、聚會的場所,平均每1平方公里,就有1座寺廟或教會(堂),宗教建築的密度之高,在世界上亦屬罕見,是華人世界宗教建築密度最高的地區[4]。 根據美國國務院《2020 年國際宗教自由報告–臺灣部分》調查結果,2020年,臺灣人口約為2,360萬人,有超過80%的人口信奉臺灣民間信仰,並自認為同時是佛道教徒。 許多人也將傳統民俗宗教的元素融入佛、道、儒教或其他宗教,例如添加薩滿、祖先崇拜、泛靈信仰、法輪功等。 其名稱之演變,最早於隋朝稱「尼摩尼教」;到唐朝演變為「彌勒教」;到宋朝演變為「白蓮教」;至元朝仍稱為「白蓮教」;明朝又演變為「齋教」;清朝則演變為「義和團」。 以後張天然亦改稱「孔孟大道」,對外也稱「天道」及「得道教」。 除聖賢及祖先外,自然神靈同樣是華人民間信仰的重要崇拜對象。
- 真耶穌教會於1926年由張巴拿巴等人傳入臺灣,據基督教學者調查,到2011年為止真耶穌教會在臺灣有教會244處,信徒達到52,501人,出席人數14,082人(不含12歲以下兒童)。
- 翌年,西班牙道明會依照羅馬教廷的要求,從菲律賓派神父2人抵臺傳教,並在福建教友幫助下,首先於1862年,在打狗(今高雄)建立第一座教堂,是為聖母堂,之後再於1928年改建為今日的前金天主堂。
- 此外,一些新興宗教自一貫道分離而來,如中华圣教、天真亥子道等相關衍生宗教[26]。
- 前者有建醮,謝平安,做三獻等,後者指安胎,起土,補運等。
- 嘉慶七年(一八0二),袁志謙續任十二祖,至十五年(一八一0),由黔省入滇省,自此道開雲南。
一貫道所採納的經典則引用佛教(與佛法原意解釋不同)、儒家、道教,甚至包括仙人所降的「鸞書」。 3.教團不同:佛法住持本在僧,佛教的弘傳,兩千多年來,仰賴出家僧侶的住持以及在家信徒的護法;一貫道並無出家修行的僧眾,其弘法布道的工作是由在家的各行各業人士承擔。 4.皈依不同:佛教的皈依乃是公開的儀式,表示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寶;一貫道入道時是祕密進行,而且要發極重的誓言。 5.教義不同:佛教主張生命是「緣起」而有,並無一個「主宰者」掌控;一貫道則認為人身雖得自於父母,而靈魂卻是由無生老母所出,此說類似上帝創造宇宙萬物之說,認為宇宙中有一主宰,與緣起法相悖。 一貫道主神 6.修行不同:佛教修行目標乃欲了生脫死,達到圓滿涅槃境界,人間佛教則更進一步,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奉獻;一貫道以返回「理天」為宗旨,「理天」是指良心,重視良心的顯發啟迪。 佛教與一貫道同為重視倫理道德的宗教,對於社會風氣的改善有正面的影響。
一貫道主神: 香港分支組線
由此證明觀音菩薩比釋迦佛更早成佛,因此佛規禮節中將南海古佛列於五教聖人之前,其實並不顛倒。 一貫道主神 為廣度末後悲苦眾生,乃倒駕慈航屢現菩薩身,於紅塵苦海中廣度群迷,有「聞聲救苦救難大慈大悲靈感觀世音菩薩」之稱號,與文殊菩薩、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併稱為四大菩薩。 一贯道的礼拜场所为佛堂,又称佛坛、道场,是一贯道宗教仪式的举行场所,通常奉祀该教主神无极老母。 男性(乾道)拜济公活佛为师;女性(坤道)拜月慧菩萨为师,但通常会称济公活佛为师尊,月慧菩萨为师母,弥勒古佛为老祖师。
一貫道主神: p160 佛教與一貫道
而其他比較知名的穆斯林有石永貴、馬鎮方、穆閩珠、林忠正、劉文雄,其中以曾擔任立法委員的劉文雄參與教務最為積極。 觀音法門由清海無上師於 1985 年創立,清海以弟子須接受印心儀式,接受純素飲食,並遵守五大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才可進入門下。 創辦人張蘭君自稱能與上帝溝通,結合基督教、佛教、猶太際、印度教等等,並「宣稱自己是下一個繼承耶穌、佛和穆罕默德的人。」在臺灣各著城市都有低調的道場,供會員修行、冥想、打坐等,在臺勢力龐大,會員人數驚人。 除了地域性神祇與恩主信仰外,臺灣民間信仰尚有海神信仰的水仙尊王與媽祖,瘟神與英靈信仰融合的王爺信仰:五府千歲、溫王爺、五年千歲、五顯大帝等,死亡鬼靈神格化的有應公與義民爺及民間刑罰府衙神格化的八家將等。 不過性質與道教幾乎難以釐清,不但信徒無法分辨兩者差別,就連一般統計數據與社會觀察,也將民間信仰歸於道教體系。 另外,以鸞堂信仰發展的恩主信仰,也頗為盛行。
一貫道主神: 一貫道的前世今生
隨著日本統治而傳至臺灣,成為大日本帝國以神道教為國教(即國家神道)作為政教合一的統治手段控制臺灣,在臺灣各地皆有神社,甚至出現揉合日本神道、臺灣民間信仰的新興宗教天母教。 經過超過廿年的宣揚,現代佛教於1980年代中期開始於臺灣盛行。 一貫道主神 加上經濟發達、政治鬆綁等因素,由中國大陸傳入的漢傳系統大乘佛教成為佛教的新興主導力量。 因為教義詮釋理性化,也適合現代社會需要,佛教信徒迅速增多。 一貫道主神 不但如此,以往從未出現的佛經偈語也大量出現於各種場合。
一貫道主神: 臺灣泛靈信仰
民國19年(1930年),以濟南為傳教根據地的張光璧(又名張天然,經典敘述為濟公活佛分靈倒裝轉世[10],在臺灣地區占多數的「師母派」認為張與孫素貞共獲指示)飛鸞時獲最高神祇無極老母指示,領導一貫道。 兩人弘法足跡遍布中國,時值日軍侵略,大量民眾遂信奉一貫道。 民國年間,一貫道各地的道堂公益慈善事業做得很多,如施粥、施茶、舍藥、助葬、濟貧、救難等善舉[11]。 較有名的有「崇華堂慈善會」、「中華慈善道德會」,對慈善事業的推行績效卓著,尤其是對戰時傷患的醫療及難民救助貢獻極大,屢蒙當局的獎勵[11]。 日本二戰投降後,中國國民黨政府、中國共產黨政府因為政治與邪教問題[12],先後取締一貫道。 [13]文化大革命時期,一貫道在中國大陸基本消失[14]。
一貫道主神: 家庭佛堂的祖先牌位方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10月10日发布《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一贯道在此期间被作为会道门取缔。 1946年傳入台灣后,因被指意圖推翻政府為國民黨所忌,于1953年以“涉及迷信及妨害地方治安”为名查禁,1987年才被允許合法立案。 一貫道主神2025 [6]今日臺灣有紀錄的一貫道信徒約有80萬人[7]。 臺灣也是華人世界裡宗教最興盛的地區,依照《中華民國憲法》,人民有宗教自由,中華民國政府奉行政教分離原則,對民眾的宗教信仰無干涉,亦不設國教。 由於三教合流,一般民眾自認是臺灣民間信仰者,往往同時信奉佛教、道教。 目前臺灣關於宗教的法律僅有《中華民國憲法》與〈監督寺廟條例〉,但後者僅簡單規範佛教與道教且並無罰則,〈宗教團體法〉草案則從2005年進入立法院審議至今都無結果,主要在於宗教團體的反對與施壓。
一貫道主神: 一貫道
而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後,一貫道也略有活動[16]。 一貫道主神 [17]一贯道逐步被中国大陆学界纳入新兴宗教研究范畴。 又稱科學神教,信仰人數約1000人,於高雄市設有大型宗教機構「教會」,其餘各地中小型機構則稱為中心。
一貫道主神: 道教
道光三年(一八二三),袁祖自雲南開道四川,在成都設立西乾堂,以此為中心,積極向各地開展道務。 彼等均為一時之俊彥,先天道隨其足跡所至,漸風行大江南北。 愛家國際餐飲 Loving Hut 為全球連鎖餐飲企業,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澳洲都有分據點,以清海無上師之名,在各大城市提供純素飲食。 餐廳內也通常可見供奉師父之照片、畫像、藝術作品、簽名等等。 另外還成立清海無上師世界會出版社,建立給信徒購物的線上商店「黃金新紀元」,可購買各種師父設計的精美藝術品,事業版圖非常廣大多元。 一貫道在民間的興盛主要原因是由於傳道者或是組織經常主動的幫助街坊鄰居,教內人士亦是互相幫助,於是一貫道的活動與市井小民的生活緊緊的結合,從而興盛。
根據2005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調查,臺灣人口中佛教佔35.3%、道教佔33.2%、民間信仰(包含儒教)佔約10%、基督教佔3.9%,無信仰或拒答佔18.2%[3]。 一貫道主神2025 華人民間宗教經典又稱善書,多蘊含儒、釋、道三教思想與社會倫理規範,內容具備教誨教育功能,信眾常大量印製善書並在各地廟宇免費派發以做功德,部分甚至成為宮廟舉行宗教科儀必誦的經典。 且不說是否有神靈存在,僅它的廣大浩淼、遙不可及,就足以令人望天興歎了。 有句話說得好: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人的胸懷。
以福建巫術、佛教密宗瑜珈派與道教正一道正一派、符籙派相融合以及吸收佛教世俗化的福建道教閭山派,一直都是臺灣主要信仰之一。 而不論是正一派或閭山派所帶來的道士、法師及造醮觀念與習俗更是深植民心。 這裡面,雖然科儀與中國其他地方不盡相同,不過臺灣多數道教廟宇仍自詡為正統天師教的傳承。
一貫道主神: 師母派在臺十八組線
民國19年(1930年),以濟南為傳教根據地的張光璧(又名張天然,經典敘述為濟公活佛分靈倒裝轉世[7],在臺灣地區占多數的「師母派」認為張與孫素貞共獲指示)飛鸞時獲最高神祇無極老母指示,領導一貫道。 民國年間,一貫道各地的道堂公益慈善事業做得很多,如施粥、施茶、舍藥、助葬、濟貧、救難等善舉[8]。 較有名的有「崇華堂慈善會」、「中華慈善道德會」,對慈善事業的推行績效卓著,尤其是對戰時傷患的醫療及難民救助貢獻極大,屢蒙當局的獎勵[8]。 日本二戰投降後,中國國民黨政府、中國共產黨政府因為政治問題[9],先後取締一貫道。 [10]文化大革命時期,一貫道在中國大陸基本消失[11]。 近來中國大陸的一貫道由於改革開放,略有活動[12]。
一貫道主神: 一贯道
一貫道創立大專院校一貫道天皇學院[39]、一貫道崇德學院,一貫道天皇學院106學年度招生率達92.86%[39]。 此外,一些新興宗教自一貫道分離而來,如中華聖教、天真亥子道等相關衍生宗教[26]。 一貫道創立大專院校一貫道天皇學院[34]、一貫道崇德學院,一貫道天皇學院106學年度招生率達92.86%[34]。
一貫道主神: 典籍:善書
朋友也是分層次的,有刎頸之交、八拜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患難之交、神交、至交等等,還有酒肉之交。 朋友相親,如同男女相愛,愛和恨的程度是呈正比的,反目成仇的往往是最要好的朋友。 因此古人說,對朋友要講仁義,要相互寬容、諒解、忠信、尊重。 點傳師:凡是領受天命,代理 一貫道主神 師尊 師母點道傳心法者,即為點傳師。
一貫道主神: 一貫道水田
這些供人索取的善書,有些是來自道藏的道教經書,有些是來自大藏經的佛教經書。 在民間流通最廣的三教經典,佛教乃是《般若波羅密心經》與《金剛經》;道教則是《道德經》、《清靜經》、《南華經》,儒家則是《四書》與《易經》 [4]。 其他諸如恭太子申生、春申君、范增、蕭何、柳宗元、文天祥、陳文龍、楊繼盛、鐵鉉等英雄豪俊也往往被奉為城隍之神。 也有的在全国各地受到普遍的崇拜,如财神赵公明、武聖关帝等。
一貫道主神: 一貫道供奉的仙佛神聖
较有名的有“崇华堂慈善会”、“中华慈善道德会”,对慈善事业的推行绩效卓著,尤其是对战时伤患的医疗及难民救助贡献极大,屡蒙当局的奖励[11]。 日本二战投降后,中国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政府因为政治与邪教问题[12],先后取缔一贯道。 [13]文化大革命时期,一贯道在中国大陆基本消失[14]。 近来中国大陆的一贯道由于改革开放,略有活动[15]。
所謂的恩主是扶鸞的名詞,是對人有恩德的主神,或者是救世主的意思。 多以歷史名人為膜拜對象的恩主信仰,主要神祇有俗稱關恩主的關雲長、呂恩主是八仙中的呂洞賓、俗稱岳恩主的12世紀宋朝名將岳飛。 恩主信仰中的多位神祇,民間常以關雲長為首,因此一般臺灣人亦直稱關雲長為恩主公。 除了人格化的地方守護神原因外,臺灣民間信仰另外宗源則來自道教。
一貫道主神: 臺灣宗教
一贯道在阐释教义时,也会运用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教、回教五教经典[13],另有自己的典籍,如经过扶乩的方式所产生的训文等。 香港的道务主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离开大陆的孙慧明等人领导发展,逐渐设立的道坛、佛堂使香港与台湾并列,成为一贯道两大本营。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部分道场移往台湾和海外发展。 该教原本仅在大陆山东省流传,民国年间,张天然将之传布开至全中国大陆。 1946年传入台湾后,因被指意图推翻政府为国民党所忌,于1953年以“涉及迷信及妨害地方治安”为名查禁,1987年才被允许合法立案。 [6]今日台湾有纪录的一贯道信徒约有80万人[7]。
物質的天,是自然形成的;精神的天,卻是人類創造的。 人創造了精神的天,又反過來去跪拜精神的天,人卻不知道他是在跪拜自己! 地 人類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於地,把大地比作母親,是再恰切不過的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14年时,香港主要发展成善一组、常州组、金光组、经纬组、明光组、普光组、基础组、文化组、法一组、辰洲组、天妙组、兴毅组等十二个组线。 其中以善一组较大,在尖沙咀有一栋商业大厦,财力充裕。 德国汉学家 一貫道主神2025 Philip Clart(柯若朴)发现加拿大温哥华的一贯道佛堂多为是由香港的善一组所传过去,据其考查,1980年代香港的善一组大概有三十多间的佛堂。 一贯道解禁后适逢台湾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一贯道亦蓬勃发展,信徒大量增加。 [20]目前台湾一贯道徒有几十万之众,成为中国国民党与民主进步党等政党争相拉拢的票仓。 [21]1996年于美国洛杉矶成立一贯道世界总会[22]。
一貫道主神: 典籍:善书 、研修书籍
起源於西元1920年在河南雞公山成立的「基督教中華信義會」,在臺灣延續其名,稱為「臺灣信義會」。 臺灣信義會先從高雄、臺北兩地開始,逐漸擴展至臺中、嘉義、臺南等各地。 臺灣信義會第一間會堂-「基督教臺灣信義會高雄教會」,於1951年成立。 初期由美國、挪威、芬蘭和丹麥四國八個差會合作,後來其中四差會因政策不同各自獨立發展成立總會。 至1954年信義會所屬之堂會已有十三間、聖經學院一所、文字中心一間以及一處廣播中心,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在地的總會管理教會事務並邁向自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