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恩中學、華英中學、英華書院、信義中學及真道書院,參與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與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舉辦的「香港基督教醫療服務發展歷史影片製作工作坊」,日前在珠海學院舉行首影禮,六十多名嘉賓、中學校長、老師、醫護界及基督教界人士及同學出席。 信義會恩耀坊服務包括長者日間護理服務、物理治療服務、長者支援服務、隱蔽長者服務及恒耀老友記等。 體弱長者可使用日間護理服務,痛症長者或社區人士可使用物理治療服務,體健長者可參與恒耀老友記,而獨居或兩老長者可參與長者支援服務或隱蔽長者服務。 郭麗明 | 本社前督導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榮譽社會工作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碩士。 曾在香港從事社會服務,及在美國基督教機構和教會服侍。
- 簡單來說,他刪除了「靜觀」中佛教的宗教語言,但擁抱其價值觀,並且以治療的形象來推廣一套教人專注自己,放鬆身心的操練方法。
- 樓宇名稱並沒刻意採用樹木名字,分別以同樣以木部為部首的漢字 – 「樂、杭、杏、榮」作名。
- 而珠海學院新傳系系主任黃俊東教授表示,期望日後更多跨界別的合作,可培育更多新一代的全能傳媒人。
- 除此之外,這亦有可能受到奧古斯丁影響,奧古斯丁是一個神學家,但他也是一位新柏拉圖主義者,後者影響到他的神學觀念,每每提到身體時,他都視之為邪惡,對靈性是一種障礙。
- 在分享中,肇峰首先介紹在不同的地方,學生可以獲得教育及向上爬的機會,以及會令學生的人生變得如何不一樣。
- 但反觀現時內地不少類似的綜藝比賽,不論是唱歌、跳舞,參加者、評判隨時棄賽,或者在比賽中做不君子的行為,甚至節目的編導,隨時因著不同原則更改規則。
- 試想年青人如想認識耶穌,卻只能搜尋到以上資料,傳統教會需要反思網絡宣教的重要性及應否投放更多資源於網絡事工。
雖然不是全部實踐「靜觀」的人,都會走上這一步,但當中確實有些人最後會走到「神通」,即通靈這一步。 連教授禪修的法師都反對人「神通」,因為神通打開靈界的門,一個人去了世界之外的另一個靈界是很難離開,即很難「甩身」的,這更是與基督信仰相違背的。 MBSR結合了「靜觀」默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身體意識(body awareness)及瑜伽(yoga),以幫助人們成為更加mindful(專注)。 這計劃燃起了將「靜觀」的概念和練習應用到醫藥去,以治療健康和有病的人之各種狀況。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觀塘區小學
凱莉山國際幼稚園:原址在官涌街38號The Austine Place 1樓及地下5號舖,於2021年停辦。 他的文章一針見血、鞭辟入裡,向當代教會闡明切中時弊的真理,幫助我們在基督裡成長,更全面地認識神。 # 院舍券服務範圍以外,因應院舍券持有人的照顧需要而使用的消耗物品,院舍券持有人(除了合資格申領照顧補助金的長者)需自費購買項目。 2002年1月,翠屏(北)邨獲納入為「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五期的屋邨之一,戶主可選擇以低於市價購入現住單位(翠楣樓除外)。 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全港徙置區及廉租屋邨一律稱為「邨」,為免與將軍澳道和鯉魚門道交界的觀塘廉租屋邨出現相同名字,故此本區更名為觀塘(翠屏道)邨,屋邨辦事處設於第1座。
- 在新媒體的世界內,因免費及點對點的特性,加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化,令網媒變成主流。
- 對比之下,「靜觀」不是與人談概念,相反,它是教人去除概念。
- 「生命號」流動車遊走不同地方,以互動、富趣味及啟發性的方式,將生命教育訊息帶進全港九新界的校園、社區、屋邨、遠至鄉郊地區,向年青人灌輸正向的生死觀念,進家庭社會互助互愛,喚起市民對生命的珍重和熱愛。
- 由1991年至今,華永會捐助的慈善項目超過3,500個,受惠人次數以百萬計,累計捐獻金額已超過港幣11億元。
- 而小雷老師亦認為電影如其他好的藝術作品一樣,是一種表達生命中的美與善的方式,遇到好的電影就好好的去享受。
「靜觀」強調「本體」(being),然後才轉化(becoming)。 當「靜觀」教人感受良好,不少教會的活動卻教人感到疲累。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難怪「新朋友」喜歡「靜觀」,連基督徒也被吸引過去。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香港已停辦學校列表
有的鄰居春天會在前園種植色彩繽紛的花、夏天會擺放多些特色盆景陶瓷和風車、秋天會在正門掛上秋天的花牌、冬天會擺放雪人……而且,不同的節日也會有不同的燈飾和佈置。 例如復活節鄰居會在前園擺放白兔和彩蛋做裝飾;也有鄰居會放十字架和復活節旗幟。 萬聖節時,鄰居會把前園佈置到像地獄,有墳墓和棺材;在樹上掛上枯骨和蜘蛛網等。
如果每日花九元可以助養一名貧困地區的兒童的話; 捐出94萬元可以助養286名兒童,在一年裡,可以在其社區生活得健康,獲取教育的機會及改善生活。 Daniel強調自己沒有製造新的東西,也沒有把其他宗教的元素放進基督信仰中,他只是把舊的東西發掘出來,重新包裝,矯正信徒對身體錯誤的思想,讓信徒理解甚麼是身體,希望如此可以讓信徒回到在基督宗教中原來便有的靜觀(contemplation)中。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2025 對於未信的人,Daniel也借助現今「靜觀」風行的現象,用現代人喜歡的模式,推廣一套蘊藏基督信仰內容卻沒有宗教語言的靜觀。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社區設施
在Daniel的回憶中,以往的導師向不同的人提問後,往往綜合出來的原因和價值,多數是因為「愛」或「有意義」,才能叫人好好活下去,又為他人而犧牲,其價值觀與基督教十分接近。 看到不少年青人輕生的新聞個案,與專於輔導,推動靈修和屬靈導引的彭順強博士 談及如何幫助青少年面對生活與成績壓力或親友離別等逆境,他談到與青少年以敘事治療法的方式傾談,可能再有啟發。 求職者提供的個人資料將嚴格按照本機構的個人資料保護條例只用於招聘用途。 2個月內未獲聯繫的申請人可被視作其申請不成功,所有相關資料將被存檔直至招聘流程結束。 未來,華永會將會籌辦及資助更多慈善及生命教育項目,並向公眾傳遞正向的生命信念,鼓勵大家珍惜生命,為親人添加關愛,為人生創造意義,為社會作出貢獻,無論環境順逆,也以積極態度及勇氣面對前路。 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剪報數據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特藏及文獻組.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屯門區小學
這些都是閒話家常的話題,但又可以是好的開始,讓他們自己去深思和發現自己更多。 他更提出,就算是在發問的人,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聆聽對方的故事,互相影響。 「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個或多個主導的故事,而敘述治療法就是幫人去找出生命中另一個有可能性的故事。不一定要跟著以往主導的故事前行。」Daniel解釋,因為這些主導的故事中往往有很多問題和困難存在,如能夠引導當事人去看故事的另一面,便有幫助。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2025 「這是很主觀的,面對同一件事,每人找出來的『意義』都不同。」要問當事人當時基於甚麼意義或價值,而當下的自己正在擁抱甚麼價值而成為現在的自己?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九龍城區幼稚園
許多生產朱古力產品的大企業對事情卻不聞不問,繼續用這些「血淚可可豆」來製作朱古力。 作為消費者,如果可以關心產品的材料來源,以行動拒絶購買「血淚朱古力」,轉向支持以公平對待生產者的製品,相信這也是給予無良企業施加壓力的一種方式,並與生產者建立連結的一種關係。 Anthony認為消費者在支持公平貿易有一個誤會,就是以為多買公平貿易產品就是實踐了公平貿易,但實際購買只是一種支持方式,我們必須反思自己不斷消費的購買行為。 「應該用得其所,不再製造浪費。就如環保一樣,要生活的轉變,就算造成不便也會照樣去付出,把知道的理念融入生活裡。」他解釋到公平貿易同樣不想大家過度消費,而是一種價值觀的實踐,即不是單單像捐錢般的慈善行為,而是對身處的社會、世界有多一點同理心;繼而進一步去關注、了解和以行動幫助他們。 提升生產伙伴能力:在貧困地區發展,協助生產者學習製作及改良產品,符合不同的地區需要,改善他們的生活。 而小雷老師亦認為電影如其他好的藝術作品一樣,是一種表達生命中的美與善的方式,遇到好的電影就好好的去享受。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長者服務專責委員會Specialized Committee on Elderly Service
華永會與香港教育大學於2019年至2021年期間合辦生命教育大型項目「終‧生‧大事」,通過分析調查、研討分享及不同層面的教育推廣項目,協助社會尤其是年青人重新「認識生命」、「愛護生命」,以肯定生命的價值,從而學習「尊重生命」,並頌揚生命歷程中的奉獻和付出,並作規劃,活出「善亮人生」。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陳德昌牧師指,聯會連結教育界以嶄新的形式及新媒體向各界,特別是年輕人傳遞重要的歷史傳承,為未來的世代作出貢獻。 而珠海學院新傳系系主任黃俊東教授表示,期望日後更多跨界別的合作,可培育更多新一代的全能傳媒人。 五所中學三十多名中學生,齊齊學習拍攝人物專訪紀錄片,探討香港基督教醫療服務發展歷史,同學感受到這個「第一次」的體驗非常珍貴。 1995年,翠屏邨重建第十期分兩個階段落成(而第二階段樓宇在1996年3月落成,部份單位用於安置觀塘區公屋重建項目住戶,但延誤一年才正式開始編配),屬當時最新的和諧式樓宇。 樓宇名稱並沒刻意採用樹木名字,分別以同樣以木部為部首的漢字 – 「樂、杭、杏、榮」作名。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聖公宗 香港聖公會
華永會與保良局於2015年至2021年期間合作推出「生命號」流動車計劃。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生命號」流動車遊走不同地方,以互動、富趣味及啟發性的方式,將生命教育訊息帶進全港九新界的校園、社區、屋邨、遠至鄉郊地區,向年青人灌輸正向的生死觀念,進家庭社會互助互愛,喚起市民對生命的珍重和熱愛。 1972年創立,當時校址為觀塘藍田邨11座地下,1991年隨鄰近的培成小學一併遷入大埔。 翠屏商場分為(北)和(南)兩部份,位於翠屏道兩旁公屋基座地下(M1 level)和1樓(M2 level),並且有行人天橋連接。 商場樓面面積為109,067呎,於1990年落成。 商場主要租戶包括惠康超級市場、Smart零食店、759阿信屋、萬寧、日本城、中國銀行(香港)、兩間便利店、真開心樂園、中西藥行、琴行、洗衣店、髮廊、牙醫診所、教育中心、兩間議員辦事處。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 ELCSS-HK
遊戲商在設計遊戲時往往會計算合理的遊戲時間,例如一局的長度為多少,每天大約建議玩多久等等。 牧者/家長/老師若了解遊戲的玩法,自然知道但凡遊戲都有可以停下來的時候,如此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所謂「沉迷」的可能性,甚至可以協助青少年健康打機,過「上網有時、褪網有時」的生活。 上一代牧者根本甚少接觸電玩,以為電玩仍然停留在「遊戲機中心」會學壞的階段。 又或者認為在家打機等於荒廢學業,用回以前沉迷看電視的邏輯去處理,最後自然會將電玩、遊戲歸到沉迷,上癮,失控那個類別。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觀塘區幼稚園
主要設施包括兒童遊樂場、滾軸溜冰場、足球場、籃球場和健體區等。 恆安邨於1983年規劃,1984年10月動工,1987年落成,是馬鞍山新市鎮首個入伙的公共屋邨,也是租者置其屋計劃的首批屋邨。 華永會捐款港幣三千萬元資助香港青少年軍總會翻新校舍作為新會址,藉此鼓勵青少年參加紀律訓練、體藝發展及社會服務,從而培養堅強意志,學習領導才能,成爲未來建設香港的棟樑。 華永會與聖雅各福群會合作推動生死教育,合辦「生前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身後」生死教育博覽,除展出一系列與殯儀和生死教育有關的資訊外,亦讓參觀者親身體驗活動,打破對死亡的禁忌和恐懼,藉此認識生前規劃的重要,反思生命及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活動統籌員 Programme Organizer (職位編號:PO-NDIT)
原來作者可以為自己尚有的短暫之生命作個總結,他把家人朋友分成不同的圈子,逐一道別。 首先是朋友,然後是同事,隨後是家人,最後計劃與妻子享受一個浪漫的旅程,告別這個世界。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但除了這些,更重要的其實是「休息」和「重整」──詩篇四十六篇10節說得好:「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休息、重整,不止是安睡和停止不動,而是要將自己重整於神裡面,將身、心、靈都「重置」(Reset)一次──靈修,正是可以實踐休息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我們信仰中所寶貴的。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社會工作員 (馬鞍山 (北) 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恆安邨與毗鄰的錦鞍苑均屬於沙田區議會恒安,現任區議員是民主黨成員鄭則文。 而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則屬於新界東(LC5)選區。 邨內設中央花園,以中國園林為主題,在1989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觀塘區中學
在新媒體的世界內,因免費及點對點的特性,加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化,令網媒變成主流。 大部份人每天起床第一件要做的事,往往是查看社交媒體的資訊及訊息,春麗提醒大家要習慣用新媒體生活,在新媒體進行牧養時要真誠,令上線及下線的生活一致,這樣才可以生命吸引人。 短片製作是本課程其中一個重點,可透過「拍片」,包括:微電影、紀錄片、動新聞、MV、見證及宣傳片等,吸引教會年輕人更熱衷於認識上帝的道。 我們如何學習欣賞潮流,甚至如何善用它成為與年青徒信溝通的橋樑?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教育局自2009年起,開始在公營小學逐步實施小班教學,希望改善教學質素。 這十多年來,實行小班教學的學校一直所增加,截至2022年,教育局公布全港共有369間小學已實施小班教學。 上周(23日)教育局證實,將在檢視地區或校網內的學位需求、學校發展需要及現有資源後,進一步安排3區校網學校在24/25學年起實施小班教學,到時該3區小學將全面落實小班教學,而全港實施的小學將逾90%。 在十多年前,Anthony已做關心社會的事,如捐款、寫文章及參與社關活動,但仍覺得十分「離身」,未能真正投入。 直至有一次在中南美洲長途旅程,親身接觸到生產商,才啟發他要在香港成立機構,推動公平貿易,幫助在貧窮地區生活的婦女和在生產過程中被大企業剝削的農民。
請按下紅色的檔案瀏覽服務單位的宣傳刊物,收費表或附加資料;更新中、未被提交或不適用的檔案則以灰色顯示。 信义会恩耀坊服务包括长者日间护理服务、物理治疗服务、长者支援服务、隐蔽长者服务及恒耀老友记等。 体弱长者可使用日间护理服务,痛症长者或社区人士可使用物理治疗服务,体健长者可参与恒耀老友记,而独居或两老长者可参与长者支援服务或隐蔽长者服务。
香港把基督宗教的contemplation譯作靜觀,亦把坊間的mindfulness譯作「靜觀」,Daniel贊同這樣很好,香港教會可以有一個與世界溝通詞彙。 不是所有的「新朋友」都喜歡查經,但如果邀請「新朋友」一起靜觀,他們可能比較有興趣,畢竟,受到社運及疫情的衝擊,人最需要身心靈得到安頓。 Daniel的主要身份是神學院老師,但他也是一名社工,課餘時間,Daniel也會到醫院帶領人做靜觀,這當然是一套蘊藏基督信仰的靜觀。 「靜觀」教人好好感受身體,這亦是大部份更正教所忽略的,有可能是因為混淆了保羅所用的詞彙,中譯的「身體」(body),羅馬化希臘文為soma,用以表示實質的肉身,保羅視它為好的;中譯的「肉體」(flesh),羅馬化希臘文為sarx,它是一個代表性的詞彙,含有不體貼聖靈不體貼神,只體貼自己的意思。
靈命衰頹,教會背道,神家荒涼,世界、魔鬼和肉體侵襲信徒的生命,惟有受真理光照,及時覺醒,才能帶來更新與復興。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2025 雖然拍攝紀錄片是對各參與同學來說是「初哥」,但經過珠海學院新傳系提供三課「拍攝紀錄片工作坊」,由專業應用副教授蘇永權導師指導之下,同學們由零開始,從資料搜集、拿起攝錄機拍攝、寫稿、配旁白、剪接到後期製作都「一腳踢」。 我們承諾盡力確保本網站符合萬維網聯盟(W3C)《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WCAG)2.0 AA級別標準。 但基於以下原因,本網站暫時未能提供所有符合AA級別標準的無障礙網頁功能。
但反觀現時內地不少類似的綜藝比賽,不論是唱歌、跳舞,參加者、評判隨時棄賽,或者在比賽中做不君子的行為,甚至節目的編導,隨時因著不同原則更改規則。 可是內地觀眾一邊罵又一邊看,變相接受了這種無客觀規則的狀態,甚至習慣到一個地步,會討論何時節目組會為了收視,做不同的小動作,愈是古怪愈是正常,甚至會被視為奇招而得到不少的節目爭相效法。 可見大眾文化的產品,其實反映一個地方民眾的心態和價值觀。 有些牧者擔心打機沉溺到一個不能自拔的點,像內地一些個案般,連環打機十多小時之後休克致死。 這種狀態當然是可能的,但出現這種情況明顯就是失控。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香港貴格會
7月6日的晚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高級講師張志儉博士與大家一起分享他「追」潮流的心路歷程,從而為大家回應上述的問題。 在不同的人生處境和階段,彷彿「性」的呈現有其獨特的微妙之處。 怎樣去理解「性」涉及非常個人的元素,但我始終認為有質素的性教育,總離不開傳遞重要的價值觀,包括尊重對方、愛惜生命和珍惜身體。
在感恩節期間,鄰居會在前園擺放南瓜和秋收的旗幟、乾植物和稻草人等。 聖誕節會把前園、樹和屋子掛上五光十色的燈泡、晚間還會放雷射幻影、吹氣的雪人鹿車聖誕老人……。 當然亦有鄰居會擺放馬槽聖嬰和約瑟、馬利亞,其規模可媲美教會的聖誕劇場景。 此外,在特別的日子如國殤日(Memorial Day)、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或重要人物去世等,鄰居都會掛上美國國旗。 在特別日子和節日,鄰居也會放煙花,此起彼落,有如置身香港尖東的煙花盛會。 另外,在各選舉日子,鄰居都會在前園插上他所支持候選人的宣傳品。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九龍城區小學
餐廳包括皇庭匯、翠林園茶餐廳、完美煮意台灣料理、譚仔雲南米線和美心MX等。 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對紓緩治療及臨終照顧服務的需求日增。 華永會於2003至2005年間,捐款資助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捐款逾港幣三千二百萬元)、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捐款港幣三千萬元)、聖母醫院(捐款逾港幣六百萬元)及靈實寧養院(捐款港幣三千萬元),成立紓緩治療中心。 華永會善行三十載,致力推行社會慈善活動,除了以捐款資助慈善事業外,亦積極參與推動社區及地區活動,更舉辦多項生命教育計劃。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恩耀坊 由1991年至今,華永會捐助的慈善項目超過3,500個,受惠人次數以百萬計,累計捐獻金額已超過港幣11億元。 以長者獨特需要為本,全面照顧院友健康、社交、心理及靈性需要,使能安享晚年;提供24小時住宿、膳食、起居照顧、護理服務、社交活動、個別輔導及宗教服務。
在泰國,不是每個青少年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所以能夠得到向上流或出國讀書的機會是十分珍貴。 女主角劉蓮是一個超級資優生,由她的教師父親獨力撫養。 父親為了愛女未來的發展,將她轉到一所名校繼續高中學業,而她亦獲得了獎學金。